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单柱车撑的制作方法

2021-09-18 02:5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构件 单柱车撑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撑构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柱车撑。


背景技术:

2.目前,二轮车包括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在停车状态下均需要车撑来防止倾倒同时保持稳定。市面上的车撑包括单柱车撑和双柱车撑,单柱车撑一般铰接安装在二轮车的一侧,行驶状态下将车撑折收,停车时将车撑向下摆动进行支撑。
3.经长期研究发现,传统的单柱车撑存在如下问题:
4.1、车撑在旋转的过程中,与车体连接板的摩擦力较大,甚至需要较大的外力才能将车撑收起或者向下摆动。
5.2、一般在车撑表面与车体之间连接弹簧来保证在折收和支撑状态下的稳定,将弹簧设置在车撑外部,长期使用后不仅弹簧容易磕碰,且设置外部容易老化,使用寿命降低,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容易脱落。
6.因此,急需研发一种摩擦力小、寿命长的单柱车撑。


技术实现要素:

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单柱车撑。
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9.一种单柱车撑,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上开设有同轴的第一铰接孔,所述杆体内设置有腔体,且顶部开设有与腔体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开设与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之间,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顶部设置有沿通孔轴向移动的铰座,所述铰座上设置有滚轮。
10.进一步的,所述铰座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底板,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位于底板的同侧,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同轴的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二铰接孔内设置有滚轮轴,所述滚轮轴上设置有以滚轮轴为轴转动的滚轮。
11.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设置在通孔的下方,且底板的面积大于通孔的面积。
12.进一步的,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向内延伸的环状凸起,所述弹性件的底部抵接环状凸起上。
13.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的底部与环状凸起之间设置有垫片。
14.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压簧。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外轮廓相同且均为弧线形结构。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外轮廓相同且均为弧线形结构。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平行设置,且均焊接于杆体顶部。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平行设置,且均焊接于底板表面。
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20.(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单柱车撑通过设置滚轮,车撑在转动过程中滚轮与连接板接触,减少了杆体在转动过程中与连接板的摩擦力,减少了零部件的磨损,不仅省力而且延长了车撑的使用寿命;
2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单柱车撑将弹性件设置在杆体内部,防止弹性件直接设置在外部,延长使用寿命较长同时避免了弹簧脱落导致的车撑失效。
附图说明
22.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单柱车撑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单柱车撑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铰座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撑的支撑状态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撑的折起状态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撑的转动状态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杆体;2、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一铰接孔;5、腔体;6、压簧;7、滚轮;8、第一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10、底板;11、第二铰接孔;12、滚轮轴;13、环状凸起;14、垫片;1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5.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单柱车撑,包括杆体1,杆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板件2和第
二板件3,第一板件2和第二板件3上开设有同轴的第一铰接孔4,第一板件2、第二板件3和第一铰接孔4用于铰接连接板15。杆体1内设置有腔体5,且顶部开设有与腔体5连通的通孔(图中未示出),通孔开设与第一板件2和第二板件3之间,腔体5内设置有弹性件,优选为压簧6,压簧6的顶部设置有沿通孔轴向移动的铰座,铰座上设置有滚轮7。在杆体1沿连接板15转动过程中,使滚轮7与连接板15接触,产生滚动摩擦,减少了杆体1在转动过程中与连接板15的摩擦力,进而减少了零部件的磨损,不仅支撑顺滑、省力,而且延长了整个车撑的使用寿命。
36.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采用外轮廓为弧形的第一支撑板8和第二支撑板9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撑板8和第二支撑9板的底部的底板10围合而成铰座,弧形的外轮廓可减少车撑在转动过程中与其他组件的磕碰,使其转动更为灵活便捷。第一支撑板8和第二支撑板9位于底板的同侧,第一支撑板8和第二支撑板9上开设有同轴的第二铰接孔11,第二铰接孔11内设置有滚轮轴12,滚轮7设置在滚轮轴12上且以滚轮轴12为轴转动。
37.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底板10设置在通孔的下方,第一支撑板8和第二支撑板9沿通孔向上延伸至通孔上方,同时使压簧6的顶部始终抵接在底板10的下表面。另外,底板10的面积大于通孔的面积。底板10起到限位的作用,将底板10始终限制在腔体5内部,进而使滚轮7受到连接板15的压力时向下移动挤压压簧6,压力消失后即车撑到达水平或者竖直状态后滚轮在压簧6的作用向上移动复位,车撑使用过程中内部组件的位置变化可参照图4

6。
38.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为防止压簧6沿腔体5滑落,在腔体内设置有向内延伸的环状凸起13,压簧的底部抵接环状凸起13上。
39.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为保证压簧6在工作过程保持稳定,在弹性件的底部与环状凸起之间设置有垫片14。
40.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板件2与第二板件3平行且对称设置,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杆体顶部,结构牢固且便于加工。
41.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8和第二支撑板9的外轮廓相同且均为弧线形结构。第一支撑板8与第二支撑板9平行设置,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底板10表面,结构牢固且便于加工。
42.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该单柱车撑也可根据使用情景改装为双柱车撑,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