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主燃区喷氨脱硝的燃气轮机系统及其脱硝方法与流程

2021-09-07 23:0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燃气轮机 烟气 方法 系统 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主燃区喷氨脱硝的燃气轮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5),连接在燃烧室(5)上的氨气供给装置和压气机(2),以及连接在燃烧室出口的涡轮机(14)和发电机(15);所述燃烧室(5)的内部由前往后依次分为燃烧室头部(7)、主燃区(8)、补燃区(9)和掺混区(10);所述燃烧室头部(7)的入口处设置有燃烧器(6);所述燃烧器(6)还连接设置有天然气管路(4);所述主燃区(8)所在的燃烧室(5)内壁上设置喷氨喷口(11);所述补燃区(9)所在的燃烧室(5)内壁上设置补燃风喷口(12);所述掺混区(10)所在的燃烧室(5)内壁上设置掺混孔(13);所述氨气供给装置的气体入口连接涡轮机(14)的乏气出口,气体出口连接喷氨喷口(11);所述压气机(2)的出口通过高温高压空气管路(3)分别连接燃烧器(6)、补燃风喷口(12)和掺混孔(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主燃区喷氨脱硝的燃气轮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气供给装置包括尿素溶液储罐(22)、计量装置(21)和尿素热解反应器(18);所述的尿素热解反应器(18)底部的气体出口连接喷氨喷口(11),侧壁的尿素溶液进口依次连接计量装置(21)和尿素溶液储罐(22),顶部的气体入口连接涡轮机(14)的乏气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主燃区喷氨脱硝的燃气轮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机(14)上还连接设置有烟气分析仪(16);所述烟气分析仪(16)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涡轮机(14)的乏气出口,其数据输出端连接计量装置(21)的输入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主燃区喷氨脱硝的燃气轮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装置(21)包括沿尿素溶液流向依次设置的尿素溶液控制阀(19)和流量计(2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主燃区喷氨脱硝的燃气轮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氨喷口(11)数量大于四个,均匀环绕布设在主燃区(8)所在燃烧室(5)的壁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主燃区喷氨脱硝的燃气轮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机(14)的输入端连接主燃室的出口,输出端分别与发电机(15)和压气机(2)同轴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主燃区喷氨脱硝的燃气轮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高压空气管路(3)与燃烧器(6)连接的管段设置有控制阀。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主燃区喷氨脱硝的燃气轮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高压空气管路(3)与补燃区(9)和掺混区(10)连接的管段设置有控制阀。9.一种基于主燃区喷氨脱硝的燃气轮机系统的脱硝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

8任意一项所述系统,包括如下,空气经压气机(2)升温升压后得到高温高压气体;一部分高温高压气体和天然气管路(4)中的天然气经过燃烧器(6)和燃烧器头部(7)后进入主燃区(8),燃烧后形成高温高压燃气和氮氧化物;同时,氨气供给装置将所需氨气通过喷氨喷口(11)喷入主燃区(8),与燃烧产物中的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另一部分高温高压气体分别经过补燃风喷口(12)和掺混孔(13)进入补燃区(9)和掺混区(10),将主燃区(8)未反应的氨进一步氧化,降低燃气温度并使燃烧室(5)温度场均匀;燃烧后形成的高温高压燃气进入涡轮机(14)中膨胀做功,膨胀功一部分通过传动轴送
入压气机(2),另一部分送入发电机(15);膨胀做功后产生的乏气通过乏气出口作为热源进入氨气供给装置,并与产生的氨气一起通过喷氨喷口(11)进入主燃区(8);乏气降低主燃区(8)局部温度和氧浓度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生成,而氨气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最终进一步降低氮氧化物浓度,完成脱硝作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主燃区喷氨脱硝的燃气轮机系统的脱硝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烟气分析仪(16)测得的氮氧化物浓度,通过调节尿素溶液控制阀(19)和流量计(20),控制喷入主燃区(8)的氨气量。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烟气脱硝技术,具体为一种基于主燃区喷氨脱硝的燃气轮机系统及其脱硝方法。本发明系统包括燃烧室,连接在燃烧室上的氨气供给装置和压气机,以及连接在燃烧室出口的涡轮机和发电机;所述燃烧室的内部由前往后依次分为燃烧室头部、主燃区、补燃区和掺混区;所述燃烧室头部的入口处设置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还连接设置有天然气管路;所述主燃区所在的燃烧室内壁上设置喷氨喷口;所述补燃区所在的燃烧室内壁上设置补燃风喷口;所述掺混区所在的燃烧室内壁上设置掺混孔;所述氨气供给装置的气体入口连接涡轮机的乏气出口,气体出口连接喷氨喷口;所述压气机的出口通过高温高压空气管路分别连接燃烧器、补燃风喷口和掺混孔。喷口和掺混孔。喷口和掺混孔。


技术研发人员:陆续 张向宇 吴庆龙 张波 向小凤 徐宏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3
技术公布日:2021/9/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