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无骨架式货车自动篷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6:3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骨架 货车 附属设施 车辆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附属设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骨架式货车自动篷。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封闭式货运车厢,其顶部不能打开,装卸货物极为不便。一些顶盖可平移打开的厢式运输车,其顶盖的平移需要由液压推力油缸来完成,存在顶盖移开后所占空间大,结构复杂,造价高昂,维修困难,装卸货物时结构容易受损,很难适应在路况差、工况恶劣的环境下使用等缺点。
3.为此,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顶盖折叠伸缩式封闭货运车厢[授权公告号为cn2379348],车厢上方相对的两条边上设轨道,两条边的一端各设置一同轴牵引滚轮,另一端各设置一从动滚轮,片状柔性材料一端紧固于车厢牵引滚轮一方的壁板上,片状柔性材料同时与多根相隔有间距平行排列的支撑杆紧固,支撑杆两端装入轨道槽内,最靠近从动滚轮的一支撑杆紧固于牵引绳上,每个牵引滚轮与相应的同侧从动滚轮间套有环状牵引绳。
[0004]
由于其包含轨道,在使用时需要对车厢进行改造,改造成本较高,同时增大了重量;多个支撑杆收拢后所占空间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货物的装卸。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重量较轻的无骨架式货车自动篷。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
无骨架式货车自动篷,包括设于车架一侧且通过第一滚轮组张紧的呈环状的牵引绳一、设于车架另一侧且通过第二滚轮组张紧的呈环状的牵引绳二以及篷布,牵引绳一与牵引绳二对称设置,篷布的一侧边套设在牵引绳一上,另一侧边套设在牵引绳二上,所述牵引绳一与牵引绳二之间设有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牵引杆,所述篷布的后端与牵引杆固连,所述的车架上设有用于驱动牵引绳一与牵引绳二同步同向运动的驱动组件。
[0008]
在上述的无骨架式货车自动篷中,第一滚轮组包括滚轮一和滚轮二,第二滚轮组包括滚轮三和滚轮四,所述滚轮一和滚轮三位于车架的前上部且两者对称设置,所述滚轮二和滚轮四位于车架的后上部且两者对称设置,所述的牵引绳一套设在滚轮一与滚轮二上,所述的牵引绳二套设在滚轮三与滚轮四上。
[0009]
篷布的长度略大于车架的长度,篷布的前端与车架的前上部连接,篷布的宽度略大于车架的宽度。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使牵引绳一与牵引绳二同步同向运动,从而带动牵引杆向前/向后运动。当牵引杆向前运动时能将篷布收起,便于从车架的后部装卸货物;当牵引杆向后运动时能将篷布打开,使篷布能完全覆盖住车架。由于未设置对比文件中的轨道和若干支撑杆,降低了篷布装置的重量,同时减少了成本,并增大了适用范围。
[0010]
牵引绳一与牵引绳二呈相互平行状态,两者之间的距离约等于牵引杆的长度。车
架的四角处分别具有一向上延伸的支撑柱,位于前部的两个支撑柱的上端分别与一左右横向延伸的横梁固连,滚轮一和滚轮三分别设于前部的支撑柱上,滚轮二和滚轮四分别设于后部的支撑柱上,篷布的前端与横梁固连。牵引绳一与牵引绳二横跨在位于前部的支撑柱与位于后部的支撑柱之间。
[0011]
篷布的两个侧边具有一个套筒或若干套环,套设在牵引绳一或牵引绳二上,通过牵引绳一与牵引绳二对篷布进行支撑。
[0012]
在上述的无骨架式货车自动篷中,所述牵引杆的端部处设有滚轮五,所述牵引杆的中部处设有滚轮六,所述滚轮五与滚轮六的旋转中线沿纵向延伸;所述车架位于滚轮六的正前方处固连有支撑绳,所述支撑绳的后端依次绕过滚轮六和滚轮五后与车架的后部固连,所述的篷布套设在支撑绳位于牵引杆前部的部分上。
[0013]
支撑绳的前端固定在横梁上,具有三段被拉直的部分:位于滚轮六与横梁之间的拉直部分;位于滚轮五与滚轮六之间的拉直部分;位于滚轮五与后部的支撑柱之间的拉直部分。篷布通过若干套环或一个套筒套设在位于滚轮六与横梁之间的拉直部分上。当篷布开启时,位于横梁与滚轮六之间拉直的部分拖住篷布,位于滚轮五与后部的支撑柱之间的拉直部分位于车箱的侧部,便于装货。
[0014]
在上述的无骨架式货车自动篷中,所述的滚轮五为两个且分别位于牵引杆的两端处,所述的滚轮六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的支撑绳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其中一个滚轮六位于牵引杆的1/3长度处,另一个滚轮六位于牵引杆的2/3长度处,但不局限于这种设置。通过两个支撑绳对篷布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篷布的稳定性与牢固性。
[0015]
在上述的无骨架式货车自动篷中,所述的牵引杆内具有横向延伸的通孔,所述的滚轮五与滚轮六设于通孔内,所述的牵引杆上还设有与通孔连通的用于供支撑绳穿过的开孔。
[0016]
每个滚轮五对应一个开孔,每个滚轮六对应一个开孔,支撑绳的后端穿过与滚轮六对应的开孔后,绕过滚轮六和滚轮五,再由与滚轮五对应的开孔穿出,最后固连到位于后部的支撑柱上。
[0017]
在上述的无骨架式货车自动篷中,所述的滚轮一为两个,所述的滚轮三为两个;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车架前部的电机以及由电机驱动的主动滚轮,所述的主动滚轮具有两个轮槽,所述牵引绳一的前端绕过位于下方的滚轮一、主动滚轮和位于上方的滚轮一后与牵引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二的前端绕过位于下方的滚轮三、主动滚轮和位于上方的滚轮三后与牵引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牵引绳一与牵引绳二分别位于主动滚轮的不同轮槽内。
[0018]
牵引绳一的前端由下往上绕过主动滚轮,牵引绳二的前端由上往下绕过主动滚轮,当主动滚轮转动时,才能带动牵引绳一与牵引绳二同向同步运动。可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减速器,将主动滚轮设置在减速器的输出轴上。
[0019]
在上述的无骨架式货车自动篷中,所述牵引杆的一端前部设有滚轮七,其另一端前部设有滚轮八,所述牵引绳一的前端绕过滚轮七后与绕过滚轮八的牵引绳二的前端连接。
[0020]
滚轮一的上下高度可调节,滚轮二的上下高度可调节,其具体调节方式如下:在位于前部的支撑柱上分别套设有两个滑座,两个滚轮一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滑座上,两个滚轮
二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滑座上,滑座通过紧固件如螺栓等与位于前部的支撑柱锁紧。需要调节时,松开对应滑座上的紧固件,调节好滑座的高度后,再通过螺栓将滑座固定在当前位置。在牵引绳一的前端与牵引绳二的前端之间设有索具螺旋扣,用于调节牵引绳一与牵引绳二的张紧状态及长度。
[0021]
在上述的无骨架式货车自动篷中,所述牵引杆的一端后部设有滚轮九,其另一端后部设有滚轮十,所述牵引绳一的后端绕过滚轮九后与绕过滚轮十的牵引绳二的后端连接。在牵引绳一的后端与牵引绳二的后端之间设有索具螺旋扣,用于调节牵引绳一与牵引绳二的张紧状态及长度。
[0022]
在上述的无骨架式货车自动篷中,所述的滚轮二为两个,所述的滚轮四为两个,所述牵引绳一的后端依次绕过位于下方的滚轮二和位于上方的滚轮二后与牵引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二的后端依次绕过位于下方的滚轮四和位于上方的滚轮四后与牵引杆的另一端连接。
[0023]
滚轮二的上下高度可调节,滚轮四的上下高度可调节,其具体调节方式如下:在位于后部的支撑柱上分别套设有两个滑座,两个滚轮二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滑座上,两个滚轮四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滑座上,滑座通过紧固件如螺栓等与位于前部的支撑柱锁紧。需要调节时,松开对应滑座上的紧固件,调节好滑座的高度后,再通过螺栓将滑座固定在当前位置。
[0024]
牵引绳一、牵引绳二和支撑绳采用柔性钢丝,运行可靠。
[00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无骨架式货车自动篷具有以下优点:
[0026]
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生产及安装极其方便,能够实现对货车车厢的全覆盖和全遮挡;因为结构简单,工作极其稳定可靠,故障率低;篷布通过支撑绳的支撑,避免其在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被风掀起;对车辆货厢的平整程序无要求,车厢变形也不会影响本设备的正常运行,适用范围广;未设置对比文件中的轨道和若干支撑杆,降低了篷布装置的重量,符合轻量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实施例一中篷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是实施例一中支撑绳的连接关系图。
[0029]
图3是实施例一中篷布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0]
图4是实施例二中篷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5是实施例六中篷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6是实施例八中篷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7是实施例八中篷布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34]
图中,a、车架;a1、支撑柱;a2、横梁;b、篷布;11、滚轮一;12、滚轮二;13、滚轮三;14、滚轮四;15、滚轮五;16、滚轮六;17、滚轮七;18、滚轮八;19、滚轮九;20、滚轮十;21、牵引绳一;22、牵引绳二;3、牵引杆;31、通孔;32、开孔;4、支撑绳;5、电机;6、主动滚轮;7、减速器;82、支撑块二;92、摆杆二;93、连杆;10、限位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6]
实施例一
[0037]
如图1所示的无骨架式货车自动篷,设于车架a上,在车架a的四角处分别具有一向上延伸的支撑柱a1,位于前部的两个支撑柱a1的上端分别与一左右横向延伸的横梁a2固连。
[0038]
如图1所示的无骨架式货车自动篷,包括设于前部支撑柱a1上且位于车架a左侧的滚轮一11、位于后部支撑柱a1上且位于车架a左侧的滚轮二12、设于前部支撑柱a1上且位于车架a右侧的滚轮三13、设于后部支撑柱a1上且位于车架a右侧的滚轮四14以及篷布,滚轮一11、滚轮二12、滚轮三13和滚轮四14分别位于不同的支撑柱a1上,滚轮一11和滚轮三13对称设置,滚轮二12和滚轮四14对称设置。篷布的长度略大于车架a的长度,篷布的前端与车架a上的横梁a2固连,篷布的宽度略大于车架a的宽度。
[0039]
如图1所示,滚轮一11与滚轮二12上套有呈环状的牵引绳一21,滚轮三13与滚轮四14上套有呈环状的牵引绳二22,牵引绳一21与牵引绳二22之间设有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牵引杆3,篷布的一侧边套设在牵引绳一21上,另一侧边套设在牵引绳二22上,篷布的后端与牵引杆3固连。牵引绳一21与牵引绳二22呈相互平行状态,两者之间的距离约等于牵引杆3的长度。牵引绳一21与牵引绳二22横跨在位于前部的支撑柱a1与位于后部的支撑柱a1之间。为了便于连接,在篷布的两个侧边分别设有一个套筒或若干套环,套设在牵引绳一21或牵引绳二22上,通过牵引绳一21与牵引绳二22对篷布进行支撑。
[0040]
牵引绳一21、牵引绳二22和支撑绳4采用柔性钢丝,运行可靠。
[0041]
如图1所示,车架a上设有用于驱动牵引绳一21与牵引绳二22同步同向运动的驱动组件。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使牵引绳一21与牵引绳二22同步同向运动,从而带动牵引杆3向前/向后运动。当牵引杆3向前运动时能将篷布收起,便于从车架a的后部装卸货物;当牵引杆3向后运动时能将篷布打开,使篷布能完全覆盖住车架a。由于未设置对比文件中的轨道和若干支撑杆,降低了篷布装置的重量,同时减少了成本,并增大了适用范围。
[0042]
如图2所示,滚轮一11为两个,滚轮三13为两个。当两个滚轮一11的高度位置可调节,且两个滚轮三13的位置可调节时,可用于调节牵引绳一21与牵引绳二22的高度,从而达到调节牵引杆3高度的目的。
[0043]
如图1所示,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车架a前部的电机5以及由电机5驱动的主动滚轮6,主动滚轮6具有两个轮槽,牵引绳一21的前端绕过位于下方的滚轮一11、主动滚轮6和位于上方的滚轮一11后与牵引杆3的一端连接,牵引绳二22的前端绕过位于下方的滚轮三13、主动滚轮6和位于上方的滚轮三13后与牵引杆3的另一端连接,牵引绳一21与牵引绳二22分别位于主动滚轮6的不同轮槽内。
[0044]
如图3所示,牵引绳一21的前端由下往上绕过主动滚轮6,牵引绳二22的前端由上往下绕过主动滚轮6,当主动滚轮6转动时,才能带动牵引绳一21与牵引绳二22同向同步运动。可在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减速器7,将主动滚轮6设置在减速器7的输出轴上。
[0045]
如图2所示,牵引杆3的端部处设有滚轮五15,牵引杆3的中部处设有滚轮六16,滚轮五15与滚轮六16的旋转中线沿纵向延伸;车架a位于滚轮六16的正前方处固连有支撑绳
4,支撑绳4的后端依次绕过滚轮六16和滚轮五15后与车架a的后部固连,篷布套设在支撑绳4位于牵引杆3前部的部分上。支撑绳4的前端固定在横梁a2上,具有三段被拉直的部分:位于滚轮六16与横梁a2之间的拉直部分;位于滚轮五15与滚轮六16之间的拉直部分;位于滚轮五15与后部的支撑柱a1之间的拉直部分。篷布通过若干套环或一个套筒套设在位于滚轮六16与横梁a2之间的拉直部分上,当篷布展开时,该拉直部分对篷布进行支撑,避免篷布在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被风掀起。由上述结构可知,支撑绳4位于后部的拉直部分位于车架a的侧方,便于从车架a的后部装卸货物。
[0046]
如图2所示,滚轮五15为两个且分别位于牵引杆3的两端处,滚轮六16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支撑绳4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其中一个滚轮六16位于牵引杆3的1/3长度处,另一个滚轮六16位于牵引杆3的2/3长度处。通过两个支撑绳4对篷布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篷布的稳定性与牢固性。
[0047]
如图2所示,牵引杆3内具有横向延伸的通孔31,滚轮五15与滚轮六16设于通孔31内,牵引杆3上还设有与通孔31连通的用于供支撑绳4穿过的开孔32。每个滚轮五15对应一个开孔32,每个滚轮六16对应一个开孔32,支撑绳4的后端穿过与滚轮六16对应的开孔32后,绕过滚轮六16和滚轮五15,再由与滚轮五15对应的开孔32穿出,最后固连到位于后部的支撑柱a1上。
[0048]
如图1和图2所示,牵引杆3的一端前部设有滚轮七17,其另一端前部设有滚轮八18,牵引绳一21的前端绕过滚轮七17后与绕过滚轮八18的牵引绳二22的前端连接。滚轮一11的上下高度可调节,滚轮二12的上下高度可调节,其具体调节方式如下:在位于前部的支撑柱a1上分别套设有两个滑座,两个滚轮一11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滑座上,两个滚轮二12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滑座上,滑座通过紧固件如螺栓等与位于前部的支撑柱a1锁紧。需要调节时,松开对应滑座上的紧固件,调节好滑座的高度后,再通过螺栓将滑座固定在当前位置。在牵引绳一21的前端与牵引绳二22的前端之间设有索具螺旋扣,用于调节牵引绳一21与牵引绳二22的张紧状态及长度。
[0049]
实施例二
[0050]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4所示,滚轮二12为两个,滚轮四14为两个,牵引绳一21的后端依次绕过位于下方的滚轮二12和位于上方的滚轮二12后与牵引杆3的一端连接;牵引绳二22的后端依次绕过位于下方的滚轮四14和位于上方的滚轮四14后与牵引杆3的另一端连接。滚轮二12的上下高度可调节,滚轮四14的上下高度可调节,其具体调节方式如下:在位于后部的支撑柱a1上分别套设有两个滑座,两个滚轮二12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滑座上,两个滚轮四14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滑座上,滑座通过紧固件如螺栓等与位于前部的支撑柱a1锁紧。需要调节时,松开对应滑座上的紧固件,调节好滑座的高度后,再通过螺栓将滑座固定在当前位置。
[0051]
如图4所示,牵引杆3的一端后部设有滚轮九19,其另一端后部设有滚轮十20,牵引绳一21的后端绕过滚轮九19后与绕过滚轮十20的牵引绳二22的后端连接。在牵引绳一21的后端与牵引绳二22的后端之间设有索具螺旋扣,用于调节牵引绳一21与牵引绳二22的张紧状态及长度。
[0052]
实施例三
[0053]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1所
示,牵引杆3的一端后部设有滚轮九19,其另一端后部设有滚轮十20,牵引绳一21的后端绕过滚轮九19后与绕过滚轮十20的牵引绳二22的后端连接。在牵引绳一21的后端与牵引绳二22的后端之间设有索具螺旋扣,用于调节牵引绳一21与牵引绳二22的张紧状态及长度。
[0054]
实施例四
[0055]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滚轮一11为一个,滚轮三13为一个,两者通过一转轴同轴固连后形成主动轮,该转轴由电机驱动,当电机工作时,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滚轮一11和滚轮三13同步同向转动,从而实现牵引杆3的前进与后退。
[0056]
实施例五
[0057]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牵引绳一21与牵引绳二22为一根钢丝绳,实施例一中为两根钢丝绳。
[0058]
本实施例中,牵引绳一21的前端依次绕过位于上方的滚轮一11、主动滚轮6、位于下方的滚轮一11和滚轮七17,牵引绳二22的前端依次绕过位于下方的滚轮三13、主动滚轮6、位于上方的滚轮三13和滚轮八18,两者的前端在牵引杆3的前侧连为一体形成一个整体。
[0059]
牵引绳一21的后端依次绕过滚轮二12和滚轮九19,牵引绳二22的后端依次绕过滚轮四14和滚轮十20,两者的后端在牵引杆3的后侧连为一体形成一个整体,使得牵引绳一21与牵引绳二22为一根钢丝绳。
[0060]
避免在运动过程中钢丝绳出现打滑与两侧不同步的问题。
[0061]
实施例六
[0062]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5所示,在牵引绳一21上固定有支撑块一,在牵引绳二22上固定有支撑块二82,支撑块一与支撑块二82相对设置。如图5所示,牵引杆3呈拱形,横跨在牵引绳一21和牵引绳二22上,其一端固连在支撑块一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撑块二82上。如图5所示,横梁a2的高度与牵引杆3的高度等高。支撑绳4为2根,分别位于牵引杆3顶部的两侧,用于对篷布b的边角进行支撑。支撑绳4的前端固连在横梁a2上,绕过设于牵引杆3上的滚轮组后,其后端固定在车架a的后支撑柱a1上。篷布b的前端与横梁a2固连,后端与牵引杆3的顶部固连,篷布b的左右两侧分别经过支撑绳4后向下延伸至位于下方的牵引绳处,即篷布b的左端套在牵引绳一21上,篷布b的右端套在牵引绳二22上。
[0063]
电机5工作时,带动牵引绳一21与牵引绳二22运动,从而带动支撑块一和支撑块二82同步运动,最终使牵引杆3沿着车架a的前后方向运动,实现篷布b的收折与展开。
[0064]
实施例七
[0065]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六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支撑绳4为四根,其中两根分别位于牵引杆3顶部的两侧,用于对篷布b的边角进行支;另外两根分别位于牵引杆3顶部的中间位置处,用于对篷布b的中间位置进行支撑。支撑绳4的前端固连在横梁a2上,绕过设于牵引杆3上的滚轮组后,其后端固定在车架a的后支撑柱a1上。本实施例中的滚轮组,主要实现支撑绳4的换向。
[0066]
实施例八
[0067]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六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6所示,在支撑块一上铰接有摆杆一,在支撑块二82上铰接有摆杆二92,摆杆一与摆杆二92相对
设置,摆杆一与摆杆二92的上端与一左右横向延伸的连杆93固连,篷布b的前端与该连杆93固连。篷布b具有一定弹性,在篷布b的弹性作用下可使摆杆一、摆杆二92保持在竖直位置。
[0068]
如图6和图7所示,在车架a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限位体10,当摆杆一和摆杆二92同时抵靠在与之相对设置的限位体10上时,摆杆一、摆杆二92的上端向前倾倒至水平状态,此时篷布b被拉直张紧。
[0069]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