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携车载通信与网络测试仪器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5: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电子设备 测试仪器 通信 测试 网络


1.本发明涉及车载电子设备测试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携车载通信与网络测试仪器。


背景技术:

2.网络测试仪通常也称专业网络测试仪或网络检测仪,是一种可以检测osi模型定义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行状况的便携、可视的智能检测设备,主要适用于局域网故障检测、维护和综合布线施工中,网络测试仪的功能涵盖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而车载通信与网络测试仪器,主要是用于实时监测汽车上的网络情况。
3.但现有技术中的车载通信与网络测试仪器不方便固定在车辆内,且测试仪位置在固定后不方便随着测试的需要进行灵活的更改,且当路面坑洼不平时,此时车载通信与网络测试仪器往往会随着车辆的颠簸发生发生震动,从而使得测试仪容易出现故障。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携车载通信与网络测试仪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测试仪器不方便固定在车辆内,且测试仪位置在固定后不方便随着测试的需要进行灵活的更改,测试仪器会随着车辆的颠簸发生发生震动,从而使得测试仪容易出现故障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车载通信与网络测试仪器。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车载通信与网络测试仪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面上对称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顶端连接有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的顶端中部固连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端连接有橡胶材质制成的吸盘;工作时,现有技术中的车载通信与网络测试仪器不方便固定在车辆内,且测试仪位置在固定后不方便随着测试的需要进行灵活的更改,且当路面坑洼不平时,此时车载通信与网络测试仪器往往会随着车辆的颠簸发生发生震动,从而使得测试仪容易出现故障;而本发明中的测试仪器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压动支撑块使吸盘吸附在平整的车顶上,从而使得测试仪器能够方便快捷的固定,当需要根据测试的需要对测试仪器的位置进行更改时,此时只需将吸盘从车顶拔下,再固定在其他位置即可,使得测试仪器在使用时更加灵活,当车辆发生颠簸时,此时设置在连接件顶端的弹性结构能够对测试仪器的震动起到缓冲的效果,从而减少测试仪器发生故障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测试仪器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7.优选的,所述弹性结构包括由橡胶材质制成且为圆柱状的挤压腔,所述挤压腔的两端顶部分别连接有端板,且两端板之间通过连接杆相固连,所述端板中部螺纹连接有贯穿挤压腔内部的转杆,所述挤压腔内部的转杆上固连有转块,所述挤压腔中部所对应的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分别设置有凸起部,所述转块的端部设置成与凸起部相匹配的弧形状,且所述转块的端部与挤压腔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连接件的顶端设置有与挤压腔底端的凸起部相配合的凹陷部;工作时,当需要将吸盘吸附在车顶上时,此时转动端板上的转杆,使
得转杆带动转块的两端分别卡入挤压腔上下两端的凸起部中,此时转块能够对挤压腔竖直方向上的变形进行限定,此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对壳体底端施加向上的压力,使得连接件通过转块对吸盘施加压力,从而能够将吸盘更便捷的固定在车顶上,不再需要压动支撑块才能将吸盘吸附在车顶上,同时在吸盘吸附固定后,此时反向转动转杆,使得转杆上的转块两端运动至水平方向上的凸起部内,使得转块对挤压腔竖直方向上的限位失效,从而使得挤压腔能够在测试仪器发生上下颠簸时对其进行有效的缓冲。
8.优选的,所述转块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滚珠,且所述挤压腔的内部填充有润滑油;工作时,转块在转杆的带动下能够通过滚珠在挤压腔内壁上滚动,大大减小了转块端部与挤压腔内壁相对运动时的摩擦阻力,同时设置的润滑油能够对挤压腔内壁起到润滑效果,进一步减小了转块端部与挤压腔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
9.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由顶端的固定件与底端的活动件组成,所述固定件固定安装在壳体的顶端,所述固定件顶端开设有滑腔,所述活动件底端与滑腔滑动相连,且所述活动件的侧壁与滑腔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活动件与滑腔底端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活动件的底端开设有与顶端凹陷部相连通的管槽,所述管槽内部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另一端穿过凹陷部伸出至活动件外端;工作时,当转块端部处于竖直状态时,此时转块底端能够对凹陷部中的气管进行挤压并使之关闭,使得滑腔内部处于封闭状态,从而使得连接件形成长度固定的一体式,减少吸盘在吸附在车顶上时带动活动件在滑腔内部滑动的情况,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稳定的通过对壳体将吸盘与车顶固定,同时当转块转动至水平位置后,此时气管因不再受压而与外界相连通,此时通过弹性件滑动连接的活动件与固定件能够对壳体的震动起到更有效的缓冲效果。
10.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端一侧连接有喷头,所述气管的自由端与喷头相连;工作时,当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发生颠簸时,随着活动件向滑腔内部运动,此时活动件能够将滑腔中的气体通过气管从喷头压出,从而使得喷头中喷出的气流能够对长时间工作的测试仪器起到散热的效果。
11.优选的,所述壳体顶端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喷头安装在滑块底端;工作时,当车辆在减速或加速前行的过程中,滑块由于自身的惯性会在滑杆上进行滑动,从而使得滑块能够带动喷头运动至壳体顶端的各个位置,并对其表面起到更充分与均匀的散热。
12.优选的,所述转块内部开设有连通两端的润滑槽,所述润滑槽的两侧对称连接有两组输送槽,所述润滑槽与输送槽内部分别填充有润滑层,且输送槽外端连接有与挤压腔内壁相贴合的涂覆条,所述润滑层与涂覆条分别由吸水材质制成;工作时,由于润滑油大多集中在挤压腔底端,使得挤压腔顶端的内壁无法进行充分的润滑,此时通过底端的涂覆条对位于挤压腔中的润滑油进行吸附,并通过润滑层传递至顶端的涂覆条中,使得转块在转动时能够通过顶端的涂覆条将润滑油涂覆在挤压腔顶端的内壁上,同时靠近滚珠的润滑层也能将润滑油涂覆在滚珠表面,从而进一步减小了转块与挤压腔相对运动时的摩擦阻力。
13.优选的,所述支撑块中部开设有转槽,所述转槽内部转动连接有与之内壁相贴合的转柱,所述转柱的一端连接有与支撑块螺纹相连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自由端伸出至支撑块外端,所述转柱的顶端所对应的支撑块与吸盘上分别开设有流通槽,所述转槽一侧设置有与支撑块外部相连通的气道,所述转柱内部开设有能够连通流通槽与气道的连接
槽;工作时,当需要将吸盘与车顶脱离时,此时通过转动螺纹杆,使得螺纹杆带动转柱在转槽内转动,直至转柱上的连接槽两端分别与支撑块上的流通槽和气道对齐并连通,此时外界的气体能够流入吸盘内部并使之工作失效,从而使得吸盘能够轻松快捷的与车顶相脱离。
14.优选的,所述转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组环形均布的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分别填充有润滑油;工作时,转柱在转动时能够带动凹槽中的润滑油涂抹在转槽侧壁上,从而能够对转槽侧壁起到润滑效果,大大降低了转柱与转槽相对运动时的摩擦阻力。
15.优选的,所述支撑块上的流通槽与气道内端分别连接有滤网,所述滤网外端连接有吸水层,所述吸水层的外端分别连接有吸附块,所述转柱侧壁上镶嵌安装有能够对吸附块进行吸引的磁性块;工作时,当转柱带动凹槽中的润滑油运动至流通槽或气道位置时,此时一部分润滑油在外界的干扰下流入流通槽或气道中,此时吸水层能够对流通槽或气道中的润滑油进行吸附,减少润滑油直接从流通槽或气道外流导致润滑油浪费的情况,同时通过将转柱上的磁性块分别转动至靠近吸附块的位置处,使得吸附块在磁性块的吸引力下将吸水层中的润滑油挤出,随后通过转动转柱,使得转柱上的凹槽分别与流通槽和气道对齐,从而使得被挤出的润滑油重新回收至凹槽中,进而使得润滑油能够往复利用。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吸盘使得测试仪器得到方便快捷的固定,当需要根据测试的需要对测试仪器的位置进行更改时,此时只需将吸盘从车顶拔下,再固定在其他位置即可,使得测试仪器在使用时更加灵活,当车辆发生颠簸时,此时设置在连接件顶端的弹性结构能够对测试仪器的震动起到缓冲的效果,从而减少测试仪器发生故障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测试仪器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18.2.本发明中当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发生颠簸时,随着活动件向滑腔内部运动,此时活动件能够将滑腔中的气体通过气管从喷头压出,从而使得喷头中喷出的气流能够对长时间工作的测试仪器起到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0.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2.图3是本实施例二中支撑块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24.图中:壳体1、连接件2、弹性结构3、支撑块4、吸盘5、挤压腔6、端板7、连接杆8、转杆9、转块10、凸起部11、滚珠12、固定件13、活动件14、弹性件15、气管16、喷头17、滑杆18、滑块19、润滑槽20、润滑层21、涂覆条22、转柱23、螺纹杆24、流通槽25、气道26、连接槽27、凹槽28、滤网29、吸水层30、吸附块31、磁性块32。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一:
27.请参阅图1

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便携车载通信与网络测试仪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面上对称安装有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的顶端连接有弹性结构3,所述弹性结构3的顶端中部固连有支撑块4,所述支撑块4的顶端连接有橡胶材质制成的吸盘5;工作时,现有技术中的车载通信与网络测试仪器不方便固定在车辆内,且测试仪位置在固定后不方便随着测试的需要进行灵活的更改,且当路面坑洼不平时,此时车载通信与网络测试仪器往往会随着车辆的颠簸发生发生震动,从而使得测试仪容易出现故障;而本发明中的测试仪器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压动支撑块4使吸盘5吸附在平整的车顶上,从而使得测试仪器能够方便快捷的固定,当需要根据测试的需要对测试仪器的位置进行更改时,此时只需将吸盘5从车顶拔下,再固定在其他位置即可,使得测试仪器在使用时更加灵活,当车辆发生颠簸时,此时设置在连接件2顶端的弹性结构3能够对测试仪器的震动起到缓冲的效果,从而减少测试仪器发生故障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测试仪器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28.所述弹性结构3包括由橡胶材质制成且为圆柱状的挤压腔6,所述挤压腔6的两端顶部分别连接有端板7,且两端板7之间通过连接杆8相固连,所述端板7中部螺纹连接有贯穿挤压腔6内部的转杆9,所述挤压腔6内部的转杆9上固连有转块10,所述挤压腔6中部所对应的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分别设置有凸起部11,所述转块10的端部设置成与凸起部11相匹配的弧形状,且所述转块10的端部与挤压腔6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连接件2的顶端设置有与挤压腔6底端的凸起部11相配合的凹陷部;工作时,当需要将吸盘5吸附在车顶上时,此时转动端板7上的转杆9,使得转杆9带动转块10的两端分别卡入挤压腔6上下两端的凸起部11中,此时转块10能够对挤压腔6竖直方向上的变形进行限定,此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对壳体1底端施加向上的压力,使得连接件2通过转块10对吸盘5施加压力,从而能够将吸盘5更便捷的固定在车顶上,不再需要压动支撑块4才能将吸盘5吸附在车顶上,同时在吸盘5吸附固定后,此时反向转动转杆9,使得转杆9上的转块10两端运动至水平方向上的凸起部11内,使得转块10对挤压腔6竖直方向上的限位失效,从而使得挤压腔6能够在测试仪器发生上下颠簸时对其进行有效的缓冲。
29.所述转块10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滚珠12,且所述挤压腔6的内部填充有润滑油;工作时,转块10在转杆9的带动下能够通过滚珠12在挤压腔6内壁上滚动,大大减小了转块10端部与挤压腔6内壁相对运动时的摩擦阻力,同时设置的润滑油能够对挤压腔6内壁起到润滑效果,进一步减小了转块10端部与挤压腔6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
30.所述连接件2由顶端的固定件13与底端的活动件14组成,所述固定件13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顶端,所述固定件13顶端开设有滑腔,所述活动件14底端与滑腔滑动相连,且所述活动件14的侧壁与滑腔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活动件14与滑腔底端之间连接有弹性件15,所述活动件14的底端开设有与顶端凹陷部相连通的管槽,所述管槽内部连接有气管16,所述气管16的另一端穿过凹陷部伸出至活动件14外端;工作时,当转块10端部处于竖直状态
时,此时转块10底端能够对凹陷部中的气管16进行挤压并使之关闭,使得滑腔内部处于封闭状态,从而使得连接件2形成长度固定的一体式,减少吸盘5在吸附在车顶上时带动活动件14在滑腔内部滑动的情况,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稳定的通过对壳体1将吸盘5与车顶固定,同时当转块10转动至水平位置后,此时气管16因不再受压而与外界相连通,此时通过弹性件15滑动连接的活动件14与固定件13能够对壳体1的震动起到更有效的缓冲效果。
31.所述壳体1的顶端一侧连接有喷头17,所述气管16的自由端与喷头17相连;工作时,当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发生颠簸时,随着活动件14向滑腔内部运动,此时活动件14能够将滑腔中的气体通过气管16从喷头17压出,从而使得喷头17中喷出的气流能够对长时间工作的测试仪器起到散热的效果。
32.所述壳体1顶端连接有滑杆18,所述滑杆18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9,所述喷头17安装在滑块19底端;工作时,当车辆在减速或加速前行的过程中,滑块19由于自身的惯性会在滑杆18上进行滑动,从而使得滑块19能够带动喷头17运动至壳体1顶端的各个位置,并对其表面起到更充分与均匀的散热。
33.所述转块10内部开设有连通两端的润滑槽20,所述润滑槽20的两侧对称连接有两组输送槽,所述润滑槽20与输送槽内部分别填充有润滑层21,且输送槽外端连接有与挤压腔6内壁相贴合的涂覆条22,所述润滑层21与涂覆条22分别由吸水材质制成;工作时,由于润滑油大多集中在挤压腔6底端,使得挤压腔6顶端的内壁无法进行充分的润滑,此时通过底端的涂覆条22对位于挤压腔6中的润滑油进行吸附,并通过润滑层21传递至顶端的涂覆条22中,使得转块10在转动时能够通过顶端的涂覆条22将润滑油涂覆在挤压腔6顶端的内壁上,同时靠近滚珠12的润滑层21也能将润滑油涂覆在滚珠12表面,从而进一步减小了转块10与挤压腔6相对运动时的摩擦阻力。
34.实施例二:
35.请参阅图3

图4所示,所述支撑块4中部开设有转槽,所述转槽内部转动连接有与之内壁相贴合的转柱23,所述转柱23的一端连接有与支撑块4螺纹相连的螺纹杆24,所述螺纹杆24的自由端伸出至支撑块4外端,所述转柱23的顶端所对应的支撑块4与吸盘5上分别开设有流通槽25,所述转槽一侧设置有与支撑块4外部相连通的气道26,所述转柱23内部开设有能够连通流通槽25与气道26的连接槽27;工作时,当需要将吸盘5与车顶脱离时,此时通过转动螺纹杆24,使得螺纹杆24带动转柱23在转槽内转动,直至转柱23上的连接槽27两端分别与支撑块4上的流通槽25和气道26对齐并连通,此时外界的气体能够流入吸盘5内部并使之工作失效,从而使得吸盘5能够轻松快捷的与车顶相脱离。
36.所述转柱23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组环形均布的凹槽28,所述凹槽28内部分别填充有润滑油;工作时,转柱23在转动时能够带动凹槽28中的润滑油涂抹在转槽侧壁上,从而能够对转槽侧壁起到润滑效果,大大降低了转柱23与转槽相对运动时的摩擦阻力。
37.所述支撑块4上的流通槽25与气道26内端分别连接有滤网29,所述滤网29外端连接有吸水层30,所述吸水层30的外端分别连接有吸附块31,所述转柱23侧壁上镶嵌安装有能够对吸附块31进行吸引的磁性块32;工作时,当转柱23带动凹槽28中的润滑油运动至流通槽25或气道26位置时,此时一部分润滑油在外界的干扰下流入流通槽25或气道26中,此时吸水层30能够对流通槽25或气道26中的润滑油进行吸附,减少润滑油直接从流通槽25或气道26外流导致润滑油浪费的情况,同时通过将转柱23上的磁性块32分别转动至靠近吸附
块31的位置处,使得吸附块31在磁性块32的吸引力下将吸水层30中的润滑油挤出,随后通过转动转柱23,使得转柱23上的凹槽28分别与流通槽25和气道26对齐,从而使得被挤出的润滑油重新回收至凹槽28中,进而使得润滑油能够往复利用。
38.工作原理:通过压动支撑块4使吸盘5吸附在平整的车顶上,从而使得测试仪器能够方便快捷的固定,当需要根据测试的需要对测试仪器的位置进行更改时,此时只需将吸盘5从车顶拔下,再固定在其他位置即可,使得测试仪器在使用时更加灵活,当车辆发生颠簸时,此时设置在连接件2顶端的弹性结构3能够对测试仪器的震动起到缓冲的效果,从而减少测试仪器发生故障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测试仪器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当需要将吸盘5吸附在车顶上时,此时转动端板7上的转杆9,使得转杆9带动转块10的两端分别卡入挤压腔6上下两端的凸起部11中,此时转块10能够对挤压腔6竖直方向上的变形进行限定,此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对壳体1底端施加向上的压力,使得连接件2通过转块10对吸盘5施加压力,从而能够将吸盘5更便捷的固定在车顶上,不再需要压动支撑块4才能将吸盘5吸附在车顶上,同时在吸盘5吸附固定后,此时反向转动转杆9,使得转杆9上的转块10两端运动至水平方向上的凸起部11内,使得转块10对挤压腔6竖直方向上的限位失效,从而使得挤压腔6能够在测试仪器发生上下颠簸时对其进行有效的缓冲;转块10在转杆9的带动下能够通过滚珠12在挤压腔6内壁上滚动,大大减小了转块10端部与挤压腔6内壁相对运动时的摩擦阻力,同时设置的润滑油能够对挤压腔6内壁起到润滑效果,进一步减小了转块10端部与挤压腔6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当转块10端部处于竖直状态时,此时转块10底端能够对凹陷部中的气管16进行挤压并使之关闭,使得滑腔内部处于封闭状态,从而使得连接件2形成长度固定的一体式,减少吸盘5在吸附在车顶上时带动活动件14在滑腔内部滑动的情况,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稳定的通过对壳体1将吸盘5与车顶固定,同时当转块10转动至水平位置后,此时气管16因不再受压而与外界相连通,此时通过弹性件15滑动连接的活动件14与固定件13能够对壳体1的震动起到更有效的缓冲效果;当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发生颠簸时,随着活动件14向滑腔内部运动,此时活动件14能够将滑腔中的气体通过气管16从喷头17压出,从而使得喷头17中喷出的气流能够对长时间工作的测试仪器起到散热的效果;当车辆在减速或加速前行的过程中,滑块19由于自身的惯性会在滑杆18上进行滑动,从而使得滑块19能够带动喷头17运动至壳体1顶端的各个位置,并对其表面起到更充分与均匀的散热;由于润滑油大多集中在挤压腔6底端,使得挤压腔6顶端的内壁无法进行充分的润滑,此时通过底端的涂覆条22对位于挤压腔6中的润滑油进行吸附,并通过润滑层21传递至顶端的涂覆条22中,使得转块10在转动时能够通过顶端的涂覆条22将润滑油涂覆在挤压腔6顶端的内壁上,同时靠近滚珠12的润滑层21也能将润滑油涂覆在滚珠12表面,从而进一步减小了转块10与挤压腔6相对运动时的摩擦阻力;当需要将吸盘5与车顶脱离时,此时通过转动螺纹杆24,使得螺纹杆24带动转柱23在转槽内转动,直至转柱23上的连接槽27两端分别与支撑块4上的流通槽25和气道26对齐并连通,此时外界的气体能够流入吸盘5内部并使之工作失效,从而使得吸盘5能够轻松快捷的与车顶相脱离;转柱23在转动时能够带动凹槽28中的润滑油涂抹在转槽侧壁上,从而能够对转槽侧壁起到润滑效果,大大降低了转柱23与转槽相对运动时的摩擦阻力;当转柱23带动凹槽28中的润滑油运动至流通槽25或气道26位置时,此时一部分润滑油在外界的干扰下流入流通槽25或气道26中,此时吸水层30能够对流通槽25或气道26中的润滑油进行吸附,减少润滑油直接从流通槽25或气道26外流导致润滑油浪费的情
况,同时通过将转柱23上的磁性块32分别转动至靠近吸附块31的位置处,使得吸附块31在磁性块32的吸引力下将吸水层30中的润滑油挤出,随后通过转动转柱23,使得转柱23上的凹槽28分别与流通槽25和气道26对齐,从而使得被挤出的润滑油重新回收至凹槽28中,进而使得润滑油能够往复利用。
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