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1-10-20 00: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工程施工 建筑施工 防水 地下 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地面空间不足,城市地下空间的应用越显重要。而对于地下建筑施工来说,首要要求就是确保地下建筑施工的防水性能,避免地下水进入地下室内。
3.常见的地下建筑施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进行基坑的开挖,并在基坑内外圈建造挡土墙;2、在挡土墙内部铺设防水卷材,然后在防水卷材上进行基础的施工;3、基础施工完毕后,在基础上方进行墙体的施工,当墙体施工完毕后,在墙体外侧铺设防水卷材,并将防水卷材与墙体进行固定;4、最后进行挡土墙的拆除,并在墙体外侧进行回填,完成地下建筑的施工过程。
4.上述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在现场进行基础和墙体的施工,施工周期较长并且施工现场粉尘污染量大,施工环境差,同时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无法满足高效、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缩短现场施工周期,改善施工环境,使施工过程更加高效、绿色、环保,本技术提供一种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方法。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制基础:施工前在厂房内进行基础的加工,并在基础的底面和侧面均铺设有与基础粘接固定的防水卷材,基础的顶面一体设置有矩形的横梁;s2、预制墙体:施工前在厂房内进行墙体的加工,墙体包括内墙、外墙和若干个与横梁安装的立柱,内墙和外墙的一侧均铺设有与内墙或外墙粘接固定的防水卷材;s3、基坑挖设:施工时,先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基坑位置和挖设尺寸,然后进行基坑的开挖;s4、基础施工:将预制好的基础运输至施工现场,并将基础吊入基坑内,使基础水平铺设在基坑底部,此时基坑底面的防水卷材与基坑底面的土体接触;s5、墙体施工:将预制好的墙体运输至施工现场,先将立柱一一安装在横梁上,然后在立柱靠近基础中心处的一侧安装内墙,并在立柱的另一侧安装外墙,使内墙和外墙上的防水卷材均朝着背离立柱的一侧,当一面墙体施工完毕后,再重复之前的步骤,进行下一面墙体的施工;s6、止水带施工:在基础侧面与外墙底端的缝隙处固定止水带,并在基础顶面与内墙底端的缝隙处固定止水带,同时在相邻墙体接缝处的内侧和外侧均固定止水带;s7、基坑回填:当止水带施工完毕后,在墙体外侧与基坑之间进行回填,并夯填密
实,完成地下的施工过程。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前在厂房内进行基础和墙体的预制,并将防水卷材粘贴在基础和墙体上,避免现场对防水卷材进行粘贴,不仅节省了现场的施工时间,而且也避免现场施工对基础和墙体的表面造成污染后进行清理。在现场施工时,将预制好的基础和墙体均运输至施工现场,便可直接进行吊放和安装,避免现场再对基础和墙体进行浇注,不仅有效减少了施工现场的粉尘污染和建筑垃圾,也使得施工过程更加方便,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使施工过程更加高效、绿色、环保。在基础和墙体安装完毕后,对基础与墙体之间的缝隙以及相邻墙体之间的缝隙通过止水带进行密封,有效保证了地下建筑结构的防水效果,避免地下水进入地下建筑物内,确保施工质量。
8.可选的,所述步骤s2、预制墙体中外墙上的防水卷材延伸至外墙下方;步骤s5、墙体施工中将外墙上防水卷材的下端粘接在基础侧面的防水卷材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使外墙上的防水卷材向下延伸至基础侧面,并使外墙上的防水卷材粘接在基础侧面的防水卷材上,使得外墙上的防水卷材与基础侧面的防水卷材形成一个整体,对外墙与基础之间的缝隙进行有效封堵,进一步防止地下水渗入外墙与基础之间的缝隙内,提高了地下建筑的防水效果。
10.可选的,所述步骤s1、预制基础中在基础的顶面上横梁的内部粘接固定有防水卷材;步骤s2、预制墙体中内墙上的防水卷材延伸至内墙下方;步骤s5、墙体施工中将内墙上防水卷材的下端朝着基础中心处弯折并粘接在基础顶面的防水卷材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内墙上的防水卷材能够朝着基础中心处弯折,并使内墙防水卷材的底端粘接在基础顶面上的防水卷材上,使得内墙上的防水卷材与基础顶面的防水卷材形成一个整体,对内墙与基础顶面之间存在的缝隙进行封堵,从而使墙体内侧形成完整的防水系统,有效阻隔地下水进入地下建筑内部。
12.可选的,所述步骤s2、预制墙体中墙体还包括保温填充块;步骤s5、墙体施工中将保温填充块填充在内墙与外墙之间的相邻立柱之间。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在内墙与外墙之间填充保温填充块,不仅能够增强墙体的结构,也能够有效利用墙体内部空间,极大地提高了墙体的保温效果。
14.可选的,所述步骤s1、预制基础中横梁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立柱一一对应的l形的安装槽;步骤s2、预制墙体中立柱底端一体设置有与安装槽配合使用的安装块;步骤s5、墙体施工中将立柱上的安装块卡入横梁上的安装槽内,并通过锚栓将横梁与立柱进行固定。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基础吊放完毕后,将立柱吊放在基坑内,使立柱底端的安装块卡入横梁上的安装槽内,对立柱进行预定位,然后再通过锚栓将横梁与立柱进行固定,实现立柱与基础的稳定连接,并且使立柱与基础的安装过程更加方便、快捷,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缩短施工周期。
16.可选的,所述步骤s2、预制墙体中立柱的两侧均开设有竖直的卡槽,卡槽贯穿立柱的顶端,内墙和外墙远离防水卷材的一侧均一体设置有若干个与立柱上的卡槽配合使用的卡条;步骤s5、墙体施工中当立柱安装在横梁上时,将内墙和外墙上的卡条分别竖直向下卡入立柱两侧的卡槽内。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立柱与横梁安装完毕后,分别将外墙和内墙竖直向下进行吊放,使外墙和内墙上的卡条从立柱的顶端竖直向下分别插入立柱两侧的卡槽内,从
而使外墙和内墙分别卡紧在立柱的两侧,实现立柱与外墙、内墙和稳定安装,并且使墙体的施工过程更加方便,避免产生粉尘污染和建筑垃圾,达到高效、绿色、环保的施工要求。
18.可选的,所述步骤s2、预制墙体中内墙和外墙的一端均开设有竖直的连接槽,连接槽贯穿内墙或外墙的顶面,内墙和外墙的另一端均一体连接有与连接槽配合使用的连接条;步骤s5、墙体施工中当一面墙体施工完毕后,对相邻的另一面墙体进行施工时,使外墙上的连接条竖直向下卡入与其相邻外墙上的连接槽内,并使内墙上的连接条竖直向下卡入与其相邻内墙上的连接槽内。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体施工时,将外墙或内墙进行吊放,使外墙或内墙上的连接条从相邻外墙或内墙的顶面插入连接槽内,从而使相邻外墙相互卡接,相邻的内墙也相互卡接,实现相邻墙体之间的连接作用,不仅能够保证相邻墙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使得相邻墙体之间的安装过程更加方便。
20.可选的,所述步骤s1、预制基础中首先在基础上喷涂一层防水涂料,再将防水卷材粘接在防水涂料上。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基础时,在基础上喷涂防水涂料后再粘结防水卷材,防水涂料能够对基础的表面起到找平的作用,避免防水卷材与基础直接粘结而产生气泡,并且使基础的表面达到双重防水的作用,有效提高了基础的防水效果。
22.可选的,所述步骤s2、预制墙体中首先在内墙和外墙上铺设防水卷材的侧面上喷涂一层防水涂料,然后将防水卷材粘接在防水涂料上。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墙体时,在墙体上先喷涂防水涂料再进行防水卷材的铺设,防水涂料能够起到找平的作用,使防水卷材与防水涂料紧密贴合,并且使墙体的表面达到双重防水的效果。
24.可选的,所述步骤s5、墙体施工中在墙体与基础之间的接缝处以及相邻墙体之间的接缝处通过防水胶进行填充。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当墙体安装完毕后,在墙体与基础之间的接缝处以及相邻墙体之间的接缝处均填充防水胶,能够对墙体与基础之间以及相邻墙体之间的接缝处起到密封效果,避免防水卷材失效后地下水渗入地下建筑内,进一步加强了地下建筑物的防水效果。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在施工前预制基础和墙体,能够在施工现场直接进行基础和墙体的安装,不仅减少了施工现场的粉尘污染和建筑垃圾,也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使施工过程更加高效、绿色、环保;2.通过在基础与墙体之间的缝隙以及相邻墙体之间的缝隙设置止水带,有效保证了地下建筑结构的防水效果,避免地下水进入地下建筑物内;3.通过使外墙底端的防水卷材粘接在基础侧面的防水卷材上,对外墙与基础之间的缝隙进行有效封堵,提高了地下建筑的防水效果;4.通过使内墙底端的防水卷材弯折后粘接在基础顶面上的防水卷材上,使墙体内侧形成完整的防水系统,有效阻隔地下水进入地下建筑内部;5.通过在内墙与外墙之间填充保温填充块,有效提高了墙体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基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基础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墙体安装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基础和墙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基坑;2、基础;21、横梁;211、安装槽;212、锚栓;3、墙体;31、内墙;311、卡条;312、连接槽;313、连接条;32、外墙;33、立柱;331、安装块;332、卡槽;34、保温填充块;4、防水涂料;5、防水卷材;6、止水带。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方法。
31.一种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制基础2:参照图1,施工前,在厂房内进行基础2的预制加工。根据设计尺寸在模板内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成型为基础2。在基础2顶面一体浇注有横梁21,横梁21呈矩形框体,横梁21位于靠近基础2边缘处,且与基础2侧面之间留有距离,横梁21截面呈矩形,横梁21的每个外侧面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211,安装槽211呈l形,且贯穿横梁21的顶面。
32.参照图2,当基础2成型后,在基础2上喷涂一层防水涂料4,待防水涂料4凝固后,再在基础2底面、侧面和顶面上横梁21外侧的防水涂料4上一体铺设一层防水卷材5,并在基础2顶面上横梁21内部铺设一层防水卷材5,防水卷材5与防水涂料4粘接固定,从而实现基础2的预制过程,避免在施工现场进行基础2的施工和基础2上防水卷材5的铺设,有效减少了施工现场的粉尘污染和建筑垃圾,也缩短了施工周期,使施工过程更加高效、绿色、环保。
33.s2、预制墙体3:参照图3,施工前,在厂房内进行墙体3的预制加工。墙体3包括内墙31、外墙32、若干个立柱33和保温填充块34,首先根据设计尺寸在不同的模板内分别浇注混凝土并形成内墙31、外墙32和立柱33,并根据设计尺寸制作好保温填充块34,实现对墙体3的预制过程,避免在施工现场进行墙体3的现浇施工,减少了施工现场的粉尘污染和建筑垃圾,同时缩短了施工周期。
34.参照图3,立柱33与安装槽211一一对应,立柱33底端一体浇注有与安装槽211配合使用的安装块331;立柱33的两侧均开设有竖直的卡槽332,卡槽332呈燕尾形,并贯穿立柱33的两端。内墙31和外墙32的一侧均一体浇注有若干个卡条311,外墙32和内墙31上的卡条311分别与立柱33一一对应,且与立柱33上的卡槽332配合使用。内墙31和外墙32上与相邻墙体3接触的一端均开设有连接槽312,连接槽312竖直设置,且贯穿内墙31和外墙32的高度,连接槽312截面呈燕尾形,内墙31和外墙32上远离连接槽312的一端一体浇注有连接条313,连接条313与连接槽312配合使用。
35.参照图3,当内墙31和外墙32成型后,在内墙31和外墙32上远离卡槽332的一侧均喷涂一层防水涂料4,待防水涂料4凝固后,再在防水涂料4上铺设一层防水卷材5,使防水卷材5与防水涂料4粘接固定,外墙32和内墙31上的防水卷材5分别延伸至外墙32或内墙31下
方,从而使防水涂料4和防水卷材5对内墙31和外墙32起到双重防水的作用,提高了墙体3的防水效果。
36.s3、基坑1挖设:参照图4,施工时,先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出基坑1位置和基坑1的挖设尺寸,然后进行基坑1的开挖,采用放坡开挖,开挖后对基坑1进行进行夯实,并在基坑1内边缘处通过挡土装置进行挡土,避免施工过程中基坑1侧壁的土体塌陷。
37.s4、基础2施工:参照图4,将预制好的基础2运输至施工现场,并将基础2吊入基坑1内,使基础2水平铺设在基坑1底部,此时基坑1底面的防水卷材5与基坑1底面的土体接触。
38.s5、墙体3施工:参照图4,将预制好的墙体3运输至施工现场,然后进行墙体3的施工过程。
39.参照图3和图4,施工时,先进行一面墙体3的整体施工,首先将立柱33一一吊放在横梁21上方,并使立柱33底端的安装块331卡入横梁21上的安装槽211内,对立柱33进行预定位,然后使锚栓212从横梁21上靠近基础2中心处的一侧穿入,并钉入立柱33的底端内,实现横梁21与立柱33的固定连接,确保横梁21与立柱33的连接稳定性。
40.参照图3和图4,立柱33安装完毕后,将外墙32吊放在立柱33远离基础2中心处的一侧,使外墙32上的卡条311竖直向下插入立柱33远离基础2中心处一侧的卡槽332内,并使外墙32的底端与基础2顶面上的防水卷材5抵接;同时将内墙31吊放在立柱33靠近基础2中心处的一侧,使内墙31上的卡条311竖直向下插入立柱33靠近基础2中心处一侧的卡槽332内,并使内墙31的底端与基础2顶面上的防水卷材5抵接,从而使立柱33与外墙32、内墙31均卡接固定,此时在基础2顶面与内墙31、外墙32之间的缝隙处均填充密封胶;当内墙31和外墙32均安装在立柱33上后,在内墙31与外墙32之间的相邻立柱33之间的空隙内填入保温填充块34,完成一面墙体3的安装施工,使墙体3的施工过程更加方便,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污染,达到高效、绿色、环保的施工要求。
41.参照图3和图4,当内墙31和外墙32均与立柱33进行安装后,将外墙32上防水卷材5的下端向下延伸并粘接在基础2侧面的防水卷材5上,并将内墙31上防水卷材5的下端朝着基础2中心处弯折成水平状态并粘接在基础2顶面的防水卷材5上,从而使外墙32上的防水卷材5与基础2底面的防水卷材5形成一个整体,并使内墙31上的防水卷材5与基础2顶面上横梁21内的防水卷材5形成一个整体,使得地下建筑的内侧和外侧均形成完整的防水系统,有效提高了地下建筑的防水效果,避免地下水渗入地下建筑内部。
42.参照图3和图4,当一面墙体3施工完毕后,再重复之前的步骤,进行下一面相邻墙体3的施工。施工过程中,对外墙32进行吊放时,不仅要将外墙32上的卡条311竖直向下插入立柱33远离基础2中心处一侧的卡槽332内,也要使外墙32上的连接条313竖直向下插入相邻外墙32上的连接槽312内,使相邻外墙32相互卡接;对内墙31进行吊放时,不仅要将内墙31上的卡条311竖直向下插入立柱33靠近基础2中心处一侧的卡槽332内,也要使内墙31上的连接条313竖直向下插入相邻内墙31上的连接槽312内,使相邻内墙31相互卡接,然后在相邻内墙31的缝隙之间以及相邻外墙32的缝隙之间均填充密封胶,从而实现相邻墙体3的稳定连接,有效提高了相邻墙体3的连接强度,也使墙体3的施工过程更加方便,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污染。
43.s6、止水带6施工:参照图3和图4,当墙体3全部施工完毕后,在基础2侧面与外墙32底端的缝隙处粘接止水带6,并在基础2顶面与内墙31底端的缝隙处粘接止水带6,对基础2与墙体3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同时在相邻外墙32外侧的缝隙处粘接止水带6,并在相邻内墙31内侧的缝隙处粘接止水带6,对相邻墙体3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避免地下水从基础2与墙体3之间或者相邻墙体3之间的缝隙处渗入地下建筑内部,有效提高了地下建筑施工的防水性能,确保施工质量。
44.s7、基坑1回填:参照图4,当止水带6施工完毕后,将基坑1内的挡土装置进行拆除,然后在墙体3外侧与基坑1侧壁之间进行回填,并夯填密实,从而完成地下建筑的整体施工,使施工过程更加高效、绿色、环保。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