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车桥的车轮悬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1-10-22 08: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双辙车辆的车桥(HA)的车轮悬架组件,其具有承载车轮(2)的轮毂托架(1),该轮毂托架(1)可通过多连杆组件(3)铰接至车身,该多连杆组件(3)具有被设计为四点连杆的梯形控制臂(L1),该梯形控制臂具有两个在车身侧的连接点(21、23)和两个在轮毂托架侧的连接点(25、27),其特征在于,两个在轮毂托架侧的梯形控制臂连接点(25、27)与车身侧的梯形控制臂连接点(21、23)相比被设计成具有更大的纵向弹性可变形性,即刚度更低,在纵向力作用在车轮(2)上时,轮毂托架(1)能够沿车辆纵向(x)参照梯形控制臂(L1)移位纵向行程(Δx)。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连杆组件(3)通过车身侧的连接点(21、23)与副车架(5)铰接,副车架(5)通过副车架支承件(15)连接到车身,特别是副车架(5)或梯形控制臂(L1)承载有电机(11),电机(11)通过驱动轴(13)与车轮(2)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支承件(15)以及多连杆组件(3)在车身侧的连接点(21、23)与在轮毂托架侧的梯形控制臂连接点(25、27)相比被设计成在车辆纵向(x)上具有降低的纵向弹性可变形性,即刚度更高。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车轮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连杆组件(3)除梯形控制臂(L1)外还具有正好三个另外的车轮控制臂(L2、L3、L4),这三个另外的车轮控制臂特别是作为两点连杆分别具有在车身侧的连接点和在轮毂托架侧的连接点(29、31、33),这三个车轮控制臂(L2、L3、L4)特别是被实现为与车辆横向(y)齐平地延伸的横向控制臂,和/或特别是多连杆组件(3)在车身侧的连接点和在轮毂托架侧的连接点被实现为具有与车辆纵向(x)齐平的摆动轴线(Sx)的摆动支承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控制臂(L1)与车辆的下方的车轮控制臂(L3)一起布置在下方的连杆平面中,特别是在该连杆平面中车辆的下方的车轮控制臂(L3)以高度错位(z3)定位在梯形控制臂(L1)下方,在上方的连杆平面中,设有前上方的车轮控制臂(L2)和后上方的车轮控制臂(L4),和/或特别是前上方的车轮控制臂(L2)在轮毂托架侧的连接点(29)和前方的梯形控制臂连接点(25)在行驶方向(FR)上布置在车轮转轴(D)的前方,下方的车轮控制臂(L3)在轮毂托架侧的连接点(31、33)以及后上方的车轮控制臂(L4)和车辆的后方的梯形控制臂连接点(27)布置在车轮转轴(D)的后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上方的车轮控制臂(L2)在轮毂托架侧的连接点(29)以纵向错位(x2)布置在轮毂托架侧的、前方的梯形控制臂连接点(25)前方和/或以高度错位(z2)布置在轮毂托架侧的、前方的梯形控制臂连接点(25)上方,和/或后上方的车轮控制臂(L4)在轮毂托架侧的连接点(33)以高度错位(z4)布置在轮毂托架侧的、后方的梯形控制臂连接点(27)上方和/或以纵向错位布置在轮毂托架侧的、后方的梯形控制臂连接点(27)前方。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车轮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在轮毂托架侧的梯形控制臂连接点(25、27)被实现为橡胶-金属-套筒支承件,特别是为了限制轮毂托架纵向行程(Δx)而将轴向作用的纵向止挡件设置在橡胶金属-套筒支承件中,和/或特别是橡胶-金属-套筒支承件中的每个在轮毂托架侧被压入在梯形控制臂(L1)中的支承件接纳部(41)中,并且具有支承件内套筒(35)和弹性体(45),限定摆动轴线(Sx)的支承销(37)穿过该支承件内套筒,其中,支承销(37)支承在轮毂托架(1)的托架翼部(39)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车轮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在轮毂托架侧的每个梯形控制臂连接点(25、27)都利用耦联杆(47、49)实现,耦联杆(47、49)在下方的铰接部位(51)处铰接在梯形控制臂(L1)上、在上方的铰接部位(53)处铰接到轮毂托架(1)上,特别是铰接部位(51、53)是具有与车辆横向(y)齐平的摆动轴线(Sy)的摆动支承件,和/或为了限制轮毂托架纵向行程(Δx),弹簧阻尼元件(57)在梯形控制臂(L1)与轮毂托架(1)之间起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之一所述的车轮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电机(11)支承在梯形控制臂(L1)上,特别是支承在前上方的控制臂(L2)与后上方的控制臂(L4)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双辙车辆的车桥(HA)的车轮悬架组件,其具有承载车轮(2)的轮毂托架(1),该轮毂托架(1)可通过多连杆组件(3)铰接至车身,该多连杆组件(3)具有被设计为四点连杆的梯形控制臂(L1),该梯形控制臂具有两个在车身侧的连接点(21、23)和两个在轮毂托架侧的连接点(25、27)。根据本发明,在轮毂托架侧的梯形控制臂连接点(25、27)与车身侧的梯形控制臂连接点(21、23)相比被设计成具有更大的纵向弹性可变形性,即刚度更低。

技术研发人员:D·莫洛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奥迪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2
技术公布日:2021.10.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