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抗菌布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1-10-16 02: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布料 地说 抗菌 制备方法 生产


1.本技术涉及布料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菌布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日常生活中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与人之间或人员与物品之间的接触方式等因素,难免造成致病细菌的滋生和污染,引起人体疾病,威胁人类的健康,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抗菌织物是在织物上结合有机、无机抗菌材料,大多是将抗菌剂进行后处理加工以获得抗菌性能,这种处理方式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抗菌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提高抗菌布料的抗菌性能,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菌布料及其制备方法。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前处理:将布料浸泡;(2)染色:将步骤(1)得到的布料加入到染色液中进行染色处理,其中,染色液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染色剂5

10份、粘合剂6

9份、水80

90份;所述染色剂为紫薯提取物、刺梨提取物、凤仙花提取物中的至少两种;所述粘合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热熔胶聚乙烯、海藻酸钠中的至少两种;(3)固色;(4)烘干。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布料进行染色,染色液由染色剂、粘合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染色剂用于对布料进行染色,同时使得布料在染色后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染色剂与粘合剂相互配合,进而提高布料的染色效果,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布料的抗菌性能,染色剂采用多种天然植物的提取物进行复配,染色效果佳,同时对人体伤害小,来源广泛,同时,使得布料在不经过抗菌剂整理的前提下具有抗菌的功能。
6.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染色液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染色剂6

8份、粘合剂7

8份、水80

90份。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染色液中染色剂、粘合剂的比例进行优化,从而使得染色剂、粘合剂的搭配更加合理,进而当布料浸没在染色液中时,粘合剂、染色剂二者协同作用,进而提高布料的染色效果,进而提高布料的抗菌性能。
8.优选的,所述染色剂由凤仙花提取物、刺梨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与紫薯提取物组成。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染色剂由紫薯提取物和另外两种天然植物提取物混合组成,能够充分利用紫薯提取物的抗菌性能和染色性能,提高染色剂的染色效果和抗菌效果,紫薯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和酚酸,花青素是多酚类黄酮族的成员,花青素和酚酸具有多种保健作用,对人体没有伤害。
10.优选的,所述染色剂由紫薯提取物、刺梨提取物、凤仙花提取物按质量比(4

7):(5

7):(4

6)组成。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染色剂各组分的比例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使各组分搭配更加合理,紫薯提取物、刺梨提取物、凤仙花提取物三者均能够进行染色,同时具有抗菌性能,刺梨提取物能够调整紫薯提取物、凤仙花提取物的染色度,进而使得面料的染色更加均匀,抗菌性能更佳。
12.优选的,所述粘合剂由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热熔胶聚乙烯、海藻酸钠按质量比(2

4):(3

6):(4

7)组成。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粘合剂的各组分的比例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使各组分搭配更加合理,海藻酸钠的加入量多于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热熔胶聚乙烯,海藻酸钠中的羧酸盐离子与染色剂中的阴离子有排斥作用,不会发生反应,进而提高染色剂在布料中的留存时间,充分发挥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热熔胶聚乙烯、海藻酸钠三者的协同作用,进而提升粘合剂对染色剂的黏合作用,进而增加布料的抗菌性能。
14.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布料在单宁酸水溶液中浸泡。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经过单宁酸水溶液浸泡后,可染性增加,单宁酸中的酚类化合物与紫薯提取物中的花青素分子内共色素沉着,从而使得布料的着色效果更佳,从而进一步提高布料的抗菌性能。
16.优选的,所述染色液中还加入3

5重量份的固色剂,所述固色剂为氢氧化钾、含氟表面活性剂、纤维素醚中的至少两种。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色剂的加入能够结合布料表面的阴离子,从而提高染料的固色效果,氢氧化钾在染色中能够提供给布料充足的给色量,用量较少,纤维素醚、氟碳表面活性剂均具有成膜的作用,从而能够更稳定的将染色剂的成分限制到布料中,进而提高布料的抗菌性。
18.优选的,所述固色剂由氢氧化钾、纤维素醚按质量比(2

3):(4

5)组成。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氢氧化钾、纤维素醚的比例进行了优化,使得二者的搭配更加合理,充分发挥氢氧化钾、纤维素醚的协同作用,进而提高布料中染色的色牢度,进而提高布料的抗菌性。
20.优选的,所述布料浸泡前经过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处理。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浸泡之前经过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处理后,能够提高添加剂在布料中的渗透性,有利于后期在单宁酸水溶液中浸泡时,使单宁酸水溶液更多的渗入到布料中,进而能够提高布料在染色中的染色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布料的抗菌效果。
2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菌布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采用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抗菌布料。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菌布料中将布料进行染色时,由于染色液中含有染色剂和粘合剂,粘合剂将染色剂限制在面料内,从而减少染色剂从布料中分离,染色剂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因此,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抗菌布料染色和抗菌性能均较佳。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中对布料进行染色时,染色液中的染色剂具有一定
的抗菌性能,同时,粘合剂与染色剂协同作用,从而提高布料的染色效果,进而提高布料抗菌性能。
25.2、本技术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中对布料进行染色时,染色液中还加入固色剂,能够进一步增强染色剂在布料中的保留时间,进而提高制得的抗菌布料的抗菌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本技术制备的抗菌布料,布料选用化纤布料,进一步优选的,化纤布料为涤纶布料。
28.本技术的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前处理:将布料浸没在水中浸泡20

30min得到湿布;(2)染色:将步骤(1)得到的湿布加入到染色液中,加热至40

50℃,进行染色处理,依次上色三到五次,每次上色60

80min,染色浴比为1:20

1:30,其中,染色液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染色剂5

10份、粘合剂6

9份、水80

90份;所述染色剂为紫薯提取物、刺梨提取物、凤仙花提取物中的至少两种;所述粘合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热熔胶聚乙烯、海藻酸钠中的至少两种;(3)固色:将步骤(2)中染色后的布料浸入固色剂溶液中一浸一轧、一浸一轧,至少两次后取出,固色浴比为1:10

1:15,固色温度为40

50℃,固色时间为15

20min;(4)烘干:将步骤(3)得到的布料通过烘干机在80

85℃下烘干处理,烘干时间为1

3h。
29.其中,步骤(1)中布料的浸泡时间为25min。
30.其中,步骤(2)中染色液的加热温度为45℃,上色次数为四次,每次上色时间为75min,染色浴比为1:25。
31.其中,步骤(3)中的固色剂由代用碱、烧碱、磷酸三钠按质量比(2

4):(3

5):(4

6)组成,固色剂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g/l,固色浴比为1:13,固色温度为45℃,固色时间为20min,进一步优选的,固色剂由代用碱、烧碱、磷酸三钠按质量比3:4:5组成。
32.进一步优选的,固色剂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水、固色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33.其中,步骤(4)中优选的,烘干温度为83℃,烘干时间为2h。
34.优选的,海藻酸钠的产品规格为98%,cas号为9005

38

3。
35.优选的,单宁酸的含量为99%,cas号为1401

55

4。
36.优选的,含氟表面活性剂为含氟丙烯酸树脂。
37.优选的,纤维素醚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cas号为9004

32

4,含量≥95%,密度为0.45g/cm3。
38.优选的,紫薯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是紫薯花青素,含量为25%。
39.优选的,刺梨提取物的含量≥99%。
40.表1原料型号及厂家
实施例
41.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前处理:将布料浸没在水中浸泡25min得到湿布;(2)染色:将步骤(1)得到的湿布加入到染色液中,加热至45℃,进行染色处理,依次上色四次,每次上色75min,染色浴比为1:25,其中,染色液由如下重量的原料组成:染色剂5kg、粘合剂6kg、水80kg;其中,染色剂由紫薯提取物、刺梨提取物按质量比3:5组成;粘合剂由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热熔胶聚乙烯按质量比2:3组成;(3)固色:将步骤(2)中染色后的布料浸入固色剂溶液中一浸一轧、一浸一轧,至少两次后取出,固色浴比为1:13,固色温度为45℃,固色时间为20min;(4)烘干:将步骤(3)得到的布料通过烘干机在83℃下烘干处理,烘干时间为2h。
42.本实施例抗菌布料由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43.实施例2

5实施例2

5分别提供了原料组分配比不同的染色液,每个实施例对应的染色液的原料组分配比如表2所述,原料配比单位为kg。
44.表2实施例1

5染色液各组分原料配比原料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染色剂567810粘合剂67889实施例2

5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抗菌布料制备方法中:染色液的各组分的原料配比不相同,其他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45.实施例2

5抗菌布料由实施例2

5的抗菌布料制备方法制得。
46.实施例6本实施例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染色剂由紫薯提取物、凤仙花提取物按质量比2:3组成,其他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
47.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由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48.实施例7本实施例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染色剂由紫薯提取物、刺梨提取物、凤仙花提取物按质量比1:1:1组成,其他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
49.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由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50.实施例8本实施例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染色剂由紫薯提取物、刺梨提取物、凤仙花提取物按质量比4:5:4组成,其他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
51.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由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52.实施例9本实施例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染色剂由紫薯提取物、刺梨提取物、凤仙花提取物按质量比5:6:5组成,其他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
53.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由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54.实施例10本实施例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染色剂由紫薯提取物、刺梨提取物、凤仙花提取物按质量比7:7:6组成,其他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
55.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由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56.实施例11本实施例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9的不同之处在于粘合剂由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热熔胶聚乙烯、海藻酸钠按质量比2:3:4组成,其他与实施例9完全相同。
57.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由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58.实施例12本实施例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9的不同之处在于粘合剂由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热熔胶聚乙烯、海藻酸钠按质量比3:5:6组成,其他与实施例9完全相同。
59.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由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60.实施例13本实施例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9的不同之处在于:粘合剂由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热熔胶聚乙烯、海藻酸钠按质量比4:6:7组成,其他与实施例9完全相同。
61.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由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62.实施例14本实施例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2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将布料浸没在稀释后的单宁酸水溶液中进行处理,单宁酸水溶液的浓度为5%,即有效单宁酸含量为5g/100ml,加水稀释100倍后即可用来浸泡布料,其他与实施例12完全相同。
63.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由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64.实施例15本实施例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4的不同之处在于:染色液中还加入4kg
的固色剂,固色剂由含氟表面活性剂、纤维素醚按质量比2:4组成,其他与实施例14完全相同。
65.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由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66.实施例16本实施例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5的不同之处在于:固色剂由氢氧化钾、含氟表面活性剂、纤维素醚按质量比1:1:1组成,其他与实施例15完全相同。
67.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由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68.实施例17本实施例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5的不同之处在于:固色剂由氢氧化钾、纤维素醚按质量比2:4组成,其他与实施例15完全相同。
69.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由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70.实施例18本实施例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5的不同之处在于:固色剂由氢氧化钾、纤维素醚按质量比3:5组成,其他与实施例15完全相同。
71.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由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72.实施例19本实施例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8的不同之处在于:布料浸泡入稀释后的单宁酸水溶液之前经过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放入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将布料放入盛有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溶液的料槽中浸没20min,得到处理后的布料,其中,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水的质量比为15:95,其他与实施例18完全相同。
73.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由本实施例的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74.对比例对比例本对比例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染色液由如下重量的原料组成:紫薯提取物5kg、水100kg,染色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上述紫薯提取物、水混合搅拌均匀即可,上色一次,上色时间为75min,其他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75.本对比例的抗菌布料由本对比例的抗菌布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76.性能检测试验检测方法抗菌性能检测:取实施例1

19和对比例的抗菌布料经洗涤干燥后按照标准fz/t 01021-1992《织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中的测试方法进行抑菌性能测试,洗涤次数分别为0次、10次、50次,本次抗菌测试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菌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77.表3实施例1

19及对比例的抗菌布料抗菌性能
结合实施例1和对比例,并结合表3可以看出,相对于对比例来说,实施例1中染色液包括了染色剂、粘合剂,染色剂既能染色,同时还具有抗菌的功效,粘合剂将染色剂粘结在布料上,从而提高染色剂在布料上的留存时间,进而提高布料的抗菌性能。
78.结合实施例1

5,并结合表3可以看出,通过更改染色液中染色剂、粘合剂的比例关系,能够影响布料的染色情况,进而影响布料的抗菌性能,当粘合剂的加入量大于染色剂的加入量时,制得的布料抗菌性能更佳。
79.结合实施例5

10,并结合表3可以看出,染色剂中紫薯提取物、刺梨提取物、凤仙花提取物中三者的配比不同,对于布料的抗菌性能影响不同,通过三者的协同作用,能够增加布料的染色效果,同时能够提高布料的抗菌性能。
80.结合实施例10

13,并结合表3可以看出,粘合剂中各组分的原料配比对布料的染色情况以及抗菌性能有所影响,通过调整粘合剂中各组分的协同作用,进而提高布料的抗
菌性能。
81.结合实施例13

19,并结合表3可以看出,布料浸入单宁酸水溶液浸泡能够提高布料的抗菌性能,同时,染色液中加入固色剂,能够进一步提高布料的色牢度,同时提高布料的抗菌性能。
82.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