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发热结构及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2021-06-11 21: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雾化器 雾化 发热 加热 结构
一种发热结构及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雾化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发热结构及雾化器。



背景技术:

雾化器由电池杆供电,能够把烟弹内的液态尼古丁转变成雾气,从而让使用者在吸时有一种类似吸烟的感觉。雾化器的核心部件是发热结构,发热结构的作用是将烟油加热雾化以满足使用功能。

现有技术中,常采用金属网串联对烟油进行加热,串联的金属网由于中部散热受到两侧金属网的影响,温度较高,导致发热结构工作时中间温度高,两侧温度低,发热结构在工作时温度不均匀,甚至出现糊芯现象。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可以改善发热不均匀现象的发热结构以及雾化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改善发热不均匀现象的发热结构以及雾化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发热结构,包括引脚线和发热件,所述发热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所述引脚线;

所述发热件包括至少3个发热单元,所述发热单元之间串联连接,所述发热单元的横截面面积自所述发热件的中心至所述引脚线的位置逐渐减小,所述发热单元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单元呈阵列排布,位于阵列中心的所述发热单元与相邻发热单元之间的横截面面积比值为1.1-3:1。

进一步地,位于阵列中心的所述发热单元与相邻发热单元之间的横截面面积比值为1.2-2:1。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单元的形状为六边形、矩形、菱形或带状。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单元为镍铬合金发热丝或者铁铬铝合金发热丝。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单元的数量不大于20个。

与此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发热结构包括发热件和引脚线,发热件包括至少3个发热单元,发热单元之间串联连接,发热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引脚线。引脚线连接于外部供电电源,为发热件提供电能,发热件产生热量加热烟油。多个发热单元串联时,位于中部的发热单元受到两侧发热单元的影响,散热较慢,温度较高,导致发热件呈现中间温度高,两侧温度低的情况。本发明中,发热单元的横截面面积自发热件的中心至引脚线的位置逐渐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工作原理,串联的多个发热单元上电流相同,靠近中部的发热单元横截面较大,阻值较低,因此靠近中部的发热单元发热量小于两侧的发热单元,此时中部的发热单元温度降低,两侧的发热单元温度升高,结合发热件自身的散热情况,可以使发热件中部和两侧的温度保持相对均匀,避免出现中部的发热单元温度过高而导致糊芯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具体结构:

图1为现有技术的发热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引脚线,20-发热件,21-第一发热单元,22-第二发热单元,23-第三发热单元,24-第四发热单元,25-第五发热单元,26-第六发热单元,27-第七发热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现有技术中,常采用金属网串联对烟油进行加热,请参阅图1,串联的金属网由于中部散热受到两侧金属网的影响,温度较高,导致发热结构工作时中间温度高,两侧温度低,发热结构在工作时温度不均匀,甚至出现糊芯现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热结构,包括引脚线10和发热件20,请参阅图2至图5。

具体的,发热件2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引脚线10,引脚线10连接于外部供电电源,为发热件20提供电能,发热件20加热烟油。

发热件20包括至少3个发热单元,发热单元之间串联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发热单元的横截面自发热件20的中心到两侧引脚线10的位置逐渐减小,即位于中间的发热单元的横截面大于靠近两侧的发热单元的横截面。作为一项优选,串联连接的发热单元数量一般不超过20个。

发热单元的横截面变大时,发热单元的电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工作原理,串联连接的多个发热单元中电流相同,靠近中部的发热单元发热量较小,温度较低,靠近引脚线10的发热单元发热量较大,温度较高。结合发热件20自身的散热情况,中部的发热单元散热受到两侧的发热单元的影响,发热件20中部的温度会升高。此时发热件20两侧和中部的温度可以保持均匀一致,使发热结构发热均匀,避免出现温度中间高两边低的情况,杜绝了糊芯现象的发生。

在其它实施例中,不同位置处的发热单元也可以采用电阻值不同的材料制作,可以达到相似的效果,例如位于中间的发热单元采用电阻值较小的发热丝,靠近两侧的发热单元采用电阻值较大的发热丝。

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发明中发热结构的结构与连接关系,发热单元的数量采用5个、6个、7个或者其它数量。

发热单元分别为第一发热单元21、第二发热单元22、第三发热单元23、第四发热单元24、第五发热单元25、第六发热单元26和第七发热单元27,多个发热单元之间顺次串联连接。

当发热单元的数量为奇数个时,对称设置的发热单元横截面相同,中间位置的发热单元的横截面最大。当发热单元的数量为偶数个时,对称设置的发热单元横截面相同,中间两个发热单元的横截面最大且相同。

发热结构工作时,位于中部的发热单元的发热量适当减小,位于两侧的发热单元的发热量适当增大,可以确保整个发热结构的温度均匀稳定。

作为一项优选,发热单元呈阵列排布,经过模型设计和实际验证,当位于阵列中心的发热单元与相邻发热单元的横截面比值为1.1-3:1时,发热结构的温度可以达到较高的一致性。

作为一项优选,当位于阵列中心的发热单元与相邻发热单元的横截面比值为1.2-2:1时,发热结构上的温度可以达到基本一致。

本发明提供的发热结构中,发热件20包括至少3个发热单元,发热单元之间串联对称设置,发热单元加热烟油。发热单元接触烟棉所在的位置,在高温区域提供均匀的温度,发热单元需要覆盖整个高温区域。

具体的,发热单元的形状可以是六边形、矩形、菱形或者带状,发热单元的形状拼接后可以覆盖高温区域,为烟棉和烟油提供热量。当然,发热单元的形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能够进行拼接串联即可。

作为一项优选,发热单元为镍铬合金发热丝或者铁铬铝合金发热丝,镍铬合金发热丝或者铁铬铝合金发热丝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防腐蚀性能,能够提高发热结构的使用寿命。

与此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中包含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发热结构,雾化器的发热件中部和两侧的温度保持相对均匀,可以避免出现中部的发热单元过热导致的糊芯现象。

实施例1

发热件20采用镍铬合金(cr20ni80),热导率为60.3w/(m·c),电阻率为1.09e-06ω.m,发热单元的形状为六边形,发热结构总长12mm,总宽5.7mm,厚度0.1mm。

请参阅图2,第一发热单元21和第六发热单元26的丝宽为0.1mm,第二发热单元22和第五发热单元25的丝宽为0.2mm,第三发热单元23和第四发热单元24的丝宽为0.25mm。

经过试验,第一发热单元21和第六发热单元26处的温度为280℃,第二发热单元22和第五发热单元25处的温度为285℃,第三发热单元23和第四发热单元24处的温度为281℃,温度基本一致。

实施例2

发热件20采用镍铬合金(cr20ni80),热导率为60.3w/(m·c),电阻率为1.09e-06ω.m,发热单元的形状为矩形,发热结构总长12mm,总宽5.7mm,厚度0.1mm。

请参阅图3,第一发热单元21和第七发热单元27的丝宽为0.1mm,第二发热单元22和第六发热单元26的丝宽为0.15mm,第三发热单元23和第五发热单元25的丝宽为0.2mm,第四发热单元24的丝宽为0.25mm。

实施例3

发热件20采用镍铬合金(cr20ni80),热导率为60.3w/(m·c),电阻率为1.09e-06ω.m,发热单元的形状为菱形,发热结构总长12mm,总宽5.7mm,厚度0.1mm。

请参阅图4,第一发热单元21和第六发热单元26的丝宽为0.1mm,第二发热单元22和第五发热单元25的丝宽为0.15mm,第三发热单元23和第四发热单元24的丝宽为0.2mm。

实施例4

发热件20采用铁铬铝合金发热丝,热导率为46.1w/(m·c),电阻率为1.42e-06ω.m,发热单元的形状为带状,发热结构总长6.85mm,总宽2.8mm,厚度0.05mm。

请参阅图5,第一发热单元21和第七发热单元27的丝宽为0.2mm,第二发热单元22和第六发热单元26的丝宽为0.25mm,第三发热单元23和第五发热单元25的丝宽为0.3mm,第四发热单元24的丝宽为0.35mm。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发热结构和雾化器包括发热件和引脚线,发热件包括至少3个发热单元,发热单元之间串联连接,发热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引脚线。引脚线连接于外部供电电源,为发热件提供电能,发热件产生热量加热烟油。多个发热单元串联时,位于中部的发热单元受到两侧发热单元的影响,散热较慢,温度较高,导致发热件呈现中间温度高,两侧温度低的情况。本发明中,发热单元的横截面自发热件的中心至引脚线的位置逐渐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工作原理,串联的多个发热单元上电流相同,靠近中部的发热单元横截面较大,阻值较低,因此靠近中部的发热单元发热量小于两侧的发热单元,此时中部的发热单元温度降低,两侧的发热单元温度升高,结合发热件自身的散热情况,可以使发热件中部和两侧的温度保持相对均匀,避免出现中部的发热单元温度过高而导致糊芯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