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声学扩音腔体的制作方法

2021-07-20 16:2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声学 扩音 结构
一种声学扩音腔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腔体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声学扩音腔体。



背景技术:

目前在蜂鸣器的使用中,一般使用者都是在其设计外壳时,将对应蜂鸣器的发音孔位置的外壳开直接开数个圆孔或者方孔用于声音发散出来,但是这样的设计基本都没有起到很好的声音扩散功能,有的甚至会影响声音的发散,导致蜂鸣器声音输出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学扩音腔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声学扩音腔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底部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外壳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线路板,所述外壳内腔位于线路板上方固定设置有压电片,所述压电片上方设置有金属极板,所述外壳内腔设置有导声壳,所述导声壳位于金属极板上方,且所述导声壳中间部位设置有导声腔,所述导声腔内壁横向设置有振膜,所述外壳顶端内壁中间部位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外壳内腔分割成左右两个腔室,且所述外壳上表面位于分隔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外壳发音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电片通过连接线与线路板连接,且所述线路板上连接有两个插针,所述插针底部延伸至线路板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金属极板为空腔结构,且所述金属极板底部中间部位设置有金属极板发音孔,所述金属极板顶端位于导声腔内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出音孔,通过金属极板的设置,使得压电片产生的声音通过金属极板发音孔进入金属极板内腔,由于金属极板内腔为空旷结构,从而使得声音在金属极板内腔进行初步震荡,并经出音孔排出金属极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为凸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声腔内壁与振膜连接处设置有凹槽,所述振膜的两侧均设置于凹槽内,且所述振膜与凹槽内壁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声波通过出音孔进入导声腔中,从而与振膜接触使得振膜产生振动,振膜与金属极板间形成的电容的电场发生相应变化,产生随声波变化的音频电信号,从而增强了音频的输出功率,结构简单,音质较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隔板为锐角等腰三角形结构,且所述导声壳两侧内壁均设置为倾斜机构,所述外壳的顶端内壁及导声壳两侧的倾斜面上均设置有有序分布而对反射片,所述反射片为弧形结构,通过锐角等腰三角形的设置,使得分隔板与导声壳之间构成两个通道,声波在此通道内进行传播,并通过倾斜面及反射片之间形成冲荡、反射,使得声波得到大幅度提升,且声音饱满洪亮,富有冲击力,传出距离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金属极板的设置,使得压电片产生的声音通过金属极板发音孔进入金属极板内腔,由于金属极板内腔为空旷结构,从而使得声音在金属极板内腔进行初步震荡,并经出音孔排出金属极板,声波通过出音孔进入导声腔中,从而与振膜接触使得振膜产生振动,振膜与金属极板间形成的电容的电场发生相应变化,产生随声波变化的音频电信号,从而增强了音频的输出功率,结构简单,音质较好,通过锐角等腰三角形的设置,使得分隔板与导声壳之间构成两个通道,声波在此通道内进行传播,并通过倾斜面及反射片之间形成冲荡、反射,使得声波得到大幅度提升,且声音饱满洪亮,富有冲击力,传出距离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声学扩音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声学扩音腔体中图a的局部放大。

图中:1、外壳;2、线路板;3、压电片;4、连接线;5、插针;6、金属极板;7、金属极板发音孔;8、出音孔;9、导声腔;10、振膜;11、导声壳;12、分隔板;13、反射片;14、外壳发音孔;15、绝缘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声学扩音腔体,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为底部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外壳1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线路板2,所述外壳1内腔位于线路板2上方固定设置有压电片3,所述压电片3上方设置有金属极板6,所述外壳1内腔设置有导声壳11,所述导声壳11位于金属极板6上方,且所述导声壳11中间部位设置有导声腔9,所述导声腔9内壁横向设置有振膜10,所述外壳1顶端内壁中间部位设置有分隔板12,所述分隔板12将外壳1内腔分割成左右两个腔室,且所述外壳1上表面位于分隔板12的两侧均设置有外壳发音孔14。

所述压电片3通过连接线4与线路板2连接,且所述线路板2上连接有两个插针5,所述插针5底部延伸至线路板2外侧。

所述金属极板6为空腔结构,且所述金属极板6底部中间部位设置有金属极板发音孔7,所述金属极板6顶端位于导声腔9内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出音孔8。

通过金属极板6的设置,使得压电片3产生的声音通过金属极板发音孔7进入金属极板6内腔,由于金属极板6内腔为空旷结构,从而使得声音在金属极板6内腔进行初步震荡,并经出音孔8排出金属极板6。

所述外壳1为凸型结构。

所述导声腔9内壁与振膜10连接处设置有凹槽,所述振膜10的两侧均设置于凹槽内,且所述振膜10与凹槽内壁之间设置有绝缘垫15。

声波通过出音孔8进入导声腔9中,从而与振膜10接触使得振膜10产生振动,振膜10与金属极板6间形成的电容的电场发生相应变化,产生随声波变化的音频电信号,从而增强了音频的输出功率,结构简单,音质较好。

所述分隔板12为锐角等腰三角形结构,且所述导声壳11两侧内壁均设置为倾斜机构,所述外壳1的顶端内壁及导声壳11两侧的倾斜面上均设置有有序分布而对反射片13,所述反射片13为弧形结构。

通过锐角等腰三角形的设置,使得分隔板12与导声壳11之间构成两个通道,声波在此通道内进行传播,并通过倾斜面及反射片13之间形成冲荡、反射,使得声波得到大幅度提升,且声音饱满洪亮,富有冲击力,传出距离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通过金属极板6的设置,使得压电片3产生的声音通过金属极板发音孔7进入金属极板6内腔,由于金属极板6内腔为空旷结构,从而使得声音在金属极板6内腔进行初步震荡,并经出音孔8排出金属极板6,声波通过出音孔8进入导声腔9中,从而与振膜10接触使得振膜10产生振动,振膜10与金属极板6间形成的电容的电场发生相应变化,产生随声波变化的音频电信号,从而增强了音频的输出功率,结构简单,音质较好,通过锐角等腰三角形的设置,使得分隔板12与导声壳11之间构成两个通道,声波在此通道内进行传播,并通过倾斜面及反射片13之间形成冲荡、反射,使得声波得到大幅度提升,且声音饱满洪亮,富有冲击力,传出距离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