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轨道交通车辆及单轨交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5-28 14:4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轨道交通 单轨 车辆 公开 交通
轨道交通车辆及单轨交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及单轨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与普通轮轨系统相比,跨座式单轨系统有众多的优点。跨座式单轨具有爬坡能力强、可通过的曲线半径小、运行噪声低等特点;采用跨座式单轨系统可充分利用道路中央分隔带和上部空间,不占用城市道路资源,轨道梁体态轻盈、曲线优美,又不影响绿化,且景观性好,而且更重要的是其建设投资仅为地铁的一半以下。

轨道系统的车辆包括若干节车体,这些车体之间一般通过车钩进行连接,但是现有的车钩结构不便于车体之间的灵活编组与解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及应用该车辆的单轨交通系统,能够便于车体之间的灵活编组与解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及应用该车辆的单轨交通系统。轨道交通车辆包括车体和缓冲车钩,相邻两节所述车体之间通过所述缓冲车钩连接,所述缓冲车钩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连接销和电磁装置,相邻两节所述车体中其中一者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件,另一者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连接销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以将相邻两节所述车体连接,所述电磁装置能够在通电时将所述连接销拔出,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活塞杆和装有缓冲流体的缓冲筒体,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缓冲筒体中,另一端从所述缓冲筒体中伸出。

可选地,所述活塞杆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活塞杆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其中一者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配合孔,另一者能够插入所述配合孔中,以使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对应,所述连接销可拔插地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

可选地,所述电磁装置包括用于与车内控制模块连接的电磁铁,以在通电时将所述连接销拔出。

可选地,所述轨道交通车辆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车体沿轨道梁运动的转向架,所述转向架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转向架包括驱动机构和用于沿轨道梁的顶面滚动的走行轮,所述走行轮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走行轮和第二走行轮,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走行轮或所述第二走行轮,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走行轮和第二走行轮之间。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链传动组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链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走行轮或所述第二走行轮传动连接,所述链传动组件的链条沿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布置。

可选地,所述转向架还包括限位水平轮组件,所述限位水平轮组件包括第一水平轮组件和第二水平轮组件,所述第一水平轮组件和所述第二水平轮组件分别设置于沿所述轨道梁的宽度方向两侧,在左右方向上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水平轮组件和第二水平轮组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轨道交通车辆的重心位于所述车体的地板以下,所述第一水平轮组件和第二水平轮组件分别包括用于沿轨道梁侧壁滚动的水平轮,并且所述水平轮被构造为位于所述轨道梁的高度方向的中心面以下。

可选地,所述车体的材料采用铝型材或碳纤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单轨交通系统,其包括轨道梁和上述的轨道交通车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需要将相邻两节车体之间连接时,仅需使连接销穿设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即可。在需要分离相邻的两节车体时,仅需使电磁装置通电,使得电磁装置将连接销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拔出即可。从而可以实现车辆的灵活编组与解编,车辆故障时也可快速进行救援。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轨道交通车辆的沿垂直于轨道梁长度方向的横截面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轨道交通车辆的侧视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轨道交通车辆的缓冲车钩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车钩。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轨道交通车辆;10-车体;20-转向架;21-走行轮;211-第一走行轮;212-第二走行轮;22-限位水平轮组件;221-第一水平轮组件;222-第二水平轮组件;223-连接轴;23-电机;24-减速器;25-链传动组件;30-冷却系统;40-制动系统;41-制动盘;50-蓄电池;60-高压配电系统;101-缓冲车钩;70-第一连接件;71-活塞杆;711-第一连接孔;712-配合孔;72-缓冲筒体;73-连接销;74-电磁装置;80-高度方向的中心面;90-第二连接件;91-第二连接孔;200-轨道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指的是在轨道交通车辆100正常行驶时的“上、下、左、右”的方向,具体可参考图1所示的图面方向。“前后方向”指的是沿轨道交通车辆100的长度方向。“内、外”是指相关零部件轮廓的内、外。此外,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车体10的底部是指车体10的地板以下的区域。

根据本公开中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100及应用该车辆的单轨交通系统,能够便于车体10之间的灵活编组与解编。

如图1-3所示,轨道交通车辆100包括车体10和缓冲车钩101。相邻两节车体10之间通过缓冲车钩101连接。缓冲车钩101包括第一连接件70、第二连接件90、连接销73和电磁装置74。相邻两节车体10中其中一者设置有第一连接件70,另一者设置有第二连接件90。连接销73能够穿设于第一连接件70和第二连接件90,以将相邻两节车体10连接。电磁装置74设置于车体10或第一连接件70或第二连接件90,以在通电时将连接销73拔出,使得第一连接件70和第二连接件90分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需要将相邻两节车体10之间连接时,仅需使连接销73穿设于第一连接件70和第二连接件90即可。在需要分离相邻的两节车体10时,仅需使电磁装置74通电,使得电磁装置74将连接销73从第一连接件70和第二连接件90中拔出即可。从而可以实现车辆的灵活编组与解编,车辆故障时也可快速进行救援,且结构简单,适用于运行对速度等行驶性能要求较低的旅游观光轨道交通车辆。

在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在车体10发生碰撞时缓冲冲击,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连接件70包括活塞杆71和装有缓冲流体的缓冲筒体72,活塞杆71的一端插入缓冲筒体72中,另一端从缓冲筒体72中伸出。

进一步地,缓冲车钩101还包括外筒,缓冲筒体72与外筒之间通过阀体连通,活塞杆71在缓冲筒体72内运动时推动缓冲流体流经阀体,在缓冲筒体72和外筒之间流动。缓冲流体可以是减振液或液压油等流体。

在轨道交通车辆100的前端发生碰撞时,由于安装有上述的缓冲车钩101,首先接触的是活塞杆71,活塞杆71被挤压时会推动缓冲筒体72内的缓冲流体,从而吸收碰撞能量,其原理可以类似于减振器原理。通过设置缓冲车钩101,可防止在最高运行车速时,发生碰撞可能引起的车体10变形,无需再单独设置车辆防撞系统,节约成本的同时也能减重。

为了便于第一连接件70与第二连接件90的连接,如图3所示,活塞杆71开设有第一连接孔711。第二连接件90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711对应的第二连接孔91。活塞杆71和第二连接件90中其中一者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配合孔712,配合孔712沿活塞杆71或第二连接件90的轴向延伸,另一者能够插入配合孔712中,以使第一连接孔711与第二连接孔91相对应。连接销73可拔插地穿设于第一连接孔711和第二连接孔91。

将活塞杆71和第二连接件90上的第一连接孔711和第二连接孔91对齐,然后将连接销73插入二者的孔中,即可完成二者的连接。在需要分离时,仅需拔出连接销73即可。而且在发生碰撞时,连接销73还能够吸收一部分的碰撞能量。

可选地,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件90呈t型结构,该车钩上开设有沿径向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孔91。

可选地,连接销73为抗剪销,在受到撞击抗剪销能够承受更大的作用力。

为了便于对电磁装置74的控制,电磁装置74包括用于与车内控制模块连接的电磁铁,以在通电时将连接销73拔出。电磁铁可设置于连接销73的上方,而且车内设置有与电磁铁电连接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可以设置便于操作的控制按钮,以便在车内实现两个车体10之间的连接与断开。

在需要将两节车体10连接时,仅需使第一连接孔711和第二连接孔91对齐,通过控制模块使电磁铁断电,使得连接销73落入第一连接孔711和第二连接孔91中即可。在需要将两节车体10分离时,仅需通过控制模块使电磁铁通电,使得电磁铁将连接销73从第一连接孔711和第二连接孔91中拔出即可。因此,可以在车内实现车辆的灵活编组与解编。

如图1所示,轨道交通车辆100还包括用于驱动车体10沿轨道梁200运动的转向架20。转向架20设置于车体10的底部。转向架20包括驱动机构和用于沿轨道梁200的顶面滚动的走行轮21。走行轮21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走行轮211和第二走行轮212。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走行轮211或第二走行轮212,在前后方向上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走行轮211和第二走行轮212之间。

将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走行轮211和第二走行轮212之间以使其尽量靠近车体10底部的中心位置,有助于使整个轨道交通车辆100的重心尽量靠近车体10的中心位置,从而有助于保持车体10的稳定。

如图1所示,第一走行轮211和第二走行轮212均包括沿车体10的宽度方向并排布置的两个轮子。在走行轮21的旁边还可设置制动盘41,用于在制动时锁止走行轮21。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沿车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三导向轮和第四导向轮等。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包括电机23和链传动组件25,电机23通过链传动组件25与第一走行轮211或第二走行轮212传动连接,链传动组件25的链条沿车体10的长度方向布置。可选地,电机23还可通过减速器24将动力输出至链传动组件25。

电机23与减速器24传动连接,减速器24通过链传动组件25与第一走行轮211或第二走行轮212传动连接。

由于利用链条传动,可以使电机23和减速器24远离需要驱动的第一走行轮211或第二走行轮212,也便于调整电机23和减速器24的安装位置,从而有助于使整个轨道交通车辆100的重心尽量靠近车体10的中心位置,有助于保持车体10的稳定,从而仅靠限位水平轮组件22就能够保持车体10的稳定。

而且,相对于利用齿轮组进行传动,链条传动会更加轻便和小巧,占用较小的安装空间,仅需利用车体10底部与轨道梁200之间的空隙就能完成安装,不会与车体10底部发生干涉,适用于运行对速度等行驶性能要求较低的旅游观光轨道交通车辆。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中的链传动组件25还可以是带轮传动组件25。

为防止车体10在左右方向上倾斜,如图1所示,转向架20还包括限位水平轮组件22。限位水平轮组件22包括第一水平轮组件221和第二水平轮组件222。第一水平轮组件221和第二水平轮组件222分别设置于沿轨道梁200的宽度方向两侧,在左右方向上驱动机构位于第一水平轮组件221和第二水平轮组件222之间。

通过设置与轨道梁200配合的限位水平轮组件22,能够维持车体10的平衡,防止其左右倾斜。将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水平轮组件221和第二水平轮组件222之间,以使其尽量靠近车体10底部的中心位置,有助于使整个轨道交通车辆100的重心尽量靠近车体10的中心位置,从而有助于保持车体10的稳定。

进一步地,轨道交通车辆100的重心位于车体10的地板以下,第一水平轮组件221和第二水平轮组件222分别包括用于沿轨道梁200侧壁滚动的水平轮,并且水平轮被构造为位于轨道梁200的高度方向的中心面80以下。

具体地,限位水平轮组件22包括连接轴223和水平轮。水平轮通过连接轴223与车体10连接,连接轴223沿车体10的高度方向延伸以使水平轮位于轨道梁200的高度方向的中心面80以下。

现有技术中的转向架20中,除了沿轨道梁200的顶面滚动的走行轮21外,一般沿轨道梁200的高度方向还布置有沿其侧壁滚动的两排轮子,一排为导向轮,一排为防止车体10左右倾斜的稳定轮,因此,需要轨道梁200具有一定的高度,从而导致现有的单轨交通系统中的轨道梁200的体积较为庞大,而且转向架20也较为复杂。

在本公开中的轨道交通车辆100,重量轻,重心较低,主要应用于旅游观光线路或者园区区域轨道交通线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布置于轨道梁200左右两侧的第一水平轮组件221和第二水平轮组件222来对车体10的移动进行稳定和导向,简化了转向架20的结构。而且,由于整个轨道交通车辆100的重心较低,通过延伸至轨道梁200下侧的水平轮就能够实现对车体10的导向和稳定作用,能够有效防止车体10在左右方向的倾斜。而且,由于仅需在轨道梁200的单侧的侧壁上各布置一排水平轮,因此对轨道梁200的高度要求较小,从而可以减小轨道梁200的高度,进而减小轨道梁200的体积,较小转弯半径。因此,该轨道交通车辆100能够更加灵活地应用于具有较小区域的旅游观光线路或者园区区域轨道交通线路。

为了尽量减轻车体10的重量,减轻水平轮所需承载的力,在本公开中,车体10的材料采用铝型材或碳纤维,对车体10进行轻量化设计,这些材料的重量轻,强度高,既能够减轻车体10重量又能够保证车体10具有足够的强度。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轨道交通车辆100还包括分别设置于轨道梁200两侧的冷却系统30、制动系统40、蓄电池50和高压配电系统60,以使轨道交通车辆100的重心位于车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中部,且冷却系统30、制动系统40、蓄电池50和高压配电系统60设置于车体10的底部,以使轨道交通车辆100的重心位于车体10的底部。

通过将上述的系统均设置于车体10的地板面以下,且分布于轨道梁200的两侧,可使轨道交通车辆100的整体重心降低,且使重心在宽度方向上尽量位于中间位置处,从而可以有助于保持车体10的稳定性,仅靠限位水平轮组件22就能够保持车体10的稳定。

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具有例如牵引系统,动力总成等可将这些尽量设置于车体10下方,且保证位于轨道梁200两侧的轨道交通车辆100的部分重量一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单轨交通系统,其包括轨道梁200和上述的轨道交通车辆100。

该单轨交通系统,由于具有上述的轨道交通车辆100,可以实现车辆的灵活编组与解编,车辆故障时也可快速进行救援。与此同时,对轨道梁200的高度要求较小,从而可以减小轨道梁200的高度。具体地,轨道梁200可为简单的方形梁,体量小,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因此可以减小所需的轨道梁200的体积,较小转弯半径。因此,该单轨交通系统能够更加灵活地应用于具有较小区域的旅游观光线路或者园区区域轨道交通线路。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