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微轨交通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12 15: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交通 供电系统 技术


1.本技术涉及微轨交通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微轨交通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2.微轨交通系统作为一种轻型、低速、中低运量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在人性化、环境匹配、建设周期和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可用于旅游景区和线路支线。
3.微轨交通系统通常包括轨道梁和支撑轨道梁的立柱,如图1所示,微轨车辆01通过走行部011悬挂在轨道梁02上。微轨车辆01以电力作为动力来源,因此,在轨道梁02内部两侧各安装了一根滑触线,微轨车辆走行部011两侧各有一个受流器,受流器与滑触线接触进行受电。在微轨交通系统应用于旅游景区等人流较为密集的场所时,为了保证微轨交通系统附近的安全,仍然不能给滑触线施加较高电压,通常只能为滑触线提供220v电压。然而,随着线路的增长和微轨车辆的增多,滑触线上的电压下降较严重,难以满足微轨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用电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微轨交通供电系统,用于克服相关技术中滑触线压降较严重导致难以满足微轨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用电需求。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微轨交通供电系统,包括:
6.多段滑触线,用于设于轨道梁内部的两侧,位于同侧的多段滑触线沿轨道梁的延伸方向依次布设;
7.电力变换器,与每段所述滑触线电连接,用于与高压主线路电连接,用于将所述高压主线路提供的电压转换为与微轨车辆相适配的电压并供给所述滑触线。
8.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力变换器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电连接于位于轨道梁两侧且相对分布的两段滑触线。
9.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变压器具有高压侧,所述高压侧用于通过高压开关电连接于所述高压主线路。
10.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高压主线路包括绝缘三相电缆。
11.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连接于同侧且相邻两段滑触线的变压器用于接所述高压主线路不同的两相;且沿所述滑触线的布设方向,所述变压器的相按预设顺序变化。
12.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触线包括至少三段;同侧且每相邻的三段滑触线对应的变压器用于接所述高压主线路不同的三相。
13.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变压器具有低压侧,所述低压侧通过低压开关电连接于所述滑触线。
14.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低压侧具有三个输出端子;其中一输出端子接地;另外两个输出端子输出的相序相差180
°
,且分别电连接于位于轨道梁两侧且相对分
布的两段滑触线。
15.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力变换器设置于所述滑触线的中部。
16.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位于轨道梁同侧的且相邻的两段滑触线之间连接有联络开关;所述联络开关用于在其中一滑触线对应的变压器不工作时将所述相邻的两段滑触线导通。
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微轨交通供电系统,通过设置多段滑触线及电力变换器,电力变换器能够将所述高压主线路提供的高电压转换为与微轨车辆相适配的低电压并供给相应的滑触线;通过将滑触线设置为多段,每段滑触线分别从相应的电力变换器处获取电能,利于减小单段滑触线的长度,利于减小单段滑触线的压降,且利于减少线路耗损,从而满足微轨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电量需求。并且,本实施例中,无需提高滑触线的电压,安全性较高,能够满足微轨交通系统的环境匹配需求,使得微轨交通供电系统能够应用于旅游景区等人流较为密集的场所。
附图说明
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为相关技术中提供的微轨交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轨交通供电系统的结构框图;
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轨交通供电系统的应用示意图;
23.图5为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4.图6为图4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轨交通供电系统中变压器低压侧的连接示意图;
2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轨交通供电系统中变压器高压侧的连接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滑触线;
29.2-电力变换器;21-变压器;21a-高压侧;21b-低压侧;22-低压开关;23-高压开关;
30.3-联络开关;
31.4-高压主线路;5-轨道梁;6-微轨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3.微轨智能交通系统作为一种轻型、低速、中低运量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是一体化、多模式、立体公交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与常规公交、轨道交通等其它公交方式错位发展、互为补充,再加上其在人性化、环境匹配、建设周期和成本等方面具有的优势,是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可用于旅游景区和线路支线。
34.微轨交通系统通常包括轨道梁和支撑轨道梁的立柱,如图1及图2所示,微轨车辆01通过走行部011悬挂在轨道梁02上。微轨车辆01以电力作为动力来源,因此,在轨道梁02内部两侧各安装了一根滑触线03,微轨车辆走行部011两侧各有一个受流器012,受流器012与滑触线03接触进行受电。为了保证微轨交通系统附近的安全,仍然不能给滑触线施加较高电压,通常为滑触线提供220v电压。然而,随着线路的增长和微轨车辆的增多,滑触线上的电压将有所下降,难以满足微轨车辆的运行需求;若提供较高的供电电压来减小压降,则难以保证微轨交通系统附近的安全,无法应用于旅游景区等人流较为密集的场所。
35.此外,传统的轨道车辆供电主要是高压接触网供电。高压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轨道车辆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主要用于电力机车和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的电压往往较高,虽然利于减小接触网的电压压降。但是,由于微轨交通系统用于旅游景区和线路支线时,需体现人性化、环境匹配性,而为传统的轨道车辆供电的接触网沿线路占地较大,难以满足微轨交通系统环境匹配性需求;另外,由于电力机车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线路往往是封闭的,因此接触网供电导线是裸露的;为了保证安全,防止触电事故,需对接触网进行封闭处理,而接触网对线路的封闭要求较高,导致成本较高。因此,为传统的轨道车辆供电的高压接触网不宜设置在旅游景区等人流较为密集的地方,不适用于微轨交通。
36.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也即为了满足微轨交通系统的环境匹配需求,且利于减小压降,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微轨交通供电系统,通过设置多段滑触线及电力变换器,电力变换器能够将所述高压主线路提供的高电压转换为与微轨车辆相适配的低电压并供给相应的滑触线;通过将滑触线设置为多段,每段滑触线分别从相应的电力变换器处获取电能,利于减小单段滑触线的长度,利于减小单段滑触线的压降,且利于减少线路耗损,从而满足微轨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电量需求。并且,本实施例中,无需提高滑触线的电压,安全性较高,能够满足微轨交通系统的环境匹配需求,使得微轨交通供电系统能够应用于旅游景区等人流较为密集的场所。
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微轨交通供电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实现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38.本实施例提供的微轨交通供电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滑触线1、电力变换器2。在一些示例中,微轨交通供电系统还可包括高压主线路4
39.滑触线1用于设置于轨道梁5内部的两侧。滑触线1可通过绝缘层支撑于轨道梁5内,也即滑触线1于轨道梁5之间设置有由绝缘材料支撑的绝缘层,以提高微轨交通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其中,绝缘材料可以采用常见的电工绝缘材料,如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本实施例此处对于绝缘材料的并不做具体限定。
40.两侧的滑触线1相对并排设置。示例性地,轨道梁5沿延伸方向具有中心线,两侧的滑触线1可沿中心线对称分布。每侧均设置有多段滑触线1,且位于同侧的多段滑触线1沿轨道梁5的延伸方向依次布设。
41.每段滑触线1分别电连接有电力变换器2,电力变换器2用于与高压主线路4电连接,电力变换器2用于将高压主线路4提供的电压转换为与微轨车辆6相适配的电压并供给滑触线1。其中,高压线路由电网10kv供电,电网10kv电源通过高压开关给高压主线路4供电。
42.如图4至图6所示,在具体实现时,电力变换器2可以包括变压器21或其它能够实现其功能的电路结构。为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及下述各实施例不妨以电力变换器2为变压器21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电力变换器2的实现方式并不限于此。
43.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相对位于轨道梁两侧的两个滑触线1连接于同一个变压器21。由于相对位于两侧的两个滑触线1中当有一个不能为微轨车辆6供电时,微轨车辆6在该位置将不能获取电能,因此,相对位于两侧的两个滑触线1连接于同一个变压器21,对微轨车辆6的运行的不利影响不大,而且能够大大降低微轨交通供电系统的成本。下面将以此为例对变压器21的电连接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44.可选地,如图4及图5所示,变压器21具有低压侧21b,低压侧21b通过低压开关22电连接于滑触线1。其中,低压开关22可以为电控开关,便于自动化控制变压器21与滑触线1导通或断开。例如,在需要对微轨交通供电系统进行维护检修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相应的变压器21与滑触线1的连接断开。当然,低压开关22也可以为手动开关,在需要调整变压器21与滑触线1之间的电连接状态时,由工作人员手动操作。
45.如图7所示,低压侧21b具有三个输出端子;其中一输出端子接地,对地电压可以为ac220v;另外两个输出端子输出的相序相差180
°
,且分别电连接于相对位于两侧的滑触线1。如此,相对位于两侧的滑触线1共同电连接于同一个变压器21,降低成本。在具体实现时,用于接地的输出端子可位于另外两个输出端子之间。
46.示例性地,电力变换器2设置于滑触线1的中部,以进一步利于减缓压降。
47.本实施例中,通过为每段滑触线1电连接变压器21,使得每段滑触线1能够相对独立从高压主线路4处获取电能。从而,利于将每段滑触线1的长度设置的相对较小,每段滑触线1的长度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
48.例如,每段滑触线1的长度可以为0.8千米至1.5千米,示例性地,每段滑触线1的长度可以为1千米;如此,既能够利于减小线路压降和线路损耗,且利于减少微轨交通供电系统中的零部件数量,利于降低成本。当然,每段滑触线1的具体长度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
49.另外,对同侧的多段滑触线1而言,多段滑触线1的长度可以都相等。或者,其中部分滑触线1的长度小于另一部分滑触线1的长度,例如,对于位于端部的滑触线1,其长度可相对中部的滑触线1的长度稍大或稍小。
50.举例来说,相关技术中的同侧的单根滑触线长10km。采用本实施例的微轨交通供电系统,则每段滑触线的长度可为1km,每侧可分别设置10段,10段滑触线沿轨道梁的延伸方向也即车辆的行进方向依次布设。如此,可以将线路的压降减少至相关技术中的的1/20;线路损耗减小约95%,也即线路损耗减少至相关技术中的约5%。由此可见,本实施例能够有效降低线路压降和线路损耗,且安全性高,便于维护维修。
51.可选地,如图8所示,变压器21具有高压侧21a,高压侧21a用于通过高压开关23电连接于高压主线路4。其中,高压开关23可以为电控开关,便于自动化控制变压器21与滑触线1导通或断开。例如,在需要对微轨交通供电系统进行维护检修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相应的变压器21与高压主线路4的连接断开。当然,高压开关23也可以为手动开关,在需要调整变压器21与高压主线路4之间的电连接状态时,由工作人员手动操作。
52.高压主线路4在轨道梁5上方且沿着轨道梁5敷设。为了进一步提高高压主线路4的
安全性,高压主线路4包括绝缘三相电缆。
53.示例性地,电连接于同侧且相邻两段滑触线1的变压器21用于接高压主线路4不同的两相,也即沿同侧的滑触线1的布设方向,相邻两个变压器21用于接高压主线路4不同的两相;且沿滑触线1的布设方向,变压器21的相按预设顺序变化。高压主线路4具有a、b、c三相。
54.例如,其中一滑触线1的变压器21接于高压线的b相,则与该滑触线1同侧且相邻的两滑触线1的变压器21分别接于高压线的a相、c相。又例如,其中一滑触线1的变压器21接于高压线的a相,则与该滑触线1同侧且相邻的两滑触线1的变压器21分别接于高压线的b相、c相。再例如,其中一滑触线1的变压器21接于高压线的c相,则与该滑触线1同侧且相邻的两滑触线1的变压器21分别接于高压线的a相、b相。
55.滑触线1包括至少三段;同侧且每相邻的三段滑触线1对应的变压器21用于接高压主线路4不同的三相,也即沿同侧的滑触线1的布设方向,相邻三个变压器21用于接高压主线路4不同的三相。例如,设滑触线1为五段,则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分别对应于a相、b相、c相;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分别对应于b相、c相、a相;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c相、a相、b相。
56.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及图6所示,位于轨道梁同侧的且相邻的两段滑触线1之间连接有联络开关3;联络开关3用于在其中一滑触线1对应的变压器21不工作时将相邻的两段滑触线1导通。联络开关3为低压式开关。
57.如此,联络开关3正常情况下是处于常开状态的。在同侧且相邻两滑触线1中,有一个滑触线1的变压器21出线故障等情况导致变压器21不工作时,将该联络开关3闭合,将两滑触线1导通,使得相邻的滑触线1能够为该滑触线1供电,从而避免变压器21故障时线路停运。
58.本实施例提供的微轨交通供电系统,通过设置多段滑触线1及电力变换器2,电力变换器2能够将高压主线路4提供的高电压转换为与微轨车辆6相适配的低电压并供给相应的滑触线1;通过将滑触线1设置为多段,每段滑触线1分别从相应的电力变换器2处获取电能,利于减小单段滑触线1的长度,利于减小单段滑触线1的压降,且利于减少线路耗损,从而满足微轨车辆6运行过程中的电量需求。并且,本实施例中,无需提高滑触线1的电压,安全性较高,能够满足微轨交通系统的环境匹配需求,使得微轨交通供电系统能够应用于旅游景区等人流较为密集的场所。
5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顶”、“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60.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6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62.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63.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