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道路卡车车身衬里以及道路卡车车身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0: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衬里 卡车 道路 车身 车厢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卡车车厢衬里(lining,内衬),尤其是道路卡车车厢衬里和道路卡车车厢衬里的安装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道路卡车车身衬里以及包括该道路卡车车身衬里的道路卡车车身。


背景技术:

2.在基础设施建设(基建)工作期间,例如在道路或道建设期间,当使用道路卡车(road truck,公路载重车)运输石材(碎石或天然石材)、挖掘土方或其他物料时,在装载、运输和卸载物料的过程中卡车车厢会受到严重磨损。此外,基础设施项目有时在人口稠密地区或其附近进行,从而在例如装卸/卸载期间发生的噪音可能被视为扰民,主管部门可能发布有关噪音水平的限制以及何时进行工作的限令。通常,道路卡车车厢是由钢制成的,这会造成高的噪音水平,尤其是在使用例如前端装载机(front loader,单斗装载机) 或挖掘机装载物料时更是如此。此外,卡车车厢遭受过度磨损降低了卡车车厢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道路卡车车厢所涉及的这些问题。一个具体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卡车车身衬里,用以保护道路卡车车身免受磨损并通过降低噪音来减小环境压力。该道路卡车车身衬里包括多个主衬里元件和多个边缘衬里元件,所述多个边缘衬里元件被布置为固定在卡车车身上。每个主衬里元件包括:面向负载部(面向负载的部分);一个或多个过渡侧面,每个过渡侧面适于与所述多个边缘衬里元件中的相邻边缘衬里元件的对应的过渡侧面相接;以及面向卡车车身部(面向卡车车身的部分),其与所述面向负载部相对地布置。所述面向卡车车身部包括从相应的过渡侧面突出的一个或多个端部,使得在使用道路卡车车身衬里时,面向卡车车身部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端部各自被布置为由相应的相邻边缘衬里元件覆盖,以使相应的相邻边缘衬里元件一旦被固定即将主衬里元件夹紧到道路卡车车身。在道路卡车车厢上使用衬里,大大降低了例如卡车装载过程中的噪音和振动,并且还减少了返载量(carry

back,回运)、即卸载后附着在卡车车厢上的物料量。通过使用边缘衬里元件将主衬里元件夹紧至卡车车厢,可以减少用于安装衬里的螺栓或其他紧固装置的数量。
4.根据道路卡车车身衬里的一实施例,边缘衬里元件被布置为在道路卡车车身的边缘部分上延伸并被固定到道路卡车车身的边缘部分上。
5.根据道路卡车车身衬里的一实施例,边缘衬里元件在所述多个主衬里元件的非平行的主衬里元件之间形成衬里过渡部。卡车车厢的多个边缘部分,例如侧壁和底壁之间的过渡部,适用于布置边缘衬里元件,因为边缘衬里元件能够被设计为覆盖例如水平的底壁与垂直的侧壁之间的过渡部。
6.根据道路卡车车身衬里的一实施例,所述多个主衬里元件包括至少一个侧衬里元件,所述至少一个侧衬里元件被布置为在道路卡车车身的侧表面上延伸。所述至少一个侧
衬里元件具有一个过渡侧面,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侧衬里元件包括用于将侧衬里元件安装至道路卡车车身的安装装置,并且其中所述安装装置被布置为远离所述过渡侧面。该方案的优点在于,仅在远离过渡侧面的侧面需要专用的安装装置来将侧衬里元件安装到道路卡车车身上。因此,也仅在对应的位置处需要卡车车厢上的安装装置,而侧衬里元件的过渡侧面通过边缘衬里元件而被夹紧到卡车车厢上。
7.根据卡车车身衬里的一实施例,所述多个主衬里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底衬里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底衬里元件被布置为在道路卡车车身的底表面上延伸,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底衬里元件具有两个彼此相对布置的过渡侧面,每个过渡侧面包括从相应的过渡侧面突出的端部。这使得底衬里元件能够沿着两个端部被夹紧到卡车车厢,因此,无论是在底衬里元件本身中还是在卡车车厢的底部,底衬里元件都不需要安装孔作为对应的紧固装置。
8.根据卡车车身衬里的一实施例,所述多个主衬里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前衬里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前衬里元件被布置为在道路卡车车身的前表面上延伸,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前衬里元件具有一个过渡侧面,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前衬里元件包括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前衬里元件安装至道路卡车车身的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被布置为远离所述过渡侧面。与侧衬里元件相似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衬里元件减少了(类似地)在前衬里元件中以及在卡车车厢中对安装装置(例如螺栓和用于螺栓的孔)的需求。
9.根据卡车车身衬里的一实施例,所述一个或多个端部由与面向负载部相同的材料制成。这使得与先前已知的方案相比,衬里元件的制造简单且成本较低。
10.根据卡车车身衬里的一实施例,面向负载部包括弹性体(例如橡胶)。这使得衬里元件容易适应具有不同形状的卡车车身。例如,所述端部将易于与所述过渡部相容,例如从卡车车厢的水平底部到卡车车厢的垂直侧壁的过渡部或从卡车车厢的水平底部到卡车车厢的垂直前壁的过渡部。通常,这种过渡部是借助卡车车厢中的倾斜过渡边缘而实现的,例如沿相对于卡车车厢的侧壁和底壁都倾斜约45度的边缘。设置这种过渡边缘是为减少所谓的返载量、即卸载后粘附在车厢上的物料的量。减少返载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返载量会大大降低道路卡车的运输能力,且已发现避免侧壁与底壁之间成直角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方法。应注意的是,45度的倾斜度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同的卡车车厢之间的倾斜度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并且可能基于想要运输的物料而变化。本实施例的端部将能够适应这种过渡边缘的基本上任何倾斜度或卡车车身的任何其他形状。
11.根据卡车车身衬里的一实施例,主衬里元件具有至少一个连接侧面,该连接侧面适于与相邻的主衬里元件的对应的连接侧面相接,并且其中连接侧面与主衬里元件的面向负载的前表面形成倾斜角度,使得一主衬里元件部分地在位于其后方的相邻的主衬里元件上延伸。这具有的优点是,在卡车车厢卸载的过程中,当运输的物料滑过衬里元件的表面时,能够避免或至少很大程度上减少物料钩挂于正面向前的连接侧面。当前的方案在主衬里元件的面向负载的前表面与同一主衬里元件的上游(或前向)连接侧面之间形成钝角。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将在主衬里元件的面向负载的前表面与同一主衬里元件的下游(或后向)连接侧面之间形成锐角。如果选择了垂直角度,则在例如卸载的过程中滑过表面的物料钩住并撬开相邻衬里元件之间的接合部的风险将会更大。
12.根据卡车车身衬里的一实施例,每个边缘衬里元件包括多个安装孔,用以将边缘衬里元件安装至道路卡车车身。通过在边缘衬里元件中布置安装孔,能够大大减少需要附
接至卡车车厢的安装装置的数量。这种安装装置例如包括卡车车身中的孔,这些孔用于螺栓和螺母连接或焊接至卡车车身的螺栓。
13.根据卡车车身衬里的一实施例,所述多个主衬里元件中的至少一组主衬里元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凹部,该凹部被布置在主衬里元件的背面(该背面面向道路卡车车身),以便在道路卡车车身与主衬里元件之间提供一腔部。该方案的优点在于,当装载了要运输的物料时,主衬里元件的材料将偏斜 (deflect,偏转)至腔部中。然后,在卸载物料的过程中,主衬里元件将弹回(snap back,快速返回),再次在背面形成腔部。这具有很大的优点,即当元件弹回时,任何堆积在衬里元件上的返载物将会松动,并且能与其余物料一起被卸载。
14.根据卡车车身衬里的一实施例,所述多个边缘衬里元件中的至少一组边缘衬里元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凹部,该凹部被布置在边缘衬里元件的背面(该背面面向卡车车身),以便在卡车车身和边缘衬里元件之间提供腔部。与主衬里元件类似的是,这样会大大减少沿边缘区域粘附在卡车车厢上的返载量。
15.根据卡车车身衬里的一实施例,多个止动板被附接到卡车车身,以使得所述止动本体能保护最后面的主衬里元件和/或边缘衬里元件的后连接侧面。保护最后面的衬里元件的短边是有利的。通常,道路卡车在卡车车厢的后端设有盖门以增加装载能力。如果在盖门与最后端的衬里元件之间留有石料或类似物,则在门关闭时,衬里元件将受到损坏。
16.根据卡车车身衬里的一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侧衬里元件的安装装置被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侧衬里元件的上部部分且远离过渡侧面,并且从侧衬里元件的承载面突出。该方案的优点在于,侧衬里元件能够从道路卡车车身的上边缘悬挂设置。
17.根据卡车车身衬里的一实施例,至少一个侧衬里元件的安装装置的突出部分被布置为焊接至道路卡车车身的上边缘。焊接提供牢固、可靠且便宜的连接。也可以考虑螺栓连接。
18.根据卡车车身衬里的一实施例,安装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能够拆卸的部件。通过提供能够拆卸的安装装置,简化了磨损的衬里元件的更换。如果将安装装置的一个部件焊接到卡车车身,则能够通过拆卸安装装置、移除连接到面向负载部的一个部件并保留焊接到卡车车身的部件来更换衬里元件。
19.根据卡车车身衬里的一实施例,安装装置的多个部件借助螺纹连接而被组装,并且其中所述面向负载部借助螺栓和螺母连接而被附接至所述部件之一。当然,也可以应用其他紧固装置,例如塞焊、胶合、维可牢尼龙搭扣等。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安装道路卡车车身衬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至少一个底衬里元件安置在道路卡车车身的底表面上;将至少一个侧衬里元件安置在道路卡车车身的侧表面上,将所述多个侧衬里元件安装到道路卡车车身;将至少一个前衬里元件安置在道路卡车车身的前表面上,将所述前衬里元件安装到道路卡车车身;沿道路卡车车身的边缘部分安置多个边缘衬里元件,使得所述多个边缘衬里元件覆盖至少一个侧衬里、所述至少一个前衬里和所述至少一个底衬里的一个或多个端部,并且将所述多个边缘衬里元件安装到道路卡车车身,使得所述多个边缘衬里元件将所述至少一个侧衬里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前衬里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底衬里元件夹紧到道路卡车车身。这与无衬里的卡车车厢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即在例如装载的过程中噪音和振动大大降低。此外,由于使用边缘衬里元件将侧衬里元件、前衬里元件和底衬里元件夹紧到道路卡车
车身,可以大大减少衬里元件和卡车车身中的安装装置的数量。应当注意的是,底衬里元件、前衬里元件和侧衬里元件在卡车车身上的安置顺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要先于所述边缘衬里元件被安置,这些边缘衬里元件将底衬里元件、前衬里元件和侧衬里元件夹紧到卡车车身。
21.根据方法的一实施例,一止动板被附接在道路卡车车身的后端处或其附近,以便保护最后面的主衬里元件和/或边缘衬里元件的后连接侧面免受磨损。
22.根据所述方法的一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侧衬里元件通过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侧衬里元件的上部部分的安装装置安装到道路卡车车身的上边缘。
23.根据所述方法的一实施例,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侧衬里元件的上部部分的安装装置从侧衬里元件的承载面突出。该方案的优点在于,侧衬里元件能够从道路卡车车身的上边缘悬挂设置。
24.根据所述方法的一实施例,安装装置被焊接或螺栓连接到道路卡车车身的上边缘。焊接是将衬里紧固到卡车车身的牢固、可靠且节省成本的方式。螺栓连接具有能够被容易地拆卸及重新组装以例如更换衬里的优点。
25.根据所述方法的一实施例,在道路卡车车身上设置有附接装置,并且其中边缘衬里元件借助该附接装置而被附接至道路卡车车身。
26.根据所述方法的一实施例,附接装置包括螺栓,这些螺栓被焊接至道路卡车车身,螺栓的中心到中心距离对应于边缘衬里元件中的对应的开口的中心到中心距离。该方案的优点在于,螺栓能够被预先设置,使得在衬里的安装过程中边缘衬里元件能够被简单地放置就位并紧固。
27.根据所述方法的一实施例,附接装置包括多个螺栓,这些螺栓被预附接至共用的紧固板,并且具有与边缘衬里元件中的对应的开口的中心到中心距离相对应的中心到中心距离,其中所述紧固板被焊接至道路卡车车身。使用螺栓进行的板的预制造使得可以容易地以正确的中心到中心距离来布置螺栓。当然,也可以将单个螺栓布置到单个板上,并且其中所述板/螺栓通过焊接、胶合等方式以限定的中心到中心距离附接到卡车车身。
28.根据所述方法的一实施例,底衬里元件在卷起(成卷)的状态下被设置到道路卡车车身,并且在安装期间将底衬里元件展开。这提供了节省时间的安装方案。
2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道路卡车车身,其具有根据本文描述的道路卡车车身衬里的任何实施例的道路卡车车身衬里,或者提供一种道路卡车车身,其具有根据本文描述的任何方法安装的道路卡车车身衬里。
30.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详细公开内容、所附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显现。注意,本实用新型涉及多个特征的所有可能的组合。
31.概括而言,除非本文另有明确定义,否则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均应根据其在该技术领域中的通常含义进行解释。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所有对“一/一个/这个元件、设备、部件、装置、步骤等”的引用应被开放地解释为指代所述元件、设备、部件、装置、步骤等的至少一个实例。
32.如本文所用的术语“包括”和该术语的变体并非意在排除其他添加物、部件、整体或步骤。
附图说明
33.现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并参照附图,在图中:
34.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具有卡车车身衬里的卡车车身的示意性立体图。
35.图2和图2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侧衬里元件的示意图。
36.图3和图3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衬里元件的示意图。
37.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前衬里元件的示意图。
38.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边缘衬里元件。
39.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细节。
40.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细节。
41.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安装侧衬里元件的方法的一实施例。
42.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衬里元件的细节。
具体实施方式
43.现在,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而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本文所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彻底性和完整性,并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传达给技术人员。在全文中相同的附体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
44.图1示出了卡车车身100的示意性立体图,该卡车车身100包括覆盖卡车车身100的承载面的主要部分的衬里布置(arrangement,构造)200。衬里布置200之中包括多个侧衬里元件20、底衬里元件10、至少一个前衬里元件 30、多个边缘衬里元件40和至少一个止动板50。现在将参照图1至图9更详细地论述卡车车身衬里的多个不同部件。
45.如图2和图2a中所示,每个侧衬里元件20包括面向负载部21和通过任何合适方式附接到面向负载部21的上边缘的金属安装装置22,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螺栓和螺母连接部121,其中螺母、可能还有垫圈布置在所述面向负载部21的背面。侧衬里元件20还包括过渡侧面25,该过渡侧面适于与相邻的边缘衬里元件40的对应的过渡侧面45相接并配合。面向负载部21 可以由橡胶、聚氨酯或其他合适的聚合物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端部23 沿过渡侧面25布置。端部23由与面向负载部相同的材料制成,即橡胶、聚氨酯或其他合适的聚合物或其他合适的材料。这提供了简单而可靠的构造,该构造具有足够的结构完整性,同时具有适应不同卡车车身形状所需的柔性。侧衬里元件20还包括布置在其上侧的安装装置22。安装装置22包括通过螺纹连接部而彼此连接的第一部件123和第二部件124。这种螺纹连接部包括多个螺栓125,这些螺栓125被拧入具有对应的螺纹的第一部件123和第二部件124的开口中。或者,只有第二部件124的开口可设置有螺纹,第一部件123的开口可以简单地具有允许螺栓穿过的尺寸。此外,面向负载部21 包括下游连接侧面28和上游连接侧面29。这些连接侧面28、29被布置为与相邻的侧衬里元件的相邻的连接侧面28、29相接并配合。当侧衬里元件包括多个彼此贴近布置且附接到共用的安装装置22的面向负载部时,这一点尤其是有意义的,稍后将更详细地论述这些连接侧面的设计,特别是参照图9来论述。现在参照图1和图8,将论述侧衬里元件20的安装。整个侧衬里元件 20、即道路卡车车身的整个侧壁的衬里能够在车间中进行预组装。其通常包括安装装置22,该安装装置具有至少两个金属型材
形式的部件123、124,它们通过螺纹连接部彼此附接。这种连接部包括多个螺栓125,这些螺栓125 被拧入具有对应的螺纹的第一部件123和第二部件124的开口中。或者,只有第二部件124具有螺纹开口,而第一部件123的开口仅具有允许螺栓穿过的开口。面向负载部21可以被制造为单个部件,也可以由彼此相邻布置的多个元件制成,这些元件具有相应的连接侧面28、29,以形成用于道路卡车车身的衬里。在这两种情况下,面向负载部21可以由橡胶、聚氨酯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面向负载部21可以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部121附接至安装装置 22,还可以在两侧使用垫圈。当侧衬里元件组装好后,可以通过起重机或类似装置将其提升到道路卡车车身100上的适当位置,并且能够通过安装装置 22的向外突出的第一部件123将其悬挂在道路卡车车身的上边缘。由于这样侧衬里元件被临时地布置在卡车车身的上边缘,所以安装装置22的第一部件 123借助焊接部(weld,焊缝)126而被牢固地附接到卡车车身上。这些焊接部可以是断续的,或者是沿卡车车身100的上边缘的整个长度或至少大部分长度延伸。还可以考虑螺栓连接,也可以使用铆钉。整个侧衬里元件20可以提前预组装,这一事实为其在卡车车身的快速安装提供了条件。可沿安装装置22的上边缘设置提升装置127,通过该提升装置127可以将起重机或类似装置附接到侧衬里元件20。
46.现在参照图3和图3a,将论述底衬里元件10。该元件包括面向负载部 11。面向负载部11可以由橡胶、聚氨酯或其他合适的聚合物、或者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面向负载部11设置有三个过渡侧面15,每个过渡侧面15适于与相邻的边缘衬里元件40的对应的过渡侧面45相接并配合。底衬里元件10 还具有三个端部13,这三个端部13从面向负载部11以凸缘状方式突出,且能适应于道路卡车车身10的形状。这确保了端部13在卡车车身的倾斜边缘部分处也将与卡车车身的表面相匹配。此外,底衬里元件10包括下游连接侧面17,该下游连接侧面17布置为与卡车车身的止动板50相接并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底衬里元件10包括覆盖卡车车身的整个底表面的单个元件。底衬里元件10可以通过卷起元件的形式提供给车间,并借助例如叉车提升到卡车车身100的后端。当就位时,卷起的底衬里元件10可被简单地展开以覆盖卡车车身的底表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底衬里包括多个底衬里元件10,每个底衬里元件10覆盖卡车车身的底表面的整个宽度,但仅覆盖其长度的一部分。多个底衬里元件10可以彼此贴近布置,并且每个元件均具有下游连接侧面17和上游连接侧面18。这些连接侧面被布置为与相邻的底衬里元件的相邻的连接侧面17、18相接并配合。在这方面也可参见图9。
47.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前衬里元件30。该前衬里元件30将具有与侧衬里元件基本相同的特性。它包括面向负载部31、过渡侧面35,该过渡侧面35适于与相邻的边缘衬里元件40的对应的过渡侧面45相接并配合。端部33沿过渡侧面35布置。端部33由与所述面向负载部相同的材料制成,即由橡胶、聚氨酯或其他合适的聚合物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这提供了简单而可靠的构造,该构造具有足够的结构完整性,且同时具有适应不同卡车车身形状所需的柔性。它还包括安装装置32,该安装装置布置为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而被附接至卡车车身100的前表面。与侧衬里元件20类似,前衬里元件30的安装装置32至少包括第一部件133和第二部件134,第一部件133和第二部件134借助螺纹连接部,利用拧入第一部件133和第二部件134的开口的螺栓而彼此附接。所述面向负载部31借助螺栓和螺母连接部131而附接至第二部件134。所述前衬里元件30能在车间内被预组装,并且简单地被提升到卡车车身上的适当位置,并借助安装装置32沿着卡车车身的前壁的上部附接至卡车车身。可以使用焊
接、螺栓连接或铆钉(进行连接)。
48.还设置有多个边缘衬里元件40。这些边缘衬里元件40能够在图5和图 6中最佳地看到。它们也由橡胶、聚氨酯或其他合适的聚合物、或者其他合适的衬里材料制成,并且还可以包括布置在背面、即面向卡车车身的一侧的加强板42,该加强板可以由金属或类似材料制成。边缘衬里元件40包括基本上沿其长边延伸的过渡侧面45。这些过渡侧面45适于视情况而与底衬里元件10、侧衬里元件20和前衬里元件30的过渡侧面15、25、35相接并配合。过渡侧面45可以具有根据主衬里元件的形状和边缘部分的倾斜度所需求的倾斜度。边缘衬里元件4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安装孔43,用以通过附接装置150(例如螺栓或铆钉螺母)将其附接至卡车车身。此外,可以设有密封塞44以覆盖孔43,以避免在使用期间孔43的磨损和撕裂。
49.图7公开了附接装置150,该附接装置可以以单独的螺栓152的形式提供,该螺栓152附接至固定板151,该固定板151被布置为以与边缘衬里元件40的孔43的中心到中心距离相对应的中心到中心距离而被焊接到卡车车身100的表面上,该焊接部以155标示。垫圈153和螺母154用于将边缘衬里元件40紧固到卡车车身上。在一替代性实施方式中,提供了细长的固定板 151,多个螺栓152以适当的中心到中心距离附接至该固定板上。在安装时,甚至可能具有与卡车车身的长度相对应的长度的板布置在卡车车身的表面并 (例如通过焊接)附接至其上。
50.主衬里元件和边缘衬里元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可以在图9中看到。上游侧衬里元件20将在其下游连接侧面27与负载面对表面之间形成锐角形状,而下游侧衬里元件20将在其上游连接侧面28与负载面对表面之间形成钝角形状。这将导致上游侧衬里元件与下游侧衬里元件重叠。这样做的优点是,当物料在卸载过程中滑过侧衬里元件的负载面对表面时,通常是沿图9中箭头a的方向,避免了物料将两个相邻的侧衬里元件20之间的接合部撬开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加剧衬里元件的磨损,还会造成物料堆积并增加返载量的问题。即使已经针对侧衬里元件描述了这种重叠的方案,但相同的方案也能被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衬里元件,例如相邻的底衬里元件和相邻的边缘衬里元件。
51.现在将结合相关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道路卡车车身衬里的建议安装方法。首先,在卡车车身上设置附接装置150。这些装置优选被沿着边缘部分102设置,该边缘部分沿着底壁103与侧壁104之间的过渡部以及底壁103 与前壁105之间的过渡部延伸。通常,该边缘部分102朝向侧壁104、前壁 105和底壁103倾斜。以具有合适半径的平滑方式来提供从底壁到边缘部分、从侧壁到边缘部分和前壁到边缘部分的直接过渡。任何尖锐的边缘都会增加物料堆积的风险,应当避免。然后,前衬里元件30可以借助例如焊接或螺栓,借助沿着前衬里元件的上边缘延伸的安装装置32附接至卡车车身100。沿前衬里元件30的侧边缘或下边缘没有设置安装装置。接下来,底衬里元件10 布置在卡车车身100的底壁103上。应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在底壁 103中钻孔或类似操作,因此不需要底衬里元件10的螺栓连接。当已经布置了底衬里元件10时,两个侧衬里元件20沿卡车车身100的侧壁104被布置。这些侧衬里元件通过使用沿着侧衬里元件20的上边缘布置的安装装置22,例如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来附接。可以使用附接到起重装置127的起重机将前衬里元件30和侧衬里元件20提升到适当位置,并且可以使用叉车将底衬里元件10在卷起的状态下提升到卡车车身上并将其简单地在卡车车身上展开。当完成此操作后,边缘衬里元件40被布置为桥接在底衬里
元件10与侧衬里元件20之间、以及底衬里元件10与前衬里元件30之间。底衬里元件 10、侧衬里元件20和前衬里元件30都包括延伸到卡车车身100的边缘部分 102中的凸缘状端部13、23、33。当边缘衬里元件40借助例如附接装置150 而被布置并安装到边缘部分102时,底衬里元件10、侧衬里元件20和前衬里元件30都将被夹紧到卡车车身100上。该方案的一大优点在于,对于延伸到边缘部分102中的底衬里元件10、侧衬里元件20和前衬里元件30的部件,不需要在所述面向负载部和卡车车身上钻设多个单独的安装孔。相反,仅为边缘衬里元件40设置一组附接装置150就足够了。在图1中能够看到完成的衬里,其中能够看到边缘部分102中的单条附着装置的线。在此,还能够看到止动板50。这些优选地沿最后的侧衬里元件、底衬里元件和边缘衬里元件的下游连接侧面进行布置。它们的优点在于,当卡车车身100的盖门关闭并且仍有剩余的物料,且这些物料被压向衬里元件10、20、40从而增加磨损时,它们保护衬里元件不受损坏。
52.当需要更换侧衬里或前衬里时,安装装置22、32提供了主要的优点。这是由于第一部件123、133和第二部件124、134可以通过打开这两个部件之间的连接而被分开。此后,可以在无需移除第一部件123、133(其通常由于焊接连接而难以移除)的情况下移除和替换面向负载部和第二部件124、 134。也可以设想移除面向负载部21、31,但由于其通常由橡胶或类似材料制成并且固有地缺乏刚性,因此附接至该面向负载部的第二部件124、134 将更容易处理。接触面向负载部21、31的背面以移除并更换螺栓和螺母连接部121的螺母也可能是复杂的。由于第二部件124、134的开口具有内螺纹,所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安装装置22、32不成问题。
53.本领域技术人员意识到,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的多种修改是可能的。例如,单个衬里元件的数量和尺寸;安装孔的数量;加强板中的开口尺寸;以及附图中所示的面向负载部的厚度均仅作为示例而绝非限制。此外,如前文所述,主衬里元件在卡车车厢上的设置顺序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底衬里元件、侧衬里元件和前衬里元件的安置要先于边缘衬里元件的安置和紧固。这是因为后者会将主衬里元件夹紧到卡车车厢上。此外,衬里元件的面向负载部可以在其背面包括凹部。该凹部在面向负载部和道路卡车车身的外表面之间形成腔室。当卡车装载有要运输的物料(例如砾石或类似物料)时,面向负载部的材料将偏斜到凹部中。然后,随着物料卸载,面向负载部的材料将再次弹回或跳回并恢复其原始形状。这将使得任何堆积的物料从侧衬里元件上松动,从而避免了返载(回运)的问题。此问题是一个大大降低总运输能力的问题。
54.此外,在整个申请中都使用了术语“道路卡车”。在本领域中使用的其他术语,例如道路卡车、基础设施卡车、运料车等,这些也被本实用新型覆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