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多棱边结构的立方形铜颗粒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1-09-04 04: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有多 立方 制备 颗粒 制备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多棱边结构的立方形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步骤s1:用铜盐、碱金属氢氧化物、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去离子水配制电解液;步骤s2:将阳极片和阴极片垂直插入电解液中,施加首次电解电流进行首次电解;步骤s3:首次电解结束后,对电解液进行搅拌,施加二次电解电流进行二次电解,所述二次电解电流不大于所述首次电解电流大小的三分之一;步骤s4:二次电解结束后,在阴极片表面得到具有多棱边结构的立方形铜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棱边结构的立方形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铜盐为氯化铜、硫酸铜和硝酸铜的一种或几种,电解液中,铜离子浓度为0.1~0.2mol/l,碱金属氢氧化物浓度为0.05~0.1mol/l,聚乙烯吡咯烷酮浓度为0.04~0.06mol/l。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多棱边结构的立方形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首次电解的电流为1.5~2a;步骤s3中,二次电解的电流为0.3~0.5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多棱边结构的立方形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首次电解的时间为20~30min,温度为20~50℃;步骤s3中,二次电解的时间为10~20min,温度为50~10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多棱边结构的立方形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次电解和二次电解的电压相同,为20~30v。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棱边结构的立方形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阳极片是直径为10~20mm,厚度为2~4mm的铜圆片,连接直流电源正极;阴极片是直径为10~20mm,厚度为2~4mm的石墨圆片,连接所述直流电源负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棱边结构的立方形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阳极片和阴极片的间隔距离为5~10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棱边结构的立方形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搅拌速度为800rpm~1200rp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棱边结构的立方形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钠。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棱边结构的立方形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5,其在步骤s4之后,步骤s5为:取出阴极片,先用去离子水冲洗,再用无水乙醇冲洗,之后在30~50℃下干燥5~10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棱边结构的立方形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步骤S1:用铜盐、碱金属氢氧化物、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去离子水配制电解液;步骤S2:将阳极片和阴极片垂直插入电解液中,施加首次电解电流进行首次电解;步骤S3:首次电解结束后,对电解液进行搅拌,施加二次电解电流进行二次电解,所述二次电解电流不大于所述首次电解电流大小的三分之一;步骤S4:二次电解结束后,在阴极片表面得到具有多棱边结构的立方形铜颗粒。本发明通过二次电解在立方形铜颗粒上引入多棱边结构,增加铜颗粒比表面积,使其具有更多的活性位点和接触面积,光学和催化性能得以提升。光学和催化性能得以提升。光学和催化性能得以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伟 杨宝朔 艾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5.11
技术公布日:2021/9/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