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蒸汽管道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09-18 03: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蒸汽 管道 结构 管道安装


1.本技术涉及蒸汽管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蒸汽管道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蒸汽管道是热力管道的一种,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绝热性能,通常情况下可耐高温120℃,通过改性或与其它隔热材料组合可耐高温180℃,主要用于采暖、通风、空调用汽、工业用气。
3.目前用于输送蒸汽的管道均为直通式管道,在蒸汽输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直通式管道使得蒸汽进入设备中时水含量较高,严重者导致冷凝水直接流入设备中。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蒸汽管道在运行时,蒸汽中的水含量较高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影响生产质量,甚至导致设备的损坏,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进入蒸汽中的水含量,保护生产设备,本技术提供一种蒸汽管道的安装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蒸汽管道的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蒸汽管道的安装结构,包括输送管道和设置在输送管道上的收集组件,其中,所述收集组件包括设置在输送管道内部的收集槽以及设置在输送管道外部的集水管,所述收集槽呈v形,所述收集槽用于将输送管道内部的冷凝水进行收集,所述集水管与所述收集槽连通,所述集水管用于暂存收集槽收集的冷凝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管道用于输送蒸汽,收集槽收集输送管道内部产生的冷凝水,并将冷凝水收集至集水管中,集水管暂存输送管道中的冷凝水,减少了输送管道中蒸汽的水含量,从而减少了蒸汽进入设备时的水含量,保护了设备安全,提高了生产质量。
9.可选的,所述收集槽设置有多个,所述收集槽包括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最低端和第二斜面的最低端进行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收集槽减少了冷凝水的流动路程,加快了冷凝水进入集水管的速度,从而减少了蒸汽与冷凝水接触的时间,因此减少了蒸汽中的水含量,同时,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设置引导冷凝水到达集水管中,进一步加快了冷凝水排出的速度。
11.可选的,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上还设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的一端连通集水管。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凝水滴在引水槽内能够快速融合成水流,进一步加快了冷凝水流至集水管的速度。
13.可选的,所述集水管的底部连通有疏水管,所述疏水管上设有疏水阀。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疏水阀即可将集水管中暂存的冷凝水排出,冷凝水
可进行回收利用。
15.可选的,所述集水管上设有集水阀。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在蒸汽运输过程中对冷凝水进行排除是,首先关闭集水阀,之后打开疏水阀,排出集水管中的冷凝水,操作较为安全。
17.可选的,所述输送管道包括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之间设有缓冲管,所述缓冲管呈u形,所述缓冲管连通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管的设置为输送管道在发生形变时提供了形变空间,减少了输送管道发生爆裂的可能性,
19.可选的,所述缓冲管包括有一个横管和两个竖管,所述竖管的底部对应连通有储水管。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蒸汽在经过缓冲管时产生冷凝水,储水管的设置方便了对缓冲管处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收集,使得整体结构的冷凝水收集更加充分。
21.可选的,所述储水管底部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出水阀。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出水阀即可对储水管内的冷凝水排出,方便对收集的冷凝水进行利用。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7.附图标记:1、输送管道;11、第一管道;111、进气阀;112、蒸汽压力表一;12、第二管道;121、出气阀;122、蒸汽压力表二;13、蒸汽发生器;14、蒸汽使用设备;2、收集组件;21、收集槽;211、第一斜面;212、第二斜面;213、引水槽;22、集水管;221、集水阀;23、疏水管;231、疏水阀;3、缓冲组件;31、缓冲管;311、横管;312、竖管;313、蒸汽压力表三;32、储水管;321、储水阀;33、出水管;331、出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蒸汽管道的安装结构。参照图1,蒸汽管道的安装结构包括有输送管道1和设置在输送管道1上的收集组件2,输送管道1包括有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水平设置,且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连通,第一管道11远离第二管道12的一端连通有蒸汽发生器13,用于接收蒸汽发生器13产生的蒸汽,第二管道12远离第一管道11的一端连通有蒸汽使用设备14,第二管道12向蒸汽使用设备14提供所需的蒸汽。收集组件2用于收集输送管道1内部的冷凝水,减少冷凝水进入蒸汽使用设备14内部的可能性。
30.参照图1,在第一管道11靠近蒸汽发生器13的一端设有进气阀111,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控制进气阀111来调整第一管道11的进汽量,在第一管道11靠近蒸汽发生器13的一端还设有蒸汽压力表一112,方便观察第一管道11的进气压力。在第二管道12靠近蒸汽使用设
备14的一端设有出气阀121,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出气阀121的开度来调整第二管道12的出汽量,同时在第二管道12靠近蒸汽使用设备14的一端设有蒸汽压力表二122,方便观察第二管道12的出汽压力。
31.参照图1和图2,在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之间设有缓冲组件3,缓冲组件3包括有缓冲管31,缓冲管31呈u形,包括一个横管311和两个竖管312,其中一个竖管312的一端与第一管道11连通,另一端与横管311连通,另一个竖管312的一端与横管311连通,另一端与第二管道12连通。输送管道1在受热时会发生膨胀,缓冲管31的设置为输送管道1提供了缓冲空间,减少了输送管道1由于没有膨胀空间而导致爆裂的风险。在横管311上设有蒸汽压力表三313,用于观察缓冲管31内部的蒸汽压力。
32.参照图1和图2,第一管道11内部的蒸汽在经过缓冲管31时,与缓冲管31的内壁进行碰撞,在竖管312上形成部分冷凝水,为了方便收集竖管312内壁上的冷凝水,缓冲组件3还包括有设置在两根竖管312底部的储水管32,储水管32竖直设置,储水管32的顶端与竖管312的底部连通,竖管312内壁上的冷凝水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能够流入储水管32中进行收集。在储水管32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33,出水管33水平设置,在出水管33上设有出水阀331,打开出水阀331即可使储水管32内部的冷凝水排出。在储水管32上设有储水阀321,当需要在蒸汽运输过程中对储水管32内部的冷凝水进行排出时,首先关闭储水阀321,隔绝蒸汽,然后打开出水阀331将储水管32内的冷凝水排出,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33.参照图2和图3,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上均设有收集组件2,为了方便描述,以第一管道11上的收集组件2为例进行描述,收集组件2包括设置在第一管道11内部的多个收集槽21以及设置在第一管道11底部的集水管22,收集槽21包括有第一斜面211和第二斜面212,第一斜面211的最低端与第二斜面212的最低端连接,第一斜面211和第二斜面212对应连接使收集槽21呈v形,方便将第一管道11中的冷凝水收集至收集槽21底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内部均设有两组收集槽21。
34.参照图2和图3,集水管22的顶端与第一管道11连通,且连通处置于收集槽21的最低处,冷凝水从收集槽21收集至集水管22中,集水管22对冷凝水进行暂存,在集水管22的底部连通有疏水管23,疏水管23水平设置,疏水管23上设有疏水阀231,当需要将集水管22内的冷凝水排出时,打开疏水阀231即可排出。在集水管22上还设有集水阀221,当需要在蒸汽运输过程中排出冷凝水时,首先关闭集水阀221,将第一管道11内的蒸汽隔断,然后打开疏水阀231将集水管22中的冷凝水进行排出。
35.参照图3和图4,为了进一步方便对冷凝水进行收集,在第一斜面211和第二斜面212上开设有多条引水槽213,引水槽213为条形槽,且引水槽213的一端与集水管22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斜面211和第二斜面212上的引水槽213均设有两条,引水槽213的设置使落在第一管道11内部的冷凝水滴能够迅速形成水流,从而加快了冷凝水的排出。
36.参照图2,第二管道12上收集组件2的结构特征与第一管道11收集组件2的结构特征一致,故在此不再赘述。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蒸汽管道的安装结构的实施原理为:蒸汽发生器13产生蒸汽之后将蒸汽送入第一管道11中,蒸汽经过第一管道11时,冷凝水经过收集槽21进行收集至集水箱,集水箱内的冷凝水可排出;蒸汽经过缓冲管31时,在竖管312的内壁上形成冷凝水,竖管312内壁上的冷凝水收集至储水管32中,储水管32中的水可排出;蒸汽经过第二管道12时
与第一管道11的冷凝水收集过程一致。通过本技术的设置,减少了输送管道1中蒸汽夹杂水含量过高的现象发生,从而减小了蒸汽使用设备14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生产质量。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