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垂直双缝式鱼道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08: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垂直 结构 双缝式鱼道


1.本实用新型涉及鱼道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垂直双缝式鱼道。


背景技术:

2.鱼道作为缓解筑坝工程对鱼类和河流连通性影响的常用措施,能够帮助受到阻隔的鱼类顺利上行或下行通过大坝或其它障碍物,到达其繁殖地、索饵场或越冬场等重要生活史场所。起到有效保护生物资源,对促进坝址上下游鱼类遗传信息交流,维护自然鱼类基因库、保证鱼类种质资源、维护鱼类种群结构等作用。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是竖缝式鱼道。
3.公开号为cn210134403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竖缝式双池室鱼道,使用u型隔板构成休息池,增大了鱼类通过面积和过鱼量,提升了过鱼效率,但所有鱼道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不利于鱼群洄游。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双缝式鱼道,构建多个流速区,以便各种体型及游泳能力不同的鱼类通过,并为鱼类洄游提供通道,同时削弱水工建筑物对原河流生态的影响,利于构建生态水利建设。
5.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垂直双缝式鱼道,包括第一鱼道隔墙、第二鱼道隔墙、若干鱼道横隔板、鱼道底板、第一竖缝和第二竖缝;所述第一鱼道隔墙和第二鱼道隔墙平行设置在所述鱼道底板上;所述鱼道横隔板间隔交错设置在所述第一鱼道隔墙和所述第二鱼道隔墙上;所述鱼道隔墙和设置在另一侧鱼道隔墙上的鱼道横隔板形成所述第一竖缝;所述第一竖缝构成第一鱼道;所述鱼道横隔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竖缝,所述第二竖缝构成第二鱼道。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竖缝的深度为1000mm,宽度为500mm。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缝与所述第二竖缝间隔为150mm。
8.进一步地,所述鱼道底板上铺设有鹅卵石。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鱼道隔墙和所述第二鱼道隔墙的材质为混凝土。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若干鱼道横隔板与所述第一鱼道隔墙和第二鱼道隔墙构成第一鱼道,形成多个流速区,以便各种体型及游泳能力不同的鱼类通过;所述鱼道横隔板上的竖缝构成第二鱼道,与所述第一鱼道不处于同一水平面,利于鱼群洄游;所述垂直双缝式鱼道有效提高了过鱼量,削弱水工建筑物对原河流生态的影响,有利于构建生态水利建设。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
图。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14.附图标记解释:1. 第一鱼道隔墙、2.第二鱼道隔墙、3.鱼道横隔板、4.第一竖缝、5.第二竖缝、6.鱼道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6.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述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17.如图1所示,一种垂直双缝式鱼道,包括第一鱼道隔墙1、第二鱼道隔墙2、若干鱼道横隔板3、鱼道底板6、第一竖缝4和第二竖缝5;所述第一鱼道隔墙1和所述第二鱼道隔墙2平行设置在所述鱼道底板6上,构成所述垂直双缝式鱼道的主体。所述鱼道横隔板3间隔交错设置在所述第一鱼道隔墙1和所述第二鱼道隔墙2上,所述鱼道横隔板3一侧与鱼道隔墙相连;所述鱼道隔墙和设置在另一侧鱼道隔墙上的鱼道横隔板3形成所述第一竖缝4;所述第一竖缝4构成所述第一鱼道;所述鱼道横隔板3上设置有第二竖缝5,所述第二竖缝5构成所述第二鱼道。所述第二鱼道与所述第一鱼道位于不同水平面,当鱼群通过所述第二鱼道洄游时,不会与所述第一鱼道中的鱼群互相干涉,提升了鱼群的洄游效率。
18.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竖缝4与所述第二竖缝5间隔为150mm;所述第二竖缝5的深度为1000mm,宽度为500mm;所述鱼道底板6上铺设有鹅卵石;所述第一鱼道隔墙1和所述第二鱼道隔墙2的材质为混凝土。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要的过鱼对象为青鱼、草鱼、鲢、鳙及赤眼鳟及鱤鱼,其喜爱流速在0.3m/s~0.5m/s之间,除去试验鱼体力原因,极限流速在1.0m/s以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鱼道竖缝设计流速设计为0.7m/s~1.2m/s,此流速可以满足试验鱼的上溯需求。所述鱼道底板6铺设有鹅卵石,对鱼道底部进行适当的加糙处理,降低底部流速至0.7~1.1m/s,可以使其适应一些体形较小或游泳能力相对较弱的鱼类通过。
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鱼道横隔板3将鱼道隔成一个个小水池,所述第一鱼道4因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鱼道隔墙1和第二鱼道隔墙2之间的宽度,故所述第一鱼道的处的水流速度更快。与所述第一鱼道相同,所述第二鱼道的宽度也小于所述第一鱼道隔墙1和第二鱼道隔墙2之间的宽度,故所述第二鱼道处的水流速度也更快。底部水流在鹅卵石的阻挡作用下,流速要低于顶部流速,故整个鱼道具有多个流速区,便于各种体型及游泳能力
不同的鱼类通过,提升了过鱼效率。鱼道中的水流主流呈对称分布,水流状态较好;由于鱼道池中无固壁边界,其主流方向更偏向于水池中央,减少水流的贴壁流动。所述第一鱼道与所述第二鱼道处于不同的水平面,为洄游鱼类自由选择洄游通道提供了便利,防止鱼群之间相互干涉,同时形成多个回流区,有利于鱼类进行充分休憩。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若干鱼道横隔板3与所述第一鱼道隔墙1和第二鱼道隔墙2构成第一鱼道,形成多个流速区,以便各种体型及游泳能力不同的鱼类通过;所述鱼道横隔板3上的竖缝构成第二鱼道,与所述第一鱼道不处于同一水平面,利于鱼群洄游;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有效提高了过鱼量,削弱水工建筑物对原河流生态的影响,有利于构建生态水利建设。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垂直双缝式鱼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鱼道隔墙、第二鱼道隔墙、若干鱼道横隔板、鱼道底板、第一竖缝和第二竖缝;所述第一鱼道隔墙和第二鱼道隔墙平行设置在所述鱼道底板上;所述鱼道横隔板间隔交错设置在所述第一鱼道隔墙和所述第二鱼道隔墙上;所述鱼道隔墙和设置在另一侧鱼道隔墙上的鱼道横隔板形成所述第一竖缝;所述第一竖缝构成第一鱼道;所述鱼道横隔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竖缝,所述第二竖缝构成第二鱼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双缝式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缝的深度为1000mm,宽度为5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双缝式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缝与所述第二竖缝间隔为15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双缝式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道底板上铺设有鹅卵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双缝式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鱼道隔墙和所述第二鱼道隔墙的材质为混凝土。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直双缝式鱼道,它包括第一鱼道隔墙、第二鱼道隔墙、若干鱼道横隔板、鱼道底板、第一竖缝和第二竖缝;所述第一鱼道隔墙和第二鱼道隔墙平行放置;所述鱼道横隔板间隔交错设置在所述第一鱼道隔墙和所述第二鱼道隔墙上;所述鱼道隔墙和设置在另一侧鱼道隔墙上的鱼道横隔板形成所述第一竖缝;所述第一竖缝构成第一鱼道;所述鱼道横隔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竖缝,所述第二竖缝构成第二鱼道。本实用新型利用所述横隔板形成多个流速区,并为鱼类洄游提供通道,削弱了水工建筑物对原河流生态的影响,有利于构建生态水利建设,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大面积推广使用。大面积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曾一夫 张建华 廖冬芽 刘芸华 万小明 陈卫 黄淑芳 卢韬 康宏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3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