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应用于铜片的蚀刻镀银配合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1-07-06 18: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铜片 镀银 应用于 配合 特别
一种应用于铜片的蚀刻镀银配合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铜片镀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铜片的蚀刻镀银配合工艺。



背景技术:

铜及其合金具有导热性好,易加工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散热器材料。通过增大表面积的方法,制得的铜散热模组散热性能好,广泛应用于电器散热中;但铜材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都不如银,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银材的质地较软,结构强度不高,并且价格较高,限制了银材的适用范围,只能适用于价值较高的电气设备或者要求较高的关键零部件中,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在铜片表面电镀一层银,使其具有很好的结构强度、导电性和导热性都比单独的铜片好,并且价格较低。

在5g基站中,基站需要发送出和接收大量的数据,所以基站的信号发射性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5g基站的中心导体的工艺十分重要,需要达到较高的技术标准。

现有的5g基站的中心导体一般采用冲压的方式进行下料和裁切,然后直接进行水镀,存在以下缺点:对铜片进行冲压的方式加工,导致铜片的毛刺较多并且较大,影响到基站的信号发射,冲压后铜片直接进行水镀,导致镀层的厚度不均匀,影响中心导体的性能,并且产品的良品率低。

为了提高中心导体的发射性能,需要对现有的电镀工艺进行改进,提高中心导体的发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应用于铜片的蚀刻镀银配合工艺,可以提升铜片镀银层厚度的均匀度,降低铜片的表面粗糙度,同时提升了铜片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产品的合格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铜片的蚀刻镀银配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裁料:以铜带为原料,将其放置到自动裁切机中,将裁切好的铜片整齐放置在专用的周转车上;

步骤s2,清洗:将裁切好的铜片利用机械手将其整齐的放入清洗机中;

步骤s3,丝印:将清洗好的铜片放入丝印机中,在铜片表面上印上油墨,再由传送带传送至隧道炉内进行烘烤;

步骤s4,装入菲林片:将菲林片放置在铜片上,再利用麦拉膜将菲林片和铜片真空紧密贴合,推入平行曝光机进行曝光,曝光完成后将曝光台面拉出,放置在传送带上;

步骤s5,显影后取出菲林片:所述铜片从传送带传送至显影机内,进行显影后,将铜片和菲林片进行分离,露出待蚀刻的图形;

步骤s6,蚀刻和去墨:将铜片放置在蚀刻传送带上,对铜片进行蚀刻和去墨;

步骤s7,挂镀:将铜片悬挂后,放入含有金属银的盐类溶液中,以铜片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形成镀银层;

步骤s8,检查包装:对电镀完的铜片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包装。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8中全面检查包括高温检查,将放置平台加热升温至260°-270°之间,再将电镀完的铜片放置在放置平台上加热5分钟,取下电镀完的铜片,使其自然冷却并检查其外观。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8中全面检查包括硫化检查,将电镀完的铜片放入2%的硫化钾溶液中静置2-3分钟,观察电镀完的铜片在浸泡过程中是否有变色或者腐蚀现象。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铜带为铜合金材料构件,所述铜带以卷绕成型的铜带卷为原料,所述铜带的厚度为0.1-0.2mm。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所述自动裁切机中的尺寸按照菲林尺寸进行设置,所述铜带在进入自动裁切机的过程中,不可左右倾斜,避免铜片剪斜。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清洗机先用清洗剂对铜片进行除油处理,然后用纯水清洗干净,去除表面污染物,所述清洗剂为除油粉。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蚀刻的温度控制在40°-45°之间,所述铜片从蚀刻至去墨的处理时间在15-20分钟之间。

作为优选的,所述清洗机的清洗温度在45-50°之间,所述清洗时间在4-6分钟之间,所述丝印的单面油墨厚度在0.005-0.015mm之间,所述烘烤的温度在98°-102°之间,所述烘烤的时间在25-35分钟之间,所述曝光的时间在7-13秒之间,所述曝光的能量在8-12级之间,所述曝光的温度在20-26°之间,所述显影的时间在4-6分钟之间,所述显影的温度在27-33°之间,所述蚀刻的药水浓度在40%-45%之间,所述蚀刻的时间在11-13分钟之间,所述电镀的时间在2.5-3.5分钟之间,所述电镀的温度在62-68°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采用了上述工艺,可以提升铜片镀银层厚度的均匀度,降低铜片的表面粗糙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解决了冲压毛刺不良和直接进行水镀,导致的镀层厚度不均匀的问题,同时提升了铜片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产品的合格率,提高了铜片的信号发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铜片的蚀刻镀银配合工艺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本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本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本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本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本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铜片的蚀刻镀银配合工艺。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铜片的蚀刻镀银配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裁料:以卷绕成型的铜带卷为原料,所述铜带的厚度为0.1-0.2mm,所述铜带为铜合金材料构件,将铜带放置到自动裁切机中,所述自动裁切机中的尺寸按照菲林尺寸进行设置,所述铜带在进入自动裁切机的过程中,不可左右倾斜,避免铜片剪斜,将裁切好的铜片整齐放置在专用的周转车上。

步骤s2,清洗:将裁切好的铜片利用机械手将其整齐的放入清洗机中;所述清洗机先用清洗剂对铜片进行除油处理,然后用纯水清洗干净,去除表面污染物,所述清洗剂为除油粉,所述清洗机的清洗温度为50°,所述清洗时间为4分钟。

步骤s3,丝印:将清洗好的铜片放入丝印机中,在铜片表面上印上油墨,再由传送带传送至隧道炉内进行烘烤,烘烤是对印制在铜片表面的油墨进定型和固化;所述丝印的单面油墨厚度为0.005mm,所述烘烤的温度为98°,所述烘烤的时间为25分钟。

步骤s4,装入菲林片:将菲林片放置在铜片上,再利用麦拉膜将菲林片和铜片真空紧密贴合,推入平行曝光机进行曝光,曝光完成后将曝光台面拉出,放置在传送带上;其中所述曝光的时间为7秒,所述曝光的能量为12级,所述曝光的温度为20°。

步骤s5,显影后取出菲林片:所述铜片从传送带传送至显影机内,进行显影后,将铜片和菲林片进行分离,露出待蚀刻的图形;其中所述显影的时间为4分钟,所述显影的温度为33°。

步骤s6,蚀刻和去墨:将铜片放置在蚀刻传送带上,对铜片进行蚀刻和去墨;所述蚀刻的温度为40°,所述蚀刻的药水浓度为45%,所述蚀刻的时间为11分钟,所述铜片从蚀刻至去墨的处理时间为15分钟。

步骤s7,挂镀:将铜片悬挂后,放入含有金属银的盐类溶液中,以铜片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使得镀液中金属银的阳离子在铜片表面进行沉积,形成镀银层;已达到增强耐腐蚀性、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光滑性、耐热性与表面美观等,其中所述电镀的时间为2.5分钟,所述电镀的温度为68°。

步骤s8,检查包装:对电镀完的铜片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包装。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8中全面检查包括高温检查,将放置平台加热升温至260°之间,再将电镀完的铜片放置在放置平台上加热5分钟,取下电镀完的铜片,使其自然冷却并检查其外观。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8中全面检查包括硫化检查,将电镀完的铜片放入2%的硫化钾溶液中静置2分钟,观察电镀完的铜片在浸泡过程中是否有变色或者腐蚀现象。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铜片的蚀刻镀银配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裁料:以卷绕成型的铜带卷为原料,所述铜带的厚度为0.1-0.2mm,所述铜带为铜合金材料构件,将铜带放置到自动裁切机中,所述自动裁切机中的尺寸按照菲林尺寸进行设置,所述铜带在进入自动裁切机的过程中,不可左右倾斜,避免铜片剪斜,将裁切好的铜片整齐放置在专用的周转车上。

步骤s2,清洗:将裁切好的铜片利用机械手将其整齐的放入清洗机中;所述清洗机先用清洗剂对铜片进行除油处理,然后用纯水清洗干净,去除表面污染物,所述清洗剂为除油粉,所述清洗机的清洗温度为48°,所述清洗时间为5分钟。

步骤s3,丝印:将清洗好的铜片放入丝印机中,在铜片表面上印上油墨,再由传送带传送至隧道炉内进行烘烤,烘烤是对印制在铜片表面的油墨进定型和固化;所述丝印的单面油墨厚度为0.01mm,所述烘烤的温度为100°,所述烘烤的时间为30分钟。

步骤s4,装入菲林片:将菲林片放置在铜片上,再利用麦拉膜将菲林片和铜片真空紧密贴合,推入平行曝光机进行曝光,曝光完成后将曝光台面拉出,放置在传送带上;其中所述曝光的时间为10秒,所述曝光的能量为10级,所述曝光的温度为23°。

步骤s5,显影后取出菲林片:所述铜片从传送带传送至显影机内,进行显影后,将铜片和菲林片进行分离,露出待蚀刻的图形;其中所述显影的时间为5分钟,所述显影的温度为30°。

步骤s6,蚀刻和去墨:将铜片放置在蚀刻传送带上,对铜片进行蚀刻和去墨;所述蚀刻的温度为42°,所述蚀刻的药水浓度为42%,所述蚀刻的时间为12分钟,所述铜片从蚀刻至去墨的处理时间为18分钟。

步骤s7,挂镀:将铜片悬挂后,放入含有金属银的盐类溶液中,以铜片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使得镀液中金属银的阳离子在铜片表面进行沉积,形成镀银层;已达到增强耐腐蚀性、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光滑性、耐热性与表面美观等,其中所述电镀的时间为3分钟,所述电镀的温度为65°。

步骤s8,检查包装:对电镀完的铜片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包装。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8中全面检查包括高温检查,将放置平台加热升温至265°,再将电镀完的铜片放置在放置平台上加热5分钟,取下电镀完的铜片,使其自然冷却并检查其外观。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8中全面检查包括硫化检查,将电镀完的铜片放入2%的硫化钾溶液中静置2.5分钟,观察电镀完的铜片在浸泡过程中是否有变色或者腐蚀现象。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铜片的蚀刻镀银配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裁料:以卷绕成型的铜带卷为原料,所述铜带的厚度为0.1-0.2mm,所述铜带为铜合金材料构件,将铜带放置到自动裁切机中,所述自动裁切机中的尺寸按照菲林尺寸进行设置,所述铜带在进入自动裁切机的过程中,不可左右倾斜,避免铜片剪斜,将裁切好的铜片整齐放置在专用的周转车上。

步骤s2,清洗:将裁切好的铜片利用机械手将其整齐的放入清洗机中;所述清洗机先用清洗剂对铜片进行除油处理,然后用纯水清洗干净,去除表面污染物,所述清洗剂为除油粉,所述清洗机的清洗温度为45°,所述清洗时间为6分钟。

步骤s3,丝印:将清洗好的铜片放入丝印机中,在铜片表面上印上油墨,再由传送带传送至隧道炉内进行烘烤,烘烤是对印制在铜片表面的油墨进定型和固化;所述丝印的单面油墨厚度为0.015mm,所述烘烤的温度为102°,所述烘烤的时间为35分钟。

步骤s4,装入菲林片:将菲林片放置在铜片上,再利用麦拉膜将菲林片和铜片真空紧密贴合,推入平行曝光机进行曝光,曝光完成后将曝光台面拉出,放置在传送带上;其中所述曝光的时间为13秒,所述曝光的能量为8级,所述曝光的温度为26°。

步骤s5,显影后取出菲林片:所述铜片从传送带传送至显影机内,进行显影后,将铜片和菲林片进行分离,露出待蚀刻的图形;其中所述显影的时间为6分钟,所述显影的温度为27°。

步骤s6,蚀刻和去墨:将铜片放置在蚀刻传送带上,对铜片进行蚀刻和去墨;所述蚀刻的温度为45°,所述蚀刻的药水浓度为40%,所述蚀刻的时间为13分钟,所述铜片从蚀刻至去墨的处理时间为20分钟。

步骤s7,挂镀:将铜片悬挂后,放入含有金属银的盐类溶液中,以铜片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使得镀液中金属银的阳离子在铜片表面进行沉积,形成镀银层;已达到增强耐腐蚀性、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光滑性、耐热性与表面美观等,其中所述电镀的时间为3.5分钟,所述电镀的温度为62°。

步骤s8,检查包装:对电镀完的铜片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包装。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8中全面检查包括高温检查,将放置平台加热升温至270°,再将电镀完的铜片放置在放置平台上加热5分钟,取下电镀完的铜片,使其自然冷却并检查其外观。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8中全面检查包括硫化检查,将电镀完的铜片放入2%的硫化钾溶液中静置3分钟,观察电镀完的铜片在浸泡过程中是否有变色或者腐蚀现象。

以上的生产设备均采用常规技术的生产设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