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烟叶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8-03 12: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烟叶 装置 设备
一种烟叶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叶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叶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烟草类大叶农作物不同部位不同级别的叶子其定价也不相同,在烟草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将烟叶先烘烤,然后再对其进行上料分级,最后再送至复烤厂进行后续加工,最终加工成卷烟产品进行销售。

传统的烟叶上料分级工作主要以人工上料分级分拣为主,但人工分级上料速度较慢,而且由于每个人的操作经验和熟练度不一,从而导致分级的烟叶准确率较低,一致性较差,且人力物力消耗较大,因此现在逐渐采用机器视觉来进行烟叶的上料分级,然后再通过分拣机构将分级的烟叶分类打包,虽然这样极大地提高了烟叶分级的效率,但由于烟叶在上料分级传输过程中始终只有一面朝上,因此就容易存在烟叶一面品质较高但另一面品质较低的情况,但机器却将其分类为高品质或低品质的烟叶,这样就造成了烟叶分类的不准确,而人工进行上料翻面不仅又增加了人力的消耗,而且还增加了分级检测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烟叶自动上料装置,能够代替人工进行烟叶的上料分级,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同时还能够对烟叶的两面都进行判断,从而确保对烟叶分级的准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烟叶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传输机构和控制器,所述传输机构上侧设有两组分级识别机构,所述控制器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传输机构输入端设有梳理机构,两个所述分级识别机构之间设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与传输机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的两个支撑板,左侧所述支撑板远离传输机构的一侧设有电机和控制器,所述电机转向与传输机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电机输出轴贯穿支撑板传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中间设有空槽,所述转筒侧面均匀开有若干与空槽相连通的通槽,所述转筒远离电机一侧转动装配有与空槽相连通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部靠近传输机构输出端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空槽相匹配的阻吸板,所述阻吸板另一侧与空槽转动装配,右侧所述支撑板远离传输机构一侧设有真空抽气泵,所述真空抽气泵抽气端贯穿右侧支撑板,并与连接套相连接,所述转筒靠近传输机构输出端一侧设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一端与转筒相贴合,所述传输机构、电机和真空抽气泵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传输机构将烟叶持续不断地进行输送,当烟叶经过梳理机构时,烟叶被均匀地梳理成具有一定间距的、单片的烟叶,然后梳理后的烟叶第一次经过传输机构输出端一侧的分级识别机构,从而对烟叶一面进行第一次扫描检测;当烟叶继续被传输机构输送时,电机输出端转动带动转筒转动,而转筒另一侧转动装配有连接套,且连接套与真空抽气泵连接,因此当真空抽气泵抽气时,空槽内形成负压,并将外界空气通过通槽吸入,从而使转筒外侧具有吸附力;当烟叶经过转筒下侧时被检测一面则被转筒外侧吸附,同时由于电机转向与传输机构输送方向相反,因此烟叶被转筒吸附并随着转筒转动,由于连接套内部固定连接有阻吸板,且阻吸板另一端与空槽转动连接,因此当转筒吸附烟叶的通槽旋转至阻吸板时,通槽被阻吸板阻挡从而无法将外界空气吸入,从而使通槽失去吸附力,此时烟叶与转筒外壁逐渐失去贴合,并配合引导板将烟叶再次引导至传输机构,此时烟叶已检测一面朝下,而未检测一面朝上,最后通过传输机构的输送,并被另一组分级识别机构扫描检测,从而实现烟叶的两面检测,这样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并且无需进行人工上料分级,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生产的效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能够自动对烟叶进行分级上料,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同时还能够在烟叶上料分级的过程中,对烟叶的两面均进行扫描检测,从而确保对烟叶的综合有效判定,避免检测不准确。

进一步限定,所述传输机构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两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下侧均匀设有若干支撑立柱。这样的结构,能够稳定地输送烟叶。

进一步限定,所述梳理机构包括有与传输机构上侧固定连接的两个挡条,两个所述挡条均由传输机构侧面向传输机构中间倾斜,两个所述挡条上侧共同连接有一个横条,所述横条下侧固定连接有梳理板,所述梳理板与传输机构之间设有间隙。这样的结构,当烟叶经过梳理机构时,烟叶被两个挡条引导至传输机构中间,而梳理板与传输机构之间的间隙只允许通过一片烟叶,因此能够防止多片烟叶堆积。

进一步限定,所述分级识别机构包括有与传输机构固定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下侧均匀设有若干检测摄像头。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地对烟叶进行扫描检测。

进一步限定,所述引导板最上端与阻吸板最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面。这样的结构,当转筒的通槽旋转至引导板最上端时失去吸附力,此时烟叶刚好转动至引导板最上端,此时烟叶失去与转筒外侧的吸附,并被引导板引导至传输机构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能够自动对烟叶进行分级上料,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同时还能够在烟叶上料分级的过程中,对烟叶的两面均进行扫描检测,从而确保对烟叶的综合有效判定,避免检测不准确。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烟叶自动上料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烟叶自动上料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烟叶自动上料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烟叶自动上料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二;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传输机构1、输送带11、挡板12、支撑立柱13、分级识别机构2、支架21、检测摄像头22、支撑板3、电机31、转筒32、空槽33、通槽34、连接套35、阻吸板36、真空抽气泵37、引导板38、挡条4、横条41、梳理板42、控制器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烟叶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传输机构1和控制器5,传输机构1上侧设有两组分级识别机构2,控制器5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传输机构1输入端设有梳理机构,两个分级识别机构2之间设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与传输机构1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的两个支撑板3,左侧支撑板3远离传输机构1的一侧设有电机31和控制器5,电机31转向与传输机构1输送方向相反,电机31输出轴贯穿支撑板3传动连接有转筒32,转筒32中间设有空槽33,转筒32侧面均匀开有若干与空槽33相连通的通槽34,转筒32远离电机31一侧转动装配有与空槽33相连通的连接套35,连接套35内部靠近传输机构1输出端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空槽33相匹配的阻吸板36,阻吸板36另一侧与空槽33转动装配,右侧支撑板3远离传输机构1一侧设有真空抽气泵37,真空抽气泵37抽气端贯穿右侧支撑板3,并与连接套35相连接,转筒32靠近传输机构1输出端一侧设有引导板38,引导板38一端与转筒32相贴合,传输机构1、电机31和真空抽气泵37均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传输机构1将烟叶持续不断地进行输送,当烟叶经过梳理机构时,烟叶被均匀地梳理成具有一定间距的、单片的烟叶,然后梳理后的烟叶第一次经过传输机构1输出端一侧的分级识别机构2,从而对烟叶一面进行第一次扫描检测;当烟叶继续被传输机构1输送时,电机31输出端转动带动转筒32转动,而转筒32另一侧转动装配有连接套35,且连接套35与真空抽气泵37连接,因此当真空抽气泵37抽气时,空槽33内形成负压,并将外界空气通过通槽34吸入,从而使转筒32外侧具有吸附力;当烟叶经过转筒32下侧时被检测一面则被转筒32外侧吸附,同时由于电机31转向与传输机构1输送方向相反,因此烟叶被转筒32吸附并随着转筒32转动,由于连接套35内部固定连接有阻吸板36,且阻吸板36另一端与空槽33转动连接,因此当转筒32吸附烟叶的通槽34旋转至阻吸板36时,通槽34被阻吸板36阻挡从而无法将外界空气吸入,从而使通槽34失去吸附力,此时烟叶与转筒32外壁逐渐失去贴合,并配合引导板38将烟叶再次引导至传输机构1,此时烟叶已检测一面朝下,而未检测一面朝上,最后通过传输机构1的输送,并被另一组分级识别机构2扫描检测,从而实现烟叶的两面检测,这样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并且无需进行人工上料分级,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生产的效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能够自动对烟叶进行分级上料,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同时还能够在烟叶上料分级的过程中,对烟叶的两面均进行扫描检测,从而确保对烟叶的综合有效判定,避免检测不准确。

优选传输机构1包括输送带11,输送带11两侧设有挡板12,挡板12下侧均匀设有若干支撑立柱13。这样的结构,能够稳定地输送烟叶。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其他结构,能够更加稳定地输送烟叶。

优选梳理机构包括有与传输机构1上侧固定连接的两个挡条4,两个挡条4均由传输机构1侧面向传输机构1中间倾斜,两个挡条4上侧共同连接有一个横条41,横条41下侧固定连接有梳理板42,梳理板42与传输机构1之间设有间隙。这样的结构,当烟叶经过梳理机构时,烟叶被两个挡条引导至传输机构中间,而梳理板与传输机构之间的间隙只允许通过一片烟叶,因此能够防止多片烟叶堆积。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其他结构,能够防止多片烟叶堆积。

优选分级识别机构2包括有与传输机构1固定连接的支架21,支架21下侧均匀设有若干检测摄像头22。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地对烟叶进行扫描检测。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其他结构,能够更加有效地对烟叶进行扫描检测。

优选引导板38最上端与阻吸板36最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面。这样的结构,当转筒的通槽旋转至引导板最上端时失去吸附力,此时烟叶刚好转动至引导板最上端,此时烟叶失去与转筒外侧的吸附,并被引导板引导至传输机构上。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其他结构,能够使烟叶的引导更加顺利。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