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针对栅格图模型下的移动机器人路径优化方法与流程

2021-10-09 13:0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机器人 路径 栅格 下移 模型

技术特征:
1.一种针对栅格图模型下的移动机器人路径优化方法,设定已知真实环境栅格化建模后的0

1矩阵m,以及算法初步给出的最短路径的节点列表

=[(0,0),(,


1. ,,


1.
),(,


2. ,,

‑2.),

(,



. ,,



.)],其中,每个元素(,


i ,,


j
)代表坐标第i列第j行的节点,并定义路径节点列表中所有发生转折的节点成为转折点,所有与障碍物“擦肩而过”的节点称为临界点,考虑到这两种节点中的一部分将构成最终优化路径的转折点,将这两种转折点与临界点统称为奇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找到路径节点列表中的所有奇异点,存入并输出列表l1;s2、令i=0;s3、并判断i≤len(l1)

2(其中len(l1)为列表l1的长度),若满足则执行s4,否则执行s9;s4、依次从l1中取出位置为i、i 1、i 2的三个节点信息并设为a、b、c;s5、判断b是否为临界点,若是,则令i = i 1,并执行s2,否则执行s6;s6、调用优化函数opt_fun(),并将返回结果存于result变量中,执行s7;s7、判断result是否为空,若是,执行s7.1;若否,则执行s8;s7.1、此时,代表a、c节点可以直接相连,删除节点b,并令i = i

1,执行s3;s8、若为否,则代表a、c无法直接相连,需要添加中间节点result,即在a、b之间插入新节点result,并令i = i 1,执行s3;s9、输出l1,即为优化后的最短路径节点信息;其中,优化函数opt_fun()的主要步骤如下:s1、调用is_accross_barrier(a,c)函数判断a、c两个节点是否能直接连接,并将结果存入re中,执行s2;s2、是否re[0]=true,若是,执行s3;否则执行s4;s3、返回值none,退出子程序;s4、调用deep_opt(a,b,c)进行优化,并将结果存于pot中;执行s5;s5、返回值pot,退出子程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栅格图模型下的移动机器人路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s_accross_barrier(a,c)函数判断a、c两点之间是否能直接连接的方法如下:借助分治算法的思想,通过逐个优化处理局部线段,最终将所有的局部优化结果进行组合,从而构成整体的优化最终效果;整体优化问题转化为局部的优化问题,经过一定分析可得,局部的待处理情况主要分为可直接连接与不可直接连接两种,具体方法是,连接s与t,设为线段q,则通过微元法从q上,以s为起点,以t为终点,选取n个等间距点,先依据其坐标判定其所处的栅格的坐标,检查该栅格是否存在障碍物,若所有等间距点所处的栅格皆为非障碍物栅格,则意味着两点可以直接连接,反之,则不能直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栅格图模型下的移动机器人路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eep_opt(a,b,c)函数寻找a、c两点之间中介节点的方法如下:
先连接s与t,依据公式在st上找到m',连接mm',以m为起点,以m'为终点,选取若干等间距点m

1 ,,m2. ,m
3 ,
…ꢀ
,m
n
,逐一取出,并判断s

m
i

t是否可以直接连接,若可以直接连接,则继续判断s

m
i 1

t,否则,当存在某一条边不能直接连接时,先找到阻隔的障碍物栅格的位置,判断其4个顶点分别与线段sm
i 1
与线段m
i 1 t的距离,找到距离最小的那个顶点,如图7中,顶点p为距离最小的顶点,因此,顶点p为中介节点。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栅格图模型下的移动机器人路径优化方法,通过将路径看成一段绳子,然后从起点以及终点向外拉动,随着绳子渐渐绷直,起点至终点之间的绳长会越来越小,直到绳子无法再被拉伸,此时,起点至终点之间的绳长达到最小值,即对应路径的最小状态。大量的仿真结果表明,采取本发明优化后的栅格图下的路径长度,较之未处理前有明显地降低,且能有效地减少路径中地转向次数,更符合实际机器人移动的实际情况。人移动的实际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东 王雷 江本赤 王安恒 黄胜洲 王风涛 耿赛 马康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工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7.26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