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楼无负压节能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02:3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供水系统 供水 高楼 负压 节能


1.本发明涉及供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楼无负压节能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2.市政供水网向市政所辖的楼房输送生活用水,每天市政供水网内的水压处于高位值和低位值之间,例如高位值和低位值分别为0.45mpa和0.25mpa,对于7层以上的高楼,市政供水网内的水压就不能满足高楼的供水需要。为了满足高楼的供水需求,需要建立带有加压水泵的高楼二次供水系统,市政供水网与高楼二次供水系统联合工作,来满足向高楼的供水需求。为了避免对市政供水网内水压的影响,高楼二次供水系统在运行期间,不允许给与高楼二次供水系统相连的市政供水网造成负压。然而现有的高楼无负压供水系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第一,现有的高楼供水系统通过设立缓冲罐来提前储备一定的水源,但是这种做法水源水箱易存在污染问题,因为水源水箱不仅存在溢流口,而且没有完全密封,另外,水源水箱为避免水质变坏还必须定期清洗,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第二,市政供水网中的供水进入到水源水箱后即被泄压,然后再用二次供水系统的加压水泵吸入水源水箱的水并加压,这就造成了具有一定压力的市政供水网中的供水压力能的严重浪费;第三,为了考虑高楼的高峰用水,需要建造较大容积的水源水箱,这又增加了高楼二次供水系统的建设费用。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高楼无负压节能供水系统,,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5.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高楼无负压节能供水系统,包括:
7.进水总管、进水支管、出水管、回流管、测量装置、流量控制装置、止逆装置和控制装置;其中,
8.所述进水总管与所述进水支管连接,所述进水支管的末端通过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出水管连接;
9.所述回流管连接在所述出水管与所述进水支管之间;
10.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水支管和所述回流管上;
11.所述测量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水支管和所述出水管上;
12.所述进水总管与所述出水管连接;
13.所述止逆装置分设在所述进水总管和所述进水支管上;
14.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测量装置和流量控制装置电气连接,能根据所述测量装置的测量数据对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和出水进行控制。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楼无负压节能供水系统,其有益效果包括:
16.通过在进水总管上连接进水支管,以及在出水管与进水支管之间连接回流管,配合测量装置和流量控制装置,能保证在高峰期水流压力达标的时候提供稳定的水流;通过将止逆装置分设在进水总管和进水支管上,能防止对供水管网产生负压;通过设置测量装置,便于对供水压力的数据做一个非常详实的统计与数据输出;通过设置控制装置,能智能控制水的流量和压力,进而达到节能供水的目的。该系统由于能充分利用进水总管的供水压力(即供水管网的供水压力),提升了能源的利用率;并且,由于具有控制装置能实现加压供水,不需要过大的储水罐,能降低建设成本;另外,由于不需要开放式的储水罐,也避免了供水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楼无负压节能供水系统的构成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高楼无负压节能供水系统的控制线路连接示意图。
20.图中:1

测量装置;101

泵出口压力表;102

罐前压力表;2

管线装置;201

进水总管;202

进水支管;203

回流管;204

出水管;3

止逆装置;301

支管止逆阀;302

主路止逆阀;4

流量控制装置;401

保压储罐;402

回流阀;403

进水支管总阀;5

控制装置;501

智能控制器;502

主泵;503

副泵。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这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2.首先对本文中可能使用的术语进行如下说明:
23.术语“和/或”是表示两者任一或两者同时均可实现,例如,x和/或y表示既包括“x”或“y”的情况也包括“x和y”的三种情况。
24.术语“包括”、“包含”、“含有”、“具有”或其它类似语义的描述,应被解释为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括某技术特征要素(如原料、组分、成分、载体、剂型、材料、尺寸、零件、部件、机构、装置、步骤、工序、方法、反应条件、加工条件、参数、算法、信号、数据、产品或制品等),应被解释为不仅包括明确列出的某技术特征要素,还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本领域公知的其它技术特征要素。
25.术语“由
……
组成”表示排除任何未明确列出的技术特征要素。若将该术语用于权利要求中,则该术语将使权利要求成为封闭式,使其不包含除明确列出的技术特征要素以外的技术特征要素,但与其相关的常规杂质除外。如果该术语只是出现在权利要求的某子句中,那么其仅限定在该子句中明确列出的要素,其他子句中所记载的要素并不被排除在整体权利要求之外。
26.除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文中的具体含义。
27.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明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文的限制。
28.下面对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楼无负压节能供水系统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29.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楼无负压节能供水系统,包括:
30.进水总管、进水支管、出水管、回流管、测量装置、流量控制装置、止逆装置和控制装置;其中,
31.所述进水总管与所述进水支管连接,所述进水支管的末端通过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出水管连接;
32.所述回流管连接在所述出水管与所述进水支管之间;
33.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水支管和所述回流管上;
34.所述测量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水支管和所述出水管上;
35.所述进水总管与所述出水管连接;
36.所述止逆装置分设在所述进水总管和所述进水支管上;
37.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测量装置和流量控制装置电气连接,能根据所述测量装置的测量数据对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和出水进行控制。
38.参见图2,上述供水系统中,所述测量装置包括:
39.罐前压力表、罐后压力表和泵出口压力表;其中,
40.所述罐前压力表与罐后压力表分设在所述流量控制装置的保压储罐的前后端连接管路上,所述罐前压力表与罐后压力表分别与所述保压储罐内连通;
41.所述泵出口压力表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出水管上;
42.所述罐前压力表、罐后压力表和泵出口压力表的测量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气连接。
43.上述测量装置,能准确测量进水管路的压力,分别供水系统对压力进行控制与调整。
44.上述供水系统中,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包括:
45.进水支管总阀、保压储罐和回流阀;其中,
46.所述进水支管总阀和保压储罐串联连接在所述进水支管上;
47.所述回流阀设置在所述回流管上;
48.所述进水支管总阀、保压储罐和回流阀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气连接。
49.上述流量控制装置,通过设置封闭结构的保压储罐,配合进水支管总阀和回流阀,能很好的控制流量,也避免了开放式储罐造成的供水二次污染问题。
50.上述供水系统中,所述止逆装置包括:支管止逆阀和主路止逆阀;其中,
51.所述支管止逆阀设置在所述进水支管上;
52.所述主路止逆阀设置在所述进水总管上。
53.通过分别在进水总管和进水支管上设置止逆阀,避免了供水系统的压力回到供水管网中形成负压。
54.参见图2,上述供水系统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泵和智能控制器;
55.其中,所述主泵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水支管连接,该主泵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管连接;
56.所述智能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主泵的控制端、所述测量装置和流量控制装置电气连接。
57.优选的,智能控制器采用plc控制装置,能对测量装置的数据(瞬时与单位时间流量)进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调节流量控制装置的各阀门,一般为单片机。只要能实现上述功能的单片机控制器均可以使用。
58.上述供水系统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副泵,与所述主泵并列设置,该副泵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水支管连接,该副泵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管连接;
59.该副泵的控制端与所述智能控制器的控制端电气连接。
60.通过设置副泵,提升了该系统的供水能力,且可以在主泵出现故障时,也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61.综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供水系统中,设置的测量装置能对供水压力的数据做一个非常详实的统计与数据输出;通过设置进水支管和回流管路相互配合,可以保证在高峰期水流压力达标的时候提供稳定的水流;通过设置止逆装置防止对供水管网产生负压,通过设置流量控制装置能有效控制供水流量,方便进行调节;通过设置控制装置能智能控制水的流量和压力,进而达到节能供水。
62.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及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高楼无负压节能供水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63.实施例
64.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楼无负压节能供水系统,包括:进水总管201、进水支管202、出水管204和回流管203、测量装置1、止逆装置3、流量控制装置4和控制装置5;其中,进水总管201、进水支管202、出水管204和回流管203组成管线装置2,进水支管202与进水总管201连接,进水支管202通过控制装置5与出水管204连接;
65.所述测量装置1设置在进水支管202和出水管204上;
66.所述止逆装置3设置在进水总管201和进水支管202上;
67.所述流量控制装置4设置在进水支管202和回流管203上;
68.所述回流管203连接在出水管204和流量控制装置4之间;
69.所述控制装置5的控制端分别与测量装置1、流量控制装置4的控制端电气连接。
70.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总管201与进水支管202连接;该进水总管201直接连接至出水
管204上。
71.进一步地,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4包括:保压储罐401、回流阀402和进水支管总阀403;其中,所述保压储罐401串联设置在进水支管201上;所述进水支管总阀也串联设置在进水支管201上,优选的,进水支管总阀403处于保压储罐401前端的进水支管201上;回流阀402串联设置在回流管203上。通过设置流量控制装置4中的保压储罐401、回流阀402、进水支管总阀403可以控制供水流量,方便进行调节。
72.进一步地,所述的测量装置包括:罐前压力表102、罐后压力表103和泵出口压力表101;其中,所述罐前压力表102设置在流量控制装置的保压储罐之前的进水支管上,能检测保压储罐之前的供水压力;所述罐后压力表103设置在保压储罐之后的进水支管201上,能测量保压储罐401之后的供水压力;所述泵出口压力表101设置在出水管204上,能测量出水端的供水压力,可以在泵出口压力值超过预设值时,开启回流管203上的回流阀402,出水部分向保压储罐401回流,稳定供水压力。通过设置测量装置1中的泵出口压力表101、罐前压力表102、罐后压力表103可以对供水压力的数据做一个非常详实的统计与数据输出。
73.进一步地,所述止逆装置3包括:支管止逆阀301和主路止逆阀302;其中,所述支管止逆阀301设置在进水支管202上,能防止供水压力逆流进入供水管网;所述主路止逆阀302设置在进水总管201上,能防止供水压力逆流进入供水管网。通过设置止逆装置3中的支管止逆阀301、主路止逆阀302可以防止对供水管网产生负压。
74.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5包括:智能控制器501、主泵502和副泵503;其中,
75.所述主泵502设置在进水支管202与出水管204之间;
76.所述副泵503设置在主泵502的侧面,该副泵503也连接在进水支管202与出水管204之间,与主泵502并联连接;设置与主泵502并联的副泵503,能在主泵502故障时,启动副泵503,保证供水系统正常运行。
77.所述智能控制器501的控制端分别与主泵502和副泵503的控制端电气连接,该智能控制器501的控制端分别与泵出口压力表、罐前压力表102、罐后压力表103和泵出口压力表101的控制端电气连接。通过设置控制装置5中的智能控制器501、主泵502、副泵503可以智能控制水的流量和压力,能达到节能供水的目的。
78.综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供水系统使用时,通过进水总管201、进水支管202、回流管203和出水管204构成的管线装置2,能保证在高峰期水流压力达标的时候提供稳定的水流;通过流量控制装置4中的保压储罐401、回流阀402、进水支管总阀403可以控制供水流量,方便进行调节;通过测量装置1中的泵出口压力表101、罐前压力表102、罐后压力表103能对供水压力的数据做一个非常详实的统计与数据输出;通过止逆装置3中的支管止逆阀301、主路止逆阀302能防止对供水管网产生负压;通过控制装置5中的智能控制器501、主泵502、副泵503能智能控制水的流量和压力,可达到节能供水的目的。
7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