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打磨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7: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磨削 打磨 装置 设备


1.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削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2.管材即常见的管状建筑材料,常用在建筑工程、电厂、化工厂等等生产场所。管材有圆形、方形、矩形和异形等等形状,其中圆形管材应用最广。而在运输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圆形管材难免受到日晒雨淋,圆形管材的表面容易出现不平整,或者氧化,比如钢管管材表面如果淋雨,就容易导致锈蚀现象,所以管材在使用或者装卸之前往往需要打磨表面。
3.但是,现有的圆形管材的打磨方式是将管材放在水平的支撑面上进行局部打磨,但是打磨过程中圆形管材受到打磨设备的摩擦容易发生位移,使得打磨效率低。
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磨设备,旨在解决打磨圆形管材的过程中管材位移导致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打磨设备,用于圆管打磨,其中,所述打磨设备包括支撑组件和打磨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圆管下方,用于支撑所述圆管,所述圆管可在所述支撑组件上转动;所述打磨组件设置于所述圆管上方,用于对所述圆管打磨。
8.所述的打磨设备,其中,所述打磨组件包括头尾相连的第一打磨部和第二打磨部,所述第一打磨部和所述第二打磨部均用于打磨所述圆管;所述第一打磨部与所述第二打磨部之间形成小于180
°
的夹角,所述圆管位于所述夹角内。
9.所述的打磨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打磨部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打磨轮,所述第一打磨轮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朝向所述圆管的一侧;所述第二打磨部包括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打磨轮,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形成所述夹角;所述第二打磨轮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朝向所述圆管的一侧。
10.所述的打磨设备,其中,所述打磨组件还包括握杆,所述握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打磨部与所述第二打磨部的连接位置上背离所述圆管的一侧。
11.所述的打磨设备,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座和两个平行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的转轮,两个所述转轮可在所述固定座上转动,所述圆管放置于两个所述转轮之间。
12.所述的打磨设备,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设有多组,多组所述支撑组件沿所述圆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13.所述的打磨设备,其中,相邻所述支撑组件之间的间距大小与所述圆管的直径大小呈正比例关系。
14.所述的打磨设备,其中,所述打磨设备还包括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圆管传动连接,所述动力组件带动所述圆管在所述支撑组件上转动。
15.所述的打磨设备,其中,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和连接轴杆,所述连接轴杆一端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圆管,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连接轴杆和所述圆管一起转动。
16.所述的打磨设备,其中,所述连接轴杆朝向所述电机的一侧设有套筒,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插入所述套筒中固定;所述连接轴杆朝向所述圆管的一端设有卡头,所述卡头的横截面积沿朝向所述圆管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卡头插入所述圆管的内腔中固定。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8.本技术的打磨设备对圆管管材进行打磨时,圆管可能产生转动,或者由于多处需要打磨,所以需要圆管边转动,边进行打磨,当圆管在支撑组件上转动时,打磨组件设置在圆管上方,打磨过程中打磨组件在圆管的上端进行打磨,对圆管施加的作用力大部分是向下的,而不是向两侧的,所以可减少圆管从支撑组件上侧向滑落的情况发生,而且打磨组件对圆管的压力使设置在圆管下方的支撑组件需要产生足够的支撑力给圆管,以抵消打磨组件的压力,支撑组件与圆管之间就会产生摩擦力,进一步稳定圆管,从而使打磨过程中圆管的稳定效果更好,提高打磨设备的打磨效率。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打磨设备和圆管的装配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打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其中,10、圆管;20、支撑组件;21、固定座;22、转轮;30、打磨组件;31、第一打磨部;311、第一固定板;312、第一打磨轮;32、第二打磨部;321、第二固定板;322、第二打磨轮;33、握杆;40、动力组件;41、电机;42、连接轴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管材,即用于做管件的材料,是建筑工程必需的材料,常用的有给水管、排水管、煤气管、暖气管、电线导管、雨水管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装修使用的管材也经历了普通铸铁管、水泥管(钢筋混凝土管、石棉水泥管)、球墨铸铁管、镀锌钢管、塑料管及铝塑复合管的发展历程。管材在长时间堆放情况下表面容易被氧化,比如钢管表面容易生锈,所以在使用之前需要对管材表面进行打磨,目前都采用工人手动转动管材用砂纸打磨,此种方式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25.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打磨设备,用于圆管10打磨,
其中,所述打磨设备包括支撑组件20和打磨组件30,所述支撑组件20设置在所述圆管10下方,用于支撑所述圆管10,所述圆管10可在所述支撑组件20上转动;所述打磨组件30设置于所述圆管10上方,用于对所述圆管10打磨。
26.本技术的打磨设备对圆管10管材进行打磨时,圆管10可能产生转动,或者由于多处需要打磨,所以需要圆管10边转动,边进行打磨,当圆管10 在支撑组件20上转动时,打磨组件30设置在圆管10上方,打磨过程中打磨组件30在圆管10的上端进行打磨,对圆管10施加的作用力大部分是向下的,而不是向两侧的,所以可减少圆管10从支撑组件20上侧向滑落的情况发生,而且打磨组件30对圆管10的压力使设置在圆管10下方的支撑组件20需要产生足够的支撑力给圆管10,以抵消打磨组件30的压力,支撑组件20与圆管10之间就会产生摩擦力,进一步稳定圆管10,从而使打磨过程中圆管10 的稳定效果更好,提高打磨设备的打磨效率。
27.如图2,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打磨组件30包括头尾相连的第一打磨部31和第二打磨部32,所述第一打磨部31和所述第二打磨部32均用于打磨所述圆管10;所述第一打磨部31与所述第二打磨部 32之间形成小于180
°
的夹角,所述圆管10位于所述夹角内。第一打磨部31 和第二打磨部32之间形成夹角夹住圆管10,在打磨过程中第一打磨部31与第二打磨部32都对圆管10表面进行打磨,所以圆管10会同时受到第一打磨部31的作用力和第二打磨部32的作用力,这两种作用力相互交叉,将向圆管10两侧的分力抵消,而形成向下的合力,所以使圆管10在打磨过程更加稳定,不会轻易向两侧滑动,维持稳定的打磨效率。另外,设置打磨组件30 两处与圆管10接触,同时进行打磨,增加打磨速度,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时间成本。
28.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第一打磨部31包括第一固定板311和第一打磨轮312,所述第一打磨轮312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311上朝向所述圆管10的一侧;所述第二打磨部32包括第二固定板321和第二打磨轮322,所述第二固定板321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11连接,形成所述夹角;所述第二打磨轮322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321上朝向所述圆管10的一侧。第一打磨轮312和第二打磨轮322都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的,比如说使用螺母装卸,使用魔术贴装卸或者使用吸铁石装卸等等,都可以方便第一打磨轮312和第二打磨轮322的替换,及时将磨损过度的打磨轮换掉,换上符合要求的打磨轮进行打磨,提高打磨效率。同时,如果对圆管10表面的光滑度有要求,可以通过迅速调节打磨轮的精细度对圆管 10表面多次打磨,以符合工业要求。
29.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打磨组件30还包括握杆33,所述握杆33设置于所述第一打磨部31与所述第二打磨部32的连接位置上背离所述圆管10的一侧。管材有的比较长,有的质量大,比如钢管管材,不方便在太高的地方进行加工,所以往往会将支撑组件20固定在靠近地面的较低的位置,而操作人员要对管材表面进行打磨时,就需要弯腰俯身进行打磨,设置握杆33向上延伸,使操作人员可以直立握住握杆33,并推动第一打磨部31和第二打磨部32在圆管10表面移动进行打磨,节省人力,方便操作。
30.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支撑组件20包括固定座21和两个平行设置于所述固定座21上的转轮22,两个所述转轮22 可在所述固定座21上转动,所述圆管10放置于两个所述转轮22之间。由于圆管10在打磨过程中容易发生转动,而且有时候为了打磨多处,需要圆管10 转动,而圆管10又不宜离开支撑组件20,所以在支撑组件
20上设置转轮22,两个平行设置的转轮22之间形成放置圆管10的安装槽,将圆管10放置在两个转轮22之间,圆管10的左右两侧分别由两个转轮22支撑,而且当圆管10 转动时,转轮22同步转动,但是由于圆管10所处的位置低于转轮22的顶部,所以相当于两个转轮22将圆管10卡在中间的凹槽中转动,也就是说圆管10 在打磨过程中即使转动也不易脱离支撑组件20,可以稳定进行打磨。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圆管10转动,可以设置一个驱动结构驱动转轮22转动,通过转轮22的主动转动与圆管10产生摩擦力,带动圆管10进行转动,进而使圆管10上方的打磨组件30可以接触到圆管10周向的各个位置,对圆管10进行多处打磨。本实施例中,转轮22可以是砂轮或者钢丝轮,根据不同的管材材质选择不同的转轮22,以达到符合要求的打磨效果。
31.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支撑组件20设有多组,多组所述支撑组件20沿所述圆管1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管材往往都是长条形的,所以仅仅设置一组支撑组件20可能无法将整个管材完全支撑起来,管材在支撑件上也无法稳定,设置多组支撑组件20,沿圆管1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即增加圆管10下方的支撑点,使圆管 10可以完全悬空,并稳定在支撑组件20上,也方便打磨的时候圆管10进行旋转,打磨到圆管10表面的各个位置。
32.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相邻所述支撑组件20之间的间距大小与所述圆管10的直径大小呈正比例关系。圆管10管材受到重力影响,在相邻的两个支撑组件20容易产生一定的下坠,为了减少这种现象可以设置更多的支撑组件20,减小相邻支撑组件20之间的间距;同时管材材料本身有一定的刚性,而且管材的直径越大,材料本身的刚性可抵消的重力越多,所以可以按照相邻支撑组件20之间的间距大小与圆管10的直径大小呈正比例关系的方式设置合理数量的支撑组件20,既避免太多支撑组件20给予管材过多的摩擦力,又可以防止管材在打磨过程中变形,影响整体的形状。
33.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打磨设备还包括动力组件40,所述动力组件40与所述圆管10传动连接,所述动力组件40 带动所述圆管10在所述支撑组件20上转动。将动力组件40设置在圆管10 的端部,通过动力组件40控制圆管10的转动,随时对圆管10与打磨组件30 的接触位置进行控制,方便准确地对圆管10表面被氧化的地方进行打磨。
34.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动力组件40包括电机41和连接轴杆42,所述连接轴杆42一端连接所述电机41的输出端,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圆管10,所述电机41带动所述连接轴杆42和所述圆管10 一起转动。打磨之前,先将圆管10套接到连接轴杆42上,然后启动电极带动连接轴杆42转动,并通过传动使圆管10转动;打磨后直接反向退出圆管 10,即可进行下一次打磨,通过连接轴杆42与圆管10的可拆卸连接,提高加工速度。
35.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连接轴杆42朝向所述电机41的一侧设有套筒,所述电机41的输出端插入所述套筒中固定;所述连接轴杆42朝向所述圆管10的一端设有卡头,所述卡头的横截面积沿朝向所述圆管10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卡头插入所述圆管10的内腔中固定。圆管10卡入卡头时只需要将卡头插入圆管10内腔,让后向靠近卡头的方向敲打圆管10,使圆管10与卡头之间连接牢固,进而通过卡头与圆管10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圆管10与卡头同步运动;拆卸时,只需要反向敲击圆管10,由于卡头朝向圆管
10的一端横截面积小,所以非常容易脱离,从而实现快速装卸圆管10,提高加工速度。而且卡头的横截面积是持续变化的,所以可以适应多种尺寸的圆管10的内腔,方便打磨设备对不同直径的圆管10进行打磨。
36.因此,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具体公开了通过若干个支撑轮组平稳支撑圆管 10,并在圆管10一端设置电机41和连接轴杆42带动圆管10自动转动,然后操作人员手持打磨组件30在圆管10上方沿圆管10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即可与圆管10产生摩擦,进行打磨,如果管材为钢管,即可对钢管表面进行除锈。这样的打磨方式节省人力,操作人员只需要控制打磨组件30的位置就可以,不需要手动进行打磨,而且电机41转动速度可调,通过电极带动圆管 10快速转动,可以提高打磨速度,提高加工效率。
37.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