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全自动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蒸煮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0:3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沥青 残留物 乳化 蒸发 全自动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蒸煮装置。


背景技术:

2.乳化沥青是指把沥青加热熔融,在机械搅拌作用力下,以细小的微粒分散于含有乳化剂及其助剂的水溶液中形成的水包油型(o/w)乳液。根据所用乳化剂电性的不同,分为阳离子乳化沥青、阴离子乳化沥青、非离子乳化沥青等。
3.乳化沥青的加热的过程需要试验人员全程现场跟踪,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多。同时蒸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导致威胁实验人员身体健康。
4.现有的仪器装置,加热过程温度控制不精确。当水分蒸发后,剩余沥青残留物温度容易升高,导致残留物老化,达不到蒸发后残留物各项指标的技术要求,以及因为搅拌不够均匀,水分蒸发不均匀,蒸煮过程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导致乳液容易溢出。
5.不同乳化沥青蒸煮变化过程和时间都不相同,现有蒸煮仪器装置针对性不强,需要人为判断蒸煮过程,容易造成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精准控制加热温度的全自动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蒸煮装置。
7.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全自动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蒸煮装置,包括底座、控制模块,底座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上安装有加热腔;
8.所述加热腔上部还设置有顶壳,所述顶壳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加热腔连通,所述出气口上安装有排气管,所述出气口通过排气管连通至过滤装置;
9.所述顶壳内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上驱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至少三根叶片,所述旋转轴为柱状中空结构,所述叶片为l型中空结构,所述叶片的端部内嵌入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线从旋转轴内部穿出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10.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加热装置、搅拌电机、控制面板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11.作为优选,所述叶片由金属罩和塑料臂组合而成,所述金属罩设置在塑料臂的端部,所述塑料臂另一端粘接、或卡接、或一体化固定在旋转轴上,金属罩与塑料臂之间由胶水层粘接固定,所述温度传感器嵌装贴紧在金属罩内。
12.作为优选,所述顶壳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加热腔外壁相匹配,所述卡槽与加热腔外壁之间还设置有密封胶圈。
13.作为优选,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功能按键和显示屏。
14.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轴为聚四氟乙烯结构。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是全自动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蒸煮仪器,可以根据不同的乳化沥青材料设置不同的蒸煮时间和温度要求,使得蒸煮过程温度控制更准确,防止当水分蒸发后,剩余沥青残留物温度容易升高,导致残留物老化,达不到蒸发后残留物指标要求,同时不需要试验人员全程现场跟踪,节省了人力物力。加热腔下端连接底座,上端连接顶壳,可以防止蒸煮的时蒸汽溢出,对试验人员造成伤害。旋转轴上设置l型叶片,叶片可以匀速转动,能使得搅拌更加均匀,让水分均匀蒸发。叶片上还设置了温度传感器使得试验人员可以实时准确地得知温度的变化。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为一种全自动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蒸煮装置,包括底座1、控制模块,底座1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4,所述加热装置4上安装有加热腔3;
19.所述加热腔3上部还设置有顶壳5,所述顶壳5上设置有出气口7,所述出气口7与加热腔3连通,所述出气口7上安装有排气管8,所述出气口7通过排气管8连通至过滤装置;
20.所述顶壳5内安装有搅拌电机10,搅拌电机10上驱动连接有旋转轴11,所述旋转轴1上设置有至少三根叶片9,所述旋转轴11为柱状中空结构,所述叶片9为l型中空结构,所述叶片9的端部内嵌入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2,所述温度传感器12的信号线13从旋转轴11内部穿出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21.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控制面板2,所述加热装置4、搅拌电机10、控制面板2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22.为了提高温度测定的稳定性,所述叶片9由金属罩901和塑料臂902组合而成,塑料臂902为聚四氟乙烯结构,所述旋转轴11为聚四氟乙烯结构。所述金属罩901设置在塑料臂902的端部,所述塑料臂902另一端粘接、或卡接、或一体化固定在旋转轴11上,金属罩901与塑料臂902之间由胶水层粘接固定,所述温度传感器12嵌装贴紧在金属罩901内。温度传感器能够更灵敏的检测金属罩对应位置的温度,聚四氟乙烯导热性较差,不会影响到信号线对输出的传输。
23.为了提升顶壳的密封性能,避免蒸发出的有毒气体外泄,所述顶壳5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加热腔外壁相匹配,所述卡槽与加热腔3外壁之间还设置有密封胶圈。蒸发出的气体只能通过出气口、排气管后经过滤装置净化。
24.为了方便控制,所述控制面板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功能按键和显示屏。
25.使用时,打开仪器,取下顶盖5,然后通过加热腔3上方的进料口6的加入沥青试样,加料完毕后盖上顶盖5。在出气口7连接上排气管8,排气管8通入过滤装置,并检查管路是否通畅。在控制面板2上设置温度和叶片转速,设置好后点击启动按钮,仪器开始工作,旋转轴11开始旋转且带动叶片在加热腔3内搅沥青试样,加热装置开始加热加热腔3。加热腔3底部温度传感器12若超过了规定温度(不高于163
±
0.3℃),则加热装置停止工作,直至三个温
度传感器的温度显示低于163℃,加热装置再重新开始加热,直至确认沥青试样中的水分完全蒸发完后(通常需要20

30min),加热装置以小功率运行,以保持沥青试样在163
±
0.3℃保持一分钟,再称取重量并计算。
26.本装置是全自动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蒸煮仪器,可以根据不同的乳化沥青材料设置不同的蒸煮时间和温度要求,使得蒸煮过程温度控制更准确,防止当水分蒸发后,剩余沥青残留物温度容易升高,导致残留物老化,达不到蒸发后残留物指标要求,同时不需要试验人员全程现场跟踪,节省了人力物力。加热腔下端连接底座,上端连接顶壳,可以防止蒸煮的时有毒蒸汽溢出,对试验人员造成伤害。旋转轴上设置l型叶片,叶片可以匀速转动,能使得搅拌更加均匀,让水分均匀蒸发。叶片上还设置了温度传感器使得试验人员可以实时准确地得知温度的变化。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全自动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控制模块,底座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上安装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上部还设置有顶壳,所述顶壳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加热腔连通,所述出气口上安装有排气管,所述出气口通过排气管连通至过滤装置;所述顶壳内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上驱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至少三根叶片,所述旋转轴为柱状中空结构,所述叶片为l型中空结构,所述叶片的端部内嵌入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线从旋转轴内部穿出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加热装置、搅拌电机、控制面板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由金属罩和塑料臂组合而成,所述金属罩设置在塑料臂的端部,所述塑料臂另一端粘接、或卡接、或一体化固定在旋转轴上,金属罩与塑料臂之间由胶水层粘接固定,所述温度传感器嵌装贴紧在金属罩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加热腔外壁相匹配,所述卡槽与加热腔外壁之间还设置有密封胶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功能按键和显示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为聚四氟乙烯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蒸煮装置,底座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底座上端连接有加热腔;加热腔上部连接于顶壳,顶壳一侧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与加热腔连通,出气口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接有过滤装置;顶壳内设置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驱动连接于旋转轴,旋转轴上连接有至少三个L型叶片,所述旋转轴位于加热腔中部,所述旋转轴与叶片为中空结构。本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乳化沥青材料设置不同的蒸煮时间和温度要求,使得蒸煮过程温度控制更准确,防止当水分蒸发后,剩余沥青残留物温度容易升高,导致残留物老化,达不到蒸发后残留物各项指标的技术要求,同时不需要试验人员全程现场跟踪,节省了人力物力。人力物力。人力物力。


技术研发人员:张奕龙 林芳燕 许新权 何伟杰 方潮明 蔡福光 陈信佑 古嘉和 吴欣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2
技术公布日:2021/10/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