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单面毛圈的织物编织方法与流程

2021-10-09 01:0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织物 编织 方法


1.本发明涉及针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单面毛圈的织物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2.现今社会,毛圈效果多用于毛巾类产品中,很少用于服饰,可见毛圈效果在服饰领域有较大发展空间。“单面毛圈”是指以一面单边组织结合另一面由毛圈原身编织嵌入的组合而编织成。在针织领域,电脑横机常见的编织单面毛圈的方法是,织物的一面固定针床编织单边组织,另一面则前、后针床的织针作纬向编织集圈密针,其中以单边组织一侧针床的织针作集圈,对面针床的织针作脱圈动作。形成毛圈效果,毛圈纬向排列,长度与前、后针床间的空隙宽度相等,因前、后针床间空隙宽度是固定的,导致毛圈长度也是固定的不可变化。其毛圈短小、外观单一、缺乏变化。
3.当纬向编织低密度间隔毛圈时,毛圈会与相邻的单边线圈产生相互位移影响,使实际毛圈长度会变得更短甚至消失,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4.且每个纬向毛圈间相互串连,在某个毛圈受到外部勾扯时,其纬向串连的所有毛圈及相邻线圈都会被抽动,相应毛圈会消失或相邻线圈出现“抽筋”且不可修复,其次毛圈长度更长,也意味着更大几率更容易受外部因素而被勾扯,从而容易形成次品。其对大货生产及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日常护理都产生较大风险。因此如何使得每个毛圈都具备强抗勾扯能力,使其不易因意外勾扯而造成不可逆的抽纱破坏变得极为关鍵。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长度可控、抗勾扯抽纱的毛圈织物的编织方法。
6.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具有单面毛圈的织物编织方法,其采用包括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的编织设备进行编织,所述织物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1)根据织物图案进行操作,所述织物图案包括基础区域和毛圈区域,所述基础区域为单面组织;
9.(2)基础区域和毛圈区域采用同一主纱导纱器运动喂纱进行编织,其中,所述基础区域包括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由第一针床进行单面组织编织得到;
10.所述毛圈区域包括毛圈,所述毛圈由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进行翻针结编织得到;所述毛圈由毛圈起始端点a、毛圈长度定点b和毛圈末端点c构成,毛圈起始端点a和毛圈末端点c采用翻针结编织,其中毛圈起始端点a和毛圈末端点c间隔n3,毛圈的长度为n1,毛圈间的间隔为n2;所述毛圈起始端点a和毛圈末端点c位于第一针床,所述毛圈长度定点b位于第二针床;所述毛圈从毛圈起始端点a顺向运动编织,以翻针结方式编织毛圈起始端点a,逆向运动以浮线间隔n1编织毛圈长度定点b1支织针,再顺向运动以浮线间隔n1,以翻针结方式编织毛圈末端点c,毛圈长度定点b脱圈后得到;
11.(3)第一线圈、第二线圈根据织物图案,纬向串连,编织而成。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编织方法的步骤(2)中,所述翻针结编织包括第一针床与第二针床进行至少一次的集圈、成圈和/或翻针叠圈编织,最终由第一针床承接第二针床线圈,从而形成线圈多重缠绕的编织方法。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翻针结的编织方法没有固定标准,任意能产生良好线圈阻力实现毛圈抗勾扯能力的编织方法都应纳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编织方法的步骤(2)中,所述毛圈的长度n1采用织针数表示,n1为正整数。
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编织方法的步骤(2)中,所述毛圈间的间隔n2采用织针数表示,n2为≥0的整数。
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当n2=0时,表明相邻两个毛圈之间间隔为0,即毛圈的毛圈起始端点a与相邻上一个毛圈的毛圈末端点c重合,毛圈的毛圈末端点c与相邻下一个毛圈的毛圈起始端点a重合,即相邻毛圈分别共用一个端点,共用一组“翻针结”,重合端点统一为毛圈端点d(相邻毛圈之间不再进行毛圈起始端点a和毛圈末端点c的区分)。
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编织方法的步骤(2)中,所述毛圈起始端点a和毛圈末端点c间隔n3采用织针数表示,n3为≥0的整数;进一步优选为,n3=0,表明同一毛圈中的毛圈起始端点a和毛圈末端点c位于紧邻的两个织针位。
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编织方法的步骤(2)中,所述顺向运动为根据编织方向进行编织,进一步为:从左向右进行编织,或从右向左进行编织。
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织物为单面织物,所述单面织物包括但不限于棉、麻、丝、毛、化纤和混纺中至少一种。
2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单面织物为毛织物。
2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由上述方法编织而成的单面毛圈织物,经进行人工修剪后可变为流苏织物效果。
22.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上述织物编织方法制作的具有单面毛圈的织物。
2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织物为单面织物,所述单面织物为棉、麻、丝、毛、化纤和混纺织物中至少一种。
2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单面织物为毛织物。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了一种具有单面毛圈的织物针织方法,该编织方法巧妙地利用了前、后针床协同配合,纱线编织经过a(毛圈起始端点)、b(毛圈长度定点)、c(毛圈末端点)三点间产生的a

b,b

c浮线段跨度而形成毛圈,a、c点相对于毛圈位置固定不变,通过加减浮线针位支数变换间隔的b点针位,最终形成可控的毛圈长度。毛圈始、末端使用了来回集圈、成圈、翻针叠圈等编织动作后形成的“翻针结”,使得相应端点针位被纱线反复缠绕且线圈重叠,形成了较大的线圈阻力,并且因每个独立毛圈间都被该“翻针结”相互隔离,使每个毛圈间拥有很好的锁定,可纬向编织任意低密度单边间隔的单面毛圈。每个毛圈在受到外部勾扯时只能使各端点位“翻针结”更加紧密,不会影响相邻线圈。因此该毛圈具备强抗勾扯能力。解决了常规单面毛圈短小、外观单一,缺乏变化的缺点,可有效防止被勾扯时出现的品质风险。
27.采用本发明毛圈编织方法还可建立一种毛圈长度可控、抗勾扯抽纱的、可纬向编织低密度单边间隔的单面毛圈的编织方法,从而有效编织出具有不同毛圈及毛圈间隔的单面织物,其中每个毛圈独立成形,毛圈长度可控,经人工修剪后还可变为流苏效果,变化多样。
附图说明
28.图1、2为实施例2毛圈编织工艺图,毛圈从左向右编织如图2、从右向左编织如图1。
29.图3、4为实施例3毛圈编织工艺图,毛圈从左向右编织如图4、从右向左编织如图3。
30.图5、6为实施例4毛圈编织工艺图,毛圈从左向右编织如图6、从右向左编织如图5。
31.图7为实施例1中采用本发明编织方法编织得到的成品图,对应采用图1

2毛圈编织工艺编织得到。
32.图8以常规方法编织得到的对比例成品图。
33.图9为实施例1成品图中局部经人工修剪后的效果对比图。
34.图10为实施例1成品图中局部经人工修剪形成的流苏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除非另有定义,本发明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6.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以下术语具有与本文明确相关的含义,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短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方案,尽管其可能是。此外,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短语“在另一实施方案中”不一定指代不同的实施方案,尽管其可能是。因此,如下所述,可以容易地组合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
37.此外,如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或”是包含性的“或”符号,并且等同于术语“和/或”,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术语“基于”不是排他性的,并且允许基于未描述的其他因素,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此外,在整个说明书中,“一个”、“一种”和“所述/该”的含义包括复数指示物。“在......中”中的含义包括“在......中”和“在......上”。
38.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3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定义了一些术语和短语。本发明涉及缩略语和术语定义如下:
40.单边:即单一前针床或后针床编织得到的一种单面基础组织。
41.单面组织:编织过程中由前针床或后针床独立完成的组织结构都称为单面组织,如单边、单边集圈、浮线单边等组织。
42.翻针结:对局部织针来回编织,集圈、成圈、翻针叠圈等编织动作后,形成线圈多重缠绕的组织结构。
43.单面毛圈:一面主体单面组织结合另一面毛圈原身编织嵌入组合而成。
44.为便于描述,以所述第一针床为前针床、所述第二针床为后针床举例说明。
45.本发明提及的电脑横机是包括所有具备前、后针床的电脑横机。本文以德国stoll cms530系列机型为案例机型作说明。
46.本发明提及的制版系统为德国stoll m13.15版本的电脑横机软件系统。
47.本文提供的工艺图1

6均由德国stoll m13.15版本的电脑横机软件系统制作展示,本领域技术员可通过上述工艺图轻松理解本发明的相关技术要点。
4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49.实施例1
50.本发明中关于毛圈的编织方法主要包括:以编织1个完整的独立毛圈为一循环(如图1、2,根据实际编织方向而定,选择从左向右编织如图2、或从右向左编织如图1),该循环包含毛圈起始端点a(以下简称a点)、毛圈长度定点b(以下简称b点)和毛圈末端点c(以下简称c点)。编织时由主纱导纱器运动喂纱,先顺向运动编织毛圈起始端点a,再逆向运动以浮线间隔所需针位支数n1编织后针床b点1支织针,再顺向运动以浮线间隔编织c点,n2完成后,对b点该1支织针择机作脱圈动作,形成1个独立毛圈。
51.具有上述毛圈的织物具体编织方法如下:
52.1、在制版系统中制作电脑横机资料,导入所需图案。
53.2、按照上述图案进行如下编织:
54.编织该织物过程使用1个主纱导纱器编织,选择主体织物的一面固定针床(以前针床为例)主纱导纱器编织单边组织。同时设定纬向的毛圈密度,每个毛圈按需求间隔n2支单边,并按要求分布于单边组织中,同时设定毛圈a、c端点与b点间长度的针位支数n1,以确定b点针位。编织时由主纱导纱器运动喂纱,先顺向运动编织a点翻针结针位,再逆向运动以浮线间隔所需针位支数n1编织后针床b点1针,再顺向运动以浮线间隔n1编织c点翻针结针位,c点与a点间隔n3,完成后,对b点1支织针择机作脱圈动作,形成1个独立毛圈。
55.以此为一循环,主纱导纱器作定向阶梯式循环局部编织(根据实际编织方向而定,选择从左向右编织如图2、或从右向左编织如图1)。直至纬向编织完成相应毛圈排列设定,待编织完整一行后统一对b点针位进行脱圈,形成毛圈。每个毛圈的始端点a与末端点c均含有“翻针结”。
56.3、按图案要求将毛圈分布于单边组织中:根据织物图案对毛圈进行逐行编织至完成,与单边组织纬向串连,编织出成品,成品图如图7所示,当对成品中的部分毛圈进行人工修剪,即可形成具有流苏效果的织物,具体如图9

10所示。
57.实施例2
58.主体单面织物为单边组织,以毛圈起始端点a和毛圈末端点c紧邻(即n3=0),毛圈的长度为n1=13,毛圈间隔n2=1针为例,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该毛圈织物编织的工艺图如图1

2所示,具体为:
59.对其中一段毛圈织物排布进行编织,该段织物排布设有多个连续毛圈,当遇到毛圈从右向左编织时(工艺如图1),依照编织方向主纱编织至第一个毛圈的起始端a,工艺行1翻针结处依次编织间隔单边1针(此处控制毛圈密度间隔,如间隔单边3针则编织3针,如此类推),后针床线圈、前针床集圈、前针床线圈各1针,工艺行2在上述起始端前针床集圈针位
上主纱编织前针床线圈1针,顺势向右间隔n1=13支针位,编织后针床b点1针(得到毛圈长度约2.0cm),毛圈长度编织完成。工艺行3将起始端a翻针结处的后针床线圈翻针至前针床形成重叠,起始端翻针结编织完成。工艺行4主纱在b点折返至末端c点,翻针结处依次编织后针床线圈、前针床集圈、前针床线圈各1针,工艺行5从上述末端前针床集圈针位开始主纱向右编织前针床线圈2针,工艺行6将末端c翻针结处的后针床线圈翻针至前针床形成重叠,末端翻针结编织完成,至此第一个毛圈编织结束,编织过程包含6个工艺行。
60.以上述1

6工艺行为一个编织循环,作偏移复制,向左逐个编织剩余毛圈,依所需毛圈密度要求,每个毛圈间隔单边n2=1针,因此偏移复制设定为x轴向左偏移

2针,y轴向上偏移6个工艺行循环偏移复制(如毛圈间隔单边3针,则偏移复制设定为x轴向左偏移

4针,y轴向上偏移6个工艺行循环偏移复制,如此类推)。待完成最后一个毛圈编织循环后。择机统一对b点针位进行脱圈,形成毛圈。工艺行7依编织方向主纱向左继续编织主体单边线圈,结束该段的多个毛圈的编织。当遇到毛圈从左向右编织时(工艺如图2)按上述编织原理对称设定即可,在此不作重复描述。
61.操作步骤如下所示:
62.1、在制版系统中制作电脑横机资料,导入所需图案。
63.2、纱线选择1条2/30 100羊毛。
64.3、将资料导入电脑横机(stoll牌cms530tc

7.2机型)进行编织,选择织物的一面固定针床为前针床,编织主体单边组织,毛圈纬向分多段按要求排布于主体单边组织中。毛圈密度间隔单边n2=1针。按照上述方法编织得到成品。
65.采用该方法编织出的成品如图7所示,采用本发明编织方法编织得到的毛圈始、末端使用了来回集圈、成圈、翻针叠圈等编织动作后形成的“翻针结”,使得的相应端点针位被纱线反复缠绕且线圈重叠,形成了较大的线圈阻力,并且因每个独立毛圈间都被该“翻针结”相互隔离,使每个毛圈间拥有很好的锁定,可纬向编织任意低密度单边间隔的单面毛圈。每个毛圈在受到外部勾扯时只能使各端点位“翻针结”更加紧密,不会影响相邻线圈,因此该毛圈具备强抗勾扯能力。
66.实施例3
67.主体单面织物为单边组织,以毛圈起始端点a和毛圈末端点c紧邻(即n3=0),毛圈的长度为n1=13,毛圈间隔n2=3针为例,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该毛圈织物编织的工艺图如图3

4所示,具体为:
68.对其中一段毛圈织物排布进行编织,该段织物排布设有多个连续毛圈,当遇到毛圈从右向左编织时(工艺如图3),依照编织方向主纱编织至第一个毛圈的起始端a,工艺行1翻针结处依次编织间隔单边3针,后针床线圈、前针床集圈、前针床线圈各1针,工艺行2在上述起始端前针床集圈针位上主纱编织前针床线圈1针,顺势向右间隔13支针位,编织后针床b点1针(得到毛圈长度约2.0cm),毛圈长度编织完成。工艺行3将起始端a翻针结处的后针床线圈翻针至前针床形成重叠,起始端翻针结编织完成。工艺行4主纱在b点折返至末端c点,翻针结处依次编织后针床线圈、前针床集圈、前针床线圈各1针,工艺行5从上述末端前针床集圈针位开始主纱向右编织前针床线圈2针,工艺行6将末端c翻针结处的后针床线圈翻针至前针床形成重叠,末端翻针结编织完成,至此第一个毛圈编织结束,编织过程包含6个工艺行。
69.以上述1

6工艺行为一个编织循环,作偏移复制,向左逐个编织剩余毛圈,依所需毛圈密度要求,每个毛圈间隔单边3针,因此偏移复制设定为x轴向左偏移

4针,y轴向上偏移6个工艺行循环偏移复制。待完成最后一个毛圈编织循环后。择机统一对b点针位进行脱圈,形成毛圈。工艺行7依编织方向主纱向左继续编织主体单边线圈,结束该段的多个毛圈的编织。当遇到毛圈从左向右编织时(工艺如图4)按上述编织原理对称设定即可,在此不作重复描述。
70.操作步骤如下所示:
71.1、在制版系统中制作电脑横机资料,导入所需图案。
72.2、纱线选择1条2/30 100羊毛。
73.3、将资料导入电脑横机(stoll牌cms530tc

7.2机型)进行编织,选择织物的一面固定针床为前针床,编织主体单边组织,毛圈纬向分多段按要求排布于主体单边组织中。毛圈密度间隔单边3针。按照上述方法编织得到成品。
74.实施例4
75.主体单面织物为单边组织,以毛圈起始端点a和毛圈末端点c紧邻(即n3=0),毛圈的长度为n1=11,毛圈间隔n2=0针为例,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该毛圈织物编织的工艺图如图5

6所示,其中,当n2=0时,表明相邻两个毛圈之间间隔为0,即毛圈的毛圈起始端点a与相邻上一个毛圈的毛圈末端点c重合,毛圈的毛圈末端点c与相邻下一个毛圈的毛圈起始端点a重合,即相邻毛圈分别共用一个端点,共用一组“翻针结”,重合端点统一为毛圈端点d(相邻毛圈之间不再进行毛圈起始端点a和毛圈末端点c的区分)。具体为:
76.对其中一段毛圈织物排布进行编织,该段织物排布设有多个连续毛圈,当遇到毛圈从右向左编织时(工艺如图5),依照编织方向主纱编织至第一个毛圈的翻针结d,工艺行0翻针结处依次编织后针床线圈、前针床集圈、前针床线圈各1针,工艺行1在上述起始端前针床集圈针位上主纱编织前针床线圈1针,顺势向右间隔11支针位,编织后针床b点1针(得到毛圈长度约1.7cm),毛圈长度编织完成。工艺行2将翻针结d处的后针床线圈翻针至前针床形成重叠,首个翻针结d编织完成。工艺行3主纱在b点折返至下一个翻针结d,翻针结处依次编织后针床线圈、前针床集圈、前针床线圈各1针,至此第一个毛圈编织形成,编织过程包含3个工艺行。
77.以上述1

3工艺行为一个编织循环,作偏移复制,向左逐个编织剩余毛圈,依所需毛圈密度要求,每个毛圈间隔单边0针,因此偏移复制设定为x轴向左偏移

1针,y轴向上偏移3个工艺行循环偏移复制,待完成最后一个毛圈编织循环后。择机统一对b点针位进行脱圈,形成最终毛圈。工艺行4在上述最后一个翻针结d处前针床集圈针位主纱编织前针床线圈1针,工艺行5将最后一个翻针结d处的后针床线圈翻针至前针床形成重叠,工艺行6依编织方向主纱向左继续编织主体单边线圈,结束该段的多个毛圈的编织。当遇到毛圈从左向右编织时(工艺如图6)按上述编织原理对称设定即可,在此不作重复描述。
78.操作步骤如下所示:
79.1、在制版系统中制作电脑横机资料,导入所需图案。
80.2、纱线选择1条2/30 100羊毛。
81.3、将资料导入电脑横机(stoll牌cms530tc

7.2机型)进行编织,选择织物的一面固定针床为前针床,编织主体单边组织,毛圈纬向分多段按要求排布于主体单边组织中。毛
圈密度间隔单边0针。按照上述方法编织得到成品。
82.对比例1
83.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常规的编织毛圈的方法(参考文件cn110055669a),包括如下步骤:
84.以纱嘴a、纱嘴b两不同纱嘴,使用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彼此相对的一对针床的横机编织,包含以下步骤:
85.a.右行一系统将后针床偶数针位线圈翻至前针床,同时右行二三系统对毛圈组织部分空针位进行不带纱出针编织动作,达到刷开针舌效果;
86.b.纱嘴b在毛圈组织部分空针位进行成圈编织,同时将前针床偶数针位的线圈翻回后针床;
87.c.纱嘴a进行后针床满针编织;
88.d.对纱嘴b在毛圈组织部分前针床形成线圈针位进行不带纱出针编织动作,达到脱圈效果,形成线圈。
89.进一步的方案是,步骤b时,纱嘴b在非毛圈组织部分进行不编织动作。
90.由此可见该对比例属于典型的利用电脑横机前、后针床间空隙宽度编织成圈并脱圈,形成最终的毛圈效果的常规做法,每个毛圈直接纬向串连编织,毛圈不具备抗勾扯能力,缺乏纬向编织低密度单边间隔毛圈的基础。其分别使用纱嘴a、纱嘴b(毛圈纱)进行编织,其中纱嘴b,在非毛圈组织部分不编织动作,即以浮线贯穿。以该常规方法编织得到的成品图如图8所示,其编织得到的毛圈长度固定为约0.5cm(按stoll牌cms530tc

7.2机型编织得到),通过对比采用本发明编织方法编织得到的实物图(如图7)对比可知,本发明编织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具有极大的差异。本发明编织方法巧妙地利用了前、后针床协同配合,纱线编织经过a、b、c三点间产生的a

b,b

c浮线段跨度而形成毛圈。解决了常规单面毛圈短小、外观单一,缺乏变化的缺点,毛圈始端点与末端点针位采用了“翻针结”有效防止被勾扯时出现的品质风险。每个毛圈在受到外部勾扯时只能使各端点位“翻针结”更加紧密,不会影响相邻线圈,因此该毛圈具备强抗勾扯能力。与了常规单面毛圈相比,毛圈长度可控,变化多样,每个毛圈独立成形,可纬向编织任意低密度单边间隔的单面毛圈。
9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