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的半桩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1-10-09 01: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基坑 支护 楼盖 结构 开挖


1.本发明属于基坑支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的半桩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地面可利用空间逐渐减少,且易受周边建筑物、道路、管线、地下水等环境制约。目前,在紧邻重要管线、市政道路旁边基坑施工时,由于受交通导改及管线迁移影响,需采用明挖法及盖挖法施工。明挖法由于结构距离既有建(构)筑物较近,无法放坡开挖施工冠梁、挡土墙结构,往往需要将围护桩做至地面;盖挖法需施作地下结构楼盖,以保证交通导改及管线迁移空间需求。目前明挖法及盖挖法施工常见的做法存在较多问题:明挖法中围护桩做至地面,不利于后期凿除以回迁管线,且造成较大浪费;盖挖法中地下结构楼盖和围护结构搭接位置由于采用刚性连接导致防水问题无法解决,地下结构楼盖施工时,浅基坑需采用钢板桩或者其它措施,容易造成较大浪费,且浅基坑开挖时,受力条件不好易导致较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的半桩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解决了盖挖法施工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保护问题,优化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工序,并实现了地下结构楼盖搭接处全包防水,从而节约工期、降低基坑施工造价、保证结构耐久性。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的半桩支护结构,包括围护桩、半桩、地下结构楼盖;所述围护桩迎土侧上方设置有所述半桩,所述围护桩、半桩组成所述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所需的挡土墙结构;所述地下结构楼盖设置于所述围护桩上方,位于所述半桩一侧;所述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所述地下结构楼盖与所述围护桩之间、所述地下结构楼盖与半桩之间均设置有防水层。
6.作为优选,所述围护桩包括围护桩钢筋笼,所述围护桩钢筋笼由围护桩主筋、围护桩箍筋、围护桩加强箍筋构成;所述围护桩钢筋笼迎土侧上方绑扎有半桩钢筋笼,所述半桩钢筋笼由半桩主筋和半桩箍筋构成;所述围护桩钢筋笼、半桩钢筋笼由混凝土分别浇筑成所述围护桩、半桩。
7.作为优选,所述半桩延伸至地面或半桩迎土侧边坡底部。
8.作为优选,所述围护桩上方设置有桩顶冠梁。
9.作为优选,所述半桩上方设置有半桩冠梁。
10.作为优选,所述地下结构楼盖下方预留有墙逆作施工缝。
11.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的半桩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步骤s1,施工场地前期处理;
13.步骤s2,施工围护桩钻孔,施工围护桩钢筋笼;
14.步骤s3,围护桩钢筋笼预留半桩主筋,施作半桩箍筋;
15.步骤s4,浇筑围护桩、半桩混凝土;
16.步骤s5,开挖地下结构楼盖施工范围内浅基坑;施工地下结构楼盖并预留墙逆作施工缝,根据地下结构楼盖及预留墙施作情况施作防水层。
17.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施作半桩箍筋后施作桩顶冠梁、半桩冠梁。
18.进一步地,步骤s5中,先施工侧墙防水层并甩出搭接段,然后施工侧墙结构及地下结构楼盖,最后在地下结构楼盖完工后施工地下结构楼盖防水层并与侧墙甩出的防水层搭接段搭接。
19.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的半桩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解决了盖挖法施工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保护问题,优化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工序,并实现了地下结构楼盖搭接处全包防水,从而节约工期、降低基坑施工造价、保证结构耐久性。
21.本发明利用围护结构迎土侧钢筋绑扎半桩钢筋笼,并与围护桩同时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所需的挡土墙结构,以达到优化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工序、节省工期及造价并利于结构受力的目的;所述围护桩半桩结构以外部分设置冠梁或盖挖逆做地下结构楼盖搭接位置找平层;所述半桩伸至地面或半桩迎土侧边坡底部。本发明通过改良围护结构,优化了明挖及盖挖法施工基坑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工序,从而节省工期及造价、利于结构受力,并妥善解决了盖挖逆做位置地下结构楼盖搭接节点处防水问题,做到了全包防水。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
2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的半桩支护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围护桩结构钢筋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半桩钢筋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半桩;2.桩顶冠梁;3.围护桩;4.防水层;5.墙逆作施工缝;6.地下结构楼盖;7.半桩冠梁;8.围护桩主筋;9.半桩主筋;10.围护桩箍筋;11.围护桩加强箍筋;12.半桩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2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的半桩支护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围护桩3、半桩1、地下结构楼盖6;所述围护桩3迎土侧上方设置有所述半桩1,所述围护桩3、半桩1组成所述地下结构楼盖6上方浅基坑开挖所需的挡土墙结构;所述地下结构楼盖
6设置于所述围护桩3上方,位于所述半桩1一侧;所述地下结构楼盖6上方、所述地下结构楼盖6与所述围护桩3之间、所述地下结构楼盖6与半桩1之间均设置有防水层4。
30.所述围护桩3包括围护桩钢筋笼,所述围护桩钢筋笼由围护桩主筋8、围护桩箍筋10、围护桩加强箍筋11构成,如图2所述;所述围护桩钢筋笼迎土侧上方绑扎有半桩钢筋笼,所述半桩钢筋笼由半桩主筋9和半桩箍筋12构成,如图3所示;所述围护桩钢筋笼、半桩钢筋笼由混凝土分别浇筑成所述围护桩3、半桩1。可根据实际需要决定是否施作桩顶冠梁2、半桩冠梁7,本实施例中所述围护桩3上方设置有桩顶冠梁2;所述半桩1上方设置有半桩冠梁7。所述地下结构楼盖6下方预留有墙逆作施工缝5。所述半桩1延伸至地面或半桩1迎土侧边坡底部;半桩1延伸至半桩1迎土侧边坡底部的情况是半桩1(半桩冠梁7)迎土侧至地表土体,可放坡至半桩1(半桩冠梁7)顶部,可适当减少相应工程量。
31.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的半桩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2.步骤s1,施工场地前期处理;
33.步骤s2,施工围护桩3钻孔,施工围护桩钢筋笼;
34.步骤s3,围护桩钢筋笼预留半桩主筋9,施作半桩箍筋12;
35.步骤s4,浇筑围护桩3、半桩1混凝土;
36.步骤s5,开挖地下结构楼盖6施工范围内浅基坑;施工地下结构楼盖6并预留墙逆作施工缝5,根据地下结构楼盖6及预留墙施作情况施作防水层4。
37.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施作半桩箍筋12后施作桩顶冠梁2、半桩冠梁7。
38.进一步地,步骤s5中,先施工侧墙防水层4并甩出搭接段,然后施工侧墙结构及地下结构楼盖6,最后在地下结构楼盖6完工后施工地下结构楼盖6防水层4并与侧墙甩出的防水层4搭接段搭接。
39.本实施例利用围护结构迎土侧钢筋绑扎半桩钢筋笼,并与围护桩同时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所需的挡土墙结构,以达到优化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工序、节省工期及造价并利于结构受力的目的;所述围护桩半桩结构以外部分设置冠梁或盖挖逆做地下结构楼盖搭接位置找平层;所述半桩延伸至地面或半桩迎土侧边坡底部。本实施例通过改良围护结构,优化了明挖及盖挖法施工基坑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工序,从而节省工期及造价、利于结构受力,并妥善解决了盖挖逆做位置地下结构楼盖搭接节点处防水问题,做到了全包防水。
40.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的半桩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解决了盖挖法施工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保护问题,优化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工序,并实现了地下结构楼盖搭接处全包防水,从而节约工期、降低基坑施工造价、保证结构耐久性。
41.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范围。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凡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或者对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专利涵盖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