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八齿形载体桩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1-10-19 22: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齿形 土木工程 载体 施工 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八齿形载体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桩端载体和桩身(3),桩身(3)为砼柱体,桩身(3)内连接有钢筋笼(5),桩身(3)外径连接有外齿(4),所述的外齿(4)设有八个,八个外齿(4)以桩身(3)轴线为中心圆周均布,每个外齿(4)均在桩身(3)长度贯通,桩身(3)和外齿(4)截面形状为齿轮形,八个外齿(4)的截面形状相同,每个外齿(4)的截面形状均为梯形;桩端载体包括有挤密土体(1)和填充料夯实体(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八齿形载体桩,其特征在于:外齿(4)的尺寸与桩径d的关系式为:外齿(4)齿高h=d/4;外齿(4)齿根宽度b=d/5;外齿(4)齿顶宽度b=d/18;桩身(3)与外齿(4)的宽度d=2h+d。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八齿形载体桩,其特征在于:桩身(3)与外齿(4)的实际截面积a
s
的计算公式为:a
s
=1.325(d/2)2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八齿形载体桩,其特征在于:竖向承载力计算公式为:r
a
=f
a
*a
e
μ∑q
sik
l
i
/k公式中:r
a
为载体桩单桩竖向受压承载力特征值;f
a
为经深度修正后的载体桩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e
为载体等效计算面积;μ为实际桩身周长, μ的计算公式为:μ=2dπ;q
sik
为桩侧第i层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l
i
为第i层土的厚度;k为安全系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八齿形载体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振动锤(6)和标准柱锤(12)或柴油锤(13)为沉管动力。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八齿形载体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振动锤(6)为沉管动力,振动锤(6)下端刚性连接有桩管(9),桩管(9)上部设有料斗(7)和活动观察口(8),桩管(9)下端通过铰链连接活瓣桩尖(11),沿管外周径向焊有八个齿形体ⅰ(10)作为桩身(3)上八个外齿(4)的模具,齿形体ⅰ(10)截面为梯形,活瓣桩尖(11)为截圆锥,活瓣桩尖(11)顶面与桩管(9)等径,活瓣桩尖(11)的活瓣由四瓣组成,振动锤(6)内连接有标准柱锤(12),标准柱锤(12)通过振动锤(6)的中孔进入桩管(9)内,标准柱锤(12)为钢制圆柱体,标准柱锤(12)上端与钢丝绳连接,标准柱锤(12)下端为平底或截锥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八齿形载体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a、做好振动锤(6)与桩管(9)和活瓣桩尖(11)的连接,并将活瓣桩尖合拢,对准桩点;b、将桩管(9)沉到预定深度,通过桩管(9)上部的料口(7)投入填充料,再将桩管拔出,使桩端活瓣桩尖(11)打开,填充料落入桩孔内;c、然后用标准柱锤(12)通过振动锤(6)的中孔进入桩管(9)中,对填充料进行夯击,填充料夯实后成为填充料夯实体(2),最后通过桩管(9)上部的观察口(8)测量三击贯入度是否达到要求,如此反复直至达到要求;d、经桩管(9)上的料口(7)向桩管(9)内放置钢筋笼(5)及向桩管(9)内灌入砼;e、慢慢拔起桩管(9),随着桩管(9)的拔起,桩管(9)内的混凝土由于振动锤(6)的震动力作用流入已拔起的桩管(9)所产生的空间里,同时也填满了桩管外的八个齿形体(10)所
形成的空腔里,成就了八个外齿(4);f、最后完全拔出桩管(9),在地基土中就会留有一个截面包括有桩身(3)和外齿(4)的齿轮型载体桩。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八齿形载体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柴油锤(13)为沉管动力,柴油锤(13)下端活动连接有夯板(14), 夯板(14)下面与内夯管(15)上端铰接,内夯管(15)下端焊有圆形封口平板,内夯管(15)外侧套装有外管(16),外管(16)上端与钢丝绳连接,外管(16)下端口焊有八个齿形体ⅱ(17),八个齿形体ⅱ(17)沿外管周长径向分布,齿形体ⅱ(17)截面为梯形,八个齿形体ⅰ(10)为桩身(3)上八个外齿(4)的模具,外管(16)上端设有进料口(18)。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八齿形载体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a.首先将柴油锤(13)、夯板(14)和内夯管(15)连接,并将内夯管(15)插入外管(16)中,然后落在桩点位置上并调正机架;b.将外管(16)和内夯管(15)同步沉入土中预定深度后,先拔出内夯管(15),在外管(16)内投入填充料,再将内夯管(15)压在外管(16)内的填充料上,将外管(16)拔出,能使外管(16)内的填充料落入桩孔;c.然后再用柴油锤(13)将内管(15)和外管(16)再次同步打入土中,如此反复,直至满足三击贯入度要求;d.通过外管(16)上部的进料口(18),将钢筋笼(5)放入外管(16)内,并往外管(16)内灌入适量的混凝土,再将内夯管(15)压在外管(16)内的混凝土上;e.慢慢拔起外管(16),外管(16)内的混凝土经外管(16)下口流入外管(16)和沿外管(16)焊接的八个齿轮体所形成的空间;f.最后完全拔出外管(16)后用振捣器将桩顶2~4米位置震实,就会在地基土中留下一个截面包括有桩身(3)和外齿(4)的齿轮型载体桩。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八齿形载体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要进行柴油锤(13)与标准柱锤(12)的等量换算,计算公式如下:n=212.3/[(zp
c
/a
s
)/y];公式中:n为标准柱锤(12)一次的锤击力相当于柴油锤(13)的锤击力次数;212.3为标准柱锤(12)单位面积的锤击力;z为柴油锤(13)锤击力折减系数,z取值范围为0.6~0.8,根据柴油锤(13)的新旧程度取值,新的取大值,旧得取小值;y为外管下端口处土层的极限侧阻力修正系数,y取值1.3~3.9可根据具体地质情况用插入法,软土取小值,硬土取大值;a
s
为桩身(3)与外齿(4)的实际截面积;p
c
为用柴油锤(13)的锤击能量查得的所用柴油锤的技术参数。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八齿形载体桩及其施工方法,其中一种八齿形载体桩包括有桩端载体和桩身,桩身为砼柱体,桩身内连接有钢筋笼,桩身外径连接有外齿,所述的外齿设有八个,八个外齿以桩身轴线为中心圆周均布,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桩周土的侧摩阻力,在竖向承载力值限定的条件下,有效减小桩径或减短桩的长度,大量的节约了材料成本,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施工效率;填补了现有技术对桩周各土层摩擦力的利用空白,使桩周各土层的侧阻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使很多劣质土层也能发挥出积极作用,并使单桩综合承载力提高;施工设备多样化,成桩质量高、承载力大、施工速度快,适应多变的地质条件,极大的拓展了施工范围。围。围。


技术研发人员:白洁 徐莉 白大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掖市陇原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4
技术公布日:2021/10/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