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翻转机构的发泡涨模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6:5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发泡 翻转 机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泡涨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翻转机构的发泡涨模。


背景技术:

2.在当今的社会中,随着科技的逐渐的发展,发泡涨模在加工制造业被广泛的选择,此发泡涨模是将发泡材料注入磨具内通过加热使物料进行膨胀,进而物料在模具内形成固定的形状,但现有的发泡涨模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缺陷:
3.传统的发泡涨模,使用时有着对接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导致此发泡涨模可能在加工时出现门板顶开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翻转机构的发泡涨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模具对接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翻转机构的发泡涨模,包括主体和底座,所述主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主体的顶端安装有门体,所述门体的表面设置有翻转固定对接结构,所述翻转固定对接结构包括翻转铰接片、把手、挂钩和固定拉环,所述把手设置在门体的顶端,所述把手的一侧安装有挂钩,所述挂钩的底端安装有固定拉环,所述把手的顶端均设置有翻转铰接片,所述门体的底端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防粘连结构。
6.优选的,所述翻转铰接片与门体之间呈翻转结构,所述固定拉环与挂钩之间呈卡合结构。
7.优选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槽、橡胶密封垫圈、内腔和吸盘,所述密封槽在门体的底端设置,所述密封槽的内部安装有橡胶密封垫圈,所述橡胶密封垫圈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橡胶密封垫圈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吸盘。
8.优选的,所述橡胶密封垫圈在密封槽的内部呈镶嵌设计,所述吸盘在内腔的一侧呈环形分布。
9.优选的,所述防粘连结构包括防沾粘涂层、凹槽和异形槽,所述凹槽均设置在主体的内壁上,所述凹槽顶端涂覆有防沾粘涂层,所述凹槽的底端均安装有异形槽。
10.优选的,所述凹槽在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组,且若干组凹槽在主体的内壁上呈等间距分布。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翻转机构的发泡涨模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12.(1)通过拉动把手,使门体在翻转铰接片的作用下进行翻转,随后挂钩与固定拉环对其,将固定拉环对挂钩进行挂套,同时掰动固定拉环将门体在主体的顶端进行固定,避免主体内物料受热膨胀时出现门体被顶开的现象,由此实现了此模具的对接功能,提高了此模具的功能性;
13.(2)当门体与主体的闭合时,使吸盘在主体的顶端受力将吸盘内部的空气排出,进而带动橡胶密封垫圈在门体的顶端进行吸附,随后再利用密封槽内部的橡胶密封垫圈将门体与主体之间的空隙进行填补,同时橡胶密封垫圈内部的内腔在受到挤压时发生形变,而内腔内部的压强大于外界压强,使橡胶密封垫圈进行复位,将空隙无死角的填充,由此实现了此模具的密封功能,提高了此模具的实用性;
14.(3)通过防沾粘涂层在主体内璧上的涂覆,使主体内部物料成型时,避免物料与内壁进行沾粘,使出料不便的情况发生,当防沾粘涂层在凹槽和异形槽的内部凝固后,通过凹槽和异形槽的组合槽设计,使防沾粘涂层的附着力进行增加,由此实现了此模具的防沾粘功能,提高了此模具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展开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转固定对接结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粘连结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主体;2、底座;3、翻转固定对接结构;301、翻转铰接片; 302、把手;303、挂钩;304、固定拉环;4、门体;5、密封结构;501、密封槽;502、橡胶密封垫圈;503、内腔;504、吸盘;6、防粘连结构;601、防沾粘涂层;602、凹槽;603、异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

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翻转机构的发泡涨模,包括主体1和底座2,主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2,主体1的顶端安装有门体4,门体4的表面设置有翻转固定对接结构3,翻转固定对接结构3包括翻转铰接片301、把手302、挂钩303和固定拉环304,把手302 设置在门体4的顶端,把手302的一侧安装有挂钩303,挂钩303的底端安装有固定拉环304,把手302的顶端均设置有翻转铰接片301,翻转铰接片301 与门体4之间呈翻转结构,固定拉环304与挂钩303之间呈卡合结构,通过固定拉环304与挂钩303之间的卡合,使门体4和主体1进行对接;
23.将此模具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处,再将物料注入主体1的内部,再通过拉动把手302,使门体4在翻转铰接片301的作用下进行翻转,随后挂钩303与固定拉环304对其,将固定拉环304对挂钩303进行挂套,同时掰动固定拉环304将门体4在主体1的顶端进行固定,避免主体1内物料受热膨胀时出现门体4被顶开的现象;
24.门体4的底端设置有密封结构5,密封结构5包括密封槽501、橡胶密封垫圈502、内腔503和吸盘504,密封槽501在门体4的底端设置,密封槽501 的内部安装有橡胶密封垫圈502,橡胶密封垫圈502的内部设置有内腔503,橡胶密封垫圈50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吸盘
504,橡胶密封垫圈502在密封槽 501的内部呈镶嵌设计,吸盘504在内腔503的一侧呈环形分布,通过多组吸盘504,使橡胶密封垫圈502在主体1的顶端吸附的更加牢固;
25.当门体4与主体1的闭合时,使吸盘504在主体1的顶端受力将吸盘504 内部的空气排出,进而带动橡胶密封垫圈502在门体4的顶端进行吸附,随后再利用密封槽501内部的橡胶密封垫圈502将门体4与主体1之间的空隙进行填补,同时橡胶密封垫圈502内部的内腔503在受到挤压时发生形变,而内腔503内部的压强大于外界压强,使橡胶密封垫圈502进行复位,将空隙无死角的填充;
26.主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防粘连结构6,防粘连结构6包括防沾粘涂层601、凹槽602和异形槽603,凹槽602均设置在主体1的内壁上,凹槽602顶端涂覆有防沾粘涂层601,凹槽602的底端均安装有异形槽603,凹槽602在主体 1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组,且若干组凹槽602在主体1的内壁上呈等间距分布,通过多组凹槽602,使防沾粘涂层601在主体1的内壁扩散的更加全面;
27.通过防沾粘涂层601在主体1内璧上的涂覆,使主体1内部物料成型时,避免物料与内壁进行沾粘,使出料不便的情况发生,当防沾粘涂层601在凹槽602和异形槽603的内部凝固后,通过凹槽602和异形槽603的组合槽设计,使防沾粘涂层601的附着力进行增加。
28.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此模具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处,再将物料注入主体1的内部,再通过拉动把手302,使门体4在翻转铰接片301的作用下进行翻转,随后挂钩303与固定拉环304对其,将固定拉环304对挂钩303进行挂套,同时掰动固定拉环304将门体4在主体1的顶端进行固定,避免主体1内物料受热膨胀时出现门体4被顶开的现象;
29.其次,当门体4与主体1的闭合时,使吸盘504在主体1的顶端受力将吸盘504内部的空气排出,进而带动橡胶密封垫圈502在门体4的顶端进行吸附,随后再利用密封槽501内部的橡胶密封垫圈502将门体4与主体1之间的空隙进行填补,同时橡胶密封垫圈502内部的内腔503在受到挤压时发生形变,而内腔503内部的压强大于外界压强,使橡胶密封垫圈502进行复位,将空隙无死角的填充;
30.最后,通过防沾粘涂层601在主体1内璧上的涂覆,使主体1内部物料成型时,避免物料与内壁进行沾粘,使出料不便的情况发生,当防沾粘涂层 601在凹槽602和异形槽603的内部凝固后,通过凹槽602和异形槽603的组合槽设计,使防沾粘涂层601的附着力进行增加,最终完成此模具的全部工作。
3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