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灵芝西洋参有益组份的提取方法与流程

2021-10-16 03:3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西洋参 灵芝 提取 有益 方法


1.本技术涉及一种灵芝西洋参有益组份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2.西洋参现在的食用方法以西洋参切片为主,有些也采用传统的中药材的蒸煮方法,但是上述方法要么无法得到足够的皂苷和多糖,要是是设置方法繁琐;现在也有一些采用破壁的方法得到西洋参粉末,然后直接全部饮入的方式进行有效组份的摄入。上述方法看似对于西洋参进行了足够的细化处理,但是从实践中可以看出,上述方法的效果并不好,推测是由于粉碎不管细化到哪种程度都是物理层面的破坏,并不能转化得到有效物质。
3.灵芝则一般采用蒸煮方法,现在也有注射给药的方式。本品含多糖、核苷类、呋喃类、甾醇类、生物碱、三萜类、油脂类、多种氨基酸及蛋白质类、酶类、有机锗及多种微量元素等。灵芝本身属于腐生菌,栽培技术也是采用菌种培养和栽培的方式。
4.现阶段,如何协同进行西洋参和灵芝的处理,以更好的发挥其效能,已经有了一些研究,一般是利用灵芝液体菌种对西洋参进行发酵,但是现在的处理效率一般都比较低,产量也比较小,处理过程相对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灵芝西洋参有益组份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获得灵芝培养菌种;
7.将灵芝培养菌种进行扩大培养得到液体菌种;
8.将液体菌种进行种子罐培养得到种子液;
9.将西洋参置于种子液中进行发酵得到目标液;
10.将目标液进行过滤得到目标物。本技术利用灵芝菌产生生物酶,把西洋参中的有效成分和灵芝的有效成分,充分融合,得到既含有皂甙又含有多糖肽的融合性物质,本技术可直接通过过滤得到目标物,制备条件相对温和,也没有用到有机溶剂,不会存在有害物质的残留,在发酵过程中,灵芝菌利用自身的酶,把西洋参中利于自己生长的营养成分,通过酶解,为自己所用,一般消耗掉的是碳源和氮源,转化为灵芝洋参功效成分,提高了功效。
11.优选的,所述灵芝培养菌种按照如下方法培养得到:
12.采用小摇瓶制备接种:
13.小摇瓶内的培养基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削皮土豆15

20wt%,土豆去皮切片得到削皮土豆,麸皮5

7wt%,加水煮沸不低于20分钟,过滤,滤液中加入1

1.5wt%蔗糖、0.03

0.07wt%磷酸二氢钾、0.015

0.04wt%硫酸镁,用水补足,分装、灭菌,灭菌条件为122℃,30分钟置于小摇瓶内;
14.取培养有灵芝菌种的pda斜面培养基,用接种铲挖取斜面菌种,置于小摇瓶中,在26

28℃环境下,置于摇床机培养7

10天,待菌丝呈小球状,布满后,即得到灵芝培养菌种。
15.优选的,所述灵芝培养菌种扩大培养采用大摇瓶制备接种,生长完好的小摇瓶菌种接种到大摇瓶中,待大摇瓶培养基中长满菌丝球,该菌种达到了接种条件,得到液体菌种;
16.所述大摇瓶内的培养基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17.削皮土豆15

20wt%,麸皮5

7wt%,加水煮沸不低于20分钟,过滤,滤液中加入3

4wt%蔗糖、0.03

0.07wt%磷酸二氢钾、0.015

0.04wt%硫酸镁,用水补足,分装、灭菌,灭菌条件为122℃,30分钟后置于大摇瓶内。
18.优选的,所述种子罐培养按照如下方法操作:
19.提取培养基制备:削皮土豆20

30wt%,麸皮5

7wt%,椰肉10

15wt%放入水中煮沸不低于30分钟,离心机过滤,取滤液;
20.滤液加入菌种罐中,加入碳酸钙0.5

1wt%,磷酸二氢钾0.03

0.07wt%,硫酸镁0.015

0.04wt%,蔗糖5

6wt%,用水补足,灭菌得到提取培养基;
21.液体菌种接入菌种罐中,28℃培养,通气量1:1.15;
22.培养10

12小时,罐中种子液布满菌丝球,ph值在6.0以下时即得到种子液。
23.优选的,将西洋参粉碎到80目以上,按照5

10wt%加入到提取培养基中形成西洋参原液,灭菌,搅拌均匀;然后以西洋参原液为计量标准,接种10

15wt%的种子液,温度控制在27℃
±
1℃,通气量控制在1:1.15;
24.培养7

8h,待菌丝出现自溶现象,ph在5.0以下时,达到发酵终点得到目标液。本技术从小摇瓶内的培养基,大摇瓶内的培养基以及提取培养基采用近似还是能量密度递增的方式,使得对于菌种有一定的优化作用,可以富集一些生长更加迅速的菌种,为后续的连续化生产提供菌种上的基础。
25.优选的,包括一发酵器,所述发酵器的底部设有引入西洋参原液和种子液的混合器,在发酵器的顶部设有引出管用于引出目标液。
26.优选的,所述发酵器包括发酵壳体,在发酵壳体的中部设有一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外部纯净气源连通设置,在发酵壳体外侧套设一控温套管,在控温套管内设有电加热丝。
27.优选的,所述混合器包括用于引入西洋参原液的内套管和用于引入种子液的外套管,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远离入口一侧设有统一设置的堵头挡板,所述内套管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外套管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交错设置。本技术采用发酵器底部进料,顶部出料的方式,使得物料连续进入,连入推出,由于本身几乎为胶质形式,基本上可以保证整体的发酵过程的稳定性,且由于前期对于菌种的优选,发酵速度较快,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连续化发酵。
28.优选的,所述引出管与发酵器之间设有一锥形导流器,所述引出管为软管,所述软管通过蠕动泵驱动。
29.优选的,将目标液进行板框过滤,取滤液入储罐,灭活;
30.发酵滤渣进入煎煮罐加水煎煮提取,过滤,合并滤液于储罐中;
31.通过薄膜浓缩,得到浓缩液;
32.将浓缩液进行流化干燥得到目标物。本技术得到的产品可以以口服液,粉剂,糖果,胶囊等形式呈现。
33.本技术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34.1.本技术利用灵芝菌产生生物酶,把西洋参中的有效成分和灵芝的有效成分,充分融合,得到既含有皂甙又含有多糖肽的融合性物质,本技术可直接通过过滤得到目标物,制备条件相对温和,也没有用到有机溶剂,不会存在有害物质的残留,在发酵过程中,灵芝菌利用自身的酶,把西洋参中利于自己生长的营养成分,通过酶解,为自己所用,一般消耗掉的是碳源和氮源,转化为灵芝洋参功效成分,提高了功效;
35.2.本技术从小摇瓶内的培养基,大摇瓶内的培养基以及提取培养基采用近似还是能量密度递增的方式,使得对于菌种有一定的优化作用,可以富集一些生长更加迅速的菌种,为后续的连续化生产提供菌种上的基础;
36.3.本技术采用发酵器底部进料,顶部出料的方式,使得物料连续进入,连入推出,由于本身几乎为胶质形式,基本上可以保证整体的发酵过程的稳定性,且由于前期对于菌种的优选,发酵速度较快,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连续化发酵。
附图说明
3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8.图1为本技术发酵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40.本技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灵芝西洋参有效组份的提取:
41.s1.获得灵芝培养菌种;
42.所述灵芝培养菌种按照如下方法培养得到:
43.采用小摇瓶制备接种:
44.小摇瓶内的培养基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削皮土豆15

20wt%,土豆去皮切片得到削皮土豆,麸皮5

7wt%,加水煮沸不低于20分钟,过滤,滤液中加入1

1.5wt%蔗糖、0.03

0.07wt%磷酸二氢钾、0.015

0.04wt%硫酸镁,用水补足,分装、灭菌,灭菌条件为122℃,30分钟置于小摇瓶内;
45.取培养有灵芝菌种的pda斜面培养基,用接种铲挖取斜面菌种,置于小摇瓶中,在26

28℃环境下,置于摇床机培养7

10天,待菌丝呈小球状,布满后,即得到灵芝培养菌种。
46.具体见表1。
47.表1:
48.49.s2.将灵芝培养菌种进行扩大培养得到液体菌种;
50.所述灵芝培养菌种扩大培养采用大摇瓶制备接种,生长完好的小摇瓶菌种接种到大摇瓶中,待大摇瓶培养基中长满菌丝球,该菌种达到了接种条件,得到液体菌种;
51.所述大摇瓶内的培养基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52.削皮土豆15

20wt%,麸皮5

7wt%,加水煮沸不低于20分钟,过滤,滤液中加入3

4wt%蔗糖、0.03

0.07wt%磷酸二氢钾、0.015

0.04wt%硫酸镁,用水补足,分装、灭菌,灭菌条件为122℃,30分钟后置于大摇瓶内。
53.具体见表2:
54.表2:
[0055][0056]
s3.将液体菌种进行种子罐培养得到种子液;
[0057]
所述种子罐培养按照如下方法操作:
[0058]
提取培养基制备:削皮土豆20

30wt%,麸皮5

7wt%,椰肉10

15wt%放入水中煮沸不低于30分钟,离心机过滤,取滤液;
[0059]
滤液加入菌种罐中,加入碳酸钙0.5

1wt%,磷酸二氢钾0.03

0.07wt%,硫酸镁0.015

0.04wt%,蔗糖5

6wt%,用水补足,灭菌得到提取培养基;
[0060]
液体菌种接入菌种罐中,28℃培养,通气量1:1.15;
[0061]
培养10

12小时,罐中种子液布满菌丝球,ph值在6.0以下时即得到种子液。
[0062]
s4将西洋参置于种子液中进行发酵得到目标液;
[0063]
将西洋参粉碎到80目以上,按照5

10wt%加入到提取培养基中形成西洋参原液,灭菌,搅拌均匀;然后以西洋参原液为计量标准,接种10

15wt%的种子液,温度控制在27℃
±
1℃,通气量控制在1:1.15;
[0064]
存留时间一般需要7

8h,待菌丝出现自溶现象,ph在5.0以下时,达到发酵终点得到目标液。测定不同条件下首次自溶现象的存留时间。
[0065]
具体见表3:
[0066]
表3:
[0067][0068]
发酵过程采用本技术特制的连续发酵器1,如图1所示,在初始时,需要先按照比例灌满之后进行发酵,待出现菌丝自溶之后,再按照比例注入,导出,且控制导出速度,使得满足前述的存留时间。所述发酵器1的底部设有引入西洋参原液和种子液的混合器2,在发酵器1的顶部设有引出管3用于引出目标液。所述发酵器1包括发酵壳体4,在发酵壳体4的中部设有一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外部纯净气源连通设置,在发酵壳体4外侧套设一控温套管5,在控温套管5内设有电加热丝。所述混合器2包括用于引入西洋参原液的内套管6和用于引入种子液的外套管7,所述内套管6和外套管7远离入口一侧设有统一设置的堵头挡板8,所述内套管6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9,所述外套管7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10,所述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10交错设置。所述引出管3与发酵器1之间设有一锥形导流器11,所述引出管3为软管,所述软管通过蠕动泵驱动。
[0069]
s5.将目标液进行过滤、干燥得到目标物。
[0070]
将目标液进行板框过滤,取滤液入储罐,灭活;
[0071]
发酵滤渣进入煎煮罐加水煎煮提取,过滤,合并滤液于储罐中;
[0072]
通过薄膜浓缩,得到浓缩液;
[0073]
将浓缩液进行流化干燥得到目标物。
[0074]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0075]
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