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河床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6: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加固 结构 河床


1.本技术涉及加固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床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2.河床亦称“河槽”,河谷中被水流淹没的部分。河床随水位涨落而变化,其形态受地形、地质、土壤、水流冲刷、搬运和泥沙堆积的影响。
3.河床是地基的一部分,地基承受基础的各种荷载。
4.河道在通航时,行驶的船泊有时会撞击桥梁,容易使得桥梁基础不均匀沉降。不均匀沉降的桥梁基础会对河床产生破坏作用,使得河床的承载性能降低,承载性能降低的河床反过来又会影响桥梁的安全使用,所以需要对河床加固。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河床的承载性能,进而改善桥梁的使用安全,本技术提供一种河床加固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河床加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河床加固结构,用于加固河床且设于桥梁基础侧壁,包括淤泥固化层和若干加固桩,所述淤泥固化层固定连接于河床顶部,且所述淤泥固化层侧壁固定连接于桥梁基础,每一所述加固桩一端均埋设于河床内,每一所述加固桩另一端设于淤泥固化层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加固桩一端依次埋设于河床内,后将水泥灌输入淤泥层并形成板状的淤泥固化层,最后使得每一加固桩的桩头位于淤泥固化层内。加固桩和淤泥固化层形成稳定的承载体系,进而改善河床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桥梁基础的稳定性。
9.可选的,所述淤泥固化层底部内埋设有片石层。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片石层具有增强淤泥固化层强度的作用,且片石层可以阻隔淤泥与河床接触,进而使得河床与淤泥固化层稳定联系。
11.可选的,位于所述淤泥固化层内的加固桩上套设有钢筋骨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钢筋骨架的作用下,使得淤泥固化层的抗拉能力增强,进而使得淤泥固化层承受桥梁基础作用的能力提高,从而使得淤泥固化层的承载性能进一步改善。
13.可选的,所述淤泥固化层顶部铺设有模袋混凝土层。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袋混凝土具有适应淤泥固化层顶部形状的作用,且模袋混凝土具有可靠的强度,从而使得河流携带的淤泥不容易破坏淤泥固化层。
15.可选的,所述模袋混凝土层自迎水面一端向背水面一端倾斜向下布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河流携带的泥沙或淤泥容易随着模袋混凝土的坡度流走,进而不容易堆积在桥梁基础的侧壁,以改善桥梁基础受到的不均匀土压力作用。
17.可选的,所述模袋混凝土层顶部铺设有钢筋石笼。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钢筋石笼和模袋混凝土层的共同阻挡下,淤泥不容易
堆积在桥梁基础的侧壁,从而使得桥梁基础进一步不容易受到不均匀土压力作用。
19.可选的,所述河床与桥梁基础侧壁之间、淤泥固化层与桥梁基础侧壁之间、模袋混凝土层与桥梁基础侧壁之间以及钢筋石笼与桥梁基础侧壁之间形成有隔离层。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层的作用是减弱河床、淤泥固化层、模袋混凝土层以及钢筋石笼对桥梁基础产生的侧向挤压,进而改善河床对桥梁基础的保护作用。
21.可选的,所述加固桩外壁与河床之间形成有填充层。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桩采用的是造孔安装加固桩的施工工艺,加固桩与桩孔之间存在间隙,在间隙内形成填充层,使得加固桩的稳定性能提高,从而使得河床的承载性能提高。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固桩和淤泥固化层形成稳定的承载体系,进而改善河床的稳定性;
25.2.在钢筋骨架的作用下,使得淤泥固化层承受桥梁基础作用的能力提高;
26.3.模袋混凝土使得河流携带的淤泥不容易破坏淤泥固化层。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河床;2、桥梁基础;21、墩基础;22、桩基础;3、第一加固组件;31、加固桩;32、填充层;4、第二加固组件;41、淤泥固化层;411、片石层;412、钢筋骨架;42、模袋混凝土层;43、钢筋石笼;44、隔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河床加固结构,参照图1,其包括用于固定连接河床1和桥梁基础2的加固机构。加固机构包括第一加固组件3和第二加固组件4,在第一加固组件3和第二加固组件4的作用下,河床1的承载性能提高,进而改善桥梁基础2的稳定性。
31.桥梁基础2包括墩基础21和桩基础22,墩基础21底部固定连接于桩基础22,桩基础22远离墩基础21的一端固定埋设于河床1内部。
32.第一加固组件3包括加固桩31和填充层32,第二加固组件4包括淤泥固化层41、模袋混凝土层42、钢筋石笼43以及隔离层44。
33.加固桩31有若干,若干加固桩31围绕桥梁基础2呈环状均匀阵列,且对应加固桩31填充层32也有若干。每一加固桩31底部均固定埋设于河床1内部,每一加固桩31顶部均均穿出河床1并伸入至淤泥固化层41内部。
34.河床1对应每一加固桩31均开设有容纳槽(图中未示出),每一加固桩31均位于容纳槽内,且每一加固桩31外壁与容纳槽侧壁之间存在间隙,填充层32填充于间隙内。填充层32可以为水下不离析砂浆,填充层32侧壁分别固定连接于加固桩31和容纳槽侧壁。
35.淤泥固化层41底部依次固定连接于河床1顶部和加固桩31顶部,淤泥固化层41顶部固定连接于模袋混凝土层42底部,模袋混凝土层42顶部固定连接于钢筋石笼43。隔离层44为水下不离析砂浆,隔离层44一侧壁固定连接于桩基础22,隔离层44另一侧壁依次固定连接于钢筋石笼43、模袋混凝土层42、淤泥固化层41以及河床1。
36.淤泥固化层41、模袋混凝土层42以及钢筋石笼43均围绕桩基础22呈环形布置,模袋混凝土层42自迎水面一端向背水面一端倾斜向下布置,且模袋混凝土层42自靠近桩基础22向远离桩基础22倾斜向下布置,进而可以淤泥不容易堆积在桩基础22侧壁上。
37.淤泥固化层41底部内埋设有片石层411,片石层411包括依次抵接的块石。且位于块石层上方的淤泥固化层41内埋设有钢筋骨架412,钢筋骨架412套设在所有的加固桩31顶部。片石层411、钢筋骨架412均围绕桩基础22呈环形布置。
38.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如下:
39.施工步骤一,在桩基础22周围均匀阵列开设容纳槽,然后将加固桩31依次埋设入容纳槽内;
40.施工步骤二,向容纳槽与加固桩31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水下不离析砂浆;
41.施工步骤三,向淤泥内依次铺设片石层411和钢筋骨架412后,向淤泥内填充水泥且形成淤泥固化层41,淤泥固化层41与桩基础22间隔布置;
42.施工步骤四,在淤泥固化层41顶部依次铺设模袋混凝土层42和钢筋石笼43,模袋混凝土层42和钢筋石笼43分别与桩基础22间隔布置;
43.最后,在桩基础22、钢筋石笼43、模袋混凝土层42以及淤泥固化层41之间的间隙内灌入水下不离析砂浆,并形成填充层32,从而完成河床1加固。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