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适用于建筑物地下空洞的注浆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09-25 11:2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地下 适用于 加固 建筑物 工程施工


1.本技术涉及地下工程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建筑物地下空洞的注浆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经济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为了保持城市功能及交通所需的空间,使得地下空间得到大力的发展,然而地下工程在主体结构完工后,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渗水、结构变形等现象,从而在结构下形成地下空洞,导致结构基础不牢,出现下沉的现象。
3.如图1所示,现有的对于地下空洞2的注浆加固方式为在空洞区域钻孔,在钻孔中设置注浆导管21,通过注浆导管21向空洞区域注浆,从而完成地下空洞2的填补加固。然而由于钻孔初次进入空洞区时,地下空洞2内的积水和空气可能会从钻孔通道向地表涌出,从而造成空洞区的坍塌,当地下空洞2上方地表有建筑物1存在时,特别是建筑物1位于空洞坍塌滑切面3影响范围内时,周围建筑物1会受到影响,造成沉降。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在地下空洞注浆时会影响周围建筑物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在地下空洞注浆时会影响到周围建筑物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建筑物地下空洞的注浆加固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建筑物地下空洞的注浆加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适用于建筑物地下空洞的注浆加固结构,包括通过向所述地下空洞中注入浆液形成的填充加固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帷幕墙和设置在帷幕墙靠近地下空洞一侧的支撑板;所述帷幕墙竖直设置,且所述帷幕墙底端伸入滑切面下方;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滑切面处,所述支撑板由水泥浆注入土体凝固而成,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帷幕墙相接,且所述支撑板垂直于所述帷幕墙。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帷幕墙,且帷幕墙伸入到滑切面下方,使得在向地下空洞内注浆时,可以防止帷幕墙背面的土体在扰动的作用下产生滑移,进而造成建筑物的沉降;通过向地下空洞内注浆,使得地下空洞可以填充。支撑板的设置对帷幕墙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帷幕墙因受到其背后土体滑移产生的剪切力而被破坏。
9.可选的,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帷幕墙的一侧水平延伸至所述地下空洞上方。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长支撑板使得支撑板可以对帷幕墙提供更大的支撑力;此外,支撑板在加固区的上方形成一个稳固注浆体,使得地下空洞在注浆加固时,防止了地面的坍塌下陷,保证了地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1.可选的,所述帷幕墙包括多个水泥土桩,相邻的所述水泥土桩相互咬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水泥土桩相互咬合形成完整的墙体,能够更好的阻
挡帷幕墙背后土体的滑移坍塌。
13.可选的,所述水泥土桩中设置有钢管。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泥土桩中设置钢管,可以加强帷幕墙的抗剪性能,提高帷幕墙的强度。
15.可选的,所述钢管底端伸入所述滑切面下方。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帷幕墙的强度,防止帷幕墙在侧向土压力的剪切作用下被破坏。
17.可选的,向所述地下空洞中注入的浆液中加有膨胀剂。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注入地下空洞的浆液中注入膨胀剂,使得浆液可以扩散分布到空洞的侧壁上,使浆液浸入侧壁土层,加强固化侧壁土层,防止普通的浆液凝固后体积减小,使得对空洞土基的扰动大,造成空洞填充不完整,从而造成二次沉降。
19.可选的,所述钢管顶端露出地面,并设置有静力水准仪。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监测帷幕墙的沉降变化。
21.可选的,所述帷幕墙靠近建筑物的一侧设置有静力水准仪。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沉降监测系统装置,可以实时观测建筑物的沉降、隆起。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设置帷幕墙,且帷幕墙伸入到滑切面下方,使得在向地下空洞内注浆时,可以防止帷幕墙背面的土体在扰动的作用下产生滑移,进而造成建筑物的沉降;通过向地下空洞内注浆,使得地下空洞可以填充。支撑板的设置对帷幕墙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帷幕墙因受到其背后土体滑移产生的剪切力而被破坏;
25.2.加长支撑板使得支撑板可以对帷幕墙提供更大的支撑力;此外,支撑板在加固区的上方形成一个稳固注浆体,使得地下空洞在注浆加固时,防止了地面的坍塌下陷,保证了地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6.3.设置静力水准仪,可以实时监测到建筑物的沉降、隆起。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固结构的示意图。
29.图3是图2中帷幕墙的剖面示意图。
30.图4是图2中支撑板延长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建筑物;2、地下空洞;21、注浆导管;3、滑切面;4、帷幕墙;41、水泥土桩;42、钢管;5、支撑板;6、填充加固体;7、静力水准仪。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参照图1,现有某工程,地面上存在建筑物1,在建筑物1一侧的下方存在有多个地下空洞2。建筑物1处的基地压力按45
°
向下扩散,受地下空洞2的影响,在建筑物1下方形成滑切面3。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适用于建筑物地下空洞的注浆加固结构。参照图2和图3,该注浆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建筑物1和地下空洞2之间的帷幕墙4、设置在帷幕墙4靠近地下空洞2一侧的支撑板5和通过向地下空洞2内注浆形成的填充加固体6;帷幕墙4竖直设置,帷幕墙4的底端伸入到滑切面3的下方,且超出深度为1

3m。支撑板5位于滑切面3处,支撑板5与帷幕墙4相接,且垂直于帷幕墙4,支撑板5是由注浆形成的矩形板。地下空洞2内设置从地表伸入的注浆导管21,通过注浆导管21向地下空洞2内注浆,且浆液中加入膨胀剂,使得浆液在地下空洞2中扩散分布到空洞的侧壁上,加强固化侧壁土层。
35.参照图2和图3,帷幕墙4包括多个水泥土桩41,相邻的水泥土桩41相互咬合排列形成直线形的围护结构。水泥土桩41中设置钢管42,钢管42的一端露出地面,钢管42远离地面的一端伸入滑切面3的下方,用于加强帷幕墙4的抗剪力;钢管42处设置沉降监测装置,沉降监测装置可以为静力水准仪7,静力水准仪7可以进行竖向位移监测,静力水准仪7用于监测帷幕墙4的沉降、隆起等。建筑物1处也设置静力水准仪7,可以实时观测建筑物1的沉降、隆起。
36.参照图4,支撑板5远离帷幕墙4的一端延伸至地下空洞2的上方,用于承托支撑板5上方土体,使支撑板5上方结构更加稳固。
37.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在地下空洞2和建筑物1之间设置多个水泥土桩41,相邻的水泥土桩41相互咬合排列形成直线形的围护结构,即帷幕墙4,帷幕墙4的底端伸入滑切面3下方,且在水泥土桩41中设置钢管42,钢管42的深度也伸出滑切面3下方,用于加强帷幕墙4的强度。帷幕墙4靠近地下空洞2的一侧设置支撑板5,用于支撑帷幕墙4。支撑板5远离帷幕墙4的一端还可以延伸至地下空洞2上方,能够对地下空洞2上方的土体起到支撑作用。
38.地面上还设置注浆导管21,注浆导管21远离地面的一端伸入地下空洞2,对地下空洞2进行注浆填充,形成填充加固体6;在建筑物1和钢管42处设置静力水准仪7,可以实时观测建筑物1以及周围地面的沉降、隆起。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