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大提琴撑脚装置及方便调节撑脚的大提琴的制作方法

2021-07-27 15:3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大提琴 乐器 器件 装置 辅助
一种大提琴撑脚装置及方便调节撑脚的大提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乐器辅助支撑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大提琴撑脚装置及方便调节撑脚的大提琴。



背景技术:

大提琴作为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其音色浑厚丰满,擅长演奏抒情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同时,其也参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然而由于大提琴体积比较大,而不同演奏者的身高均有所差异,因此,当演奏者进行使用大提琴时,常常需要对其底部的支撑结构进行调整,以调整大提琴演奏时的高度和适应演奏者演奏时的坐姿,但现有的大提琴支撑装置大多与地面接触不牢固,导致其容易滑动,给演奏者的演奏带来不便,甚至容易造成演奏失误。

虽然现在有一些针对大提琴撑脚的装置,但是,其大多存在调节不便利、结构配合臃肿且外露,使得其应用时,一方面调节困难,另一方面极大影响了大提琴整体的外观美感,令演奏者感到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实施可靠且支撑调节便利的大提琴撑脚装置及方便调节撑脚的大提琴。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提琴撑脚装置,与大提琴底部连接且用于支撑大提琴,其包括:

第一支撑杆,为一端敞开的筒状结构,其封闭端为半球形结构且用于与地面相抵;

第二支撑杆,一端可滑动地由第一支撑杆的敞开端穿入到第一支撑杆内,其外径与第一支撑杆的内径相适应;

锁止机构,连接在第一支撑杆上且用于与第二支撑杆配合,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相对锁止固定;

第一连接套,一端与大提琴底部连接,另一端为敞开结构且与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本方案还包括:

防滑套,为弹性材料成型的管状结构,其一端为敞开结构,其封闭端设有第一半球形部;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封闭端设有与防滑套管状结构内轮廓相适应的套接部,所述的防滑套套接在第一支撑杆的套接部上,所述防滑套与第一支撑杆套接配合的过渡部分为平滑过渡。

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套的一端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大提琴的底部对应设有与第一连接套的第一外螺纹配合的第一螺孔,且通过第一螺孔与第一连接套的第一外螺纹螺纹固定连接,将第一连接套固定在大提琴底部。

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接套为一端敞开的筒状结构,所述的第一外螺纹为设置在第一连接套的封闭端外壁上,第一连接套内还设有连接弹簧和挡板,该连接弹簧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套的封闭端固定,其另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当连接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挡板远离连接弹簧的端面与第一连接套的敞开端相平;

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端末设有筒状结构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卡接设置有一u形弹片,u形弹片一侧设置有末端呈球形结构的约束柱,安装槽对应约束柱设有供其从第二支撑杆侧面穿出的第一穿置孔,u形弹片设有约束柱的一侧还连接有连接柱,所述的连接柱位于约束柱远离第二支撑杆另一端端末的一侧,安装槽还对应连接柱设有供其从第二支撑杆侧面穿出的第二穿置孔;

第一连接套的另一端内设有与约束柱超出第二支撑杆部分结构相适应的配合槽,第一连接套的另一端端末还设有第一锥形导向部,第一锥形导向部的小口端朝向连接弹簧,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穿入第一连接套内,令约束柱与配合槽正对,使u形弹片推动约束柱约束配合在配合槽内;当按压连接柱,使u形弹片压缩带动约束柱从配合槽中脱出时,第二支撑杆与第一连接套解除约束配合。

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筒状结构内接近其封闭端的底部为半球形槽,所述第二支撑杆穿入到第一支撑杆内的端末为与半球形槽结构相适应的第二半球形部。

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的锁止机构包括:

滑动套,可沿第一支撑杆轴向滑动地套接在第一支撑杆外侧;

第二连接套,套接固定在第一支撑杆的敞开端,且其内径与第二支撑杆的外径相适应并用于与滑动套一端相抵;

约束套,套接在第一支撑杆外侧且位于滑动套另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侧对应约束套接近第二连接套的端面一侧设有与约束套约束配合的台阶部,所述滑动套接近年约束套的端部对应约束套设有第一环形避让槽,该第一环形避让槽的内径大于约束套的外径;

卡环,卡接固定在第一支撑杆外侧且将约束套约束固定在卡环和台阶部之间;

复位弹簧,套接在第一支撑杆外侧且一端与滑动套的第一环形避让槽底部相抵,另一端与约束套相抵,复位弹簧处于初始状态时,其一端抵接滑动套,令滑动套接近第二连接套的端面与第二连接套相抵;

多个约束钢珠,所述第一支撑杆对应滑动套接近第二连接套的端部呈环形阵列设有与约束钢珠一一对应的多个约束通孔,所述约束钢珠滑动设置在约束通孔中,且约束钢珠的直径大于第一支撑杆的壁厚,所述滑动套接近第二连接套的端部内还设有第二环形避让槽,该第二环形避让槽的槽深与第一支撑杆的壁厚的加和大于等于约束钢珠的直径,所述第二支撑杆穿入第一支撑杆内的端部上沿其轴向间隔设有若干环形约束槽,该环形约束槽的截面轮廓为与约束钢珠结构相适应的半弧形结构,环形约束槽与第二支撑杆外壁之间为弧形倒角过渡;

当滑动套受复位弹簧弹力驱动而与第二连接套相抵时,所述第二环形避让槽与约束通孔错位,所述约束钢珠受滑动套内壁推动而部分进入到第一支撑杆内与第二支撑杆的环形约束槽配合,将第二支撑杆约束固定在第一支撑杆内;

当沿接近防滑套方向滑动滑动套,使第二环形避让槽与约束通孔正对时,滑动第二支撑杆,使约束钢珠受第二支撑杆的推动而脱出并部分进入第二环形避让槽中,使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之间解除约束。

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约束钢珠的数量为3~5个,所述约束通孔的数量对应为3~5个;所述约束钢珠受滑动套推动而部分进入环形约束槽内或受第二支撑杆推动而部分进入第二环形避让槽中时,约束钢珠的虚拟球心均位于第一支撑杆的内壁和外壁之间。

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第二环形避让槽接近第一环形避让槽的一侧设有第二锥形导向部,该第二锥形导向部的小口端朝向第一环形避让槽。

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滑动套接近防滑套的一端外侧设有第一环形延伸部;

所述第一支撑杆接近防滑套的一端外侧还转动连接有翻转架,该翻转架包括:

翻转座,与第一支撑杆接近防滑套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

连接杆,一端转动连接在翻转座上,另一端可围绕翻转座翻转,且连接杆翻转至与第一支撑杆垂直时,连接杆的一侧与翻转座上端面约束相抵;

第一环形延伸部上还对应连接杆另一端设有缺口部,当连接杆另一端沿接近滑动套方向翻转至与第一环形延伸部运动干涉时,被缺口部约束收纳。

在上述调节装置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方便调节撑脚的大提琴,其包括上述所述的一种大提琴撑脚装置。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巧妙性利用相互穿置连接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作为主支撑部分,配合第一连接套与大提琴底部进行固定,实现第二支撑杆和大提琴的间接连接,同时结合锁止机构来进行锁止固定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使得第二支撑杆可以在第一支撑杆内伸缩滑动,完成大提琴顶撑高度的调整,而进一步通过滑动套、复位弹簧等配合约束钢珠的形式,令使用者无需弯腰调整,直接通过脚部踩踏滑动套的第一环形延伸部和连接杆的形式,即可快速进行解除约束机构对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相对固定,通过解除脚踏第一环形延伸部,即可实现滑动套的复位,同时,完成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重新约束固定,极大地方便了大提琴的顶撑高度调整,而本方案的零部件配合简单且装配方便,隐藏性好,能够在实现快速调整大提琴顶撑高度的情况下,兼具美观性和拆卸、安装便利性和实施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发明方案的简要应用实施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案的简要三维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连接套未示出;

图3为图2所示装置的简要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案的简要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方案的简要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方案的简要应用实施剖切示意图,其示出了状态之一;

图7为本发明方案的简要应用实施剖切示意图,其示出了状态之二;

图8为本发明方案的简要应用实施剖切示意图,其示出了状态之三;

图9为本发明方案的简要应用实施剖切示意图,其示出了状态之四;

图10为本发明方案的简要应用实施剖切示意图,其示出了状态之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0之一所示,本发明一种大提琴撑脚装置,与大提琴4底部连接且用于支撑大提琴4,其包括:

第一支撑杆1,为一端敞开的筒状结构,其封闭端为半球形结构且用于与地面7相抵;

第二支撑杆2,一端可滑动地由第一支撑杆1的敞开端穿入到第一支撑杆1内,其外径与第一支撑杆1的内径相适应;

锁止机构,连接在第一支撑杆1上且用于与第二支撑杆2配合,将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2相对锁止固定;

第一连接套3,一端与大提琴4底部连接,另一端为敞开结构且与第二支撑杆2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其中,为了避免第一支撑杆1发生侧滑,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本方案还包括:

防滑套7,为弹性材料成型的管状结构,其一端为敞开结构,其封闭端设有第一半球形部71,而作为一种实施规格,防滑套7的壁厚为5~8mm,小于5mm时,则容易因为防滑套7过薄,导致其容易发生刮破,而大于8mm时,则容易因为弹性形变空间较大,导致防滑套7产生大幅形变而引起弹奏大提琴4时,大提琴4受弹奏者手部拨动而引起防滑套7抖动;

所述第一支撑杆1的封闭端设有与防滑套7管状结构内轮廓相适应的套接部11,所述的防滑套7套接在第一支撑杆1的套接部11上,所述防滑套7与第一支撑杆1套接配合的过渡部分为平滑过渡。

为了方便装配,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套3的一端设有第一外螺纹31,所述大提琴4的底部对应设有与第一连接套3的第一外螺纹31配合的第一螺孔41,且通过第一螺孔41与第一连接套3的第一外螺纹31螺纹固定连接,将第一连接套3固定在大提琴4底部。

由于第二支撑杆2与第一连接套3为可拆卸连接,而为了避免第二支撑杆2拆去后,第一连接套3内发生异物进入或者锈蚀,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接套3为一端敞开的筒状结构,所述的第一外螺纹31为设置在第一连接套3的封闭端外壁上,第一连接套3内还设有连接弹簧32和挡板33,该连接弹簧3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套3的封闭端固定,其另一端与挡板33固定连接,当连接弹簧32处于自然状态时,挡板33远离连接弹簧32的端面与第一连接套3的敞开端相平;

第二支撑杆2的另一端端末设有筒状结构的安装槽21,安装槽21内卡接设置有一u形弹片22,u形弹片22一侧设置有末端呈球形结构的约束柱221,安装槽21对应约束柱221设有供其从第二支撑杆2侧面穿出的第一穿置孔211,u形弹片22设有约束柱221的一侧还连接有连接柱222,所述的连接柱222位于约束柱221远离第二支撑杆2另一端端末的一侧,安装槽21还对应连接柱222设有供其从第二支撑杆2侧面穿出的第二穿置孔212,为了提高安装槽21的敞开端与挡板33的配合可靠性,安装槽21的敞开端还固定连接有防护套23;

第一连接套3的另一端内设有与约束柱221超出第二支撑杆2部分结构相适应的配合槽35,第一连接套3的另一端端末还设有第一锥形导向部34,第一锥形导向部34的小口端朝向连接弹簧32,第二支撑杆2的另一端穿入第一连接套3内,令约束柱221与配合槽35正对,使u形弹片22推动约束柱221约束配合在配合槽35内;当约束柱221穿出第一穿置孔211并与配合槽35配合时,约束柱221末端的球形结构虚拟球心位于第一穿置孔211外;当按压连接柱222,使u形弹片22压缩带动约束柱221从配合槽35中脱出时,第二支撑杆2与第一连接套3解除约束配合,而连接弹簧32在第二支撑杆2穿入到第一连接套3内时,会对挡板33进行抵压,从而使第二支撑杆2产生一个推力,使得约束柱221能够与配合槽35配合时,避免发生大幅抖动的情况,提高第一连接套3和第二支撑杆2的连接稳定性。

为了提高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的配合可靠性,避免出现配合干涉,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1的筒状结构内接近其封闭端的底部为半球形槽12,所述第二支撑杆2穿入到第一支撑杆1内的端末为与半球形槽12结构相适应的第二半球形部24。

在本实施方案中,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的锁止机构包括:

滑动套5,可沿第一支撑杆1轴向滑动地套接在第一支撑杆1外侧;

第二连接套51,套接固定在第一支撑杆1的敞开端,且其内径与第二支撑杆2的外径相适应并用于与滑动套5一端相抵;

约束套52,套接在第一支撑杆1外侧且位于滑动套5另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杆1的外侧对应约束套52接近第二连接套51的端面一侧设有与约束套52约束配合的台阶部13,所述滑动套5接近年约束套52的端部对应约束套52设有第一环形避让槽54,该第一环形避让槽54的内径大于约束套52的外径;

卡环53,卡接固定在第一支撑杆1外侧且将约束套52约束固定在卡环53和台阶部13之间;

复位弹簧55,套接在第一支撑杆1外侧且一端与滑动套5的第一环形避让槽54底部相抵,另一端与约束套52相抵,复位弹簧55处于初始状态时,其一端抵接滑动套5,令滑动套5接近第二连接套51的端面与第二连接套51相抵;

多个约束钢珠56,所述第一支撑杆1对应滑动套5接近第二连接套51的端部呈环形阵列设有与约束钢珠56一一对应的多个约束通孔14,所述约束钢珠56滑动设置在约束通孔14中,且约束钢珠56的直径大于第一支撑杆1的壁厚,所述滑动套5接近第二连接套51的端部内还设有第二环形避让槽57,该第二环形避让槽57的槽深与第一支撑杆1的壁厚的加和大于等于约束钢珠56的直径,所述第二支撑杆2穿入第一支撑杆1内的端部上沿其轴向间隔设有若干环形约束槽25,该环形约束槽25的截面轮廓为与约束钢珠56结构相适应的半弧形结构,环形约束槽25与第二支撑杆2外壁之间为弧形倒角过渡;

当滑动套5受复位弹簧55弹力驱动而与第二连接套51相抵时,所述第二环形避让槽57与约束通孔14错位,所述约束钢珠56受滑动套5内壁推动而部分进入到第一支撑杆1内与第二支撑杆2的环形约束槽25配合,将第二支撑杆2约束固定在第一支撑杆1内;

当沿接近防滑套7方向滑动滑动套5,使第二环形避让槽57与约束通孔14正对时,滑动第二支撑杆2,使约束钢珠56受第二支撑杆2的推动而脱出并部分进入第二环形避让槽57中,使第二支撑杆2和第一支撑杆1之间解除约束。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约束钢珠56的数量为3~5个,所述约束通孔14的数量对应为3~5个;所述约束钢珠56受滑动套5推动而部分进入环形约束槽25内或受第二支撑杆2推动而部分进入第二环形避让槽57中时,约束钢珠56的虚拟球心均位于第一支撑杆1的内壁和外壁之间。

由于约束钢珠56在受滑动套5推动而滑动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摩擦干涉而引起磨损,为了提高耐用性,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第二环形避让槽57接近第一环形避让槽54的一侧设有第二锥形导向部571,该第二锥形导向部571的小口端朝向第一环形避让槽54。

为了方便进行滑动推移滑动套5,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滑动套5接近防滑套7的一端外侧设有第一环形延伸部58;

另外,所述第一支撑杆1接近防滑套7的一端外侧还转动连接有翻转架,该翻转架包括:

翻转座61,与第一支撑杆1接近防滑套7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

连接杆6,一端转动连接在翻转座61上,另一端可围绕翻转座61翻转,且连接杆6翻转至与第一支撑杆1垂直时,连接杆6的一侧与翻转座61上端面约束相抵;

第一环形延伸部58上还对应连接杆6另一端设有缺口部581,当连接杆6另一端沿接近滑动套5方向翻转至与第一环形延伸部58运动干涉时,被缺口部581约束收纳。

采用上述的方案,本实施例结构在使用时,其大致步骤如下:

(1)将第一连接套3通过其端部设置的第一外螺纹31螺纹连接在大提琴4底部的第一螺孔41中,并螺纹旋紧;

(2)将第二支撑杆2设有约束柱221的一端穿入第一连接套3中,使约束柱221与配合槽35配合约束,令第二支撑杆2连同第一支撑杆1均与第一连接套3相对固定;

(3)将第一支撑杆1设有防滑套7的一端抵在地面8上,用脚下踩滑动套5的第一环形延伸部58远离缺口部581的一侧,使滑动套5沿接近防滑套7的方向滑动,直至复位弹簧55压缩至压缩极限状态,此时第二环形避让槽57与约束通孔14相对,此时,缺口部581也会同步推移连接杆6翻转,令其活动端翻转偏移,此时,可以用另一只脚踩踏连接杆6,令其翻转至连接杆6与第一支撑杆1垂直后,即达到翻转的极限位置之一;

(4)稍微向上提拉大提琴4或下压大提琴4,令环形约束槽25的弧形倒角过渡部位可以顺势推动约束钢珠56往接近第二环形避让槽57方向推动,直至第二支撑杆2可以随意上下滑动后(即约束钢珠56脱离干涉位置),可以进一步调整大提琴4高度,令其达到预设位置;

(5)解除对第一环形延伸部58的踩踏,令滑动套5受复位弹簧55的回复弹力而沿远离防滑套7方向移动,此时第二锥形导向部571会牵引约束钢珠56沿接近第二支撑杆2方向移动,若此时第二支撑杆2上的环形约束槽25与约束通孔14不正对,即约束钢珠56无法直接部分滑入到环形约束槽25中,则约束钢珠56会与第二支撑杆2的侧壁相抵,同时,滑动套5也不会直接复位,此时,只需根据情况,进行稍微上拉或下压大提琴4,即可令与约束通孔14最接近的环形约束槽25与其正对,此时,约束钢珠56会直接受滑动套5的推动而直接部分滑入到位至环形约束槽56中,随后,滑动套5直接复位到初始位置,同时,完成了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的相对固定,实现支撑高度的快速确定;

(6)解除对连接杆6的踩踏,从其下侧进行顶推,令连接杆6翻转至其活动端收入到缺口部581中,完成大提琴4顶撑高度的调整。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