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驾驶室侧翻的快捷锁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09-29 04: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驾驶室 机构 快捷 侧翻锁紧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驾驶室侧翻的锁紧机构,特别是一种驾驶室侧翻的快捷锁紧机构。


背景技术:

2.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并可进入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3.目前,市场上的叉车,其驾驶室与加料斗锁紧相连,驾驶室的下方通常布置着许多元件和管路,而驾驶室却无翻转装置,导致对驾驶室下的元器件和管路维修比较困难,只能借助行车把驾驶室吊走,才能进行检修,检修完还需要把驾驶室放置原位。由于驾驶室整体重量很重,整个过程花费大量时间且使用行车增加了多余的维修成本,操作十分不方便,且一旦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相关故障,不能进行现场维修,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
4.鉴于此,本案实用新型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且可以快速完成侧翻的驾驶室侧翻的快捷锁紧机构。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驾驶室侧翻的快捷锁紧机构,包括锁片、与驾驶室固定连接的第一锁块以及与加料车本体固定连接的第二锁块,所述第二锁块上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一锁块上设置有供所述凸块穿置的通孔,所述锁片上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对应所述凸块设置,以通过该所述定位凹槽将所述凸块锁于所述通孔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锁块包括第一底板和分别竖立在所述第一底板两端的第一竖板,两所述第一竖板的自由端与所述驾驶室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锁块包括第一顶板和分别竖立在所述第一顶板两端的第二竖板,两所述第二竖板的自由端与所述加料车本体固定连接;
8.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上,且贯穿所述第一底板,所述凸块包括与所述第一顶板固定连接的凸块第二端以及和所述凸块第二端固定连接的凸块第一端,所述凸块第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凸块第二端的直径;
9.所述锁片包括锁片第一端和锁片第二端,所述定位凹槽设置在所述锁片上,且所述定位凹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锁片第一端,所述定位凹槽远离所述锁片第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凸块第一端的直径,且大于所述凸块第二端的直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锁片第二端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和所述第一顶板上均设置有螺孔,以通过螺钉的方式将所述锁片固定在所述第二锁块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防抖装置,所述防抖装置包括套设在所述凸块第二端的第一弹性垫圈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锁块底部的第二弹性垫圈,所述第一锁块与所述第一弹性垫圈之间设置有第一阻尼垫。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弹性垫圈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上设置有压紧螺母和第二阻尼垫,所述第二弹性垫圈套设于所述螺栓上。
12.通过采用前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定位凹槽将第二锁块的凸块锁于第一锁块的通孔上,进而连接驾驶室的左侧与加料车本体的左侧,同时驾驶室的右侧与加料车本体的右侧通过销钉组件铰接配合,并由驱动液压油缸带动驾驶室翻转与复位;本实用新型采用简单可靠的锁紧组件实现驾驶室的侧向翻转,充分利用驾驶室侧面的空间,不用借助行车将驾驶室移走,只需要单人操作就能实现驾驶室翻转及复位。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易行,节约了行车起吊驾驶室的时间,提高维修效率,降低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驾驶室侧翻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加料斗、提升机构与推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加料斗与推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加料斗与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液压油缸、驾驶室和加料车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销钉组件、驾驶室和加料车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锁紧组件、驾驶室和加料车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锁紧组件的分解图;
22.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3.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加料斗、推料机构和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加料斗、推料机构和提升机构的部分分解图;
25.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加料斗、推料机构和提升机构的俯视图;
26.图中:驾驶室1、加料车本体2、第一锁块31、通孔311、第一底板312、第一竖板313、第二锁块32、凸块321、凸块第一端3211、凸块第二端3212、第一顶板322、第二竖板323、锁片33、定位凹槽331、锁片第一端332、弯折部3321、锁片第二端333、螺钉34、螺孔341、第一弹性垫圈351、第二弹性垫圈352、第一阻尼垫353、第二阻尼垫354、调节螺栓36、液压油缸4、销轴组件5、第一连接件51、第二连接件52、销钉53、提升架61、安装架62、支撑梁621、第一穿孔622、第二穿孔623、加料斗71、第一纵板711、第一缺口7111、第二缺口7112、第二纵板712、第一滑条7121、第二滑条7122、底板713、连接板714、挂钩7141、第三穿孔7142、第四穿孔7143、推料板72、推料板第一端721、推料板第二端722、第一滑槽723、第二滑槽724、滚轮725、第一挂钩726、第一推料机构81、固定体811、移动体812、第二挂钩8121、第二推料机构82、钢丝绳91、钢丝绳第一端911、钢丝绳第二端912、第一定滑轮921、第二定滑轮922、第三定滑轮923。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为了方便叙述,定义加料车设置有销轴组件5(下面会详细介绍)的一侧为右侧,加料车设置有锁紧组件3(下面会详细介绍)的一侧为左侧;定义加料车本体1(下面会详细介绍)设置加料装置(下面会详细介绍)的方位为前,反之为后进行方位的描述。
29.实施例一:参照图1至图9
30.一种加料车,包括驾驶室1、加料车本体2、锁紧组件3和液压油缸4,液压油缸4的一端铰接在驾驶室1的底部,液压油缸4的另一端铰接在加料车本体2的侧壁上,以通过液压油缸4驱动液压油缸4的伸缩杆启闭驾驶室1的侧翻。当需要托起驾驶室1时,通过驱动液压油缸4将驾驶室1撑起,使得驾驶室1的左侧能快速的向驾驶室1的右侧翻转。优选的,本实施例驾驶室1侧翻当到达合适高度时,支起安全支撑杆(图中未示出)以防止驾驶室1发生意外,保证安全。值得说明的是,驾驶室1的结构、加料车本体2的架构及驱动液压油缸4的动力装置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
31.驾驶室1的右侧通过销轴组件5与加料车本体2的右侧相连接,驾驶室1的左侧与加料车本体2的左侧通过锁紧组件3相连接。
32.销轴组件5包括销钉53、与驾驶室1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件51以及与加料车本体2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件52,第一连接件51和第二连接件52均设置有供销钉53穿置的销孔(图中未示出),以通过销钉53将第二连接件52锁于述第一连接件51上,进而连接驾驶室1及加料车本体2。
33.锁紧组件3包括锁片33、与驾驶室1固定连接的第一锁块31以及与加料车本体2固定连接的第二锁块32,第二锁块32上连接有凸块321,第一锁块31上设置有供凸块321穿置的通孔311,锁片33上设有定位凹槽331,定位凹槽331对应凸块321设置,以通过该定位凹槽331将凸块321锁于通孔311上,进而连接第一锁块31及第二锁块32,即连接驾驶室1及加料车本体2。
34.具体的,第一锁块31包括第一底板312和分别竖立在第一底板312两端的第一竖板313,两第一竖板313的自由端与驾驶室1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锁块32包括第一顶板322和分别竖立在第一顶板322两端的第二竖板323,两第二竖板323的自由端与加料车本体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竖板313的自由端是通过焊接在驾驶室1的底部,第二竖板323的自由端是通过焊接在加料车本体2的顶部,当然可以通过其他固定方式如螺纹固定、螺钉螺栓紧固等方式固定。
35.通孔311设置在第一底板312上,且从第一底板312的一侧贯穿至第一底板312的另一侧,凸块321包括与第一顶板322相连接的凸块第二端3212以及和凸块第二端3212固定连接的凸块第一端3211,凸块第二端3212的直径小于凸块第一端3211的直径;锁片33包括锁片第一端332和锁片第二端333,定位凹槽331设置在锁片33上,且从锁片33的一侧贯穿至锁片33的另一侧,定位凹槽331的一端设置在锁片33的中部,另一端延伸至锁片第一端332,且伸出锁片第一端332,定位凹槽331远离锁片第一端331的直径小于凸块第一端3211的直径,且大于凸块第二端3212的直径,锁片第二端332具有弯折部3321,弯折部3321和第一顶板322上均设置有螺孔341,以通过螺钉34的方式将锁片33固定在第二锁块32上,进而连接第
一锁块31和第二锁块32。
36.优选的,还包括防抖装置,所述防抖装置包括套设在凸块第二端3212的第一弹性垫圈351和设置在第二锁块32底部的第二弹性垫圈352,第一锁块31与第一弹性垫圈351之间设置有第一阻尼垫353,凸块321与第二弹性垫圈352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调节螺栓36,调节螺栓36上设有压紧螺母和第二阻尼垫354,第二弹性垫圈352套设于螺栓上。第一阻尼垫353和第二阻尼垫354可以吸收驾驶室1的振动,同时第一阻尼垫353和第二阻尼垫354相对于驾驶室1和加料车本体2的刚性连接来说,其防抖效果更佳。
37.第一弹性垫圈351和第二弹性垫圈352为上下对称设置,由于第一弹性垫圈351和第二弹性垫圈352是弹性体,在重力、冲击力等作用下,可能会使装置松脱,所以与调节螺栓36配合的螺母采用了防松螺母。
38.当本实施例的驾驶室1需要侧翻时,先通过螺松弯折部3321与第一顶板322之间的螺钉螺栓,然后将锁片33抽出,通过控制液压油缸4可以实现灵活操控,驾驶室1可以停在任意位置,此时第二锁块32的凸块321可以从第一锁块21的通孔311自由穿插;当驾驶室1需要复位时,同样通过控制液压油缸4,使得驾驶室1可以绕着销钉53复位至加料车本体2上,驾驶室1上第一锁块31的通孔311转动至加料车本体1的凸块321的上方,并穿过通孔311,使得第一底板312的底部触碰到所述防抖装置的第一阻尼垫353,此时,凸块第一端3211处于第一底板312的上方,然后将锁片33放置在第一底板312的顶部和凸块第一端3211的底部之间,使得凸块第一端3211无法从第一底板312的通孔311中脱离,即将第一锁块31锁紧固定在第二锁块32上,即驾驶室1和加料车本体2的锁紧,最后通过螺紧弯折部3321与第一顶板322之间的螺钉螺栓,至此,完成整套动作。
39.本实用新型通过锁片33的定位凹槽331将第二锁块32的凸块321锁于第一锁块31的通孔311上,进而连接驾驶室1的左侧与加料车本体2的左侧,驾驶室1的右侧与加料车本体2的右侧通过销钉组件5铰接配合,并由驱动液压油缸4带动驾驶室1的翻转或复位;本实用新型采用简单可靠的锁紧组件3和销钉组件5实现驾驶室的侧向翻转,充分利用驾驶室1侧面的空间,不用借助行车将驾驶室1移走,只需要单人操作就能实现驾驶室1翻转及复位。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易行,节约了行车起吊驾驶室1的时间,且能现场侧翻驾驶室1进行检测维修,方便快捷,提高维修效率,降低了维修成本。
40.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在加料车本体1前端的提升装置以及连接在提升装置前端的加料装置,加料车本体1采用现有加料车的结构,将现有加料车的货叉拆下并装上加料装置。
41.加料装置包括加料斗71、设置在加料斗71中的推料板72以及用于带动推料板72在加料斗71中移动的推料机构,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架61、安装架62以及用于驱动安装架62沿提升架61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优选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油缸(图中未示出)、链条(图中未示出)和链轮(图中未示出),所述液压油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提升架61上,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所述链轮,所述链条通过所述链轮分别与提升架61和安装架62固定连接,通过所述液压油缸活塞杆的伸缩带动安装架62可以沿提升架61做上下移动,该驱动装置为加料车中的常规结构。
42.加料斗71包括底板713、第一纵板711、第二纵板712以及连接板714,第一纵板711、第二纵板712以及连接板714围设在底板713上且均沿竖直方向设置,连接板714的两端分别
与第一纵板711和第二纵板712连接,第一纵板711与第二纵板712平行设置且均沿前后方向设置,第一纵板711与第二纵板712之间形成出料口,推料板72将物料从该出料口中推出。
43.为了使推料板72能够平衡地从底板713将物料从所述出料口推出,第一纵板711的顶端和第二纵板712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条7121,两第一滑条7121相对设置,第一纵板711的底部和第二纵板712的底板分别设置有第二滑条7122,两第二滑条7122相对设置,推料板72的两端分别对应两第一滑条7121的位置设置有与第一滑条7121相适配的第一滑槽723以及对应两第二滑条7122的位置设置有与第二滑条7122相适配的第二滑槽724。
44.优选的,推料板72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725,滚轮725的外表面与底板713的上表面相接触,滚轮725的设置,使得推料板72能够更好的将物料推出所述出料口。
45.连接板714的一侧水平设置有若干个挂钩7141,在安装架62上对应设置有供挂钩7141抵靠的支撑梁621,支撑梁621沿水平方向设置。优选的,挂钩7141为两排,两排挂钩7141平行设置,挂钩7141开口朝下设置,以方便支撑梁621能够快捷地与挂钩7141对位。支撑梁621为两根,两排挂钩7141对应挂置在两根支撑梁621上,保证加料斗71不易晃动。
46.所述推料机构包括第一推料机构81和第二推料机构82,第一推料机构81和第二推料机构82分别设置在加料车本体1的左右两侧。第一推料机构81为第一伸缩臂,第二推料机构82为第二伸缩臂,第一推料机构81和第二推料机构82均包括固定体811与移动体812。第一推料机构81和第二推料机构82均为本领域常用的推料机构,如可采用中国专利cn201820254570中公开的推料机构。
47.安装架62上对应第一推料机构81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穿孔622,且第一推料机构81的固定体811与第一穿孔622固定连接,安装架62上对应第二推料机构82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穿孔623,且第二推料机构82的固定体811与第二穿孔623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推料机构81的固定体811和第二推料机构82的固定体811均是通过螺钉螺栓紧固在安装架62(即第一穿孔622和第二穿孔623)上,当然可以通过其他固定方式如螺纹固定、焊接等方式固定。
48.连接板714上对应第一推料机构81设置有第三穿孔7142,第一推料机构81的移动体812从第三穿孔7142穿过与推料板72相连接,连接板714对应第二推料机构82设置有第四穿孔7143,第二推料机构82的移动体812从第四穿孔7143中穿过与推料板72相连接。
49.第一推料机构81的移动体812与推料板72相向的一侧以及第二推料机构82的移动体812与推料板72相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卡接的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推料板72一侧的第一挂钩726和设置在第一推料机构81的移动体812端部的第二挂钩8121,第一挂钩726与推料板72之间形成开口朝下的第一u形槽,第一u形槽可供第二挂钩8121放置;第二挂钩8121与第一推料机构81的移动体812端部之间形成开口朝上的第二u形槽,第二u形槽可供第一挂钩726放置。
50.本实用新型在更换加料斗71时,先将加料斗71放置地面上,通过驱动驱动装置,使得安装架62沿提升架61向下移动至最低点,此时支撑梁621位于挂钩7141的下端,然后驱动加料车本体1向前移动,使得安装架62上的推料机构穿过加料斗71(即第一推料机构81的移动体812从第三穿孔7142穿出,第二推料机构82的移动体812从第四穿孔7143穿出),且此时支撑梁621位于挂钩7141的正下方,通过人工或机械设备将推料板72两端的第一挂钩726放置在第二u形槽内,且第一推料机构81的移动体811的端部的第二挂钩8121和第二推料机构
82的移动体811的端部的第二挂钩8121分别放置在对应的第一u形槽内,使其相互卡接;然后再次驱动驱动装置,使得安装架62沿提升架21向上移动,此时支撑梁621伸入挂钩7141中,并扣紧挂钩7141。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驱动装置即可实现加料斗71的拆装,且无需每次对推料机构进行更换,其具有结构简易、节约成本,且拆装方便的优点。
51.实施例二:参照图6至图13
5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牵引推料板72使其能够平衡地在加料斗71的底板713中移动的牵引机构以及用于带动推料板72在加料斗71中移动的推料机构。
53.推料板72包括推料板第一端721以及推料板第二端722,所述推料机构设置在推料板第二端722面向连接板714的一侧,所述推料机构为伸缩臂,所述推料机构为本领域常用的推料机构,如可采用中国专利cn201820254570中公开的推料机构。
54.所述牵引机构包括钢丝绳91和滑轮组,钢丝绳91包括钢丝绳第一端911和钢丝绳第二端912,滑轮组包括第一定滑轮921、第二定滑轮922和第三定滑轮923,钢丝绳第一端911固定设置在推料板第二端722面向连接板714的一侧,钢丝绳第二端912固定设置在推料板第一端721背向连接板714的一侧,第一定滑轮921设置在连接板714面向推料板72的一侧上,第一纵板7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供第二定滑轮922穿置的第一缺口7111和供第三定滑轮923穿置的第二缺口7112,第一缺口7111和第二缺口7112均由第一纵板711的一侧贯穿至第一纵板711的另一侧,第二定滑轮922设置在第一缺口7111内,第三定滑轮923设置在第二缺口7112内,第二定滑轮922的轴线和第三定滑轮923的轴线均竖直设置,第一定滑轮911、第二定滑轮912和第三定滑轮923依次设置在钢丝绳第一端911与钢丝绳第二端912之间,钢丝绳第二端912固定在推料板第一端721上。
55.所述推料机构设置在加料车本体2的一侧,本实施例中所述推料机构采用单侧驱动,所述推料机构为伸缩臂,所述推料机构为本领域常用的推料机构,如可采用中国专利cn201820254570中公开的推料机构。
56.所述推料机构包括固定体811与移动体812,安装架62上对应所述推料机构设置有第一穿孔622,且固定体811与第一穿孔622固定连接,连接板714上对应所述推料机构设置有第三穿孔7142,且移动体812从第三穿孔7142穿过与推料板72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体811是通过螺钉螺栓紧固在第一穿孔622上,当然可以通过其他固定方式如螺纹固定、焊接等方式固定。
5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钢丝绳第一端911和钢丝绳第二端912分别与推料板第一端721和推料板第二端722相互固定,且第一定滑轮921、第二定滑轮922以及第三定滑轮923依次设置在钢丝绳第一端911和钢丝绳第二端912之间;通过将推料机构的移动体812单侧推出时,即将推料板第二端722单侧推出,此时设置在推料板第二端722的钢丝绳第二端912受到推料板第一端721的钢丝绳第一端911的拉力,即推料板第一端721同时向加料斗71的外侧拉动,使得推料板72能够较为平衡地处于垂直加料斗71的底板713的状态,从而可以平衡地将物料推出。
58.本实施例中的偏边装置主要针对常规的加料车使用较小的加料斗71,由于较小的加料斗71中的第四穿孔7143无法与常规脚料车中第二推料机构82相匹配,使得第二推料机构82受限与较小加料斗71,因此我们采用了本实施例的偏边结构对推料板72进行限制,使
得推料板72能够较为平衡地将物料从加料斗71的底板713中推出;另一方面若需要较少物料的加料斗71时,我们同样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中的加料斗71,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偏边结构的加料,71可以批量生产,并且安装使用简便。
59.配合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加料车在更换加料斗71时,可先将加料斗71放置地面上,通过驱动驱动装置,使得安装架62沿提升架61向下移动至最低点,此时支撑梁621位于挂钩7142的下端,然后驱动加料车本体2向前移动,使得安装架62上的推料机构穿过加料斗71,且此时支撑梁621位于挂钩7142的正下方,通过人工或机械设备将推料板72两端的第一挂钩724放置在第二u形槽内,且第一推料机构41的移动体911的端部和第二推料机构42的移动体911的端部的第二挂钩9121放置在第一u形槽内,使其相互卡接;然后再次驱动驱动装置,使得安装架62沿提升家21向上移动,此时支撑梁621伸入挂钩7142中,并扣紧挂钩7142。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驱动装置即可实现加料斗71的拆装,且无需每次对推料机构进行更换,其具有结构简易、节约成本,且拆装方便的优点。
60.通过采用前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定位凹槽331将凸块321锁于第一锁块31的通孔311上,进而连接驾驶室1的左侧与加料车本体2的左侧,同时驾驶室1的右侧与加料车本体2的右侧通过销钉组件5铰接配合,并由驱动液压油缸4带动驾驶室1翻转与复位;本实用新型采用简单可靠的锁紧组件3实现驾驶室1的侧向翻转,充分利用驾驶室1侧面的空间,不用借助行车将驾驶室1移走,只需要单人操作就能实现驾驶室1翻转及复位。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易行,节约了行车起吊驾驶室1的时间,提高维修效率,降低了维修成本。
6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