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动车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09-18 02: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减震 结构 电车 电动车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车减震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2.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电动车在驾驶时,驾驶者通过手动控制操作杆,摆动一定角度来达到电动车转弯的效果,目前,现有的减震结构大多采用弹簧,通过压缩弹簧来产生回弹力,但是弹簧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疲劳、使用次数多了,减震效果就不佳,而且弹簧外露,风吹雨淋后容易生锈损坏,存在驾驶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的减震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弹簧后,弹簧容易疲劳、使用次数多了,减震效果就不佳,而且弹簧外露,风吹雨淋后容易生锈损坏,存在驾驶风险的技术缺陷。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电动车减震结构,包括小梁,所述小梁的上端用于与操作杆连接,所述小梁的下端转动设置有车轮,所述小梁的下端成型有两端贯穿的减震筒,所述减震筒内贯穿设置有减震轴,所述减震轴与所述减震筒内壁之间形成有缓震空间,所述缓震空间内设置有聚氨酯减震组件,所述减震轴的两端与摇臂一端连接,所述摇臂另一端与所述车轮的轴杆可转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减震轴的中段设置有方状的若干缓冲面,所述减震筒对应设置为具有方状内壁的方状结构,所述聚氨酯减震组件包括若干条水平容置在所述缓震空间内的聚氨酯棒,每一所述聚氨酯棒以所述减震轴为轴心轴对称设置在每一所述缓冲面上,每一所述聚氨酯棒与对应的每一所述缓冲面抵触,每一所述聚氨酯棒与所述减震筒的内壁呈角度的一侧相互抵触。
7.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筒的内壁轴对称设有若干用于分隔所述聚氨酯棒的隔条。
8.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筒的两侧开口固定盖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减震轴两端伸出的开孔,所述减震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减震筒内。
9.进一步的,所述摇臂与所述减震轴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与所述减震轴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减震轴上的缓冲面为四方状的缓冲面。
11.进一步的,所述聚氨酯棒的数量为四条。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动车减震结构,其通过在小梁内设置有减震筒,在减震筒内设置减震轴,所述减震轴与所述减震筒内壁之间形成有缓震空间,通过在所述缓震空
间内设置聚氨酯减震组件,在缓震过程中,所述车轮在地面行走时,在遇到不平区域,所述车轮带动所述摇臂摇动,从而带动所述减震轴旋转,挤压所述聚氨酯减震组件,使其发生变形,聚氨酯为具有极好弹力的物质,从而产生回弹力,达到减震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减震效果好,避免了弹簧生锈导致的驾驶风险,外型美观,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部件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小梁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聚氨酯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减震轴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小梁、2.车轮、3.摇臂、4.连接筒、5.减震筒、6.聚氨酯棒、7.减震轴、8.轴承、9.盖板、10.隔条、11.缓冲面。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如图1

6所示,一种电动车减震结构,包括小梁1,所述小梁1的上端用于与操作杆连接,所述小梁1的下端转动设置有车轮2,所述小梁1的下端成型有两端贯穿的减震筒5,所述减震筒5内贯穿设置有减震轴7,所述减震轴7与所述减震筒5内壁之间形成有缓震空间,所述缓震空间内设置有聚氨酯减震组件,所述减震轴7的两端与摇臂3一端连接,所述摇臂3另一端与所述车轮2的轴杆可转动连接。
2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动车减震结构,其通过在小梁1内设置有减震筒5,在减震筒5内设置减震轴7,所述减震轴7与所述减震筒5内壁之间形成有缓震空间,通过在所述缓震空间内设置聚氨酯减震组件,在缓震过程中,所述车轮在地面行走时,在遇到不平区域,所述车轮带动所述摇臂摇动,从而带动所述减震轴7旋转,挤压所述聚氨酯减震组件,使其发生变形,聚氨酯为具有极好弹力的物质,从而产生回弹力,达到减震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减震效果好,避免了弹簧生锈导致的驾驶风险,外型美观,使用寿命长。
25.具体的,如图所示,所述减震轴7的中段设置有方状的若干缓冲面11,所述减震筒5对应设置为具有方状内壁的方状结构,所述聚氨酯减震组件包括若干条水平容置在所述缓震空间内的聚氨酯棒6,每一所述聚氨酯棒6以所述减震轴7为轴心轴对称设置在每一所述缓冲面11上,每一所述聚氨酯棒6与对应的每一所述缓冲面11抵触,每一所述聚氨酯棒6与
所述减震筒5的内壁呈角度的一侧相互抵触。具体使用时,通过设置减震筒5为方形机构,设置为方形结构使其内壁形成有角度结构,安装时,通过将所述聚氨酯棒6对应安装在所述呈角度的内壁,通过所述同时所述聚氨酯棒6与所述减震轴7抵触,因此,所述减震轴7转动时,减震轴7的减震面11与所述聚氨酯棒6产生挤压,从而形成回弹力,从而形成缓震效果。
26.具体的,如图所示,所述减震筒5的内壁轴对称设有若干用于分隔所述聚氨酯棒6的隔条10。设置有隔条10,防止聚氨酯板6位置发生偏移。
27.具体的,如图所示,所述减震筒5的两侧开口固定盖设有盖板9,所述盖板9上开设有供所述减震轴7两端伸出的开孔,所述减震轴7通过轴承8转动设置在所述减震筒5内。设置有盖板9形成对所述减震筒5封闭的效果,同时将所述减震轴7封闭在筒内,设置轴承使所减震轴7为可转动设置在减震筒5内。
28.具体的,如图所示,所述摇臂5与所述减震轴7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筒4,所述连接筒4与所述减震轴7固定连接。
29.具体的,如图所示,所述减震轴7上的缓冲面11为四方状的缓冲面11。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减震轴7除了可以为四方形、还可以是五、六方形等等,对应的,所述聚氨酯棒7的数量为五、六等等,对应的,所述减震筒5为对应形状设置。
30.具体的,如图所示,所述聚氨酯棒6的数量为四条。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