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微型离心管解冻控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0: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解冻 离心管 装置 生物 材料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材料解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型离心管解冻控温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材料均是盛装于微型离心管内,并保存于

20℃及以下温度的环境中,使用前需先对其进行溶解至液态。部分实验室是直接将盛装有生物材料的微型离心管置于室温或放于2~8℃冰箱内进行溶解,受季节温差、早晚温差以及南北地域温差的影响,直接放置于室温进行溶解对样本造成的影响极大,十分不可取;而在2~8℃冰箱内溶解其虽能保持良好的溶解温度,但在后续的实验时还是需要取出微型离心管进行操作,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还是无法做到全程控温。另外,还有一些实验室会将微型离心管放于碎冰上进行溶解和后续的实验,但在碎冰上进行实验时,一方面温度无法保证准确的控制在2~8℃之间,另一方面由于微型离心管的底部多为锥形结构或圆弧结构,因此放置于碎冰上时易倾倒,且碎冰融化时产生的污水还容易污染样本,对实验结果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离心管解冻控温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型离心管解冻控温装置,包括:
6.半导体控温部,呈矩形结构,其顶壁上具有一半导体制冷片;及
7.离心管承托部,呈底部开口的矩形箱体,密封罩设于所述半导体控温部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上,由所述半导体控温部对所述离心管承托部的内腔进行持续低温制冷;
8.其中,所述离心管承托部的顶壁从左至右依次分为第一承托区、第二承托区和第三承托区,所述第一承托区上均布有多个适配卡托5ml微型离心管的第一薄壁盲孔,所述第二承托区上均布有多个适配卡托2ml或1.5ml微型离心管的第二薄壁盲孔,所述第三承托区上均布有多个适配卡托0.5ml或0.2ml微型离心管的第三薄壁盲孔。
9.进一步的,所述半导体控温部为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前壁为控制其工作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启闭开关、温度显示屏、温度调节按钮及声光报警器;另外,在所述离心管承托部的内腔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面板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10.进一步的,在所述离心管承托部的顶壁及侧壁内侧设置有保温层。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薄壁盲孔、第二薄壁盲孔和第三薄壁盲孔的孔口内壁上均设置有环形防滑硅胶垫。
12.进一步的,在所述半导体控温部的底壁四角处设置有防滑支脚。
13.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通过均布于离心管承托部顶壁上的第一薄壁盲孔、第二薄壁
盲孔和第三薄壁盲孔来分别卡放不同型号的待解冻微型离心管,实现微型离心管的竖向稳定摆放以及单独放置,同时第一承托区、第二承托区和第三承托区的分区域划分还能够使不同型号的微型离心管整齐的分类摆放,便于区分;而设置于离心管承托部下方的半导体控温部则能够对离心管承托部的内腔温度进行调节,使离心管承托部的内腔温度始终保持在2~8℃的理想实验温度范围内,轻松实现对微型离心管的解冻以及对后续实验操作过程的全程精确控温;另外,整个装置结构小巧、操作简单、温度控制精准,适于实验室、科研院所、高校等不同场所使用,适用性强,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离心管承托部纵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需要说明,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
ꢀ“
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
ꢀ“
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18.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型离心管解冻控温装置,包括半导体控温部1及离心管承托部2;其中,半导体控温部1呈矩形结构,其顶壁上具有一半导体制冷片3;离心管承托部2呈底部开口的矩形箱体,密封罩设于半导体控温部1的半导体制冷片3上,从而能够由半导体控温部1来对离心管承托部2的内腔进行持续低温制冷;另外,由于常见的微型离心管一般分为三种管径,第一种是5ml微型离心管,第二种是2ml或1.5ml微型离心管,第三种则是0.5ml或0.2ml微型离心管,因此在离心管承托部2的顶壁上从左至右依次分为第一承托区4、第二承托区5和第三承托区6,第一承托区4上均布有多个适配卡托5ml微型离心管的第一薄壁盲孔4.1,第二承托区5上均布有多个适配卡托2ml或1.5ml微型离心管的第二薄壁盲孔5.1,第三承托区6上均布有多个适配卡托0.5ml或0.2ml微型离心管的第三薄壁盲孔6.1,从而使微型离心管能够竖向稳定摆放以及逐个单独放置,同时还便于将不同类型的微型离心管整齐的分类摆放,有助于后续实验时的区分。
19.半导体控温部1应为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的前壁为控制其工作的控制面板7,控制面板7上设置有启闭开关7.1、温度显示屏7.2、温度调节按钮7.3以及声光报警器7.4,当然为了能够监测离心管承托部2的内腔温度,还需在离心管承托部2的内腔中设置一温度传感器7.5,该温度传感器7.5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面板7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实时监测离心管承托部2的内腔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输给控制面板7,由控制面板7进行处理,当离心管承托部2的内腔温度偏离设定温度时,控制面板7则控制声光报警器7.4发出声光报警,进而提醒操作人员及时进行温度回调。
20.具体的,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运转是利用直流电流,它既可制冷又可加热,通过改
变直流电流的极性来决定半导体制冷片3的制冷或加热,采用半导体制冷器不需要任何制冷剂,可连续工作,没有污染源,且没有旋转部件,因此不会产生回转效应,工作时没有震动、噪音、寿命长、易安装。而半导体制冷片3作为半导体制冷器的配套部件,其是由两片陶瓷片组成的,两陶瓷片之间均布有n型元件和p型元件(两种元件均采用碲化铋材料制成),并且半导体制冷片3在电路上应是串联形式连接,其工作原理是当一n型元件和一p型元件连结成电偶对时,在该电路中接通直流电流后就能产生能量转移;当电流由n型元件流向p型元件的接头时,吸收热量成为冷端,此时半导体制冷片3制冷,当电流由p型元件流向n型元件的接头时,释放热量成为热端,此时半导体制冷片3制热;另外,半导体制冷片3属于电流换能型片件,其制冷和制热的大小可通过电流大小以及n型元件和p型元件的对数来决定,在n型元件和p型元件对数固定的情况下,通过对输入电流大小的控制轻松实现对温度的高精度调控,热惯性非常小,制冷制热时间快,控温范围广,从正温90℃到负温130℃均可实现;再加上通过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以及通过控制面板的控制,很容易实现遥控、程控、计算机控制,便于组成自动控制系统。
21.进一步的,为了避免离心管承托部2的内腔温度过快散失,在离心管承托部2的顶壁内侧及侧壁内侧还设置有保温层8,从而能够减轻半导体控温部1的功率消耗;为了能够将本装置稳定的摆放在实验操作台上,在半导体控温部1的底壁四角处还设置有防滑支脚9;为了能够稳定的卡固微型离心管,还可在第一薄壁盲孔4.1、第二薄壁盲孔5.1和第三薄壁盲孔6.1的孔口内壁上均设置有一环形防滑硅胶垫10,保证各盲孔中的环形防滑硅胶垫10内圆直径与对应型号的微型离心管管径相匹配即可。
22.使用时,将

20℃或

20℃以下保存的盛载有样本的微型离心管取出,并对应型号放置于第一薄壁盲孔4.1、第二薄壁盲孔5.1或第三薄壁盲孔6.1内,然后开启控制面板7上的启闭开关7.1,并调整温度调节按钮7.3将温度设定在2~8℃之间,之后便可对微型离心管进行解冻,解冻过程中温度传感器7.5实时监测离心管承托部2的内腔温度,当内腔温度偏离半导体控温部1的设定值时,声光报警器7.4会及时发出声光报警,提醒操作人员及时进行温度回调。
23.解冻完成后,半导体控温部1继续工作,使离心管承托部2的内腔温度始终保持在2~8℃之间,此时操作人员便可直接在离心管承托部2上进行后续的实验操作,无需取下微型离心管,保证微型离心管稳定的竖向摆放,实现了实验操作过程的全程精确控温。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