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应用于滚塑模具的支架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0:3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支架 应用于 模具 机械 滚塑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支架,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滚塑模具的支架。


背景技术:

2.滚塑是中空塑料制品成型的一种工艺方法,又称旋转成型、旋转模型或回转成型。该方法是先将塑料原料加入模具中,然后模具沿两垂直轴不断旋转并使之加热,模内的塑料原料在重力和热能的作用下,逐渐均匀地涂布、熔融粘附于模腔的整个表面上,成型为所需要的形状,再经冷却定型而成制品。滚塑机就是为实现这种工艺方法而研发的机械。
3.现有的滚塑模具的支架如图1所示,只有第一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组件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在滚塑过程中,现有的滚塑模具只跟第一支撑部固定连接,造成第一支撑部承载了滚塑模具的全部重量,特别是当整个支架转动使得滚塑模具与第一支撑部不在同一竖直方向时,第一支撑部会受到由滚塑模具自身重力带来的径向作用力从而容易被损坏;从而使得现有的滚塑模具在转动或者旋转过程中,容易导致内部的塑料无法均匀地涂布、熔融粘附于模腔的整个表面上,容易产出残次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滚塑模具的支架。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应用于滚塑模具的支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机构和用来连接滚塑模具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外侧设有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部驱动所述支架摆动;
7.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设有滚动抵接部;
8.当转动连接部驱动所述支架摆动时,所述滚动抵接部抵接所述滚塑模具的外侧面;
9.当第一支撑部带动所述滚塑模具一并转动时,所述滚动抵接部与所述滚塑模具的外侧面抵接并能够产生相对位移。
10.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上设有驱动所述滚动抵接部靠近或远离滚塑模具的驱动机构。
11.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连接装置和驱动源;驱动连接装置与所述滚动抵接部的顶部或者底部固定连接;驱动源与驱动连接装置活动连接。
12.优选地,所述驱动连接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一个驱动连接装置与所述滚动抵接部
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个驱动连接装置与所述滚动抵接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每个驱动连接装置连接有一个所述驱动源。
13.优选地,所述驱动连接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一个驱动连接装置与所述滚动抵接部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个驱动连接装置与所述滚动抵接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源为气泵,气泵的动作机构与两个所述驱动连接装置活动连接。
14.优选地,所述滚动抵接部包括中心轴和滚动件,滚动件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
15.优选地,所述驱动连接装置包括滑动件、滑轨;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的一端;所述滑轨固定连接第二支撑组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16.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挡板、调节螺杆和限位螺母,所述第一挡板固定于所述滑轨的末端;所述调节螺杆贯穿所述第一挡板,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螺母与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17.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滚动抵接部。
18.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上所有所述滚动抵接部相配合形成抵接稳定区。
19.优选地,所述驱动连接装置还包括轴承、隔套、圆螺母止动垫圈、圆螺母、轴承盖;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滑动件与所述中心轴之间;所述中心轴在远离所述滚动件到靠近所述滚动件的方向上依次安装有隔套、圆螺母止动垫圈、圆螺母;所述滑动件的外侧安装有轴承盖;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均设有安装区,安装区的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之间间隔分布有若干安装孔;第二支撑组件通过螺钉与所述安装孔的配合安装在所述安装区上;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或所述第二支撑架的连接处设有三角稳定区。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安装了第二支撑组件,能够使滚塑模具在摆动的状态下减小第一支撑部所受的压力,有利于延长第一支撑部的寿命,同时克服滚塑模具在自身重力影响下导致的细微偏移,使得模内的塑料原料能够均匀地涂布、熔融粘附于模腔的整个表面上,成型为所需要的形状,降低残次品的生产率。还有在滚塑模具在旋转状态时,第二支撑组件能够防止滚塑模具出现水平偏移,极大地增强了经济效益。
22.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驱动结构来改变滚动抵接部的位置,无需通过拆卸然后重新安装的方式,很是方便,并且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滚塑模具。
23.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均设有安装区,安装区的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之间间隔分布有若干安装孔;第二支撑组件通过螺钉与所述安装孔的配合安装在所述安装区上。这样第二支撑组件可以调整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滚塑模具,达到最佳的抵接效果。
附图说明
24.图1是现有技术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与滚塑模具连接后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支架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驱动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28.图中,1、第一支撑组件;11、第一支撑部;12、第一支撑机构;2、第一支撑架;3、第二支撑架;4、转动连接部;5、第二支撑组件;6、滚动抵接部;61、中心轴;62、滚动件;63、轴承;64、隔套;65、圆螺母止动垫圈;66、圆螺母;67、轴承盖;7、驱动机构;71、滑动件、72、滑轨、73、第一挡板;74、调节螺杆;75、限位螺母;8、三角稳定区;9、抵接稳定区;100、滚塑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30.如图2

4所示,一种应用于滚塑模具的支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第一支撑组件1包括用来连接滚塑模具100的第一支撑部11及第一支撑机构12;第一支撑部11与第一支撑机构12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机构12内部设置有链条驱动机构,链条驱动机构可驱动第一支撑部11绕着自身的轴心360
°
转动,第一支撑机构12驱动第一支撑部11的方式以及第一支撑机构12与第一支撑部11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本技术不再赘述。第一支撑机构12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2和第一支撑架3以及第一支撑机构12组成了一个u型的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架2和/或第二支撑架3的外侧设有转动连接部4。转动连接部4驱动支架摆动。转动连接部4与安装了电机驱动的支撑装置转动连接,可选择其中一个转动连接部4安装两个齿轮,通过驱动齿轮来实现支架摆动或者第一支撑部11旋转。上述转动连接部4如何驱动支架摆动或者第一支撑部11旋转是现有技术,本技术不再赘述。
31.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减轻第一支撑部11的压力以及使塑料在滚塑中更加均匀,本实施例在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组件5。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二支撑组件5由若干钢杆组成,第二支撑组件5的形状不做约束,只要能够将滚塑模具100在摆动过程中能够抵接住并且不会妨碍到滚塑模具100以第一支撑部11为轴线的旋转动作即可。
32.第二支撑组件5设有滚动抵接部6。滚动抵接部6包括中心轴61和滚动件62,滚动件62套设在中心轴61上。滚动抵接部6的外侧面可以是弧形或者是具有多楞状的具有一定弧度的波浪部,或者可以选择在中心轴61套入若干滚轮组成滚动抵接部6。本实施例优选滚动抵接部6为滚筒。
33.本实施例的支架状态是这样的:当转动连接部4驱动支架摆动时,滚动抵接部6抵接滚塑模具100的外侧面;当第一支撑部11带动滚塑模具100一并转动时,滚动抵接部6与滚塑模具100的外侧面抵接并能够产生相对位移。为了实现最优的支撑效果,本实施例的滚动抵接部6一直抵接住滚塑模具100。当滚塑模具100摆动时,滚动抵接部6抵接住滚塑模具100,并且滚动抵接部6不会转动。当滚塑模具100旋转时,滚动抵接部6抵接滚塑模具100,并在滚塑模具100旋转时进行自转。
34.第二支撑组件5上设有驱动滚动抵接部6靠近或远离滚塑模具100的驱动机构7。驱动机构7方便控制滚动抵接部6位于第二支撑组件5上的位置,方便针对不同规格的滚塑模具100进行调整,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益。现有技术中能够控制滚动抵接部6移动的机构均应认为是本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机构7。
35.驱动机构7包括驱动连接装置和驱动源;驱动连接装置与滚动抵接部6的顶部或者
底部固定连接;驱动源与驱动连接装置活动连接。
36.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驱动连接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一个驱动连接装置与滚动抵接部6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个驱动连接装置与滚动抵接部6的底部固定连接;每个驱动连接装置连接有一个驱动源。
37.如图4所示,驱动连接装置包括滑动件71、滑轨72;滑动件71固定连接中心轴61的一端;滑轨72固定连接第二支撑组件5;滑动件71与滑轨72滑动连接;驱动连接装置还包括轴承63、隔套64、圆螺母止动垫圈65、圆螺母66、轴承盖67;轴承63安装在滑动件71与中心轴61之间;中心轴61在远离滚动件62到靠近滚动件62的方向上依次安装有隔套64、圆螺母止动垫圈65、圆螺母66;滑动件71的外侧安装有轴承盖67。上述驱动连接装置与滚动抵接部6固定连接,方便驱动源通过驱动连接装置控制滚动抵接部6的位置。
38.如图4所示,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挡板73、调节螺杆74和限位螺母75,第一挡板73固定于滑轨72的末端;调节螺杆74贯穿第一挡板73,调节螺杆74的一端与驱动连接装置固定连接,限位螺母75与调节螺杆74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调整滚动抵接部6的位置时,需要先拧松限位螺母75,然后推动调解螺杆74直至滚动抵接部6抵接至滚塑模具100的外侧面,最后拧紧限位螺母75,使限位螺母75紧紧抵靠第一挡板73。这样在摆动过程中,滚塑模具100的重力对于滚动抵接部6具有一个朝向第一挡板73的力与限位螺母75与调节螺杆74之间的锁紧力抵消。这样对于滚动抵接部6起到了一个锁位的作用。
39.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支撑组件5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滚动抵接部6。第二支撑组件5上所有滚动抵接部6相配合形成抵接稳定区9,这样使每个滚动抵接部6承受的压力一致,可以使滚塑模具100内的塑料更加均匀。作为优选,本实施例在第二支撑组件5上设置了4个滚动抵接部6,4个滚动抵接部6均匀周向分布在第二支撑组件5上。
40.如图3所示,第二支撑组件5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均设有安装区,安装区的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之间间隔分布有若干安装孔;第二支撑组件5通过螺钉与安装孔的配合安装在安装区上。这样可以调整第二支撑组件5位于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之间的位置,即对第二支撑组件5的高度进行调节,适用不同高度的滚塑模具100,比较方便。第二支撑组件5与第一支撑架2或第二支撑架3的连接处设有三角稳定区8。三角稳定区8加强了第二支撑组件5的强度。
41.实施例二:
4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其不同点在于,驱动连接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一个驱动连接装置与滚动抵接部6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个驱动连接装置与滚动抵接部6的底部固定连接;驱动源为气泵,气泵的动作机构与两个驱动连接装置活动连接。气泵的动作机构为现有技术。
43.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44.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第一,第二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