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2021-09-25 10:0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水利工程 挡土墙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


背景技术:

2.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用于加固土坡或石坡,防止土坡或石坡发生崩塌、倒毁以及土块或石块的滑落,稳定边坡避免发生滑坡现象,以保护附近经过的行人和附近建筑物的安全。而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在水利工程中,河道工程占很大的比重,而河道工程中挡土墙的施工又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有的挡土墙大多采用固定的墙体结构,在面对土或山坡土体塌陷或者土体变形失稳时无法及时改变墙体高度,从而有可能会对附近经过的行人和附近建筑物的安全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包括墙体,所述的墙体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的底座内部为空心结构且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的墙体底部还设置有升降墙体,所述的升降墙体嵌设在底座内部且与墙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墙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的升降杆上固定连接有升降齿条,所述的升降齿条的一侧设置有与其啮合的传动齿圈,所述的传动齿圈内部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驱动轴,所述的驱动轴贯穿底座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的底座内部设置有防回转机构,所述的防回转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内部的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靠近升降杆的那一侧设置有与安装板转动连接且与驱动轴固定连接的内棘轮,所述的内棘轮内侧设置有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的固定环,所述的固定环内部设置有与安装板转动连接的控制杆,所述的固定环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其转动连接的棘爪,所述的棘爪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复位弹簧和限位杆,所述的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棘爪和固定环上,所述的限位杆贯穿固定环并与控制杆转动连接,所述的限位杆与固定环滑动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控制杆设置于驱动轴内部并且与驱动轴互相不接触。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控制槽,所述的驱动轴远离传动齿圈的那一端位于控制槽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控制转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墙体底部靠近土壤的那一侧设置有滤网,所述的底座上对应滤网的位置设置有放置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底座内腔底部设置集水槽,所述的集水槽整体呈环形且横截面为弓形,所述的集水槽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排水口,所述的底座底部设置有排水通道,所述的排水通道与排水口相连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升降墙体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套管,所述的套管内部滑动嵌设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所述的支撑杆外侧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的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套管和支撑杆上。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装置通过设置驱动轴、升降齿条、升降杆和控制转轮等零部件,可以让本装置在遇到山坡土体塌陷或者土体变形失稳,土体整体高度高于墙体的高度的情况时,可以对墙体进行升高,从而开启应急模式;并且通过设置内棘轮、棘爪、限位杆、复位弹簧等相关零部件可以让驱动轴无法在升降墙体和墙体的重力作用下回转,从而导致在无人操作的状态下墙体整体高度下降,土体从上方坠落砸伤行人和建筑的情况发生,使用更加方便且相比于固定高度的挡土墙,本装置可以快速应对土体塌陷和土体变形失稳等突发情况。
13.2.墙后土体内含有的水分可以通过设置在装置内部的滤网进入底座内部,并且底座内部设置有整体呈环形且横截面为弓形的集水槽,使得进入底座的水会通过集水槽的收集后通过排水口和排水通道排出,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墙后土体的含水量,进而减少寒冷地区回填土的冻胀压力,消除粘性土填料浸水后的膨胀压力。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防回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驱动轴与控制转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

墙体、2

升降墙体、3

底座、4

控制槽、5

套管、6

支撑杆、7

缓冲弹簧、8

升降杆、9

升降齿条、10

放置槽、11

滤网、12

控制转轮、13

驱动轴、14

控制杆、15

传动齿圈、16

安装板、17

内棘轮、18

固定环、19

限位杆、20

棘爪、21

复位弹簧、22

集水槽、23

排水口、24

排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其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0.另外,若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其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2.实施例1
23.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包括墙体1,所述的墙体1下方设置有底座3,所述的底座3内部为空心结构且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的墙体1底部还设置有升降墙体2,所述的升降墙体2嵌设在底座3内部且与墙体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墙体2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杆8,所述的升降杆8上固定连接有升降齿条9,所述的升降齿条9的一侧设置有与其啮合的传动齿圈15,所述的传动齿圈15内部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驱动轴13,所述的驱动轴13贯穿底座3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的底座3内部设置有防回转机构,所述的防回转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3内部的安装板16,所述的安装板16靠近升降杆8的那一侧设置有与安装板16转动连接且与驱动轴13固定连接的内棘轮17,所述的内棘轮17内侧设置有与安装板16固定连接的固定环18,所述的固定环18内部设置有与安装板16转动连接的控制杆14,所述的控制杆14设置于驱动轴13内部并且与驱动轴13互相不接触,所述的固定环18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其转动连接的棘爪20,所述的棘爪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复位弹簧21和限位杆19,所述的复位弹簧2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棘爪20和固定环18上,所述的限位杆19贯穿固定环18并与控制杆14转动连接,所述的限位杆19与固定环18滑动连接。
24.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3上设置有控制槽4,所述的驱动轴13远离传动齿圈15的那一端位于控制槽13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控制转轮12。
25.在实际应用中,当遇到山坡土体塌陷或者土体变形失稳,使得土体整体高度高于墙体1的高度时,墙体1则无法完全挡住落石等,从而使得附近经过的行人和附近建筑物的安全受到危害;此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转动位于控制槽4内的控制转轮12即可通过驱动轴13、驱动齿圈15和升降齿条9使得升降墙体2带动墙体1一起上升从而解决墙体1高度不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情况;而且驱动轴13转动时还会驱动内棘轮17转动,而棘爪20一侧因为设置有限位杆19所以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进而使得内棘轮17与棘爪20一样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所以当工作人员驱动驱动轴13使得升降墙体2位置上升后,不会在墙体1和其本省的重力作用下下降,而通过转动控制杆14可以让限位杆19往固定环18内部运动,从而使得棘爪20解除限位,升降墙体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复位。
26.进一步的,所述的升降墙体2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套管5,所述的套管5内部滑动嵌设有支撑杆6,所述的支撑杆6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3,所述的支撑杆6外侧设置有缓冲弹簧7,所述的缓冲弹簧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套管5和支撑杆6上。通过套管5和支撑杆6可以将升降墙体2支撑在底座3上方,并且通过在套管5和支撑杆6之间设置缓冲弹簧7还能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27.实施例2
28.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改进,且改进内容为:所述的墙体1底部靠近土壤的那一侧设置有滤网11,所述的底座3上对应滤网11的位置设置有放置槽10,所述的底座3内腔底部设置集水槽22,所述的集水槽22整体呈环形且横截面为弓形,所述的集水槽22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排水口23,所述的底座3底部设置有排水通道24,所述的排水通道24与排水口23相连通。为防止墙体1一侧的土体内地面水下渗,墙后积水形成静水压力,减少寒冷地区回填土的冻胀压力,消除粘性土填料浸水后的膨胀压力,需要对墙后土体进行疏水操作;土体中的水分通过滤网进入底座3内部并在集水槽22的作用下聚集到集水槽22的
底部并通过排水口23和排水通道24排出,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墙后土体的含水量。
29.总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遇到山坡土体塌陷或者土体变形失稳,使得土体整体高度高于墙体1的高度时,墙体1则无法完全挡住落石等,从而使得附近经过的行人和附近建筑物的安全受到危害;此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转动位于控制槽4内的控制转轮12即可通过驱动轴13、驱动齿圈15和升降齿条9使得升降墙体2带动墙体1一起上升从而解决墙体1高度不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情况;而且驱动轴13转动时还会驱动内棘轮17转动,而棘爪20一侧因为设置有限位杆19所以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进而使得内棘轮17与棘爪20一样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所以当工作人员驱动驱动轴13使得升降墙体2位置上升后,不会在墙体1和其本省的重力作用下下降,而通过转动控制杆14可以让限位杆19往固定环18内部运动,从而使得棘爪20解除限位,升降墙体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复位。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