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辆缓冲器及轨道列车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7: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缓冲 轨道 车辆 列车 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缓冲装置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缓冲器及轨道列车。


背景技术:

2.铁路货运高效清洁的运输组织模式和运输效率在货物流通方面的优势愈发凸显。因为车体的惯性较大,在车体互相连接时对安全性能要求极高。缓冲器作为车体的缓冲装置,对车辆安全有效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其安装在车体底架两端的中梁上,用来传递和缓冲车体间的冲击力,并且使车体彼此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确保安全性能的要求。
3.如图1所示,现有的缓冲器包括缓冲器拉杆1、缓冲器端盖2、弹簧3、缓冲器底座4和螺母5,弹簧3位于缓冲器底座4内,缓冲器拉杆1的一端依次穿过缓冲器端盖2、弹簧3和缓冲器底座4后与螺母5连接。缓冲器拉杆1的第二端与缓冲器端盖2平齐,缓冲器底座4用于与车体端梁固定连接,缓冲器端盖2用于承载相邻列车的车体抵接时作用的轴向力。缓冲器端盖2在该轴向力的作用下沿缓冲器拉杆1的轴向朝向缓冲器底座4移动,同时带动弹簧3沿缓冲器拉杆1的轴向向缓冲器底座4压缩,整个过程中缓冲器拉杆1长度不会发生改变,随着缓冲器端盖2的移动会使部分缓冲器拉杆1伸出缓冲器端盖2外,并伸入另一车体内。
4.但是,上述缓冲器工作时,由于缓冲器拉杆1的长度保持不变,导致缓冲器占用的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缓冲器及轨道列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缓冲器工作时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缓冲器,包括底座、弹性导向系统和缓冲器头,底座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具有开口,弹性导向系统的第一端经开口插设于容纳腔内,并与容纳腔的内底壁抵接,缓冲器头套设在底座上,且缓冲器头的内侧壁与弹性导向系统的第二端抵接,缓冲器头可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弹性导向系统经开口朝向容纳腔的内底壁压缩,以使缓冲器头朝向底座移动。
7.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弹性导向系统包括弹性件、支撑件和拉杆,支撑件和弹性件套设在拉杆上,支撑件的第一端与容纳腔与开口相对的内底壁抵接,支撑件的第二端与弹性件的第一端抵接,弹性件的第二端和拉杆的第一端中的至少一者与缓冲器头的内侧壁抵接,缓冲器头可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拉杆朝向容纳腔的内底壁移动,以及弹性件沿拉杆的轴向压缩。
8.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支撑件包括第一套筒和盖设在第一套筒上的第一支撑平台,第一支撑平台的外边缘容纳腔的内侧壁抵接,第一支撑平台上具有第一安装孔,拉杆的第二端经第一安装孔插设于第一套筒内,弹性件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平台背离第一套筒的一面抵接。
9.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拉杆的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延伸部,延
伸部位于第一套筒内,且延伸部的端的端面与拉杆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安装孔的半径。
10.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弹性导向系统还包括端盖,端盖抵接在弹性件的第二端与缓冲器头的内侧壁之间;
11.端盖朝向缓冲器头的内侧壁的一面和缓冲器头的内侧壁中的一者上具有凹槽,另一者上具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起,凸起插设于凹槽内;
12.端盖上还具有第二安装孔,拉杆的第一端具有与第二安装孔相匹配的安装部,安装部卡接于第二安装孔内,安装部与缓冲器头的内侧壁抵接。
13.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位于缓冲器头的内侧壁与底座的外侧壁之间,限位件用于阻止缓冲器头相对于底座转动。
14.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底座的外侧壁具有第一滑槽,缓冲器头的内侧壁具有与第一滑槽相对的第二滑槽,限位件的一侧位于第一滑槽内,限位件的另一侧位于第二滑槽内;
15.第一滑槽朝向缓冲器头的一端和第二滑槽朝向底座的一端中的至少一者敞口,敞口用于可供限位件滑入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
1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底座包括第二套筒和盖设在第二套筒上的第二支撑平台,第二套筒的内壁和位于第二套筒内的第二支撑平台的部分表面共同形成容纳腔,缓冲器头包括第三套筒和盖设在第三套筒上的支撑面,第三套筒套设在第二套筒上,
17.第一滑槽位于第二套筒的外侧壁且沿第二套筒的轴向延伸,第一滑槽的敞口朝向第二支撑平台;
18.第二滑槽位于第三套筒的内侧壁且沿第三套筒的轴向延伸,第二滑槽的敞口朝向第二支撑平台。
19.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位于第二滑槽具有敞口的一端,以将限位件固定在第二滑槽内。
20.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列车,至少包括:多个车体和至少一个上述的车辆缓冲器,车辆缓冲器位于相邻两个车体之间。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及轨道列车,在车辆缓冲器的底座上设置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将弹性导向系统第一端经开口插设于容纳腔并与容纳腔的内底壁抵接,然后再将缓冲器头套设在底座上并使其内侧壁与弹性导向系统第二端抵接。当缓冲器头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弹性导向系统向容纳腔的内底壁压缩,使车辆缓冲器在工作时轴向的长度减小。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缓冲器工作时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现有的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图2中a位置处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中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中的第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中的缓冲器头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中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列车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
缓冲器拉杆;2

缓冲器端盖;3

弹簧;4

缓冲器底座;5

螺母;
[0034]
100

底座;110

容纳腔;120

第一滑槽;130

第二套筒;140

第二支撑平台;121

滑槽止挡;
[0035]
200

弹性导向系统;210

弹性件;220

支撑件;221

第一套筒;222

第一支撑平台;223

第一安装孔;230

拉杆;231

延伸部;232

安装部;240

端盖;241

第二安装孔;242

凸起;
[0036]
300

缓冲器头;310

第二滑槽;320

第三套筒;330

支撑面;340

凹槽;
[0037]
400

限位件;410

底面;420

导向圆角;
[0038]
500

固定件;501

环内面;502

螺纹面;
[0039]
600

车体;
[0040]
700

车辆缓冲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2]
随着铁路基础设施稳步推进,货运结构不断优化,铁路运输网络日趋成熟;铁路货运高效清洁的运输组织模式和运输效率在货物流通方面的优势愈发凸显。同时,由于货运列车运输能力大,承载货物多的特点,对车辆互相连接时的安全性能要求极高,而缓冲器作为车辆互连的核心部件,对车辆安全有效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缓冲器作为车辆的缓冲装置,安装在车体底架两端的中梁上,用来传递、缓冲车辆间的冲击力,并且使车辆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确保车辆安全有效的运行。
[0043]
图1为现有的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缓冲器包括缓冲器拉杆1、缓冲器端盖2、弹簧3、缓冲器底座4和螺母5,弹簧3位于缓冲器底座4内,缓冲器拉杆1的一端依次穿过缓冲器端盖2、弹簧3和缓冲器底座4后与螺母5连接。缓冲器拉杆1的第二端与缓冲器端盖2平齐,缓冲器底座4用于与车体端梁固定连接,缓冲器端盖2用于承载相邻列车的车体抵接时作用的轴向力,缓冲器端盖2在该轴向力的作用下沿缓冲器拉杆1的轴向朝向缓冲器底座4移动,同时带动弹簧3沿缓冲器拉杆1的轴向向底座压缩,整个过程中缓冲器拉杆1长度不会发生改变,随着缓冲器端盖2的移动会使部分缓冲器拉杆1伸出缓冲器端盖2外,伸
出缓冲器端盖2外的部分缓冲器拉杆1伸入另一车体内,以保证缓冲器被压缩后缓冲器拉杆1有足够多的活动空间。但是,上述缓冲器工作时,由于缓冲器拉杆1的长度保持不变,导致缓冲器占用的空间大。
[0044]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缓冲器及轨道列车,车辆缓冲器工作时占用空间较小。
[0045]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列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46]
实施例
[0047]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包括底座100、弹性导向系统200和缓冲器头300,底座100具有容纳腔110,容纳腔110具有开口,弹性导向系统200的第一端经开口插设于容纳腔110内,并与容纳腔110的内底壁抵接。缓冲器头300套设在底座100上,且缓冲器头300的内侧壁与弹性导向系统200的第二端抵接,缓冲器头300可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弹性导向系统200经开口朝向容纳腔110的内底壁压缩,以使缓冲器头300朝向底座100移动。
[0048]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底座100具有容纳腔110,容纳腔110的一端部具有开口,另外一端部封闭设计。缓冲器头300具有的第三套筒320,且第三套筒320与朝向容纳腔的一端部具有开口,另外一端部也为封闭设计。其中容纳腔110的腔体与第三套筒320的筒体的大小不同以便于互相套接;当容纳腔110的腔体大于第三套筒320的筒体时,第三套筒320插入容纳腔110内部;当容纳腔110的腔体小于第三套筒320的筒体时,容纳腔110插入第三套筒320内部。本实施例中容纳腔110插入第三套筒320内部,且容纳腔110的外侧壁与第三套筒320的内侧壁相抵接。在其套接后共同形成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相互独立,将弹性导向系统200独立封闭地安装在共同形成的内部空间中,可以使缓冲器被压缩后其内部构件不会从筒体内部伸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缓冲器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0049]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导向系统200由多个构件组合而成,弹性导向系统200的一端从容纳腔110的开口插入后与容纳腔110的内壁相抵接,另一端从第三套筒320的开口插入后与第三套筒320的内侧壁相抵接。在缓冲器压缩时,弹性导向系统200在缓冲器头300的带动下向底座100的方向压缩。
[005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首先将底座100封闭的一端与车体端梁固定连接,其具体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如可选用焊接、螺栓连接等。然后将弹性导向系统200从开口插入容纳腔110后使其互相抵接,紧接着将缓冲器头300的开口对准弹性导向系统200的另一端后套接上去,并直至弹性导向系统200与缓冲器头300的内侧壁相抵接为止,至此便完成了缓冲器的安装和组成。
[0051]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导向系统200作为车辆缓冲器上的缓冲装置其主要用于传递、缓冲轴向力。缓冲器头300用于承载相邻车体间的轴向力,在轴向力的作用下缓冲器头300沿着弹性导向系统200的轴向朝向底座100的移动,并带动弹性导向系统200向底座100的内底壁压缩。
[0052]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导向系统200包括弹性件210、支撑件220和拉杆230,支撑件220和弹性件210套设在拉杆230上。支撑件220的第一端与容纳腔110与开口相对的内底壁抵接,支撑件220的第二端与弹性件210的第一端抵接,弹性件210的第二端和拉杆230的第一端中的至少一者与缓冲器头300的内侧壁抵接,缓冲器头300可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拉
杆230朝向容纳腔110的内底壁移动,以及弹性件210沿拉杆230的轴向压缩。
[0053]
其中,弹性件210可以为弹簧或者弹性套筒,弹性件210的内壁与拉杆230的外侧壁抵接,通过拉杆230为弹性件210的压缩提供导向作用,由此避免弹性件210的压缩的过程中发生弯曲。
[0054]
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20包括第一套筒221和盖设在第一套筒221上的第一支撑平台222,第一支撑平台222的外边缘与容纳腔110的内侧壁相抵接,第一支撑平台222上具有第一安装孔223,拉杆230的第二端经第一安装孔223插设于第一套筒221内,弹性件210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平台222背离第一套筒221的一面抵接。
[0055]
具体地,支撑件220包括第一套筒221和第一支撑平台222,第一套筒221的一端与底座100的内底壁相抵接,第一支撑平台222盖设在第一套筒221的另外一端上并与之相连接。第一支撑平台222的外侧边缘与容纳腔110的内侧壁抵接,在第一支撑平台222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供拉杆230插设的第一安装孔223。弹性件210为圆柱形部件,在其轴向中心位置设置供拉杆230穿过的通孔,拉杆230的第二端在穿过弹性件210的通孔后再从第一安装孔223穿过,此时支撑件220与弹性件210便套接在拉杆230上,且支撑件220通过第一支撑平台222与弹性件210的第一端相互抵接。弹性件210的第二端与拉杆230的第一端与缓冲器头300的内侧壁相抵接。本实施例中对弹性件210不做具体限定,如可选用弹簧、橡胶体等。
[0056]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缓冲器头300在轴向力的作用下带动弹性件210沿着拉杆230的轴向朝向支撑件220压缩,同时带动拉杆230沿着第一安装孔223向第一套筒221内部移动。第一安装孔223具有导向作用可有效避免拉杆230在移动的同时发生偏移。第一套筒221的内部空间可确保伸入的拉杆230自由活动而不会触碰到底座100的内底壁。
[0057]
为了使拉杆230的第二端穿过第一安装孔223后不会与支撑件220脱离,请继续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拉杆230的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延伸部231,延伸部231位于第一套筒221内,延伸部231的端的端面与拉杆230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安装孔223的半径。
[0058]
具体地,拉杆230的第二端穿过第一安装孔223后其端部位于第一套筒221内,此时将延伸部231从第一套筒221内接入拉杆230的第二端即完成拉杆230与支撑件220的连接。因为延伸部231的端部的端面与拉杆230外侧壁的距离大于第一安装孔223的半径。所以,其可以限制支撑件220从拉杆230的第二端脱离,确保弹性导向系统200的稳定性。
[0059]
本实施例中延伸部231主要起到限位连接的作用,其具体结构有多种方式,本实施例对延伸部231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如可选用螺母、螺钉、插销等。
[006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拉杆230的第二端设置有外螺纹,在外螺纹上旋接螺母后形成延伸部231。或者在拉杆230的第二端侧壁上设置螺纹孔,在螺纹孔中旋接螺钉形成延伸部231,可以是多个螺纹孔对应接入多个螺钉。还可以在拉杆230的第二端设置沿拉杆230径向的通孔,在通孔中插入插销形成延伸部231等。
[0061]
图3为图2中a位置处的部分结构放大图。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使弹性导向系统200与缓冲器头300的内侧壁抵接的更加稳固,本实施例中弹性导向系统200还包括端盖240,端盖240抵接在弹性件210的第二端与缓冲器头300的内侧壁之间。端盖240朝向缓冲器头300的内侧壁的一面和缓冲器头300的内侧壁中的一者上具有凹槽340,另一者上具有与凹槽340相匹配的凸起242,凸起242插设于凹槽340内。
[006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端盖240上还具有第二安装孔241,拉杆230的第一端具
有与第二安装孔241相匹配的安装部232,安装部232卡接于第二安装孔241内,安装部232与缓冲器头300的内侧壁抵接。
[0063]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端盖240抵接在弹性件210与缓冲器头300的内侧壁之间,拉杆230的第一端穿过端盖240上的第二安装孔241后与缓冲器头300的内侧壁抵接。同时拉杆230将依次穿过端盖240、弹性件210、支撑件220后组成弹性导向系统200,弹性件210的两端分别与支撑件220和端盖240相抵接。在端盖240上设置凸起242,在缓冲器头300的内侧壁上设置凹槽340,通过凹凸配合使端盖240卡接在缓冲器头300的内侧壁上,有鉴于此,还可以在端盖240上设置凹槽340,对应的在缓冲器头300的内侧壁上设置凸起242的方式进行凹凸配合以实现同样的技术效果。
[0064]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导向系统200在缓冲器头300的带动下朝向容纳腔110的内底壁压缩过程中,端盖240会在其与第三套筒320的内底壁抵接位置处产生沿第三套筒320径向的偏移,发生偏移后会影响弹性导向系统200工作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凸起242和凹槽340使端盖240与第三套筒320紧密抵接,可以有效阻止出现偏移的情况,确保整个弹性导向系统200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0065]
本实施例中对凸起242和凹槽340的具体形状结构不做限定,如凸起242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或是绕着端盖240圆周设置一圈,相对应的,凹槽340对应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或是绕着端盖240圆周设置一圈。
[0066]
在一些实施例中,拉杆230穿过端盖240上的第二安装孔241后,其安装部232卡接在第二安装孔241内,然后再由端盖240与缓冲器头300凹凸配合连接以使弹性导向系统200与缓冲器头300的内侧壁互相抵接时更加稳定可靠,有利于缓冲器的正常工作。
[0067]
本实施例中的车辆缓冲器主要由底座100的容纳腔110、弹性导向系统200和缓冲器头300互相套接组成,这样就会使缓冲器头300在轴向力的作用下向底座100移动的同时会有沿底座100轴向转动的趋势,一旦有转动的情况发生势必会影响缓冲器的工作强度和可靠性。因此为了限制底座100沿轴向的转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限位件400来限制轴向的转动。
[0068]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中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4所示,本施例中还包括限位件400,限位件400位于缓冲器头300的内侧壁与底座100的外侧壁之间,限位件400用于阻止缓冲器头300相对于底座100转动。
[0069]
具体地,限位件400的上侧部分嵌入到缓冲器头300上第三套筒320的内侧壁上,限位件400的下侧部分嵌入到容纳腔110的外侧壁上,这样设置方式使限位件400只能沿着容纳腔110的轴向滑动,而无法沿轴向转动,从而可以保证在缓冲器头300向底座100移动时不会产生轴向的转动。同时限位件400为单一结构,易被磨损,本实施例中采用分立结构设计便于安装、更换和维护。
[0070]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中的第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中的缓冲器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缓冲器底座100的外侧壁具有第一滑槽120,缓冲器头300的内侧壁具有与第一滑槽120相对的第二滑槽310,限位件400的一侧位于第一滑槽120内,限位件400的另一侧位于第二滑槽310内,第一滑槽120朝向缓冲器头300的一端和第二滑槽310朝向底座100的一端中的至少一者敞口,敞口用于可供限位件400滑入
第一滑槽120或第二滑槽310。
[0071]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底座100包括第二套筒130和盖设在第二套筒130上的第二支撑平台140,第二套筒130的内壁和位于第二套筒130内的第二支撑平台140的部分表面共同形成容纳腔110。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缓冲器头300包括第三套筒320和盖设在第三套筒320上的支撑面330,第三套筒320套设在第二套筒130上。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120位于第二套筒130的外侧壁且沿第二套筒130的轴向延伸,第一滑槽120的敞口朝向第二支撑平台140。第二滑槽310位于第三套筒320的内侧壁且沿第三套筒320的轴向延伸,第二滑槽310的敞口朝向第二支撑平台140。
[0072]
具体地,第二套筒130外侧壁上的第一滑槽120朝向底座100的一端具有敞口,其另外一侧具有滑槽止挡121,滑槽止挡121可以避免限位件400沿轴向滑动时从第一滑槽120中滑出。第三套筒320的内侧壁上具有第二滑槽310,且第二滑槽310的敞口朝向第三套筒320的开口方向设置以便于限位件400滑入第二滑槽310内。
[0073]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套筒130与盖设在第二套筒130一端上的第二支撑平台140固定连接,第二套筒130的内壁与第二支撑平台140的部分表面共同形成容纳腔110。第三套筒320与支撑面330固定连接为一体,且第三套筒320套设在第二套筒130的外侧。由第二支撑平台140的部分表面、第二套筒130的内侧壁、第三套筒320的部分内侧壁及支撑面330的部分表面共同形成供弹性导向系统200安装的空间区域,且该空间区域可以使弹性导向系统200与缓冲器外部空间相互独立封闭,避免弹性导向系统200在轴向力的压缩下从筒体内部伸出占用外部空间。
[0074]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中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8所示,为了避免限位件400从滑槽的敞口中滑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件500,固定件500位于第二滑槽310具有敞口的一端,以将限位件400固定在第二滑槽310的内部。
[0075]
具体地,固定件500具有内面501和螺纹面502,固定件500套设在第二套筒130的外侧,其内面501同时与第三套筒320的端面和限位件400的底面410相抵接,并由螺纹面502与第三套筒320的端面螺纹连接,这样将限位件400的一侧固定在第二滑槽310内,将限位件400的另外一侧限制在第一滑槽120内,当缓冲器头300受到轴向力沿轴向移动时便可以带动限位件400在第一滑槽120内沿轴向滑动,从而限制第三套筒320与第二套筒130沿轴向的转动。
[0076]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组装方式如下:首先将固定件500穿入第二套筒130的外侧壁上,然后将第二套筒130与第二支撑平台140固定连接在一起。其次将限位件400一侧放入第一滑槽120内,并且限位件400的导向圆角420与滑槽止挡121相对。接着再安装缓冲器头300,将第三套筒320缓慢套设在第二套筒130的外侧,并同时将第二滑槽310对准第一滑槽120以使的限位件400的另一侧全部滑入第二滑槽310内。最后将固定件500的螺纹面502旋入第三套筒320外侧的螺纹面上即完成缓冲器的组装。
[0077]
其中固定件500的环内面501与第一滑槽120、第二滑槽310所形成的空间限定了限位件400的6个自由度。并且在此结构作用下,缓冲器头300与底座100无法实现沿轴向的相对转动。
[0078]
当缓冲器头300受到纵向力时,缓冲器纵向力传递过程如下:
[0079]
缓冲器压缩时:缓冲器头300

弹性导向系统200

缓冲器底座100

车体端梁;
[0080]
缓冲器压死时:缓冲器头300

缓冲器底座100

车体端梁;
[0081]
缓冲器反弹时:车体端梁

固定件500

缓冲器头300。
[0082]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列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列车,轨道列车至少包括多个列车车体600和多个上述实施例中的车辆缓冲器700,相邻两个车体之间设有车辆缓冲器700。
[0083]
其中,列车车体600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此处不做限制。
[0084]
例如,相邻两个车体600前后相连,可以在相邻两个车体600中前一个车体600的后端梁的端面两侧设置两个车辆缓冲器700,在后一个车体600的前端梁的端面两侧也设置两个车辆缓冲器700,前车体600的车辆缓冲器700与后车体600的车辆缓冲器700相对设置。在实际工作中,车辆缓冲器700是安装在车体600的端梁上,当相邻的车体600互相靠近时,分别安装在相邻车体600端梁上的车辆缓冲器700的缓冲器头300开始抵接并朝向底座100的方向移动,同时会带动弹性导向系统200朝向底座100的方向压缩,此时弹性导向系统200便传递、缓冲相邻车体600间的轴向力,直至两车体600达到相同的状态。对于相邻的两个车体600而言,需要采用相对设置的两对车辆缓冲器700作为一个整体的缓冲系统进行使用。本实施例中,由于轨道列车车体600具有上述实施例中的车辆缓冲器700,因而也具备上述车辆缓冲器700所具有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做赘述。
[008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008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8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88]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89]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维护工具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维护工具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