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撑杆座组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1-06-15 19:5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撑杆 轨道 组件 道路运输 车辆
撑杆座组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运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撑杆座组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27t轴重运煤专用敞车在大秦、瓦日、蒙华、唐呼等专用线路上运输煤炭,适应大秦等专线现有装卸货设施、运输组织,车辆载重87t,单车运能较c80系列敞车(载重80t)提高8.75%,降低车辆自重引起的无效运输、提高运输效率效果明显。在牵引定数和运量相同的情况下,可降低运输密度约19%,有效降低车辆采购、运维和装卸作业等成本,提高运能、降本增效,经济效益显著。

铁路专用货车车体轻量化要求较高,车体刚度较通用货车弱,为提高车体刚度及抗变形能力,在车内两侧墙间设置撑杆,利用设置于侧墙上的撑杆座连接支撑杆。

撑杆座主要承受拉应力,散粒货物外涨、翻车机卸货作业、车辆纵向冲击等各工况下,撑杆座受拉应力且受力情况较为恶劣。相关技术中的撑杆座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撑杆座包括安装板50’和立板60’,安装板50’和立板60’之间焊接连接形成焊缝。撑杆座上均未设置防止支撑杆10’在竖直方向上转动的结构。在车辆使用或运行过程中,当支撑杆10’意外折断而转出车厢1’时,极易转出车辆的上部限界,翻车机卸货时,断裂的支撑杆10’容易与装卸货的设备发生接触碰撞,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撑杆座组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撑杆断裂后在竖直方向上转动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撑杆座组件,用于将支撑杆安装至车厢上,撑杆座组件包括:座体,设置在车厢上,支撑杆与座体连接;止挡部,与座体连接或者与座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止挡部在车厢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支撑杆的上方,以止挡支撑杆向上运动。

进一步地,座体包括筋板以及两个折弯板,两个折弯板与筋板均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折弯板分别朝向远离筋板的方向折弯。

进一步地,在竖直方向上,支撑杆绕座体可转动地设置,当支撑杆绕座体向上转动时,支撑杆的轴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其中,α小于等于13°。

进一步地,折弯板包括:第一板体,与车厢连接;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连接,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具有夹角;第三板体,与第二板体连接,止挡部设置在第三板体上;其中,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第三板体上设有安装孔,支撑杆经安装孔与第三板体枢转连接。

进一步地,止挡部为设置在第三板体上的凸起。

进一步地,折弯板与车厢通过紧固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厢和设置在车厢上的撑杆座组件,撑杆座组件为上述的撑杆座组件。

进一步地,轨道车辆包括多个撑杆座组件,多个撑杆座组件中的至少两个撑杆座组件对应设置在车厢的相对设置的侧壁上。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设置了止挡部,从而在支撑杆的一端由座体上脱落或者支撑杆意外断裂时,止挡部能够对支撑杆在竖直方向上旋转,进而防止支撑杆旋转后进入车辆的高度界限,与装卸货的设备发生接触碰撞,杜绝了安全隐患。相对于相关技术中,撑杆座组件没有止挡部而言,本申请的撑杆座组件在保证支撑杆安装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对支撑杆起到止挡作用,限制支撑杆绕座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使得意外断裂的支撑杆不会进入车厢的上部界限,保证了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卸货时,断裂的支撑杆不会与卸货装备发生接触碰撞,提高了车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轨道车辆的撑杆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撑杆座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辆的实施例的撑杆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撑杆座组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3的撑杆座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支撑杆);

图6示出了图5的撑杆座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5的支撑杆转动至极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8示出了图5的撑杆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车厢;10、支撑杆;20、座体;21、筋板;22、折弯板;221、第一板体;222、第二板体;223、第三板体;23、安装孔;30、止挡部;40、紧固件;50’、安装板;60’、立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撑杆座组件,用于将支撑杆10安装至车厢1上,该实施例的撑杆座组件包括座体20和止挡部30。座体20设置在车厢1上,支撑杆10与座体20连接;止挡部30与座体20连接或者与座体20为一体成型结构,止挡部30在车厢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支撑杆10的上方,以止挡支撑杆10向上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了止挡部30,从而在支撑杆10的一端由座体20上脱落或者支撑杆10意外断裂时,止挡部30能够对支撑杆10在竖直方向上旋转,进而防止支撑杆10旋转后进入车辆的高度界限,与装卸货的设备发生接触碰撞,杜绝了安全隐患。相对于相关技术中,撑杆座组件没有止挡部而言,本实施例的撑杆座组件在保证支撑杆10安装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对支撑杆10起到止挡作用,限制支撑杆10绕座体20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使得意外断裂的支撑杆10不会进入车厢1的上部界限,保证了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卸货时,断裂的支撑杆10不会与卸货装备发生接触碰撞,提高了车辆使用的安全性。

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座体20包括筋板21以及两个折弯板22,两个折弯板22与筋板21均焊接连接。

现有技术中的撑杆座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板50’和立板60’之间的焊缝长期受到支撑杆传递来的拉应力,在车辆装载货物时容易造成安装板50’和立板60’之间的焊缝开裂,造成撑杆座破损,影响车辆使用的安全性,提高了车辆的检修率,进而提高了成本。

具体地,筋板21和折弯板22焊接连接,从而在焊接处形成焊缝a(如图6中所示)。当车厢1承载货物时,由于货物的挤压作用,使得支撑杆10对座体20施加拉力f(如图6中所示),使整个座体20受到拉应力的作用。因此,折弯板22受到支撑杆10传递的拉应力,而由于筋板21和折弯板22的焊接结构,焊缝a处受到挤压应力,进而使得整个撑杆座组件的结构受力更为合理。

优选地,如图4和图6所示,两个折弯板22分别朝向远离筋板21的方向折弯。

上述设置使得折弯板22与筋板21之间的焊缝承受压应力,改善了座体20的受力,保证了支撑杆10的正常支撑效果,提高了车辆载货时的安全性。

如图5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竖直方向上,支撑杆10绕座体20可转动地设置,当支撑杆10绕座体20向上转动时,支撑杆10的轴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其中,α小于等于13°。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10绕座体20可转动地设置,从而使支撑杆10比较灵活,方便支撑杆10的安装和拆卸。支撑杆10绕座体20向上转动的角度小于等于13°,从而在支撑杆10因意外发生断裂时,限制了支撑杆10可达到的最高高度,即使支撑杆10断裂也能够保证整个支撑杆10都在车厢1的内部,进而避免断裂后的支撑杆10与装卸货设备发生碰撞,保证了车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折弯板22包括第一板体221、第二板体222和第三板体223。第一板体221与车厢1连接;第二板体222与第一板体221连接,第一板体221与第二板体222之间具有夹角;第三板体223与第二板体222连接,止挡部30设置在第三板体223上;其中,第一板体221、第二板体222和第三板体223为一体成型结构。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折弯板22是由一整块钢板折弯形成了第一板体221、第二板体222和第三板体223。上述设置保证了折弯板22的整体结构强度,进而保证了座体20的结构强度。

如图5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板体223上设有安装孔23,支撑杆10经安装孔23与第三板体223枢转连接。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杆10上也设有通孔,螺栓依次穿过第三板体223上的安装孔23和支撑杆10上的通孔,以使支撑杆10与第三板体223之间枢转连接。上述结构比较简单,便于装配,成本较低。

优选地,止挡部30为设置在第三板体223上的凸起。

止挡部30与第三板体223也为一体成型结构,加工比较简单,且止挡部30与第三板体223之间的结构强度较好。

当然了,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止挡部30也可与座体20分体设置,只要使止挡部30能够有效止挡支撑杆10在竖直方向上的转动高度即可。

如图4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折弯板22与车厢1通过紧固件40连接。

上述连接方式结构简单,便于装配,连接强度高。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厢1和设置在车厢1上的撑杆座组件,撑杆座组件为上述的撑杆座组件。

在本实施中,由于设置了止挡部30,从而在支撑杆10的一端由座体20上脱落或者支撑杆10意外断裂时,止挡部30能够对支撑杆10在竖直方向上旋转,进而防止支撑杆10旋转后进入车辆的高度界限,与装卸货的设备发生接触碰撞,杜绝了安全隐患。

因此,具有上述撑杆座组件的轨道车辆也具有上述优点。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轨道车辆包括多个撑杆座组件,多个撑杆座组件中的至少两个撑杆座组件对应设置在车厢1的相对设置的侧壁上。

在轨道车辆上设置支撑杆10时,支撑杆10的两端均通过撑杆座组件安装至车厢1的侧壁上,以提高车厢1的强度及刚度。支撑杆可以水平设置,也可倾斜设置,可根据车厢1的强度需求进行布置。

由于轨道车辆的车体轻量化要求较高,车体刚度较通用货车弱,为提高车体刚度及抗变形能力,在车厢的两侧墙间设置支撑杆,利用设置于侧墙上的撑杆座组件连接支撑杆。撑杆座组件主要承受拉应力,散粒货物外涨、翻车机卸货作业、车辆纵向冲击等各工况下,撑杆受组件拉应力且受力情况较为恶劣。

本实施例的撑杆座组件采用筋板21和折弯板22焊接结构,结构简单可靠,保证组装后的焊缝设置在受压应力位置,改善结构受力情况,提高撑杆座组件的可靠性,延长撑杆座组件的使用寿命,降低撑杆座组件由于焊缝疲劳破损、腐蚀,导致检修更换率过高的问题。撑杆座组件增加了防止支撑杆10折断后侵入车辆限界的止挡部30,提高了车辆运行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本实施例的撑杆座组件具有以下优点:

撑杆座组件的配件数量少、制造工艺简单,结构可靠,制造成本低;

撑杆座组件的组装工艺简单,组装焊缝位置合理、可靠性高,延长了撑杆座组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检修维护成本;

撑杆座组件具有防止支撑杆10转出的功能,避免在使用中支撑杆10意外折断,进入车辆限界或与翻车机等装卸货设备发生碰撞等安全隐患。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由于设置了止挡部,从而在支撑杆的一端由座体上脱落或者支撑杆意外断裂时,止挡部能够对支撑杆在竖直方向上旋转,进而防止支撑杆旋转后进入车辆的高度界限,与装卸货的设备发生接触碰撞,杜绝了安全隐患。相对于相关技术中,撑杆座组件没有止挡部而言,本申请的撑杆座组件在保证支撑杆安装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对支撑杆起到止挡作用,限制支撑杆绕座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使得意外断裂的支撑杆不会进入车厢的上部界限,保证了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卸货时,断裂的支撑杆不会与卸货装备发生接触碰撞,提高了车辆使用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