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生物质气化炉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6-29 23: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生物质能 过滤 装置 公开 生物
生物质气化炉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生物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质具有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泛的特点。其可再生性主要是从太阳能转化而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与风能、太阳能等同属可再生能源,可实现能源的永续利用。生物质能的利用能够有效减少人类二氧化碳的净排放量,降低温室效应。

现有技术中,燃烧利用生物质能也会产生一定的污染,为保证生物质能合理利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需要对生物质能燃烧设计一种过滤装置,但现有的过滤装置存在净化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的过滤装置。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的过滤装置,用于与气化炉炉体连接,包括:

除灰室,所述除灰室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集气部、过滤部和集灰部;所述集气部通过管路与气化炉炉体的出气口连接;所述过滤部的内部竖直设置多个圆柱形过滤袋,所述圆柱形过滤袋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过滤部和所述集灰部通过所述圆柱形过滤袋连通,且气体能够穿过所述圆柱形过滤袋进入所述过滤部的腔体中,所述腔体中的气体通过所述过滤部上的排气口排出;所述集灰部底部设置收集部件;

过滤室,所述过滤室设置多层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形状设置为弧形;所述过滤室设置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排气口连接,所述排气口排出的气体通过所述进口进入所述过滤室,所述气体通过多层所述过滤层过滤并通过所述出口排出,所述出口处设置帽体。

可选的,所述除灰室还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将所述除灰室分隔成所述集气部、所述过滤部和所述集灰部;

所述圆柱形过滤袋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板体连接,所述圆柱形过滤袋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板体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板体设置第一通孔,所述圆柱形过滤袋顶部伸入到所述第一通孔中,并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胶接;

所述第二板体设置第二通孔,所述圆柱形过滤袋底部伸入到所述第二通孔中,并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胶接。

可选的,所述过滤部的侧壁设置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排气口下方;

所述排水口通过排水管与所述收集部件连接。

可选的,所述除灰室顶部设置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除灰室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密封盖与所述除灰室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圈。

可选的,所述除灰室底部设置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位于所述收集部件两侧。

可选的,所述管路的顶部设置凹槽,所述凹槽用于盛放冷却液。

可选的,所述圆柱形过滤袋的孔隙小于气体中夹杂的木焦油及杂质的粒径。

可选的,所述除灰室还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将所述除灰室分隔成所述集气部、所述过滤部和所述集灰部;

所述圆柱形过滤袋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板体连接,所述圆柱形过滤袋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板体连接;

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还设置有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炉体的侧壁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的生物质气化炉的过滤装置包括除灰室和过滤室,除灰室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集气部、过滤部和集灰部;集气部通过管路与气化炉炉体的出气口连接,使炉体内产生的气体进入集气部;过滤部的内部竖直设置多个圆柱形过滤袋,过滤部和集灰部通过圆柱形过滤袋连通,气体通过过滤袋能够过滤掉灰尘、杂质等,然后过滤后的气体能够穿过圆柱形过滤袋进入过滤部的腔体中,腔体中的气体通过过滤部上的排气口排出;同时圆柱形过滤袋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能够使灰尘、杂质等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避免堵塞过滤袋;掉落的灰尘、杂质等落入集灰部,且集灰部底部设置收集部件,用于将灰尘、杂质等收集。过滤室设置多层过滤层,过滤层的形状设置为弧形,弧形的设置能够增大过滤面积,过滤室上设置进口和出口,进口通过连接管与排气口连接,排气口排出的气体通过进口进入过滤室,气体通过多层过滤层过滤并通过出口排出,气体经过多次过滤,能够提高净化效果;而且由于出口处设置帽体,当需要排气时将帽体卸下,当不需要排气时将帽体安装,避免过滤装置在不使用时外界杂质进入过滤室中。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生物质气化炉的过滤装置连接于气化炉炉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生物质气化炉的过滤装置的除灰室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生物质气化炉的过滤装置的管路的俯视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生物质气化炉的过滤装置的另一种除灰室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除灰室;11-集气部;12-过滤部;121-圆柱形过滤袋;122-排气口;13-集灰部;14-收集部件;15-第一板体;151-第一通孔;16-第二板体;161-第二通孔;17-排水管;18-密封盖;19-过滤部件;2-过滤室;21-过滤层;22-进口;23-出口;24-帽体;3-气化炉炉体;31-出气口;32-炉篦;4-管路;4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生物质气化炉的过滤装置,用于与气化炉炉体3连接,其包括除灰室1和过滤室2,除灰室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集气部11、过滤部12和集灰部13;集气部11通过管路4与气化炉炉体3的出气口31连接,使炉体内产生的气体通过管路4进入集气部11,由于过滤部12的内部竖直设置多个圆柱形过滤袋121,过滤部12和集灰部13通过圆柱形过滤袋121连通,因此气体能够通过过滤袋过滤掉灰尘、杂质等,然后过滤后的气体能够穿过圆柱形过滤袋121进入过滤部12的腔体中,腔体中的气体通过过滤部12上的排气口122排出;同时圆柱形过滤袋121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能够使灰尘、杂质等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避免粘连在圆柱形过滤袋121,进而避免堵塞圆柱形过滤袋121,掉落的灰尘、杂质等落入集灰部13,且集灰部13底部设置收集部件14,用于将灰尘、杂质等收集。过滤室2设置多层过滤层21,过滤层21的形状设置为弧形,弧形的设置能够增大过滤的面积,过滤室2上设置进口22和出口23,进口22通过连接管与排气口122连接,排气口122排出的气体通过进口22进入过滤室2,气体通过多层过滤层21过滤并通过出口23排出,气体经过多次过滤,能够提高净化效果;而且由于出口23处设置帽体24,当需要排气时将帽体24卸下,当不需要排气时将帽体24安装,避免过滤装置在不使用时外界杂质进入过滤室2中。

其中,圆柱形过滤袋121是指过滤袋安装于过滤部12并被撑开后呈圆柱形,多个圆柱形过滤袋121竖直设置,相当于在过滤部12设置多个过滤件,大大提高了过滤效果。

另外,气体进入集气部11后还能通过集气部11的外壁进行降温,避免高温气体进入到过滤部12中。

上述的圆柱形过滤袋121的孔隙小于气体中夹杂的杂质的粒径,因此杂质等无法穿过圆柱形过滤袋121,被过滤袋过滤的杂质落入集灰部13中,过滤后的气体穿过圆柱形过滤袋121并排到过滤室2中。

上述的过滤层21设置为活性炭过滤层21,用于过滤气体。

需要说明的是,炉体内部设置有炉篦32,炉篦32能够过滤残渣,炉篦32下方设置有储气室,出气口31位于储气室的侧壁,储气室内部的气体通过与出气口31连接的管路4排到集气部11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灰室1还包括第一板体15和第二板体16,第一板体15和第二板体16将除灰室1分隔成集气部11、过滤部12和集灰部13;圆柱形过滤袋121的顶部与第一板体15连接,圆柱形过滤袋121的底部与第二板体16连接。通过第一板体15和第二板体16的设置将圆柱形过滤袋121撑开,使圆柱形过滤袋121位于过滤部12的腔体中;且集气部11中的气体通过圆柱形过滤袋121过滤后排到过滤室2中,经过圆柱形过滤袋121过滤掉的过滤掉灰尘、杂质等落入集灰部13中。

其中,第一板体15设置第一通孔151,圆柱形过滤袋121顶部伸入到第一通孔151中,并与第一通孔151的孔壁胶接,能够将圆柱形过滤袋121的顶部固定;第二板体16设置第二通孔161,圆柱形过滤袋121底部伸入到第二通孔161中,并与第二通孔161的孔壁胶接,能够将圆柱形过滤袋121的底部固定;进而将圆柱形过滤袋121的固定在第一板体15和第二板体16之间。

另外,过滤部12的侧壁设置排水口,排水口位于排气口122下方;排水口通过排水管17与收集部件14连接。通过圆柱形过滤袋121过滤的气体进入过滤部12的腔体中,在过滤的过程中可能也会有部分液体流入腔体中,因此设置了排水管17,使过滤部12腔体中的液体通过排水管17流入到收集部件14中。

上述的第一板体15和第二板体16可以与除灰室1的侧壁固定或可拆卸连接,但第一板体15和第二板体16与除灰室1的侧壁密封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板体15和第二板体16分别与除灰室1可拆卸连接时,可以采用卡接方式(主要包括卡块与带有密封圈的卡槽)连接,但具体的连接方式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除灰室1还包括第一板体15和第二板体16,第一板体15和第二板体16将除灰室1分隔成集气部11、过滤部12和集灰部13;圆柱形过滤袋121的顶部与第一板体15连接,圆柱形过滤袋121的底部与第二板体16连接;通过第一板体15和第二板体16的设置将圆柱形过滤袋121撑开,使过滤袋位于过滤部12的腔体中;且集气部11中的气体通过圆柱形过滤袋121过滤后排到过滤室2中,经过圆柱形过滤袋121过滤掉的过滤掉灰尘、杂质等落入集灰部13中。

其中,第一板体15和第二板体16之间还设置有过滤部件19,过滤部件的孔径小于圆柱形过滤袋121的孔径(过滤部件19可以为过滤袋,也可以为过滤板);过滤部件19第一端与第一板体15连接,第二端与除灰室1的侧壁连接,过滤部件19能够将排气口122的外周包裹。通过过滤部件19的设置能够对气体进行二次过滤,进一步提高了过滤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过滤部件19可以与第一板体15和除灰室1侧壁胶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灰室1顶部设置密封盖18,密封盖18与除灰室1可拆卸连接。除灰室1的顶部可以设置凸起部,凸起部设置外螺纹,密封盖18可以设置有内螺纹,因此可以通过旋拧密封盖18将密封盖18拧紧或拆卸于凸起部。

其中,密封盖18与除灰室1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圈,即当密封圈套设在凸起部的外部,当拧紧密封盖18时,能够使密封盖18与密封圈接触,因此避免气体从除灰室1顶部排出。

另外,除灰室1底部设置支撑部件,支撑部件位于收集部件14两侧。支撑部件用于支撑除灰室1,且能够收集从集灰部13排出的杂质等,集灰部13还设置能够打开的门,方便后期清理杂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层21可以与过滤室2的侧壁胶接,同时过滤室2的顶部也可以设置凸起和密封盖体(图中未画出),凸起设置外螺纹,密封盖体可以设置有内螺纹,因此可以通过旋拧密封盖体将密封盖体拧紧或拆卸于凸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路4的顶部设置凹槽41,凹槽41用于盛放冷却液。凹槽41设置在管路4靠近除灰室1的一端,且凹槽41中可随时添加冷却液,能够将炉体内排出的气体冷却,然后气体才会流向集气部11,在通过集气部11的侧壁再次冷却。

工作流程:气化炉炉体3能够燃烧生物质,在燃烧的过程会产生气体,因此气体会进入储气室,由于进入储气室的气体会掺杂有杂质等,因此需要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在气体过滤时先通过除灰室1中的圆柱形过滤袋121进行过滤,然后再进入过滤室2通过多层过滤层21进行过滤,最后再排出,能够提高净化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