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加热器以及包含该加热器的烟具的制作方法

2021-05-28 14: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加热器 烟具 包含 申请
加热器以及包含该加热器的烟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烟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器以及包含该加热器的烟具。



背景技术:

诸如香烟和雪茄的吸烟物品在使用期间燃烧烟草以产生烟雾。已经尝试通过产生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为这些燃烧烟草的物品提供替代物。此类产品的示例是所谓的加热不燃烧产品,其通过加热烟草而不是燃烧烟草来释放化合物。

现有的一种低温加热不燃烧的烟具,主要是在基体的外表面涂覆远红外涂层和导电涂层,通电后的远红外涂层发出远红外线穿透基体并对基体内的气溶胶形成基质进行加热;由于远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可以穿透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外围进入内部,使得对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加热较为均匀。

在该烟具中,导电涂层通常是涂覆在基体的两端,导电涂层之间的远红外涂层等效于一电阻,该等效电阻的阻值一般较大。在需要提升烟具的加热功率的场合,通常是提高烟具的输出电压,然而该方式易导致功耗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加热器以及包含该加热器的烟具,旨在解决如何降低涂覆在基体上的红外电热涂层的等效电阻的阻值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

基体,具有一表面;

红外电热涂层,设置在所述基体的表面上;所述红外电热涂层用于产生红外线辐射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以生成供吸食的气溶胶;

导电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基体的表面上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均至少部分地与所述红外电热涂层电性连接,以使得电流可以经由所述红外电热涂层从其中一个导电部流向另一个导电部;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部包括第一导电部螺旋段,所述第二导电部包括第二导电部螺旋段,所述第一导电部螺旋段和所述第二导电部螺旋段之间的间距不为零。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烟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具包括壳体组件、以及第一方面所述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于所述壳体组件内。

本申请提供的加热器以及包含该加热器的烟具,通过设置于基体的表面上的第一导电部螺旋段和第二导电部螺旋段,可以使流经基体的红外电热涂层的电流路径较短,降低了红外电热涂层的等效电阻的阻值,提升了加热器效率。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一提供的具有等间距的导电部螺旋段的加热器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一提供的具有螺距相等但间距不相等的导电部螺旋段的加热器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一提供的具有螺距不相等且间距不相等的导电部螺旋段的加热器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一提供的具有不同螺旋密度的导电部螺旋段的加热器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一提供的具有导电部螺旋段和导电部非螺旋段的加热器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一提供的螺旋状导电片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二提供的烟具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申请。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方式一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一所提供的一种加热器1,所述加热器1包括基体11、红外电热涂层12以及导电模块13。

基体11形成有适于收容气溶胶形成基质的腔室。

具体地,基体1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基体11沿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纵向延伸并且内部中空形成有适于收容气溶胶形成基质的腔室111。基体11可以为圆柱体状、棱柱体状或者其他柱体状。基体11优选为圆柱体状,腔室111即为贯穿基体11中部的圆柱体状孔,孔的内径略大于气溶胶形成制品或吸烟制品的外径,便于将气溶胶形成制品或吸烟制品置于腔室内对其进行加热。

基体11可以由石英玻璃、陶瓷或云母等耐高温且透明的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其它具有较高的红外线透过率的材料制成,例如:红外线透过率在95%以上的耐高温材料,具体地在此不作限定。

气溶胶形成基质是一种能够释放可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的基质。这种挥发性化合物可通过加热该气溶胶形成基质而被释放出来。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是固体或液体或包括固体和液体组分。气溶胶形成基质可吸附、涂覆、浸渍或以其它方式装载到载体或支承件上。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便利地是气溶胶生成制品或吸烟制品的一部分。

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尼古丁。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烟草,例如可以包括含有挥发性烟草香味化合物的含烟草材料,当加热时所述挥发性烟草香味化合物从气溶胶形成基质释放。优选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均质烟草材料,例如落叶烟草。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括至少一种气溶胶形成剂,气溶胶形成剂可为任何合适的已知化合物或化合物的混合物,在使用中,所述化合物或化合物的混合物有利于致密和稳定气溶胶的形成,并且对在气溶胶生成系统的操作温度下的热降解基本具有抗性。合适的气溶胶形成剂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并且包括但不限于:多元醇,例如三甘醇,1,3-丁二醇和甘油;多元醇的酯,例如甘油单、二或三乙酸酯;和一元、二元或多元羧酸的脂肪酸酯,例如二甲基十二烷二酸酯和二甲基十四烷二酸酯。优选的气溶胶形成剂是多羟基醇或其混合物,例如三甘醇、1,3-丁二醇和最优选的丙三醇。

红外电热涂层12涂覆在基体11的表面上。红外电热涂层12可以涂覆在基体11的外表面上,也可以涂覆在基体11的内表面上。优选的将红外电热涂层12涂覆在基体11的外表面上。

红外电热涂层12在通电情况下能够产生热能,进而生成一定波长的红外线,例如:8μm~15μm的远红外线。当红外线的波长与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吸收波长匹配时,红外线的能量易于被气溶胶形成基质吸收。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对红外线的波长不作限定,可以为0.75μm~1000μm的红外线,优选的为1.5μm~400μm的远红外线。

红外电热涂层12优选的由远红外电热油墨、陶瓷粉末和无机粘合剂充分搅拌均匀后涂印在基体11的外表面上,然后烘干固化一定的时间,红外电热涂层12的厚度为30μm-50μm;当然,红外电热涂层12还可以由四氯化锡、氧化锡、三氯化锑、四氯化钛以及无水硫酸铜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后涂覆到基体11的外表面上;或者为碳化硅陶瓷层、碳纤维复合层、锆钛系氧化物陶瓷层、锆钛系氮化物陶瓷层、锆钛系硼化物陶瓷层、锆钛系碳化物陶瓷层、铁系氧化物陶瓷层、铁系氮化物陶瓷层、铁系硼化物陶瓷层、铁系碳化物陶瓷层、稀土系氧化物陶瓷层、稀土系氮化物陶瓷层、稀土系硼化物陶瓷层、稀土系碳化物陶瓷层、镍钴系氧化物陶瓷层、镍钴系氮化物陶瓷层、镍钴系硼化物陶瓷层、镍钴系碳化物陶瓷层或高硅分子筛陶瓷层中的一种;红外电热涂层12还可以是现有的其他材料涂层。

在一示例中,加热器1还包括涂覆在红外电热涂层12上的保护层(附图未示出)和/或设置在红外电热涂层12上的保护结构件。保护层可以为聚四氟乙烯层、釉层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或者为其他耐高温材料制成的保护层。保护结构件可以为将气溶胶形成制品或吸烟制品与红外电热涂层12分隔开的组件或者部件,保护结构件与红外电热涂层12或者气溶胶形成制品之间可以存在间隙。保护层和/或保护结构件可避免例如气溶胶形成制品(例如,烟支)进出腔室造成的红外电热涂层12的磨损。

导电模块13包括设置于基体11的表面上的第一导电部131和第二导电部132,第一导电部131和第二导电部132均至少部分地与红外电热涂层12电性连接,,以使得电流可以经由红外电热涂层12从其中一个导电部流向另一个导电部。第一导电部131和第二导电部132的极性相反,例如:第一导电部131为正极、第二导电部132为负极;或者第一导电部131为负极、第二导电部132为正极。优选的将红外电热涂层12涂覆在基体11的外表面上、且导电模块13设置于基体11的外表面上。

在图1的示例中,第一导电部131和第二导电部132均只包括导电部螺旋段。具体地,第一导电部131和第二导电部132均沿着圆柱状的基体11的纵向方向(即圆柱体的轴向方向)等螺距地延伸(以图1中第一导电部131为例,沿着圆柱状的基体11的纵向方向,相邻两条黑色线条的距离d1均相等;第二导电部132与此类似,相邻两条白色线条的距离d2均相等),在基体11的表面上形成两条圆柱螺旋线,两条圆柱螺旋线不相交,即第一导电部131和第二导电部132之间的间距(图中的d31、d32所示)不为零。

在图1的示例中,第一导电部131的螺距d1和第一导电部132的螺距d2相等(即d1=d2),且第一导电部131和第二导电部132等间距地设置在基体11的外表面上(即d31=d32)。

请参考图2所示,在一示例中,第一导电部131和第二导电部132均沿着圆柱状的基体11的纵向方向等螺距地延伸,第一导电部131的螺距d1和第一导电部132的螺距d2相等(即d1=d2),但第一导电部131和第二导电部132不等间距地设置在基体11的外表面上(即d31≠d32)。

请参考图3所示,在一示例中,第一导电部131和第二导电部132均沿着圆柱状的基体11的纵向方向等螺距地延伸,但第一导电部131的螺距d1和第一导电部132的螺距d2不相等(即d1≠d2)、且第一导电部131和第二导电部132不等间距地设置在基体11的外表面上(即d31≠d32)。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图3的示例中,通过将第一导电部131和第二导电部132等间距地设置在基体11的外表面上,可以使得沿着圆柱状的基体11的纵向方向的红外电热涂层12等效于若干个具有相同阻值的电阻并联连接,每一个电阻的发热大致相同,可以达到加热器发热均匀的效果。相对另外两种示例来说加热效率也较高。

请参考图4所示,在一示例中,第一导电部131和第二导电部132均沿着圆柱状的基体11的纵向方向变螺距地延伸。基体11的外表面具有第一区域(图中的a所示)和第二区域(图中的b所示);位于第一区域a的第一导电部131的螺距大于位于第二区域b的第一导电部131的螺距、且位于第一区域a的第二导电部132的螺距大于位于第二区域b的第二导电部132的螺距。由于螺距的大小关系,使得位于第一区域a的第一导电部131和第二导电部132的螺旋密度小于位于第二区域b的第一导电部131和第二导电部132的螺旋密度。可以想象得到的,由于第一区域a的螺旋密度小于第二区域b的螺旋密度,第二区域b相对于第一区域a的等效电阻的阻值较低,加热效率较高。想象得到的,可以在基体11的外表面设置两个以上不同螺旋密度的区域,例如第三区域,在该第三区域中第一导电部131和第二导电部132可以是等螺距或者变螺距地延伸,螺距的大小在此不作限定,可以是前述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示例中,第一区域a靠近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以气流流经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方向为参考)上游,第二区域b靠近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下游。

在其他示例中,第一导电部131沿着基体11的纵向方向等螺距地延伸,而第二导电部132沿着基体11的纵向方向变螺距地延伸;或者,第一导电部131沿着基体11的纵向方向变螺距地延伸,而第二导电部132沿着基体11的纵向方向等螺距地延伸也是可行的。其中,第一导电部131和第二导电部132的螺距在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示例中,第一导电部131和第二导电部132均是间隔地设置在基体11的外表面上,且均为左螺旋或者均为右螺旋。在其他示例中,第一导电部131和第二导电部132不间隔地设置在基体11的外表面上,也是可行的。

请再参考图5所示,在一示例中,第一导电部131包括导电部螺旋段1311和导电部非螺旋段1312,第二导电部132包括导电部螺旋段1321和导电部非螺旋段1322。导电部螺旋段1311和导电部螺旋段1321可参考前述内容,在此不作赘述。导电部非螺旋段1312和导电部非螺旋段1322的形状可以为图中的大致的三角形状,也可以为条形状或者其他形状。导电部非螺旋段1312和导电部非螺旋段1322一方面可以增大导电部面积,另一方面适用于与外部导线连接(例如焊接等)。

在上述例中,第一导电部131和第二导电部132可以为涂覆在基体11的外表面形成的螺旋状导电涂层,导电涂层为金属涂层或导电胶带等,金属涂层可以包括银、金、钯、铂、铜、镍、钼、钨、铌或上述金属合金材料;如图6所示,也可以是贴附于基体11的外表面的螺旋状导电片a,螺旋状导电片a为金属导电片,例如铜片、钢片等等。

在上述例中,第一导电部131和第二导电部132的电导率均高于红外电热涂层12的电导率。

在一示例中,加热器1还包括呈中空状的隔热管;

所述隔热管设置在基体11的外围。所述隔热管可以避免大量的热量传递到烟具外壳上而导致用户觉得烫手。

在该示例中,由于红外电热涂层12存在热量以传导或对流方式扩散的现象,因此所述隔热管的内表面上还可涂覆有反射涂层,以将基体11上的红外电热涂层12发出的红外线反射回基体11内部来加热位于腔室111内的气溶胶形成基质,提高加热效率;另一方面可起到隔热的效果,避免烟具的外壳温度过高,降低用户体验。

在该示例中,反射涂层包括金属、金属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可为金、银、镍、铝、金合金、银合金、镍合金、铝合金、金的氧化物、银的氧化物、镍的氧化物和铝的氧化物、氧化钛、氧化锌、二氧化铈中一种或多种制作而成。反射涂层的厚度在0.3μm-200μm之间。

在该示例中,所述隔热管包括隔热材料,隔热材料可以为隔热胶、气凝胶、气凝胶毡、石棉、硅酸铝、硅酸钙、硅藻土、氧化锆等。所述隔热管也可以包括真空隔热管。

在一示例中,加热器1还包括固定在基体11上的温度采集模块(附图未示出);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基体11的温度数据,便于对加热器1的温度进行控制。

温度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或数字型温度检测模块,温度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负温度系数(nega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简称ntc)、正温度系数(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简称ptc)等温度传感器。数字型温度检测模块为数字输出类型的温度检测模块,具体地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作限定。

实施方式二

图7-图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二提供的一种烟具100,包括壳体组件6和上述的加热器1,加热器1设于壳体组件6内。本实施例的烟具100,在基体11的外表面上涂覆红外电热涂层12以及与红外电热涂层12导电连接的第一导电部131和第二导电部132,第一导电部131和第二导电部132均沿着圆柱状的基体11的纵向方向等间距间隔地设置于基体11上,红外电热涂层12可发出红外线对基体11的腔室内的气溶胶形成基质进行辐射加热。

壳体组件6包括外壳61、固定壳62、固定件63以及底盖64,固定壳62、固定件63均固定于外壳61内,其中固定件63用于固定基体11,固定件63设置于固定壳62内,底盖64设于外壳61一端且盖设外壳61。具体的,固定件63包括上固定座631和下固定座632,上固定座631和下固定座632均设于固定壳62内,基体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固定在上固定座631和下固定座632上,底盖64上凸设有进气管641,下固定座632背离上固定座631的一端与进气管641连接,上固定座631、基体1、下固定座632以及进气管641同轴设置,且基体11与上固定座631、下固定座632之间密封,下固定座632与进气管641也密封,进气管641与外界空气连通以便于用户抽吸时可以顺畅进气。

烟具100还包括主控制电路板3和电池7。固定壳62包括前壳621与后壳622,前壳621与后壳622固定连接,主控制电路板3和电池7均设置在固定壳62内,电池7与主控制电路板3电性连接,按键4凸设在外壳61上,通过按压按键4,可以实现对基体11外表面上的红外电热涂层12的通电或断电。主控制电路板3还连接有一充电接口31,充电接口31裸露于底盖64上,用户可以通过充电接口31对烟具100进行充电或升级,以保证烟具100的持续使用。

烟具100还包括隔热管5,隔热管5设置在固定壳62内,隔热管5套设在基体11外,隔热管5可以避免大量的热量传递到外壳61上而导致用户觉得烫手。具体的,隔热管5的内表面上还可涂覆有反射涂层,以将基体11上的红外电热涂层12发出的红外线反射回基体11内部来加热位于腔室内的气溶胶形成基质,提高加热效率。

烟具100还包括ntc温度传感器2,用于检测基体11的实时温度,并将检测的实时温度传输到主控制电路板3,主控制电路板3根据该实时温度调节流经红外电热涂层12上的电流的大小。具体的,当ntc温度传感器2检测到基体11内的实时温度较低时,譬如检测到基体11内侧的温度不到150℃时,主控制电路板3控制电池7输出较高的电压给导电模块,进而提高红外电热涂层12中馈入的电流,提高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加热功率,减少用户抽吸第一口所要等待的时间。当ntc温度传感器2检测到基体11的温度为150℃-200℃时,主控制电路板3控制电池7输出正常的电压给导电模块11。当ntc温度传感器2检测到基体11的温度在200℃-250℃时,主控制电路板3控制电池7输出较低的电压给导电模块;当ntc温度传感器2检测到基体11内侧的温度在250℃及以上时,主控制电路板3控制电池7停止输出电压给导电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申请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申请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