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采用环形囊体加固的降水井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1: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环形 降水 加固 建筑工程 采用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环形囊体加固的降水井。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在建和拟建的高速公路隧道、地铁、地下管网等地下工程日益增多,这些工程不可避免要穿越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地下工程修建之前,地下水渗流场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随着地下工程的开挖和临空面的形成,地下水向临空面汇集、渗出,形成地下工程开挖面渗水,因此在基坑开挖时会采用降水井来进行降水。
3.传统降水井由于侧壁粘性土球及优质粘性土封堵质量不佳,容易造成侧壁管涌,对基坑造成很大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环形囊体加固的降水井,从而防止降水井侧壁管涌。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采用环形囊体加固的降水井,其包括井孔,设置于所述井孔中的降水井管,所述井孔和所述降水井管之间的间隙底部采用滤料进行填埋,滤料的上方采用粘性土填埋,所述降水井管上套设有被粘性土填埋的环状囊体,所述环状囊体通过一注浆管连通至所述降水井管外,所述环状囊体表面具有微渗结构,当通过所述注浆管向所述环状囊体加压注入粘性浆液时,粘性浆液从所述微渗结构中渗出,对粘性土进行加固。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降水井管底部还设置有过滤网。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囊体为多个。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囊体内的粘性浆液为水泥浆液或水玻璃双浆液。
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滤料为沙子或碎石。
1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环形囊体加固的降水井,在进行降水井施工时,将所述环形囊体与降水井管一起埋入到地层之中,并且通过所述注浆管将粘性浆液注入到所述环形囊体中,从而使得所述环形囊体中的粘性浆液渗透到粘性土之中,将井孔和降水井管之间的回填粘性土进行加固,防止渗水。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采用环形囊体加固的降水井中所述环形囊体未注入粘性浆液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采用环形囊体加固的降水井中所述环形囊体注入粘性浆液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15.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采用环形囊体加固的降水井,其包括井孔1和设置于所述井孔1中的降水井管2。所述井孔1和所述降水井管2的间隙底部采用滤料3进行填埋,所述降水井管2底部还设置有过滤网4,用于收集地下水。滤料3可以采用沙子或者碎石,以便地下水可以通过。
16.滤料3的上方采用粘性土5填埋,所述降水井管2上套设有被粘性土5填埋的环状囊体6,所述环状囊体6通过一注浆管7连通至所述降水井管2外。所述注浆管7用于向所述环状囊体6中注入粘性浆液。所述环状囊体6表面具有微渗结构,当通过所述注浆管7向所述环状囊体加压注入粘性浆液时,粘性浆液从所述微渗结构中渗出,渗透到粘性土5之间的缝隙中,对粘性土进行加固。所述环状囊体6内的粘性浆液为水泥浆液或水玻璃双浆液。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囊体6可以为柔性囊体,当通过所述注浆管7向所述环状囊体加压注入粘性浆液时,所述环状囊体6被撑开,如图2所示。
18.所述环状囊体6为一个或多个,本实用新型对此不进行限制。当所述环状囊体6为多个时,通过三通连接器8与所述注浆管7连通。
19.所述降水井的施工过程如下:
20.步骤1:在作业面按照井孔1的尺寸施工井孔;
21.步骤2:再作业面预先将一个或者多个环形囊体6按照设计深度,套入降水井管2之上并且用细绳或橡胶等将其固定住;
22.步骤3:用注浆管及三通将环形囊体6全部连接起来;
23.步骤4:将连接好的降水井管2下入成好的孔中,并填入滤料3和粘性土5;
24.步骤5:通过注浆管7对环状囊体6进行压力注浆,使得水泥浆或水玻璃双液浆渗出,井孔和降水井管之间的回填粘性土进行加固,防止渗水。
2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环形囊体加固的降水井,在进行降水井施工时,将所述环形囊体与降水井管一起埋入到地层之中,并且通过所述注浆管将粘性浆液注入到所述环形囊体中,从而使得所述环形囊体中的粘性浆液渗透到粘性土之中,将井孔和降水井管之间的回填粘性土进行加固,防止渗水。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采用环形囊体加固的降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孔,设置于所述井孔中的降水井管,所述井孔和所述降水井管之间的间隙底部采用滤料进行填埋,滤料的上方采用粘性土填埋,所述降水井管上套设有被粘性土填埋的环状囊体,所述环状囊体通过一注浆管连通至所述降水井管外,所述环状囊体表面具有微渗结构,当通过所述注浆管向所述环状囊体加压注入粘性浆液时,粘性浆液从所述微渗结构中渗出,对粘性土进行加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环形囊体加固的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井管底部还设置有过滤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环形囊体加固的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囊体为多个。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环形囊体加固的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囊体内的粘性浆液为水泥浆液或水玻璃双浆液。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环形囊体加固的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为沙子或碎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环形囊体加固的降水井,其包括井孔,设置于所述井孔中的降水井管,所述井孔和所述降水井管之间的间隙底部采用滤料进行填埋,滤料的上方采用粘性土填埋,所述降水井管上套设有被粘性土填埋的环状囊体,所述环状囊体通过一注浆管连通至所述降水井管外,所述环状囊体表面具有微渗结构,当通过所述注浆管向所述环状囊体加压注入粘性浆液时,粘性浆液从所述微渗结构中渗出,对粘性土进行加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消除地下水位对真空泵位置的限制。以消除地下水位对真空泵位置的限制。以消除地下水位对真空泵位置的限制。


技术研发人员:张力 周振 蒋远生 叶怀文 丁银成 潘家琛 曹笑笑 宣善贵 崔明洋 徐万里 经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渊丰地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1
技术公布日:2021/10/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