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折叠车架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2: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车架 折叠 特别 折叠车


1.本发明涉及折叠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车架。


背景技术:

2.折叠车因可为日常购物、搬运提供大量便利,折叠后占用空间小而深受喜爱。现有的折叠车往往需要在车架两侧设置连杆,连杆之间形成剪刀叉机构,通过剪刀叉机构实现折叠功能。但连杆对折叠车的置物空间形成限制,如果要获得更大的置物空间则需增加折叠车底盘的大小。这也会导致折叠车体积过大,为用户存放折叠车带来不便。
3.因此,如何在不影响折叠车体积的情况下增大置物空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车架,其通过水平支撑架和交叉折叠架对置物空间进行支撑,折叠车架无需在两侧设置连杆,进而增大了置物空间。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车架,包括前轮架和后轮架,所述前轮架的下部与至少两根前折叠杆铰接,所述后轮架的下部与至少两根后折叠杆铰接,所述前折叠杆和所述后折叠杆通过中水平铰轴进行铰接,所述前折叠杆和所述后折叠杆相连形成水平支撑架,所述水平支撑架下方设有交叉折叠架,所述交叉折叠架包括前叉杆和后叉杆,所述前叉杆与所述前轮架的下端相连,所述后叉杆与所述后轮架的下部相连,所述前叉杆和所述后叉杆通过竖直铰轴进行铰接。
6.优选地,所述前轮架包括两根前立柱,所述后轮架包括两根后立柱。
7.优选地,所述前折叠杆为两根,两根所述前立柱的下部均套设有前连接套,两根所述前折叠杆通过两根前水平铰轴分别与两个所述前连接套进行铰接。
8.优选地,所述后折叠杆为两根,两根所述后立柱的下部均套设有后连接套,两根所述后折叠杆通过两根后水平铰轴分别与两个所述后连接套进行铰接。
9.优选地,两根所述前折叠杆之间设有支撑横梁,两根所述后折叠杆之间也设有支撑横梁。
10.优选地,所述水平支撑架设有卡柱,所述交叉折叠架设有用以与所述卡柱卡接配合的阻尼件。
11.优选地,所述前叉杆为两根,二者分别与两根所述前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后叉杆为两根,二者分别与两根所述后立柱的下部固定连接,两根所述前叉杆交叉设置,两根所述后叉杆也交叉设置,同一侧的所述前叉杆和所述后叉杆之间通过竖直铰轴进行铰接。
12.优选地,两根所述前立柱下端分别与两个万向轮相连,两根所述后立柱的下端分别与后车轴的两端部相连,所述后车轴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后轮。
13.优选地,两根所述前叉杆之间设有交叉滑套和/或两根所述后叉杆之间设有交叉滑套。
14.优选地,两个所述万向轮在所述后车轴上的投影位于两个所述后轮之间。
15.本发明所提供的折叠车架,包括前轮架和后轮架,前轮架的下部与至少两根前折叠杆铰接,后轮架的下部与至少两根后折叠杆铰接,前折叠杆和后折叠杆通过中水平铰轴进行铰接,前折叠杆和后折叠杆相连形成水平支撑架,水平支撑架下方设有交叉折叠架,交叉折叠架包括前叉杆和后叉杆,前叉杆与前轮架的下端相连,后叉杆与后轮架的下部相连,前叉杆和后叉杆通过竖直铰轴进行铰接。
16.前轮架和后轮架相互靠近,对折叠车架进行折叠时,前折叠杆和后折叠杆之间的中水平铰轴向上移动,使水平支撑架折叠。同时,前叉杆和后叉杆均绕竖直铰轴转动,进而使交叉折叠架完成折叠。由于交叉支撑架和水平支撑架均可对置物空间进行支撑,因此折叠车架的底盘具有足够的强度。折叠车架的两侧不需要设置连杆,因此折叠车架两侧开放,使其置物空间增大。而且折叠车架没有增大体积,折叠后的折叠车架占据的空间也不会增加。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折叠车架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折叠车架展开后的侧视图;
20.图3为图1中折叠车架折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1中折叠车架折起后的侧视图;
22.图5为图1中折叠车架折叠后的侧视图;
23.图6为图1中折叠车架中支撑架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24.其中,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为:
25.前立柱1、后立柱2、前折叠杆3、后折叠杆4、中水平铰轴5、前水平铰轴6、后水平铰轴7、前叉杆8、后叉杆9、竖直铰轴10、交叉滑套11、前连接套12、后连接套13、后车轴14、卡柱15、阻尼件16、万向轮17、后轮18、扶手19、置物筐组件20。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8.请参考图1至图6,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折叠车架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折叠车架展开后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折叠车架折起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折叠车架折起后的侧视图;
29.图5为图1中折叠车架折叠后的侧视图;图6为图1中折叠车架中支撑架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30.本发明所提供的折叠车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前轮架和后轮架,二者分别位于两个相互平行的竖直平面内。前轮架和后轮架之间通过水平折叠架相连,前轮架、水平折叠架和后轮架形成“凵”型结构。水平折叠架包括至少两根前折叠杆3和至少两根后折叠杆4。其中,前折叠杆3均与前轮架铰接,后折叠杆4均与后轮架铰接,前折叠杆3与后折叠杆4之间通过中水平铰轴5进行铰接。
31.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前折叠杆3和后折叠杆4均为两根,两根前折叠杆3与两根后折叠杆4一一对应,且分别通过两跟中水平铰轴5进行铰接。连接后的前折叠杆3和后折叠杆4形成两条中部可折弯的折叠杆机构,两条折叠杆机构分别位于水平支撑架的两侧。水平支撑架还包括支撑横梁,支撑横梁垂直折叠杆机构,且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折叠杆机构固定连接。为保证水平支撑架的强度,通常前折叠杆3之间以及后折叠杆4之间均设有支撑横梁。如图1所示,前折叠杆3之间以及后折叠杆4之间均设有两根支撑横梁。当然,用户也可根据需要设置多根前折叠杆3和多根后折叠杆4,前折叠杆3和后折叠杆4之间通中水平铰轴5进行铰接的方式也可参考现有技术,例如,可设置中水平铰轴5的长度等于水平支撑架的宽度,全部前折叠杆3和全部后折叠杆4均与同一根中水平铰轴5相连,实现铰接。
32.为保证水平支撑架的强度,折叠车架还包括交叉折叠架,交叉折叠架位于水平支撑架的下方,交叉折叠架可水平支撑架进行支撑,分担水平支撑架承受的载荷。如图5所示,交叉折叠架包括前叉杆8和后叉杆9。其中,前叉杆8的一端与前轮架的下端相连,另一端与后叉杆9的端部通过竖直铰轴10进行铰接。后叉杆9远离前叉杆8的一端与后轮架的下部相连。
33.当前轮架和后轮架相互靠近时,如图3所示,中水平铰轴5处向上移动,前折叠杆3与后折叠杆4相互靠近,实现水平支撑架的折叠。同时,竖直铰轴10处向水平方向移动,使前叉杆8和后叉杆9相互靠近,进而实现交叉折叠架的折叠。
34.可选的,如图1所示,前轮架包括两根前立柱1,后轮架包括两根后立柱2。两根前立柱1的下部均套设有前连接套12,前折叠杆3与前连接套12之间通过前水平铰轴6进行铰接。因而前折叠杆3绕前水平铰轴6转动,可使前折叠杆3靠近前立柱1。两根后立柱2的下部均套设有后连接套13,折叠杆与后连接套13之间通过后水平铰轴7进行铰接。后折叠杆4绕后水平铰轴7向上转动时,向靠近后立柱2。连接套具有管状的套体,套体一侧设有铰接槽,折叠杆通过水平铰轴与铰接槽相连。另外,折叠杆与立柱之间具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可限制折叠杆的最大转动角度为90
°
。限位机构的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
35.可选的,如图3所示,交叉折叠架包括两根前叉杆8和两根后叉杆9。两根前叉杆8分别与两根前立柱1的下端固定连接,两根后叉杆9分别与两根后立柱2的下部固定连接。叉杆绕立柱左右摆动的同时会带动立柱转动,因而立柱与其他部件可通过轴承等机构进行连接,进而减小转动过程中的阻力。位于折叠车架左侧的前叉杆8与左侧的后叉杆9铰接,位于折叠车架右侧的前叉杆8与右侧的后叉杆9铰接。另外,为保证折叠时两根前叉杆8和两根后叉杆9之间不会相互影响,位于左侧的前叉杆8和位于右侧的后叉杆9均具有向下折弯的折弯段,从而在左侧的前叉杆8中形成从折弯段起到远离前立柱1一端的下沉段。下沉段的高
度低于右侧的前叉杆8,因而下沉段可与右侧的前叉杆8交叉。位于右侧的后叉杆9也具有下沉段,右侧的后叉杆9的下沉段可与左侧的后叉杆9交叉。叉杆和立柱固定连接可提高交叉折叠架的承载强度,当然用户也可根据需要通过连接套连接立柱和叉杆。
36.另外,为保证前叉杆8和后叉杆9之间的连接强度,前叉杆8和后叉杆9均连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连接片。如图3和图6所示,前叉杆8连有两片连接片,二者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重合。后叉杆9也连有两片连接片,二者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也重合。前叉杆8上两连接片的间距大于后叉杆9上两连接片的间距。连接时,后叉杆9上的两连接片插入前叉杆8的两连接片之间,竖直铰轴10穿过后叉杆9上的两连接片与前叉杆8上两连接片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了前叉杆8和后叉杆9的铰接。当然,用户也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方式实现铰接,在此不做限定。
37.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两根前叉杆8之间设有交叉滑套11。交叉滑套11包括两个滑套,二者的侧壁铰接,两根前叉杆8分别插入两个滑套中。交叉折叠架折叠和展开时,两根前叉杆8分别在两个滑套中滑动。两根后叉杆9也通过交叉滑套11相连。当然,用户也可根据需要仅在两根前叉杆8或两根后叉杆9之间设置交叉滑套11。
38.为保证交叉折叠杆能够对水平支撑架实现有效地支撑。水平支撑的支撑横梁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卡柱15。如图3所示,交叉折叠架设有阻尼件16,阻尼件16中具有卡接槽。当水平支撑架和交叉折叠架展开后,卡柱15可嵌入卡接槽内,使水平支撑架和交叉折叠架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
39.可选的,两根前立柱1下端各设有1个万向轮17,两根后立柱2的下端分别与后车轴14的两端部相连,后车轴14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后轮18。两个万向轮17在后车轴14上的投影位于两个后轮18之间。折叠车架折叠后,两个万向轮17位于两个后轮18之间,如图5所示,两个万向轮17和两个后轮18形成4个支撑点,保证折叠后的折叠车架可依靠自身直立摆放。
40.可选的,两根后立柱2的上端连有扶手19,扶手19呈“匚”型。扶手19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后立柱2的上端铰接,扶手19可折叠至于后立柱2贴合的位置。后立柱2的上端还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限制扶手19的转动范围大于90
°
,小于180
°
。当扶手19转动至最大角度时,可供用户推动折叠车架。
41.可选的,两根后立柱2之间还设有置物筐组件20,置物筐组件20也成“匚”型。置物筐组件20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后立柱2的中部铰接。置物筐组件20的最大转动角度为90
°
。置物筐组件20可连接布料制成的置物筐,当置物筐组件20转动至最大转动角度时,置物筐展开可用于存放物品。不需要使用置物筐时,可将置物筐组件20转动至两根后立柱2所在的平面内,减小置物筐组件20所占的空间。
42.本实施例中,折叠车架设置了水平支撑架和交叉折叠架。水平支撑架与前轮架、后轮架之间形成置物空间,用于存放物品。交叉折叠架位于水平支撑架下方,并对水平支撑架起到支撑作用,保证折叠车架具有足够的承载强度。因而折叠车架两侧不需要设置连杆,这使置物空间左右两侧开放,增加了置物空间可放置物品的体积,提高了折叠车架的承载能力。另外,水平支撑架和交叉折叠架均可折叠在前轮架和后轮架之间,因而折叠车架折叠后,占用空间较小,便于存放。
4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
关系或者顺序。
44.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折叠车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