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子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5: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变速器 充电式 电子


1.本技术有关于电子变速器,尤其是一种磁吸充电式电子变速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自行车电子变速器具备电池以供应其作动所需的电力,一般常见的配置方式有可拆卸式电池以及固定设置在车架的固定式电池。可拆卸式电池需卸下充电,但由于车架上及变速器尚有其他零组件,易干涉用户拆卸电池而不易操作。固定式电池一般是以附设的连接器插接充电线充电,其易有进水风险,且连接器多次使用后容易磨损。
3.有鉴于此,本技术发明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技术发明人改良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磁吸充电式电子变速器。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变速器,其包含致动部、被动部及充电座。致动部包含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控制电路板、电池以及驱动单元,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电池及驱动单元。被动部连接在致动部的一侧且连动驱动单元。充电座设置在致动部的外表面,充电座包含第一半部,充电座的其余部分为连接第一半部的第二半部,第一半部上设置有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的第一电极、第二半部上设置有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的第二电极,充电座上设置有磁吸件,且第一半部与第二半部的结构不对称。
6.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变速器还包含对接充电座的供电接头,供电接头设有对应第一电极的第一导接点、对应第二电极的第二导接点、对应磁吸磁吸件的吸附件,供电接头的外形与充电座相配合。
7.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变速器其充电座设置在致动部上相邻于被动部的另一侧面。
8.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变速器其充电座设置在致动部上不相邻于被动部的另一侧面。
9.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变速器,其中充电座设置有第一定位对嵌结构,第一定位对嵌结构设置在第一半部及第二半部的其中之一,供电接头则设置有第二定位对嵌结构,且第一定位对嵌结构与第二定位对嵌结构相互对嵌。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外形相异,第一导接点及第二导接点的外形分别与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相配合。
10.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变速器,其中磁吸件可以设置在第一半部及第二半部之间的连接处。
11.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变速器,其中磁吸件可以设置在第一半部及第二半部的其中之一。充电座上可以设有定位磁吸件,定位磁吸件及吸附件分别具有同极磁性。供电接头可以设有对应磁吸定位磁吸件的定位吸附件。磁吸件及定位吸附件可以分别具有同极磁性。
12.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变速器借由充电座的结构不对称来定位供电接头的对接方向借此避免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错误对接第一导接点及第二导接点而损坏控制电路板。
附图说明
13.图1及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子变速器的立体示意图。
14.图3至图8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子变速器的各种结构不对称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15.图9及图10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子变速器的立体示意图。
16.附图标记说明:
17.100:致动部;
18.110:外壳;
19.120:控制电路板;
20.130:电池;
21.140:驱动单元;
22.141:齿轮箱;
23.151/152:束具;
24.200:被动部;
25.210:拨链臂;
26.211:框部;
27.220:导引齿轮;
28.300:充电座;
29.301:第一半部;
30.302:第二半部;
31.310:第一电极;
32.320:第二电极;
33.330:磁吸件;
34.330a:定位磁吸件;
35.340:第一定位对嵌结构;
36.400:供电接头;
37.401:导线;
38.410:第一导接点;
39.420:第二导接点;
40.430:吸附件;
41.430a:定位吸附件;
42.440:第二定位对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43.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变速器,其至少包含致动部100、被动部200、充电座300及磁吸件330。于本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电子变速器还包含对接充电座300的供电接头400。
44.致动部100包含外壳110以及设置在外壳110内的控制电路板120、电池130以及驱动单元140,本实施例的驱动单元140为马达,亦可为电磁阀等可输出机械动能的装置,控制
电路板120电性连接电池130及驱动单元140。本实施例以后变速器(rear derailleur)为例,致动部100的一侧设有束具151以对应后轮飞轮(freewheel/cassette)的位置锁附于车架上。
45.被动部200连接在致动部100的一侧面且借由齿轮箱141啮合而连动于驱动单元140。本实施例以后变速器为例,其被动部200之中包含拨链臂210,拨链臂210具有框部211以供链条穿过。拨链臂210的框部211之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引齿轮220以供链条绕设于其上,于本实施例中较佳地包含有两个导引齿轮220。驱动单元140能够驱动被动部200作动而移动其框部211,借此改变链条的位置以啮合于飞轮中选定的齿轮。
46.充电座300可根据设计上需求设置在致动部100上相邻或相反于被动部200所在侧面的另一侧面并且外露于致动部100的外表面,本实施例设置在相邻于被动部200的另一侧面,充电座300包含第一半部301,充电座300的其余部分为沿分界线连接第一半部301的第二半部302,在此第一半部301及第二半部302并不限定恰好对半分割充电座300。第一半部301上设置有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120的第一电极310、第二半部302上设置则有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120的第二电极320。再者,充电座300上设置有磁吸件330,且第一半部301与第二半部302的结构不对称。
47.供电接头400设有对应第一电极310的第一导接点410、对应第二电极320的第二导接点420、对应磁吸磁吸件330的吸附件430,供电接头400的外形与充电座300相配合。具体而言,磁吸件330及其对应吸附件430的其中之一为磁性件,例如磁铁;另一者可以是具有异极磁性的磁性件也可以是铁件等可与磁铁磁性相吸的材质。当供电接头400对接充电座300时,磁吸件330与吸附件430能够相互磁吸而将供电接头400吸附于充电座300,且第一电极310对接第一导接点410而相互电性连接、对应第二电极320对接第二导接点420而相互电性连接。供电接头400的一侧延伸有导线401且导线401位于被动部200的动作行程之外。
48.于本实例中,第一半部301与第二半部302的结构不对称的实施方式具体说明如下。
49.参阅图3所示一种外形不对称的实施方式,充电座300设置有第一定位对嵌结构340,第一定位对嵌结构340设置在第一半部301及第二半部302的其中之一,供电接头400则设置有第二定位对嵌结构440。第一定位对嵌结构340与第二定位对嵌结构440是相互对嵌的榫、槽结构,二者可对换形式配置。磁吸件330置中设置在第一半部301及第二半部302之间的连接处。
50.参阅图4所示另一种外形不对称的实施方式,第一电极310与第二电极320的外形相异,第一导接点410及第二导接点420的外形分别与第一电极310及第二电极320相配合。而且,第一电极310与第一导接点410本身也可以构成相互对嵌的榫、槽结构以定位对接位置,且二者可对换形式配置,第二电极320与第二导接点420亦同。
51.除上述外形不对称的配置,也可以是磁吸配置不对称的配置,如图5至图8所示,可以借由另外配置的定位磁吸件330a或定位吸附件430a来定位供电接头400的对接方向。
52.图5所示为一种磁吸配置不对称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第一电极310与第一导接点410本身也可以构成相互对嵌的榫、槽结构以定位对接位置,且二者可对换形式配置,第二电极320与第二导接点420亦同。第一电极310及第二电极320的外形可以相同而且分别与第一导接点410及第二导接点420对嵌。磁吸件330设置第一半部301及第二半部302的其中
之一。因此当供电接头400反向对接充电座300时,磁吸件330与吸附件430无法相互磁吸而使供电接头400松脱。
53.图6所示为另一种磁吸配置不对称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第一电极310与第一导接点410本身也可以构成相互对嵌的榫、槽结构以定位对接位置,且二者可对换形式配置,第二电极320与第二导接点420亦同。第一电极310及第二电极320的外形可以相同而且分别与第一导接点410及第二导接点420对嵌。充电座300上设有定位磁吸件330a,定位磁吸件330a及吸附件430分别具有同极磁性。因此当供电接头400反向对接充电座300时,将使定位磁吸件330a及吸附件430靠近而互斥故使供电接头400松脱。
54.再者,参阅图7,供电接头400上还可以设有对应磁吸定位磁吸件330a的定位吸附件430a。具体而言,定位磁吸件330a及其对应定位吸附件430a的其中之一为磁性件,例如磁铁;另一者可以是具有异极磁性的磁性件也可以是铁件。当供电接头400对接充电座300时,定位磁吸件330a与定位吸附件430a能够相互磁吸。
55.图8所示为另一种磁吸配置不对称的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第一电极310与第一导接点410本身也可以构成相互对嵌的榫、槽结构以定位对接位置,且二者可对换形式配置,第二电极320与第二导接点420亦同。第一电极310及第二电极320的外形可以相同而且分别与第一导接点410及第二导接点420对嵌。供电接头400设有定位吸附件430a,磁吸件330及定位吸附件430a分别具有同极磁性。因此当供电接头400反向对接充电座300时,将使磁吸件330及定位吸附件430a靠近而互斥故使供电接头400松脱。
56.参阅图9至图10,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变速器,其至少包含致动部100、被动部200、充电座300及磁吸件330。于本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电子变速器还包含对接充电座300的供电接头400,供电接头400的一侧延伸有导线401。
57.致动部100包含外壳110以及设置在外壳110内的控制电路板120、电池130以及驱动单元140,本实施例的驱动单元140为马达,亦可为电磁阀等可输出机械动能的装置,控制电路板120电性连接电池130及驱动单元140。本实施例以前变速器(front derailleur)为例,致动部100的一侧设有束具152以对应前齿盘(chain ring/chain wheel)的位置设置于车架的立管(seat tube)上。
58.被动部200连接在致动部100的一侧且借由齿轮箱141啮合而连动于驱动单元140。本实施例以前变速器为例,其被动部200之中包含拨链臂210,拨链臂210具有框部211以供链条穿过。驱动单元140能够驱动被动部200作动而平移其框部211,借此改变链条的位置以啮合于选定的前齿盘。
59.充电座300设置在致动部100上异于于被动部200所在侧面的另一侧面并且外露于致动部100的外表面,且于本实施例中,被动部200所在的侧面相反于充电座300所在的侧面。充电座300包含第一半部301,充电座300的其余部分为沿分界线连接第一半部301的第二半部302,第一半部301上设置有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120的第一电极310、第二半部302上设置有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120的第二电极320,充电座300上设置有磁吸件330,且第一半部301与第二半部302的结构不对称。
60.供电接头400设有对应第一电极310的第一导接点410、对应第二电极320的第二导接点420、对应磁吸磁吸件330的吸附件430,供电接头400的外形与充电座300相配合。导线401位于被动部200的动作行程之外。
61.于本实例中,第一半部301与第二半部302的结构不对称的实施方式如同上述第一实施例。
62.本技术的电子变速器借由磁吸方式将供电接头400吸附于充电座300而使第一电极310及第二电极320能够分别对接第一导接点410及第二导接点420以进行充电。其操作便利且外壳110不需开孔而使致动部100防水性佳。再者,借由充电座300的结构不对称来定位供电接头400的对接方向借此避免第一电极310及第二电极320错误对接第一导接点410及第二导接点420而损坏控制电路板120。
6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其他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的等效技术、手段等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