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折叠式防洪墙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8:5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折叠式 防洪 基础建设


1.本实用新型属于基础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防洪墙。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我国南方地区,雨季常常会带来洪水、内涝等自然灾害,而现有的水灾防治技术建造与维护成本较高且建造工期较长,不适合乡镇地区使用;大坝、防洪堤等防洪设施虽然防洪效果显著,但是对城市沿河风景线有一定破坏、影响美观;防洪设施大而重,在汛期结束后往往进行拆除,重复利用率较低。因此,防洪设施如何在兼顾城市美观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防洪设施的性价比、重复使用率是本技术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防洪墙,在兼顾城市美观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防洪设施的性价比、重复使用率。
5.(2)技术方案
6.一种折叠式防洪墙,包括包括底部固定板1、防洪板2和连接板 3;所述底部固定板1的连接侧边与所述防洪板2的底边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3可拆卸安装在2个相邻的所述折叠式防洪墙上,用以固定拼接依次相连的2个所述折叠式防洪墙。
7.进一步地,所述防洪板2的两侧面对称开设侧面凹槽;所述连接板3可插入两块防洪板2拼接形成的凹槽内,用于固定连接2个所述折叠式防洪墙。
8.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固定板1上设有转轴11、限位配重槽12和转轴支架14;所述底部固定板1为矩形板;所述限位配重槽12是与所述底部固定板1一体成型或焊接在所述底部固定板1的连接侧上表面的矩形凸槽,用以在部署状态下固定支撑所述防洪板2;所述转轴 11安装在所述限位配重槽12内侧且与所述限位配重槽12平行,所述转轴11两端可拆卸安装在两个所述转轴支架14上。
9.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固定板1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配重槽 12上的底部固定环13,所述限位配重槽12上至少固定2个底部固定环13。
10.进一步地,所述防洪板2上设有挡板握把21;所述防洪板2的底部设有可供所述转轴11穿过的通孔,所述防洪板2无孔的一侧边顶部固定2个以上的挡板握把21;所述防洪板2通过所述转轴11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底部固定板1上。
11.进一步地,所述防洪板2上还设有顶部固定环22、固定索23;所述防洪板2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顶部固定环22,所述顶部固定环22 的位置、数量与所述底部固定环13的位置、数量相对应;所述固定索23用以在部署状态下将顶部固定环22与所述底部固定环13可拆卸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3的顶部边缘设有连接板握把31,底部边缘固定有防水密封条32。
13.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固定板1、限位配重槽12、挡板握把21和连接板3上涂有橡胶防水涂层。
14.(3)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折叠式防洪墙具有构造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在市面上推广的优点,同时兼具防洪、人行道、自行车道的功能;易于安装、维护、使用,适合各种地域使用,重复使用率高;可被折叠收起,不影响城市美观。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一种折叠式防洪墙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一种折叠式防洪墙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一种折叠式防洪墙的防洪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一种折叠式防洪墙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一种折叠式防洪墙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一种折叠式防洪墙在部署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一种折叠式防洪墙在联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1

底部固定板;2

防洪板;3

连接板;11

转轴; 12

限位配重槽;13

底部固定环;14

转轴支架;21

挡板握把;22
‑ꢀ
顶部固定环;23

固定索;31

连接板握把;32

防水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零件、部件和连接方式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
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7.本实施例中,图1是一种折叠式防洪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折叠式防洪墙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折叠式防洪墙的防洪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种折叠式防洪墙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一种折叠式防洪墙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一种折叠式防洪墙在部署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2个该折叠式防洪墙在部署状态下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28.一种折叠式防洪墙包括包括底部固定板1、防洪板2和连接板3;所述防洪板2的两侧面对称开设侧面凹槽;所述连接板3可插入两块防洪板3拼接形成的凹槽内,用于固定连接2个所述折叠式防洪墙。所述底部固定板1上设有转轴11、限位配重槽12、底部固定环13和转轴支架14;所述底部固定板1为矩形板;所述限位配重槽12是与所述底部固定板1一体成
型或焊接在所述底部固定板1的连接侧上表面的矩形凸槽,用以在部署状态下固定支撑所述防洪板2;所述转轴 11安装在所述限位配重槽12内侧且与所述限位配重槽12平行,所述转轴11两端可拆卸安装在两个所述转轴支架14上;底部固定环 13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配重槽12上,所述限位配重槽12上均布固定2个底部固定环13。
29.所述防洪板2上设有挡板握把21;所述防洪板2的底部设有可供所述转轴11穿过的通孔,所述防洪板2无孔的一侧边顶部固定4 个挡板握把21;所述防洪板2通过所述转轴11固定在所述底部固定板1上。
30.所述防洪板2上还设有顶部固定环22、固定索23;所述防洪板 2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顶部固定环22,所述顶部固定环22的位置、数量与所述底部固定环13的位置、数量相对应;所述固定索23用以在部署状态下将顶部固定环22与所述底部固定环13连接。
31.所述连接板3的顶部边缘设有连接板握把31,底部边缘固定有防水密封条32。
32.所述底部固定板1、限位配重槽12、挡板握把21和连接板3上涂有橡胶防水涂层。
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折叠式防洪墙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安装,工作状态包括折叠状态、部署状态和联合状态。
34.在折叠状态时,使用者将防洪板2平放在底部固定板1上,使用者将防洪板2的固定索23拆除,底部固定板1与连接板3拆除,防洪板2的水平放置于底部固定板1上,防洪板2可以支撑行人与非机动车通行。
35.在部署状态时,使用者将防洪板2抬起并倚靠底部固定板1的限位配重槽12,防洪板2的固定索23两端分别连接顶部固定环22和底部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环13,防洪板2可以阻挡洪水,限位配重槽12和固定索23可以保持挡板握把21的位置,底部固定板可以支撑行人与非机动车通行。
36.在联合状态时,使用者将连接板3插入2个相邻且处于部署状态的该折叠式防洪墙的防洪板2的两侧面的凹槽之间,连接板3内嵌于该2个折叠式防洪墙的防洪板2的凹槽内,连接板3的防水密封条 32紧贴于该2个折叠式防洪墙的底部固定板1的限位配重槽12,防洪板2可以阻挡洪水,底部固定板1的限位配重槽12和防洪板2的固定索23可以保持防洪板2的位置,连接板3和防水密封条32可以阻挡洪水从该2个折叠式防洪墙之间的间隙进入,底部固定板可以支撑行人与非机动车通行,排成一列的多个处于联合状态的该折叠式防洪墙可以有效阻挡洪水。
3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构造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在市面上推广;兼具防洪、人行道、自行车道的功能;易于安装、维护、使用,适合各种地域使用,可重复使用率高;可被折叠收起,不影响城市美观。
38.需要明确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对于方法的实施例而言,相关之处可参见设备实施例的部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步骤和结构。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对已知方法技术的详细描述。
3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限制于本技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