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车及其连杆后桥、加强板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1:4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后桥 汽车 连杆 特别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及其连杆后桥、加强板。


背景技术:

2.以往汽车后副车架大多出现在豪华的轿车和越野车上,现在随着车市竞争日益增长,各中端甚至低端车型也开始安装后副车架。后副车架应用于多连杆后桥,可将悬架散件集成为一个总成,便于安装;可隔绝路面振动,提高整车nvh性能,对整车操控和舒适性有重要影响。后副车架到车身可分为软连接(衬套)和硬连接(不带衬套),软连接可更好地隔绝路面震动带来良好的舒适性。研究表明,对软连接后副车架到车身前安装点进行加强,可提高安装点动刚度,进而提高整车nvh性能,可提高安装点接头可靠性。
3.以往刀锋臂四连杆后桥使用的后副车架到车身加强板一端连接副车架衬套,一端通过螺栓直接连车身。
4.然而,当刀锋臂通过支架连接到车身时,刀锋臂支架通常会和加强板到车身连接点干涉,导致布置困难,加强板需额外的螺栓、焊接螺母等,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式的后副车架到车身前安装点加强板,不仅消除了装配干涉,避免影响到结构的布局,而且还简化了装配工艺过程,减少了零件和连接件的使用数量,从而有助于降低了汽车的生产成本。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集成式的后副车架到车身前安装点加强板的连杆后桥。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连杆后桥的汽车。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集成式的后副车架到车身前安装点加强板,包括:
10.用于连接后副车架的第一部分;
11.用于连接车身,且用于安装刀锋臂的第二部分;
12.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部分。
13.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一体冲压成型。
14.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和/或所述第二部分设置有翻边。
15.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设有用于同所述后副车架的后副车架前衬套配合的套筒安装面。
16.优选地,所述套筒安装面设有用于同所述后副车架前衬套的内管接触配合的凸台。
17.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套筒安装面,用于同所述后副车架前衬套配合的垫片。
18.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分设置有加强筋。
19.优选地,所述第二部分为刀锋臂支架。
20.一种连杆后桥,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为如上所述的集成式的后副车架到车身前安装点加强板。
21.一种汽车,包括:连杆后桥和车身,所述连杆后桥为如上所述的连杆后桥。
22.优选地,第一部分设有用于同后副车架的后副车架前衬套配合的套筒安装面,所述套筒安装面通过后副车架前衬套安装螺栓与所述后副车架前衬套连接;
23.第二部分为刀锋臂支架,所述刀锋臂支架通过刀锋臂支架安装螺栓与所述车身连接。
24.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的后副车架到车身前安装点加强板中,通过第一部分以实现了加强板与车身的连接,再通过第二部分不仅实现了加强板与车身的连接,而且还实现了刀锋臂与车身的连接,即为通过结构的集成实现了功能的集成,不仅消除了装配干涉,避免影响到结构的布局,而且还简化了装配工艺过程,减少了零件和连接件的使用数量,从而有助于降低了汽车的生产成本。基于此,本方案适用于软连接后副车架到车身前安装点加强的应用场景。
2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连杆后桥,由于采用了上述的集成式的后副车架到车身前安装点加强板,因此其也就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照前面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2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由于采用了上述的连杆后桥,因此其也就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照前面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强板的安装俯视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强板的安装侧视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强板的结构侧视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强板的结构仰视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强板的结构俯视图。
33.其中,1为加强板,2为刀锋臂,3为后副车架前衬套,5为车身,101为套筒安装面,102为连接面,103为刀锋臂支架,401为后副车架前衬套安装螺栓,402为刀锋臂支架安装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的后副车架到车身前安装点加强板,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
36.用于连接后副车架的第一部分;
37.用于连接车身5,且用于安装刀锋臂2的第二部分;
38.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连接部分。
39.在本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部分可采用现有结构与后副车架实现连接,此处不作赘述;第二部分既作为该加强板1到车身5的连接结构,又作为刀锋臂2到车身5的连接结构,即为通过结构的集成(两种连接结构合二为一)以实现了功能的集成,如此一来,不仅可避免发生装配干涉,避免影响结构的布局,而且还简化了装配工艺(精简连接结构),以此可减少了零件和连接件的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装配重量。此外,连接部分起到强化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接的作用,以确保该加强板1的使用寿命。
40.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的后副车架到车身前安装点加强板中,通过第一部分以实现了加强板1与车身5的连接,再通过第二部分不仅实现了加强板1与车身5的连接,而且还实现了刀锋臂2与车身5的连接,即为通过结构的集成实现了功能的集成,不仅消除了装配干涉,避免影响到结构的布局,而且还简化了装配工艺过程,减少了零件和连接件的使用数量,从而有助于降低了汽车的生产成本。基于此,本方案适用于软连接后副车架到车身前安装点加强的应用场景。
41.在本方案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结构强度和减少连接结构(无需考虑焊接工艺);相应地,第一部分、连接部分和第二部分采用一体成型。作为优选,第一部分、连接部分和第二部分一体冲压成型。本方案如此设计,具有成本更低、更易于制造,以及对于不同车型更易于实现适配性设计布置等特点。当然,本方案中的加强板的一体成型还可以采用一体铸造成型,此处不再赘述。
42.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该加强板1整体的强度和刚度,这就要求该加强板设有补强结构;相应地,如图3所示,第一部分、连接部分和/或第二部分设置有翻边。本方案的补强结构如此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等特点。
43.再进一步地,第一部分设有用于同后副车架的后副车架前衬套3配合的套筒安装面101。其中,如图3所示,套筒安装面101为朝向后副车架前衬套3的下陷安装面,而且该套筒安装面101开设有用于安装后副车架前衬套安装螺栓的螺栓孔。本方案如此设计,以便于实现了加强板1与后副车架前衬套3的快速连接。在本方案中,加强板的第一部分采用原有的结构与后副车架前衬套3连接,即为加强板的套筒安装面101还是采用原有的后副车架前衬套安装螺栓401连接后副车架前衬套3,无需使用额外的螺栓和螺母,如此一来,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
44.具体地,套筒安装面101设有用于同后副车架前衬套3的内管接触配合的凸台。也就是说,套筒安装面101的设有用于同后副车架前衬套3的内端壁接触配合的凸台,即为通过套筒安装面101的凸台与后副车架前衬套3的内端壁的对合,有助于实现了加强板1的第一部分的快速定位连接。
45.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的后副车架到车身前安装点加强板还包括:设置于套筒安装面101,用于同后副车架前衬套3配合的垫片。即为加强板1集成有用于同后副车架前衬套3配合的垫片,如此一来,有助于减少了零散件的数量,以此可有利于
简化了装配工作量。
46.再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连接部分设有连接面102,且该连接面102设置有加强筋,以此可有助于提升结构的强度和刚性,从而可增强了加强板的使用耐久性。
47.在本方案中,如图3所示,第二部分为刀锋臂支架103。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的加强板1去除了原有用于连接车身5的部分,取而代之的是集成有原本用于连接刀锋臂2与车身5的刀锋臂支架。即为通过加强板与原有刀锋臂支架的集成设计,以便于实现了两种装配结构(加强板与车身的装配结构和刀锋臂2与车身的装配结构)的优化,而且还有助于提高了刀锋臂安装点动刚度,进而可进一步提高了整车nvh性能。此外,本方案中还是使用原有的刀锋臂支架安装螺栓402连接刀锋臂支架103与车身5,而无需再使用额外的螺栓和螺母,以此可再进一步地降低生产成本。
4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连杆后桥,包括:加强板1,所述加强板为如上所述的集成式的后副车架到车身前安装点加强板。由于本方案采用了上述的集成式的后副车架到车身前安装点加强板,因此其也就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照前面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4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连杆后桥和车身5,所述连杆后桥为如上所述的连杆后桥。由于本方案采用了上述的连杆后桥,因此其也就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照前面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50.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部分设有用于同后副车架的后副车架前衬套3配合的套筒安装面101,如图1所示,套筒安装面101通过后副车架前衬套安装螺栓401与后副车架前衬套3连接;
51.如图3所示,第二部分为刀锋臂支架103,如图1所示,刀锋臂支架103通过刀锋臂支架安装螺栓402与所述车身5连接。在本方案中,后副车架前衬套安装螺栓401和刀锋臂支架安装螺栓402均使用原有的螺栓进行相应地连接,即为套筒安装面101采用原有的后副车架前衬套安装螺栓401与后副车架前衬套3连接,刀锋臂支架103采用原有的刀锋臂支架安装螺栓402与所述车身5连接。本方案如此设计,一来则无需使用额外的螺栓和螺母,在保证连接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和重量;二来则不必更改车身设计,从而更加有利于车辆的升级和改装。
52.下面再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介绍:
5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适用于支架式刀锋臂连杆后悬架,且为低成本集成式的后副车架到车身前安装点加强板,其不需额外的螺栓、焊接螺母等,性能高、成本低,可提高汽车的nvh性能和安装点接头的可靠性。
54.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的后副车架到车身前安装点加强板,其包括加强板1、刀锋臂2、后副车架前衬套3、原车后副车架前衬套安装螺栓401、原车刀锋臂支架安装螺栓402和车身5;所述加强板1包括:套筒安装面101、连接面102和刀锋臂支架103。
55.优选的,所述加强板加强部分和所述刀锋臂支架103为一体冲压成型,所述加强板1对于不同车型容易设计布置;
56.优选的,所述加强板1不需额外的螺栓、螺母和焊缝,在保证高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成本;
57.优选的,所述加强板1外设翻边,提高整体的强度和刚度;
58.优选的,所述加强板1集成后副车架前衬套垫片,减少零件数量;
59.优选的,所述套筒安装面101为降低制造难度,在和后副车架前衬套内管接触处设置凸台,在所述凸台上设置配合面;
60.优选的,所述连接面102连接所述套筒安装面101和所述刀锋臂支架103,设置加强筋,造型除考虑周边布置外还平滑过渡,避免应力集中;
61.优选的,所述刀锋臂支架103在原车中即为必须件,用于安装所述刀锋臂2,通过4个螺栓和所述车身5相连接;
62.优选的,所述刀锋臂支架103、所述连接面102和所述套筒安装面101为1个零件,一体冲压成型;
63.优选的,所述加强板1使用原车刀锋臂支架安装螺栓402和车身5连接,使用所述原车后副车架前衬套安装螺栓401和后副车架连接,不需额外的螺栓和焊接螺母,在保证高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成本。
6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的后副车架到车身前安装点加强板,适用于软连接后副车架到车身前安装点加强,可提高前安装点动刚度,进而提升汽车的nvh性能;可提高前安装点接头的可靠性,避免接头失效;可集成衬套垫片,减少零件数量;在提升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
6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66.1、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支架式刀锋臂连杆后桥,副车架到车身前安装点加强板布置的问题,同时具备较低的成本和散件数量,有利于提高后桥集成度。
67.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强板,可提高副车架前安装点动刚度,并同时提高刀锋臂安装点动刚度,进而提高整车nvh性能;
68.3、刀锋臂支架到车身安装点由4点安装提升为5点安装(四处刀锋臂支架安装螺栓402 一处后副车架前衬套安装螺栓401),可提高前安装点接头的可靠性,避免接头失效;可集成衬套垫片,减少零件数量。
69.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强板采用冲压一体成型,没有焊缝,不必考虑焊接工艺,在避让周边件的同时,更易设计方案,更易制造,适合较多车型布置。
7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强板使用原刀锋臂支架安装螺栓、原后副车架前衬套螺栓和焊接在车身中的螺母相连接,不必更改车身设计,不必使用额外的螺栓和螺母,没有焊缝,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和重量。同时易于车辆的升级和改装。
7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的后副车架到车身前安装点加强板,经实车试验和cae仿真分析表明,对后副车架前安装点x、y向动刚度和刀锋臂安装点x向动刚度均有显著加强作用,这种方法和结构在国内外已上市车型中均未发现应用,在支架式刀锋臂4杆形式后悬架应用有极大的优势。
7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的后副车架到车身前安装点加强板。所述加强板集成刀锋臂支架和后副车架前衬套垫片,所述加强板包括套筒安装面、连接面和刀锋臂支架;所述套筒安装面通过所述原车后副车架前衬套安装螺栓连接后副车架前衬套,所述刀锋臂支架通过所述原车刀锋臂支架安装螺栓连接车身,所述连接面连接所述套筒安装面和所述刀锋臂支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集成式的后副车架到车身前安装点加
强板,不必更改车身设计,不必使用额外的螺栓和螺母,没有焊缝,易布置,成本低,散件数量少,有利于提高后桥集成度,可提高副车架前安装点动刚度,同时提高刀锋臂安装点动刚度,进而提高整车nvh性能。
73.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7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