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超低负荷稳燃预热解燃烧器及燃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7-27 13: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燃烧 预热 超低 负荷 锅炉

技术特征:

1.一种超低负荷稳燃预热解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管(71)、旋流内二次风管道(72)、轴向叶片(73)、外二次风管道(74)、预热解室(75)以及外二次风喷口(76);中心管(71)连接有第二给粉管道(10),中心管(71)、旋流内二次风管道(72)以及外二次风管道(74)同轴布置,旋流内二次风管道(72)和中心管(71)出口与预热解室(75)入口相连,外二次风喷口(76)与外二次风管道(74)相连通,且均匀布置于预热解室(75)四周,预热解室(75)的出口与锅炉炉膛(8)连通,外二次风管道通过外二次风喷口(76)连通锅炉炉膛(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负荷稳燃预热解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旋流内二次风管道(72)中设置轴向叶片(73),且沿中心管(71)环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负荷稳燃预热解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沿着介质流向,预热解室设有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截面面积均逐渐增大,并且所述面积呈线性增大,第二段相对于第二段有一外扩角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低负荷稳燃预热解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外扩角α为90°~1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负荷稳燃预热解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外二次风管在侧面开设外二次风入口。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超低负荷稳燃预热解燃烧器的超低负荷稳燃预热解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磨煤机(1)、风箱(2)、第一给粉管道(3)、直流燃烧器(4)、给粉管道换向阀(5)、二次风调节阀(6)、预热解旋流燃烧器(7)、锅炉炉膛(8)、二次风管道(9)以及主燃烧器(12);主燃烧器(12)每一层均设有直流燃烧器(4),预热解旋流燃烧器(7)喷口中心高度与其所在层的直流燃烧器(4)的喷口高度相同;磨煤机(1)通过第一给粉管道(3)连通直流燃烧器(4)和预热解旋流燃烧器(7),预热解旋流燃烧器(7)安装在锅炉炉膛(8)的前后墙上,风箱(2)布置在锅炉炉膛(8)与安装预热解旋流燃烧器(7)相邻的侧墙上,风箱(2)与直流燃烧器(4)以及预热解旋流燃烧器(7)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低负荷稳燃预热解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预热解旋流燃烧器(7)共有四个,分为两对,对称分布于锅炉炉膛(8)的前后墙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低负荷稳燃预热解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给粉管道(3)至直流燃烧器(4)与预热解旋流燃烧器(7)的管路上设置有给粉管道换向阀(5),给粉管道换向阀(5)设置有a通道、b通道和c通道,其中a通道连通第一给粉管道(3),b通道连通预热解旋流燃烧器(7)的中心管(71),c通道连通直流燃烧器(4);所述b通道通过第二给粉管道(10)连通预热解旋流燃烧器(7)的中心管(7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低负荷稳燃预热解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解旋流燃烧器(7)通过二次风管道(9)与风箱(2)连通,二次风管道(9)上设置有二次风调节阀(6),通过二次风调节阀(6)来调节预热解旋流燃烧器(7)二次风的风量。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低负荷稳燃预热解燃烧器及系统,包括中心管、旋流内二次风管道、轴向叶片、外二次风管道、预热解室以及外二次风喷口;所述第二给粉管道与中心管相连,中心管、旋流内二次风管道以及外二次风管道同轴布置,旋流内二次风管道和中心管出口与预热解室入口相连,外二次风喷口与外二次风管道相连通,且均匀布置于预热解室四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可使锅炉在超低负荷工况下运行时,通过给粉管道换向阀切换直流燃烧器和预热解旋流燃烧器的给粉,使煤粉在预热解旋流燃烧器的预燃室内进行低温热解,热解产物与外二次风混合,然后喷入锅炉炉膛,来实现稳定燃烧,保证锅炉在6%‑20%超低负荷下的稳定运行,满足深度调峰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谭厚章;杨文俊;熊小鹤;邓双辉;王毅斌;王学斌;杨富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0.23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