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汽车的立柱支架及汽车的A柱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0: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汽车 立柱 支架 车身 结构

汽车的立柱支架及汽车的a柱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身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汽车的立柱支架及汽车的a柱。


背景技术:

2.汽车侧部车身的立柱内部通常安装有帘式气囊,该帘式气囊能够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从立柱内部弹出并隔离至车身与车内人员之间,从而在车内人员被甩击至车身侧部时对车内人员的冲势进行缓冲,降低车内人员的人身伤害风险。但是上述帘式气囊的设置一般存在两个问题:一、帘式气囊的展开方向不稳定,在出现交通事故时帘式气囊在一定几率下难以从车身内部可靠冲出并展开,而在车身内部展开的帘式气囊不仅难以隔离至车身与车内人员之间进行缓冲,还有可能将侧部车身冲击破裂进而导致车身碎片划伤车内人员;二,除帘式气囊外,侧部车身的立柱一般还需安装汽车天窗系统的管道和/或电子系统的线路,立柱内部的安装空间极其有限,帘式气囊和管道线束的集中设置较易导致立柱的横截面面积增大,从而影响驾驶员的前后视野,驾驶安全性不能得到可靠保障。
3.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汽车的立柱支架及汽车的a柱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或者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或一定程度上缓解现有汽车的立柱内部安装的帘式气囊难以可靠冲出车身内部并展开、立柱内部安装的多种配件导致立柱过度遮挡驾驶视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立柱支架,所述立柱支架设置于汽车的立柱内板与立柱内饰板之间,所述立柱支架包括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之间的导向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至所述立柱内饰板背离车内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至所述立柱内板面向车内的一侧,所述立柱支架在所述导向结构的上方围设有允许汽车的管线穿过的容纳空间,所述立柱支架在所述导向结构的下方形成有汽车的帘式气囊的容纳空间,所述导向结构设置成能够通过阻碍所述帘式气囊向上展开的方式引导所述帘式气囊展开。
5.在上述立柱支架的优选技术的方案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之间的导向横板。
6.在上述立柱支架的优选技术的方案中,所述导向横板的侧端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沿汽车的z向向上延伸,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导向横板平滑连接。
7.在上述立柱支架的优选技术的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上侧端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沿汽车的y向朝车内延伸,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平滑连接。
8.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的a柱,所述a柱包括连接于汽车的车身与车棚之间的立柱内板、设置于所述立柱内板靠近车内的一侧的立柱内饰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立柱内板与所述立柱内饰板之间的立柱支架,所述立柱支架包括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之间的导向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至所述立柱内饰板背离车内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至所述立柱内板面向车内的
一侧,所述立柱支架在所述导向结构的上方围设有允许汽车的管线穿过的容纳空间,所述立柱支架在所述导向结构的下方形成有汽车的帘式气囊的容纳空间,所述导向结构设置成能够通过阻碍所述帘式气囊向上展开的方式引导所述帘式气囊展开。
9.在上述a柱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以卡接方式连接至所述立柱内饰板,并且/或者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以卡接方式连接至所述立柱内板。
10.在上述a柱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沿汽车的z向连接于所述导向结构侧端的卡板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卡板结构上的卡槽,以及所述立柱内饰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的卡柱。
11.在上述a柱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卡槽为矩形卡槽,并且所述卡柱为与所述矩形卡槽相匹配的方形卡柱。
12.在上述a柱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沿汽车的z向连接于所述导向结构侧端的卡钩结构,所述立柱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钩结构卡接匹配的卡孔。
13.在上述a柱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卡钩结构与所述立柱内板螺接固定。
14.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立柱支架能够连接至汽车的立柱内板和立柱内饰板之间,在实现立柱内板和立柱内饰板的可靠连接的同时还能够在立柱支架内部的分隔出上下两个安装空间,以便通过上部安装空间安装汽车管线、通过下部安装空间安装帘式气囊,实现了立柱内部安装空间的合理叠化,从而防止立柱宽度尺寸过大而遮挡驾驶员视线。在此基础上,帘式气囊的下置使得帘式气囊仅能在导向结构的阻挡下向下展开进而冲出立柱进入车内,通过导向结构将帘式气囊的非展开方向封堵,保证了帘式气囊展开方向的准确性。
15.优选地,导向结构的侧端设置有第一翻边,第一翻边沿汽车的z向向上延伸并与导向结构平滑连接,以便使导向结构的侧端与帘式气囊接触的位置平滑设置且侧端边缘远离帘式气囊,从而在帘式气囊沿导向结构充气扩展时防止立柱支架的尖锐端部划破帘式气囊,保证了帘式气囊的工作可靠性。
16.优选地,第一连接结构的上侧端沿汽车的y向朝车内设置有第二翻边,第二翻边与第一连接结构平滑连接,以便防止汽车管线被第一连接结构的尖锐侧端磨损划破进而导致汽车的电子系统或天窗系统故障。
17.优选地,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中的至少一个以卡接方式连接至立柱内板或立柱内饰板,以便于维修人员能够快速拆卸立柱位置以维护帘式气囊或汽车管线,为维修人员设置足够的操作空间,并且便于维修人员在立柱支架变形或受损时对其进行快速更换。
18.更优选地,第一连接结构与立柱内饰板背离车内的一侧卡接配合,第二连接结构与立柱内板面向车内的一侧卡接及螺接配合,将立柱支架稳固安装于立柱内板与立柱内饰板之间,为立柱内饰板提供稳固的支撑点,保证立柱支架与立柱内板和立柱内饰板的装配便捷性。
附图说明
19.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立柱内板为a柱内板、立柱内饰板为a柱内饰板的情形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为: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立柱支架在a柱位置的组装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立柱支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22.图3为图2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柱支架与a柱内板的连接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柱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中:1、a柱外板;2、a柱内板;21、展开出口;22、卡孔;23、内螺纹结构;3、立柱支架;31、第一连接结构;311、卡板结构;3111、第二翻边;312、卡槽;32、第二连接结构;321、卡钩结构;322、安装孔;33、导向结构;331、第一翻边;4、导水管;5、线束;6、帘式气囊;7、a柱内饰板;71、卡柱;8、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26.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汽车a柱来描述的,但是这并不是限定的,根据不同车型的安装需求,其余具有帘式气囊和/或汽车管线的安装需求的立柱也可以配置本实用新型的立柱支架,如位于汽车尾部的c柱或d柱。
27.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汽车的x向”、“汽车的y向”和“汽车的z向”依次为汽车在行驶状态下的车身纵向、车身横向以及车身竖向。而方位术语“上”和“下”则代表汽车在正常行驶时的上下方位(即朝向车顶的方向为“上”,朝向车底的方向为“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包括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以及一体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如图1

5所示,汽车车身的a柱包括沿车外至车内方向依次设置的a柱外板1、a柱内板2和a柱内饰板7。汽车的帘式气囊6以及天窗系统的导水管4和/或汽车电子系统的线束5均安装于a柱的内部、设置于a柱内板2与a柱内饰板7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还包括立柱支架3,立柱支架3具体包括第一连接结构31、第二连接结构32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结构31和第二连接结构32之间的导向结构33,第一连接结构31连接至a柱内饰板7背离车内的一侧,第二连接结构32连接至a柱内板2的面向车内的一侧,以便第一连接结构31、导向结构33和第二连接结构32能够将a柱内板2和a柱内饰板7连接在一起,为a柱内饰板7提供安装支点。同时,在a柱内部以第一连接结构31、导向结构33和第二连接结构32为阻挡界限分隔出上下两个安装空间。其中,按照图3方位,第一连接结构31和第二连接结构32均沿汽车z向向上(即朝向靠近车顶的方向)设置,以便在导向结构33的上方围设出允许汽车的导水管4和/或线束5穿过的容纳空间,从而将导水管4和/或线束5布置于立柱支架3的上侧。导向结构33的下方形成有用于安装处于收缩状态的帘式气囊6的容纳空间,并且帘式气囊6的展开出口21设置于导向结构33的下方、由a柱内板2和a柱内饰板7底部的安装缝隙所形成,以便帘式气囊6在展开时能够沿导向结构33充气扩大,并且能够在导向结构33的阻挡下向下伸展从而通过展开出口21冲出至车内空间内、沿车身内侧壁完全扩展(图3中的箭头方向即为帘式气囊6向车内冲出时的展开方向)。
30.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在实现a柱内板2和a柱内饰板7连接组装的同时为导水管4/或线束5以及帘式气囊6分隔出上下摞叠的安装空间,将帘式气囊6的导向构件、导水管4和/或线束5的限位构件以及a柱内板2和a柱内饰板7的安装构件有机结合,在优化导水管4和/或线束5以及帘式气囊6的分布方案的同时防止a柱内部配置的安装构件过多、占用较大布置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汽车的a柱因安装空间不足而增大a柱截面面积、减小驾驶视角范围的问题。
31.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结构31以卡接方式连接至a柱内饰板7,第二连接结构32以卡接方式连接至a柱内板2,以便导水管4、线束5或帘式气囊6需要维修或更换时维修人员能够将a柱内饰板7和立柱支架3快速拆卸开,为导水管4、线束5或帘式气囊6的维修养护工作提供足够的操作工作。
32.按照图5方位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示例,上述导向结构33为设置于a柱内板2与a柱内饰板7之间的分隔主体,该分隔主体设置成导向横板的形式。
33.上述第一连接结构31包括沿汽车z向连接于导向横板靠近车内的一端的卡板结构311以及设置于卡板结构311的板体上的卡槽312,卡板结构311沿汽车z向向上延伸设置,a柱内饰板7背离车内的一侧沿汽车y向朝向车外设置有与该卡槽312的相匹配的卡柱71,以便第一连接结构31能够通过卡槽312和卡柱71的卡接配合限制立柱支架3上下移动以及前后移动、将立柱支架3和a柱内饰板7连接在一起。作为示例,卡槽312和卡柱71的数量分别设置成两个,两个卡槽312沿汽车x向分布于卡板311上。其中,卡槽312优选为矩形卡槽,卡柱71为方形卡柱,以便增加卡柱71位置的负载性能、通过该方形卡柱与矩形卡槽的卡接配合对立柱支架3进行转动限位(参见图3)。更具体地,上述方形卡柱为独立设置于a柱内饰板7背离车内的一侧的卡接构件,该卡接构件的主体与a柱内饰板7相连,方形卡柱设置于卡接构件的主体上并沿汽车y向朝向车外延伸,以便通过组合连接的方式降低a柱内饰板7的制作难度。
34.上述第二连接结构32为沿汽车z向连接于导向横板靠近车外的一端的卡钩结构321,卡钩结构321包括与导向横板的该端相连并沿汽车的z向向上延伸的连接板以及设置于连接板顶部并沿汽车的y向朝向车外方向延伸的卡钩,连接板的中部设置有允许紧固件8穿过的安装孔322,a柱内板2上设置有供上述卡钩插入并卡置的卡孔22,a柱内板2背离车内的一侧还设置有与紧固件8相匹配的内螺纹结构23,在卡钩卡入卡孔22、方形卡柱卡置于矩形卡槽内的情形下,安装孔322与内螺纹结构23彼此对准,第二连接结构32能够通过卡接加螺接的组合连接方式可靠固定于a柱内板2上,以便通过立柱支架3为a柱内饰板7提供稳固支点,同时使立柱支架3具备可靠阻挡帘式气囊6向上弹出的装配强度。
35.继续参阅图3和图5,进一步地,上述导向横板的侧端设置有第一翻边331,第一翻边331沿汽车z向向上弯折延伸,以便使导向横板的至少一部分侧端边缘远离帘式气囊6,如按照图5方位,第一翻边331设置于导向横板的右侧端上未与卡钩结构321的连接板底部相连的位置,并且第一翻边331与导向横板的端部之间平滑过渡相连,以便消除导向横板靠近帘式气囊6位置的尖利边沿,防止帘式气囊6展开并接触到导向横板时被导向横板刮破。
36.另外,卡板结构311的上侧端(即朝向车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翻边3111,第二翻边3111沿汽车y向朝向车内延伸,并且第二翻边3111与卡板结构311的板体部分之间平滑过渡相连。卡钩结构321的连接板顶部(即朝向车顶的端部)的左右两侧接近导水管4和/或线束5
的位置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弧度。上述设置能够使得立柱支架3靠近导水管4和/或线束5的位置的端部线条流畅化,消除该位置端部的锐利线条,有效避免立柱支架3磨损刮破导水管4和/或线束5。
37.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导向横板、卡板311和卡钩结构321的组合来描述立柱支架3的,但是这并不是限定的,实际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安装需求和连接需求来设置第一连接结构31、第二连接结构32和导向结构33的具体形状,只要第一连接结构31和第二连接结构32能够分别满足立柱支架3与a柱内板2以及a柱内饰板7的连接需求、导向结构33能够满足阻挡帘式气囊6向上扩展的导向需求即可,在第一连接结构31、第二连接结构32和导向结构33的形状改变的情形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立柱支架3与帘式气囊6、导水管4或线束5的实际接触位置适应性调整第一翻边331和第二翻边3111的设置位置或者增减翻边数量,上述结构形式或设置数量的变化均未超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保护范围。
38.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