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精度斜齿轮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1: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注塑模具 齿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精度斜齿轮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2.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3.注塑斜齿轮时由于产品和模具的相互倾斜卡嵌,在进行脱模的时候相对会比较困难,难以高效的进行脱模操作,斜齿轮的齿是倾斜的,在顶出时不能直直顶出,需要做旋转顶出机构,一边旋转一边顶出,目前多采用顶针的方式将型腔中的产品顶出,在整体的脱模过程中难免会造成对斜齿轮的破坏、磕碰,容易造成成品的残次,降低了整体的加工精度及效率,且造成了成本浪费,还有待改进的空间。
4.另外,也有斜齿轮的模具在顶出时将镶件通过轴承做成可旋转状态,在顶出时通过产品带动镶件旋转,但同时产品会与模芯进行相对摩擦,对产品表面进行磨损,产品精度相对降低。
5.另外,构成斜齿轮齿形的齿套在产品脱模旋转出模时,转动的角度与斜齿轮齿数不是整数倍关系或者斜齿轮内部有较复杂骨位时,也就是说,齿套每旋转一个角度,相对与齿形而言,不是旋转一个完整的齿形,而是旋转一个非整数倍齿形,这样的话,每个注塑出来的产品,会由于连续注塑过程中,齿套的旋转作用,每一次旋转的位置,相对于齿形而言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意味着,每一模注塑出来的产品,都是不一样的产品。而且对于高精度的斜齿轮产品,只有齿套旋转到一个特定位置时,才能保证注塑出来的斜齿轮产品的达到产品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确保产品齿形相同、啮合误差小的高精度斜齿轮注塑模具。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精度斜齿轮注塑模具,包括:包括上模板、下模座、设置在下模座上的下模板、设置在上模板上的上模仁组件、设置在下模板上的下模仁组件及设置在下模座上的推料机构,推料机构可将注塑件推出产品成型腔;
8.上模仁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模板上的上型芯、套设在上型芯外周侧面的上模芯及设置在上模芯上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柱顶面设置有第一弧面。下模仁组件包括设置在下模板上的下型芯、套设在下型芯外周侧面的下模芯、齿套、压板、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至少一根限位杆,齿套可绕下模芯的中心轴线转动,齿套开设有齿槽通孔,齿槽通孔周面设置有斜齿。下模芯外周侧面设置有一台阶,第二轴承设置在台阶上,齿套设置有一挂台,挂台的下表面与下模芯的顶面适配,齿套的下端面与第二轴承的上端面适配,第一轴承套设在齿套的外周壁上,压板设置在第一轴承的上端面且固定在上模板的顶面。下模板
开设有模仁槽,第一轴承的外侧面及下模芯的外侧面均与模仁槽内周面适配。
9.下模芯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第二轴承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齿套的下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u型槽,一根限位杆的一端同时贯穿一个第二通孔及一个第二通孔至一个u型槽内;齿套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斜槽,一个第一定位柱可沿一个斜槽滑动,斜槽底部设置有第二弧面,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适配;上型芯、上模芯、下型芯、下模芯、齿套与推料机构可组成产品成型腔。
10.由以上方案可见,斜齿轮注塑模具通过设置上模板、下模座、下模板、上模仁组件、下模仁组件及推料机构,上模仁组件包括上型芯、上模芯及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柱顶面设置有第一弧面,下模仁组件包括下型芯、下模芯、齿套、压板、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至少一根限位杆,齿套可绕下模芯的中心轴线转动,齿套开设有齿槽通孔,齿槽通孔周面设置有斜齿,下模芯外周侧面设置有一台阶,第二轴承设置在台阶上,齿套设置有一挂台,挂台的下表面与下模芯的顶面适配,齿套的下端面与第二轴承的上端面适配,第一轴承套设在齿套的外周壁上,压板设置在第一轴承的上端面且固定在上模板的顶面,下模板开设有模仁槽,第一轴承的外侧面及下模芯的外侧面均与模仁槽内周面适配,上型芯、上模芯、下型芯、下模芯、齿套与推料机构可组成产品成型腔。齿套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斜槽,一个第一定位柱可沿一个斜槽滑动,斜槽底部设置有第二弧面,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适配。上型芯、上模芯、下型芯、下模芯、齿套与推料机构可组成产品成型腔。当斜齿轮注塑件注塑好后开模,推料机构施加推力给注塑件,注塑件通过斜齿施加推力给齿套,从而使得齿套在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上转动,从而实现将注塑件推出产品形成腔。由于注塑件推出后,齿套转动一定角度,模具合模时,第一定位柱接触到斜槽,沿斜槽滑动时,对斜槽施加压力,从而使得齿套转动,当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适配后,齿套复位,从而实现模具每次注塑的斜齿轮注塑件产品一致,模具精度高,注塑产品齿形相同、啮合误差小。同时下模芯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第二轴承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齿套的下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u型槽,一根限位杆的一端同时贯穿一个第二通孔及一个第二通孔至一个u型槽内。通过在u型槽内设置限位杆,使得下模芯的转动受到一定的限位,当下模芯装配好后不至于转动超出界限,从而使得第一定位柱不至于与齿套产生碰撞,并且保证齿套不会被误操作,使得前后注塑的产品不一致,进一步保证注塑件产品的一致性及模具使用的稳定性。
11.进一步的方案是,台阶的侧面开设有第一斜面,挂台侧面开设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适配,第一斜面上开设有若干个油槽。
12.由以上方案可见,采用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从而可以方便的调整挂台的下表面与下模芯的顶面之间的间隙,减少齿套与下模型顶面的摩擦,同时通过设置油槽,使齿套的转动摩擦阻力更小,从而减小注塑件与齿套斜齿的摩擦力,进一步提升产品精度及质量。
13.进一步的方案是,上模芯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一扇形槽、与第一扇形槽相连通的第二扇形槽、与第二扇形槽相连通的第三扇形槽及与第三扇形槽相连通的第四扇形槽,第一扇形槽及第四扇形槽分别与外部水路连通,第一扇形槽、第二扇形槽、第三扇形槽及第四扇形槽在开模方向上位于同一平面上。
14.进一步的方案是,上模芯的外周面开设有两条第一密封圈槽,两条第一密封圈槽分别位于第一扇形槽的两侧。
15.进一步的方案是,下模芯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五扇形槽、与第五扇形槽相连通的第
六扇形槽、与第六扇形槽相连通的第七扇形槽及与第七扇形槽相连通的第八扇形槽,第五扇形槽及第八扇形槽分别与外部水路连通,第五扇形槽、第六扇形槽、第七扇形槽及第八扇形槽在开模方向上位于同一平面上。
16.进一步的方案是,下模芯的外周面开设有两条第二密封圈槽,两条第二密封圈槽分别位于第五扇形槽的两侧。
17.由以上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扇形槽做为模具冷却水路,加大冷却面积及冷却能力,从而使得模具注塑后产品冷却充分,产品变形小,进一步提升产品精度及质量。
18.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定位柱及斜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一定位柱及四个斜槽均匀分布在以齿槽通孔圆心为圆心的圆周上,每一个第一定位柱可沿每一个斜槽滑动。
19.由以上方案可见,通过将第一定位柱及斜槽的数量设置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在齿槽通孔圆心为圆心的圆周上,使得第一定位柱对齿套的复位力更加均匀,保证模具使用的稳定性。
20.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轴承为平面推力轴承。
21.进一步的方案是,上模板上设置有四个定位套, 下模板上设置有四个第二定位柱,一个第二定位柱与一个定位套适配。
22.由以上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四个定位套及四个第二定位柱,从而模具在合模前通过第二定位柱与定位套提前定位,保证模具的合模精度,进一步提升了注塑件产品精度。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斜齿轮注塑模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斜齿轮注塑模具实施例的上模部分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斜齿轮注塑模具实施例的上模芯及上型芯部分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斜齿轮注塑模具实施例上模芯扇形槽结构剖视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斜齿轮注塑模具实施例下模部分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斜齿轮注塑模具实施例的下模芯及下型芯部分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斜齿轮注塑模具实施例的下模芯扇形槽结构剖视图。
30.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斜齿轮注塑模具实施例的下模仁组件结构剖视图。
31.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斜齿轮注塑模具实施例的下模仁组件爆炸示意图。
32.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斜齿轮注塑模具实施例的齿套结构示意图。
33.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4.参见图1至图10,实施例中的一种高精度斜齿轮注塑模具,主要用于高精密斜齿轮的模具注塑,高精度斜齿轮注塑模具包括上模板1、下模座2、设置在下模座2上的下模板3、设置在上模板1上的上模仁组件5、设置在下模板3上的下模仁组件6及设置在下模座2上的推料机构4,推料机构4设置有多个顶针,推料机构4中的顶针可将注塑件推出产品成型腔。
35.上模仁组件5包括设置在上模板1上的上型芯51、套设在上型芯51外周侧面的上模芯52及设置在上模芯52上表面的四个第一定位柱53,每一个第一定位柱53的顶面均设置有第一弧面54。
36.下模仁组件6包括设置在下模板3上的下型芯61、套设在下型芯61外周侧面的下模芯62、齿套63、压板64、第一轴承65、第二轴承66及四根限位杆67,齿套63可绕下模芯62的中心轴线转动,齿套63开设有齿槽通孔631,齿槽通孔631周面设置有斜齿632;下模芯62外周侧面设置有一台阶621,第二轴承66设置在台阶621上,齿套63设置有一挂台633,挂台633的下表面与下模芯62的顶面适配,齿套63的下端面与第二轴承66的上端面适配,第二轴承66为平面推力轴承,第一轴承65套设在齿套63的外周壁上,压板64设置在第一轴承65的上端面且固定在上模板1的顶面;下模板3开设有模仁槽,第一轴承65的外侧面及下模芯62的外侧面均与模仁槽内周面适配;下模芯62开设有四个第一通孔623,第二轴承66开设有四个第二通孔661,齿套63的下表面开设有四个u型槽634,u型槽634两端在以齿套63转动圆心为圆心形成的扇形圆心角小于斜槽635的两端在以齿套63转动圆心为圆心形成的扇形圆心角,一根限位杆67的一端同时贯穿一个第二通孔661及一个第二通孔661至一个u型槽634内。台阶621的侧面开设有第一斜面624,挂台633侧面开设有第二斜面637,第一斜面624与第二斜面637适配,第一斜面624上开设有若干个油槽625,第一斜面624与下模芯62的顶面的夹角为110度。采用第一斜面624及第二斜面637,在模具调试阶段可以方便的调整挂台633的下表面与下模芯62的顶面之间的间隙,减少齿套63与下模型顶面的摩擦,同时通过设置油槽625,使齿套63的转动摩擦阻力更小,从而减小注塑件与齿套63斜齿632的摩擦力,提升产品精度及质量。
37.齿套63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斜槽635,四个第一定位柱53及四个斜槽635均匀分布在以齿槽通孔631圆心为圆心的圆周上,每一个第一定位柱53可沿每一个斜槽635滑动,每一个斜槽635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弧面636,第一弧面54与第二弧面636适配;上型芯51、上模芯52、下型芯61、下模芯62、齿套63与推料机构4可组成产品成型腔。
38.上模芯52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一扇形槽71、与第一扇形槽71相连通的第二扇形槽72、与第二扇形槽72相连通的第三扇形槽73及与第三扇形槽73相连通的第四扇形槽74,第一扇形槽71及第四扇形槽74分别与外部水路连通,第一扇形槽71、第二扇形槽72、第三扇形槽73及第四扇形槽74在开模方向上位于同一平面上。上模芯52的外周面开设有两条第一密封圈槽75,两条第一密封圈槽75分别位于第一扇形槽71的两侧。下模芯62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五扇形槽81、与第五扇形槽81相连通的第六扇形槽82、与第六扇形槽82相连通的第七扇形槽83及与第七扇形槽83相连通的第八扇形槽84,第五扇形槽81及第八扇形槽84分别与外部水路连通,第五扇形槽81、第六扇形槽82、第七扇形槽83及第八扇形槽84在开模方向上位于同一平面上。下模芯62的外周面开设有两条第二密封圈槽85,两条第二密封圈槽85分别位于第五扇形槽81的两侧。通过设置扇形槽做为模具冷却水路,加大冷却面积及冷却能力,从而使得模具注塑后产品冷却充分,产品变形小,保证产品精度及质量。上模板1上设置有四个定位套11, 下模板3上设置有四个第二定位柱21,一个第二定位柱21与一个定位套11适配,从而模具在合模前通过第二定位柱21与定位套11提前定位,保证模具的合模精度,进一步提升了注塑件产品精度。
3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模板1、下模座2、下模板3、上模仁组件5、下模仁组件6及推
料机构4,上模仁组件5包括上型芯51、上模芯52及四个第一定位柱53,每一个第一定位柱53顶面均设置有第一弧面54,下模仁组件6包括下型芯61、下模芯62、齿套63、压板64、第一轴承65、第二轴承66及四根限位杆67,齿套63可绕下模芯62的中心轴线转动,齿套63开设有齿槽通孔631,齿槽通孔631周面设置有斜齿632,下模芯62外周侧面设置有一台阶621,第二轴承66设置在台阶621上,齿套63设置有一挂台633,挂台633的下表面与下模芯62的顶面适配,齿套63的下端面与第二轴承66的上端面适配,第一轴承65套设在齿套63的外周壁上,压板64设置在第一轴承65的上端面且固定在上模板1的顶面,下模板3开设有模仁槽,第一轴承65的外侧面及下模芯62的外侧面均与模仁槽内周面适配,上型芯51、上模芯52、下型芯61、下模芯62、齿套63与推料机构4可组成产品成型腔。齿套63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斜槽635,一个第一定位柱53可沿一个斜槽635滑动,每一个斜槽635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弧面636,第一弧面54与第二弧面636适配。上型芯51、上模芯52、下型芯61、下模芯62、齿套63与推料机构4可组成产品成型腔。当斜齿轮注塑件注塑好后开模,推料机构4中穿过下型芯61内的顶针孔611的顶针施加推力给注塑件,注塑件通过斜齿632施加推力给齿套63,从而使得齿套63在第一轴承65及第二轴承66上转动,从而实现将注塑件推出产品形成腔。同时下模芯62开设有四个第一通孔623,第二轴承66开设有四个第二通孔661,齿套63的下表面开设有四个u型槽634,一根限位杆67的一端同时贯穿一个第二通孔661及一个第二通孔661至一个u型槽634内。当注塑件推出后,齿套63转动一定角度,模具合模时,第一定位柱53接触到斜槽635,沿斜槽635滑动时,对斜槽635施加压力,从而使得齿套63转动,当第一弧面54与第二弧面636适配后,齿套63复位,从而实现模具每次注塑的斜齿轮注塑件产品一致,模具精度高,注塑产品齿形相同、啮合误差小,同时,第一定位柱53及斜槽635的数量设置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在齿槽通孔631圆心为圆心的圆周上,使得第一定位柱53对齿套63的复位力更加均匀,保证模具使用的稳定性。通过在u型槽634内设置限位杆67,使得下模芯62的转动受到一定的限位,当下模芯62装配好后不至于转动超出界限,从而使得第一定位柱53不至于与齿套63产生碰撞,并且保证齿套63不会被误操作,使得前后注塑的产品不一致,从而进一步保证注塑件产品的一致性及模具使用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四个定位套11及四个第二定位柱21,从而模具在合模前通过第二定位柱21与定位套11提前定位,保证模具的合模精度,进一步提升了注塑件产品精度。
40.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