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无人机受油机构及受油方法与流程

2021-07-23 21: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无人机 油机 加油 特别 方法
一种无人机受油机构及受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和空中加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受油机构及受油方法。



背景技术:

无人机以其不需要飞行员,可在高高空长时间飞行,较载人飞机具有较大优势。但是无人机因为其体积较小,所带有的燃油有限,再加上具有任务载荷,其飞行航程减小十分严重,并不能满足任务需要。发展可空中加油的无人机成为了目前的紧要任务。目前还未出现成熟的无人机加油技术,仅美国的可受油无人机刚刚实验成功,并完成了空中受油,其受油方式为硬管受油。该种硬管加油方式仅由国外掌握,国内采用的仍是软管加油的形式,故美国的无人机的受油形式并不适用于国内。无人机为保证其长途奔袭和隐身性能,采用扁平化设计,需要尽量减少机身突出物,以保证其隐身性能,故外置固定式的受油装置并不适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
的目的提供一种无人机的受油机构及受油方法,用于解决以燃油为动力的无人机在具有载荷的情况下,航程缩短的问题,同时使受油机构隐身在无人机内,不影响无人机的气动外形。

一种无人机受油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无人机的机头顶部设有加油舱,在加油舱的口框上设有前加油口盖和后加油口盖,前加油口盖的前端与加油口框的前框铰接,前加油口盖的近后端通过前液压支杆连接在加油舱的舱壁上,后加油口盖的后端与加油口框的后框铰接,后加油口盖的近前端通过后液压支杆连接在加油舱的舱壁上,所述的受油机构位于加油舱内,受油机构含有受油接头和受油管,受油管与燃油泵连接,受油机构的受油接头固定在后加油口盖的内侧,所述的前液压支杆、后液压支杆受加油控制器控制。

所述的加油舱的中心线位于无人机的对称面内,受油机构的受油接头固定在后加油口盖的内侧的中心线位置。

所述的受油接头的前端长出后加油口盖的前端。

所述的受油接头的前端向下弯折,受油接头的前端在后加油口盖打开状态下处于水平状态。

所述受油接头的后端通过一段柔性管与受油管和燃油泵连接,该燃油泵受加油控制器控制。

无人机受油时,加油控制器首先控制前液压支杆伸长,将前加油口盖打开,再控制后液压支杆伸长,将后加油口盖打开,使受油接头随后加油口盖一起伸出加油舱,加油控制器再控制前液压支杆收缩,将前加油口盖关闭后,加油控制器再控制燃油泵实施空中受油;无人机受油结束后,加油控制器再次控制前液压支杆伸长,将前加油口盖再次打开,然后再控制后液压支杆收缩,将后加油口盖关闭,使受油接头随后加油口盖一起收回到加油舱内,加油控制器最后再控制前液压支杆收缩,将前加油口盖关闭。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受油机构折叠设置在无人机的机头顶部,受油接头在受油时自动上翻出无人机,受油结束后,受油管又自动下翻进入无人机机体内,解决了燃油无人机在具有载荷的情况下,燃油有限,航程较短的问题,确保了无人机能够具有长航程,受油机构在非受油状态时不影响无人机的气动性能。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受油机构设置在无人机的机头顶部加油舱内示意图。

图2为前加油口盖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3为前加油口盖和后加油口盖同时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4为后加油口盖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5为前加油口盖和后加油口盖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加油控制器控制原理框图。

图中编号说明:1机头、2加油舱、3前加油口盖、4后加油口盖、5前液压支杆、6后液压支杆、7受油接头、8柔性管、9受油管、10燃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申请的无人机受油机构,在无人机的机头1顶部设有加油舱2,在加油舱2的口框上设有前加油口盖3和后加油口盖4,前加油口盖3的前端与加油口框的前框铰接,前加油口盖3的近后端通过前液压支杆5连接在加油舱2的舱壁上,后加油口盖4的后端与加油口框的后框铰接,后加油口盖4的近前端通过后液压支杆6连接在加油舱2的舱壁上,前加油口盖3和后加油口盖4相对共同覆盖在加油舱的加油口框上,所述的受油机构隐藏在加油舱2内,受油机构含有受油接头7和受油管9,受油管9与燃油泵10连接,受油机构的受油接头7固定在后加油口盖4的内侧,受油接头7与后加油口盖4联动,所述的前液压支杆5、后液压支杆6的为一种可伸缩的液压支杆,七伸缩动作受加油控制器控制。

为了保持无人机的平衡,实施中,所述的加油舱2的中心线最好位于无人机的对称面内,受油机构的受油接头7固定在后加油口盖4的内侧的中心线位置。

为了方便与加油机的加油接头对接,实施中,受油接头7的前端要长出后加油口盖的前端,防止后加油口盖对受油接头的干涉。同时,受油接头7的前端向下弯折,受油接头7的前端在后加油口盖4打开状态下处于水平状态,并远离后加油口盖4。

由于受油接头7和受油管9是刚性管路,为了实现受油接头随后受油口盖联动,在受油接头的后端通过一段柔性管8与受油管9和燃油泵10连接,该燃油泵受加油控制器控制。

无人机受油时,加油控制器首先控制前液压支杆5伸长,将前加油口盖3打开,再控制后液压支杆6伸长,将后加油口盖4打开,使受油接头7随后加油口盖4一起伸出加油舱2,加油控制器再控制前液压支杆3收缩,将前加油口盖3关闭后,防止将前加油口盖3对受油接头7的干涉。前加油口盖3关闭后,加油控制器再控制燃油泵10开启实施空中受油;无人机受油结束后,加油控制器再次控制前液压支杆5伸长,将前加油口盖3再次打开,为受油接头7进入受油舱打开通道.前加油口盖3再次打开后,再控制后液压支杆6收缩,将后加油口盖4关闭,使受油接头7随后加油口盖一起收回到加油舱2内,加油控制器最后再控制前液压支杆5收缩,将前加油口盖3关闭。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受油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无人机的机头顶部设有加油舱,在加油舱的口框上设有前加油口盖和后加油口盖,前加油口盖的前端与加油口框的前框铰接,前加油口盖的近后端通过前液压支杆连接在加油舱的舱壁上,后加油口盖的后端与加油口框的后框铰接,后加油口盖的近前端通过后液压支杆连接在加油舱的舱壁上,所述的受油机构位于加油舱内,受油机构含有受油接头和受油管,受油管与燃油泵连接,受油机构的受油接头固定在后加油口盖的内侧,所述的前液压支杆、后液压支杆受加油控制器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受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油舱的中心线位于无人机的对称面内,受油机构的受油接头固定在后加油口盖的内侧的中心线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人机受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受油接头的前端长出后加油口盖的前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受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受油接头的前端向下弯折,受油接头的前端在后加油口盖打开状态下处于水平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人机受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油接头的后端通过一段柔性管与受油管和燃油泵连接,该燃油泵受加油控制器控制。

6.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无人机受油机构的受油方法,其特征包含以下内容,1)受油时,加油控制器首先控制前液压支杆伸长,将前加油口盖打开,再控制后液压支杆伸长,将后加油口盖打开,使受油接头随后加油口盖一起伸出加油舱,加油控制器再控制前液压支杆收缩,将前加油口盖关闭后,加油控制器再控制燃油泵实施空中受油;2)受油结束后,加油控制器再次控制前液压支杆伸长,将前加油口盖再次打开,然后再控制后液压支杆收缩,将后加油口盖关闭,使受油接头随后加油口盖一起收回到加油舱内,加油控制器最后再控制前液压支杆收缩,将前加油口盖关闭。


技术总结
一种无人机受油机构及受油方法,在无人机的机头顶部设有前加油口盖和后加油口盖,前加油口盖的近后端通过前液压支杆连接在加油舱的舱壁上,后加油口盖的近前端通过后液压支杆连接在加油舱的舱壁上,受油接头固定在后加油口盖的内侧,所述的前液压支杆、后液压支杆受加油控制器控制。无人机受油时,加油控制器首先将前加油口盖打开,再将后加油口盖打开,使受油接头随后加油口盖一起伸出加油舱受油。

技术研发人员:李臣;崔岩;路璐;孙卫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航西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12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