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煤气锅炉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9-22 20:0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煤气 锅炉 发电 特别 系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气锅炉系统。


背景技术:

2.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有大量富余煤气产生,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环境,将富余煤气回收进行发电是钢铁企业较为常见的能源清洁利用措施。煤气发电,通常会采用到煤气锅炉。对于煤气锅炉而言,由于其自身特点,排烟热损失占锅炉热损失的80%以上,因而降低排烟热损失是提高煤气锅炉效率最有效的手段,而决定排烟热损失的最要因素是排烟温度,所以,提高锅炉热效率的主要途径是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并充分利用排烟热量。
3.目前,常见的降低锅炉尾部排烟温度的措施是增加空气预热器的面积,此措施可降低排烟温度的同时可以提高进入炉膛的空气温度,但由于煤气的燃料特性,其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很少,对于高参数机组而言,省煤器后排烟温度在300℃左右,经空气预热器降温后,烟气温度仍然在200℃左右,因此通过空气预热器降低烟气温度的效果有限。为进一步降低烟气温度,目前常用的措施是在空气预热器后串联烟气

煤气换热器,通过烟气

煤气换热器后,烟气温度可进一步降低,但对于燃料为非预混的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仅高炉煤气经烟气

煤气换热器后进入锅炉,而转炉煤气直接接至锅炉进行燃烧。此种情况下运行,由于通过烟气

煤气换热器的高炉煤气量较少,经过烟气

煤气换热器后烟气温度仍然接近160℃左右。
4.因此亟需对现有的煤气锅炉系统进行改进,以进一步降低煤气锅炉系统排放的烟气的温度,并提高锅炉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气锅炉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煤气锅炉系统排放的烟气温度高锅炉热效率低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气锅炉系统,包括煤气锅炉、第一烟气管线、第二烟气管线、烟气出口管线、转炉煤气进口管线、高炉煤气进口管线、转炉煤气出口管线、高炉煤气出口管线和煤气加热器,所述煤气加热器包括第一烟气连接管线、第二烟气连接管线、转炉煤气连接管线、高炉煤气连接管线和换热管,所述第一烟气管线和所述第二烟气管线的一端与所述煤气锅炉连通,所述第一烟气管线和所述第二烟气管线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烟气连接管线和所述第二烟气连接管线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烟气连接管线和所述第二烟气连接管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烟气出口管线连通,所述转炉煤气进口管线和所述高炉煤气进口管线分别与所述转炉煤气连接管线和所述高炉煤气连接管线的一端连通,所述转炉煤气连接管线和所述高炉煤气连接管线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转炉煤气出口管线和所述高炉煤气出口管线连通,所述换热管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烟气连接管线和所述第二烟气连接管线相接触,所述换热管的另一侧与所述转炉煤气连接管线和所述高炉煤气连接管线相接触。
7.可选的,所述煤气加热器还包括壳体,所述第一烟气连接管线、所述第二烟气连接管线、所述转炉煤气连接管线、所述高炉煤气连接管线和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8.可选的,还包括调节阀门,所述调节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烟气管线上,所述调节阀门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烟气管线的打开程度。
9.可选的,所述调节阀门为电磁阀。
10.可选的,所述第一烟气连接管线和所述第二烟气连接管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部,所述转炉煤气连接管线和所述高炉煤气连接管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部。
11.可选的,所述换热管的上部与所述转炉煤气连接管线和所述高炉煤气连接管线相接触,所述换热管的下部与所述第一烟气连接管线和所述第二烟气连接管线相接触。
12.可选的,所述第一烟气连接管线和所述第二烟气连接管线呈长方形,所述转炉煤气连接管线和所述高炉煤气连接管线呈圆形。
13.可选的,所述换热管为螺旋翅片管。
14.可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煤气锅炉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首先,可通过换热管将所述第一烟气管线、第二烟气管线内烟气的热量传递给所述高炉煤气进口管线和所述转炉煤气进口管线内的煤气以实现对第一烟气管线、第二烟气管线内烟气的降温,以及对高炉煤气进口管线和转炉煤气进口管线内的煤气的加热,从而在降低煤气锅炉的排烟温度的同时,提高煤气锅炉的热效率。
17.其次,通过调整调节阀门的开度,可适应钢铁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产生的煤气燃料情况,保证煤气锅炉的高效运行,同时可降低煤气加热器的换热面积,减少占地面积,实现节支的同时又有利于煤气电厂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煤气锅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煤气锅炉系统的主视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煤气锅炉系统的左视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煤气锅炉系统的a向视图(仅示出转炉煤气进口管线和高炉煤气进口管线);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煤气锅炉系统的a向视图(仅示出第一烟气管线、第二烟气管线和烟气出口管线)。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00

煤气锅炉;210

第一烟气管线;220

第二烟气管线;230

烟气出口管线;310

转炉煤气进口管线;320

高炉煤气进口管线;330

转炉煤气出口管线;340

高炉煤气出口管线;400

煤气加热器;500

壳体;600

调节阀门;700

楼梯。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煤气锅炉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气锅炉系统。参考图1、图2、图3、图4和图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煤气锅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煤气锅炉系统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煤气锅炉系统的左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煤气锅炉系统的a向视图(仅示出转炉煤气进口管线310和高炉煤气进口管线3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煤气锅炉系统的a向视图(仅示出第一烟气管线210、第二烟气管线220和烟气出口管线230),所述煤气锅炉系统包括煤气锅炉100、第一烟气管线210、第二烟气管线220、烟气出口管线230、转炉煤气进口管线310、高炉煤气进口管线320、转炉煤气出口管线330、高炉煤气出口管线340和煤气加热器400。所述煤气加热器400包括第一烟气连接管线、第二烟气连接管线、转炉煤气连接管线、高炉煤气连接管线和换热管,所述第一烟气管线210和所述第二烟气管线220的一端与所述煤气锅炉100连通,所述第一烟气管线210和所述第二烟气管线220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烟气连接管线和第二烟气连接管线的一端连通,第一烟气连接管线和第二烟气连接管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烟气出口管线230连通,所述转炉煤气进口管线310和所述高炉煤气进口管线320分别与所述转炉煤气连接管线和高炉煤气连接管线的一端连通,所述转炉煤气连接管线和高炉煤气连接管线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转炉煤气出口管线330和所述高炉煤气出口管线340连通,所述换热管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烟气连接管线和第二烟气连接管线相接触,所述换热管的另一侧与所述转炉煤气连接管线和高炉煤气连接管线相接触。
27.如此,可通过换热管将所述第一烟气管线210、第二烟气管线220内烟气的热量传递给所述高炉煤气进口管线320和所述转炉煤气进口管线310内的煤气,以实现对第一烟气管线210、第二烟气管线220内烟气的降温,以及对高炉煤气进口管线320和转炉煤气进口管线310内的煤气的加热,从而在降低煤气锅炉100的排放的烟气的温度的同时,提高煤气锅炉100的热效率。
28.所述煤气加热器400还包括壳体500。所述第一烟气连接管线、所述第二烟气连接管线、所述转炉煤气连接管线、所述高炉煤气连接管线和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壳体500内。其中,所述第一烟气连接管线和所述第二烟气连接管线隔开,所述转炉煤气连接管线和所述高炉煤气连接管线隔开。
29.所述煤气锅炉系统还包括调节阀门600。所述调节阀门600设置在所述第一烟气管线210上,所述调节阀门600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烟气管线210的打开程度。如此,可适应钢铁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产生的煤气燃料情况,保证煤气锅炉100的高效运行。
30.具体的,所述调节阀门600为电磁阀。
31.所述第一烟气连接管线和所述第二烟气连接管线设置在所述壳体500的下部,所述转炉煤气连接管线、所述高炉煤气连接管线设置在所述壳体500的上部。
32.所述换热管的上部与所述转炉煤气连接管线、所述高炉煤气连接管线相接触,所述换热管的下部与所述第一烟气连接管线和所述第二烟气连接管线相接触。
33.参考图3,所述第一烟气连接管线、所述第二烟气连接管线呈长方形,所述转炉煤气连接管线、所述高炉煤气连接管线呈圆形。
34.所述壳体500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
35.所述换热管为螺旋翅片管,所述换热管中的换热介质为添加缓蚀剂的去离子水。所述第一烟气连接管线、所述第二烟气连接管线内的高温烟气通过下部的换热管时,热量
通过换热管传递至内部换热介质,升温后的换热介质气化后至上部换热管将热量传递至煤气,实现降低排放烟气的温度,提高煤气燃料温度的功能。
36.所述煤气锅炉系统包括楼梯700,所述楼梯700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便于操作人员对所述壳体500、所述第一烟气管线210、第二烟气管线220、烟气出口管线230、所述转炉煤气进口管线310、高炉煤气进口管线320、第一烟气连接管线、第二烟气连接管线、转炉煤气连接管线、高炉煤气连接管线、换热管、转炉煤气出口管线330和高炉煤气出口管线340进行检修。
37.使用时,当煤气锅炉100燃料为非预混的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时,调节阀门600调至全开启的位置,此时煤气锅炉100尾部烟气通过所述第一烟气管线210、第二烟气管线220进入煤气加热器400内,同时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进入煤气加热器400内,在煤气加热器400内通过换热管进行换热,降低煤气锅炉100排放的烟气温度。
38.当钢铁厂生产工艺调整时,煤气锅炉100燃料仅为高炉煤气时,电动调节风门调至全关闭的位置,此时煤气锅炉100尾部烟气通过第二烟气管线220进入煤气加热器400内,同时高炉煤气进入煤气加热器400内,在煤气加热器400内通过换热管进行换热,降低煤气锅炉100排放的烟气的温度,同时增加高炉煤气的温度。
39.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