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雷达定位定向天线的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11:3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雷达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雷达定位定向天线的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2.天线是一种变换器,主要作用是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中传播的电磁波,天线在无线电设备中作为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天线按用途可分为通信天线、广播天线、电视天线、雷达天线,其中雷达天线应用非常广泛。
3.传统的雷达定位定向天线一般采用树脂封装,这种封装结构虽然密封性好防护性高,但是这种封装结构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因为树脂封装是完全封闭的,所以没有办法定期为雷达定位定向天线进行检查;尤其是在特殊环境下无备用件时,雷达定位定向天线发生故障损坏,无法及时的对雷达定位定向天线进行维修,导致雷达无法及时使用。
4.基于此,申请人提出一种雷达定位定向天线的封装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不但便于安装防护,而且还便于拆卸检修的一种雷达定位定向天线的封装结构。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雷达定位定向天线的封装结构,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包括底盒和用于盖合所述底盒的上盖,其特征在于:
7.所述底盒内设置有竖直向上开口的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开口区域为雷达放置区域,所述限位框的顶面开设有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凹槽沿深度延伸至所述限位框的底部,所述密封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层,所述底盒的侧壁与所述限位框之间的区域为防潮区域,所述防潮区域内填充设置有防潮层;
8.所述上盖内部对应密封凹槽的位置设置有竖直向下的嵌入体,所述嵌入体与密封凹槽配合实现密封;
9.所述上盖的上壁设置有供天线贯穿伸出的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上盖外对应安装孔的位置设置有天线套筒,所述天线套筒的开口朝向所述安装孔,所述天线套筒与所述上盖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10.本方案的工作原理:
11.封装时:
12.首先将雷达终端放入底盒内的雷达放置区域内,然后操作上盖,让上盖内部的嵌入体对准密封凹槽,让雷达定位定向天线对准定位孔,接着将其盖合到底盒上,上盖和底盒盖合后,嵌入体插入密封凹槽内,雷达放置区域变成了密闭区域,天线插入天线套筒内,整个雷达设备和定位定向天线便封装完成。
13.当需要进行检修时有两种检修方式:
14.方式一:当天线出现故障后,直接拆卸天线套筒便可以单独对天线进行检修。方式二:当雷达设备出现故障后,将上盖和底盒解除盖合,拆卸上盖,便可以对天线和雷达设备进行联合检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16.1、不再采用树脂封装,能够定期对封装结构进行拆卸,然后为雷达定位定向天线进行检查;当在特殊环境下无备用件,雷达定位定向天线发生故障损坏时,可以及时地对雷达定位定向天线进行维修,保证雷达能够正常使用。
17.2、当上盖和底盒盖合后形成第一层外部防护,防潮区域内的防潮层可以对防止潮湿和水汽进入,所述底盒的侧壁与限位框之间的防潮区域构成第二层防护,嵌入体插入密封凹槽内,让雷达放置区域形成密闭区域,进而构成第三层防护,进一步保证了雷达放置区域里的雷达设备能正常工作。
18.3、通过天线套筒对雷达定向定位天线进行封装,不但可以对天线进行防护,而且在单独检修天线时候能够减少拆卸工作量,提高检修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封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封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1中a处放大图。
23.图5为图1中b处放大图。
24.图6为图2中c处放大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
27.上盖1,嵌入体2,底盒3,限位框4,密封框5,防潮层6,盖壁7,雷达设备8,雷达定位定向天线9,安装孔11,第一密封圈12,第二密封圈13,天线套筒14,固定套环15,盲孔31,限位孔32,通孔71,圆筒711,楔形活动块712,拉伸弹簧713,挤压块714,导向伸缩杆715,丝杆716,转动盘717,活动孔718。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9.具体实施时: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雷达定位定向天线9的封装结构,包括盒体,盒体包括底盒3和用于盖合底盒3的上盖1,底盒3内设置有竖直向上开口的限位框4,限位框4的开口区域为雷达放置区域,限位框4的顶面开设有密封凹槽,密封凹槽沿深度延伸至限位框4的底部,密封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层,底盒3的侧壁与限位框4之间的区域为防潮区域,防潮区域内填充设置有防潮层6;上盖1内部对应密封凹槽的位置设置有竖直向下的嵌入体 2,嵌入体2与密封凹槽配合实现密封;上盖1的上壁设置有供天线贯穿伸出的至少一个安装孔11,上盖1外对应安装孔11的位置设置有天线套筒14,天线套筒14的开口朝向安装孔11,天线套筒14与上盖1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30.本方案的工作原理:
31.封装时:
32.首先将雷达终端放入底盒3内的雷达放置区域内,然后操作上盖1,让上盖1内部的嵌入体2对准密封凹槽,让雷达定位定向天线9对准定位孔,接着将其盖合到底盒3上,上盖1和底盒3盖合后,嵌入体2插入密封凹槽内,雷达放置区域变成了密闭区域,天线插入天线套筒14内,整个雷达设备8和定位定向天线便封装完成。
33.当需要进行检修时有两种检修方式:
34.方式一:当天线出现故障后,直接拆卸天线套筒14便可以单独对天线进行检修。
35.方式二:当雷达设备8出现故障后,将上盖1和底盒3解除盖合,拆卸上盖1,便可以对天线和雷达设备8进行联合检修。
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37.1、不再采用树脂封装,能够定期对封装结构进行拆卸,然后为雷达定位定向天线9进行检查;当在特殊环境下无备用件,雷达定位定向天线9 发生故障损坏时,可以及时地对雷达定位定向天线9进行维修,保证雷达能够正常使用。
38.2、当上盖1和底盒3盖合后形成第一层外部防护,防潮区域内的防潮层 6可以对防止潮湿和水汽进入,底盒3的侧壁与限位框4之间的防潮区域构成第二层防护,嵌入体2插入密封凹槽内,让雷达放置区域形成密闭区域,进而构成第三层防护,进一步保证了雷达放置区域里的雷达设备8能正常工作。
39.3、通过天线套筒14对雷达定向定位天线进行封装,不但可以对天线进行防护,而且在单独检修天线时候能够减少拆卸工作量,提高检修效率。
40.其中,天线套筒14的外壁半径大于安装孔11的半径,天线套筒14的外壁与上盖1之间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2,天线套筒14的内壁与上盖1之间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3。
41.在天线套筒14的外壁与上盖1之间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2,从而进行外部防护措施,在天线套筒14的内壁与上盖1之间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3,从而进行内部防护措施,双重防潮防水措施,让天线套筒14内部更不易受潮,保证天线不易故障,使用寿命更长。
42.其中,天线套筒14的内壁水平同轴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套环15,固定套环15沿天线套内壁的轴向均匀分布。
43.通过固定套环15对天线套筒14内的天线进行固定作用,防止天线晃动,影响雷达设备8的收发信号。
44.其中,密封层包括由橡胶材质构成的密封框5,密封框5的外壁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密封框5的顶面开设有与嵌入体相配合的插槽,插槽的深度大于等于嵌入体2的长度。
45.具体实施时,插槽的的深度最好等于嵌入体2的长度,这样可以保证密封效果;密封框5的厚度小于等于嵌入体2的厚度,如此一来,当嵌入体2 插入插槽后,密封框5、密封凹槽和嵌入体2之间相互进行过盈配合,如此一来,能进一步提高雷达放置区域的密封效果。
46.其中,上盖1的大小大于底盒3的大小,上盖1包括沿上盖1边缘向下延伸的盖壁7,盖壁7上水平开设有通孔71,通孔71内活动设置有固定机构,底盒3的外侧壁开设有用于固定机构插放的盲孔31,盲孔31的位置与通孔 71的位置相对应。
47.本方案的工作原理:
48.当上盖1盖合到底盒3上后,将固定机构可以通过通孔71然后插入到盲孔31中,如此一来,固定机构、通孔71和盲孔31构成一体,以此将盖合后的上盖1和底盒3互相固定。
49.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50.单纯通过上盖1对底盒3盖合的固定方式不稳定,通过固定机构将盖合后的上盖1和底盒3构成一体,提高整个封装结构的稳固性,如此一来让整个封装结构的实用性更强。
51.具体实施时,盲孔31与底盒3侧壁顶部之间的距离等于上盖1内顶部与通过之间的距离。
52.其中,盲孔31至少有两个且分别相对的开设在底盒3的外侧壁上,的盲孔31数量与通孔71的数量相对应,固定机构的数量与通孔71的数量相对应。
53.至少两个固定机构可以提高整个封装结构的稳固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固定机构的数量。
54.其中,盲孔31内侧壁开设有相对的两个用于固定机构卡接固定的限位孔 32。
55.将插入盲孔31内的固定机构通过卡接固定的方式和限位孔32相互配合,实现卡接固定,可以提高固定机构的稳固性。
56.其中,固定机构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圆筒711,圆筒711的长度大于盖壁7 的厚度,圆筒711与通孔71活动连接,圆筒711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两个相互对称的活动孔718,两个活动孔718的位置与两个限位孔32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活动孔718内均滑动设置有楔形活动块712,两块楔形活动块712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拉伸弹簧713连接,两块楔形活动块712和拉伸弹簧713构成挤压区域。
57.通过在挤压局域挤压楔形活动块712,楔形活动块712就会通过活动孔 718向圆筒711外部运动,楔形活动块712会相互拉伸设置在楔形活动块712 前侧和后侧的拉伸弹簧713,因为活动孔718的位置与限位孔32的位置相对应,楔形活动块712就会从活动孔718进入限位孔32内,楔形活动块712和限位孔32就会进行相互卡接固定;
58.当不在挤压区域对楔形活动块712进行挤压,楔形活动块712前侧和后侧的拉伸弹簧713就会收缩,然后楔形活动块712就会从限位孔32内脱出,通过活动孔718回收到圆筒711内,从而解除固定。
59.通过楔形活动块712和弹簧可以实现快速固定和快速解除固定,更加便于拆卸上盖1,从而对底盒3内的雷达设备8进行检修,提高工作效率。
60.其中,固定机构还包括驱动挤压机构,驱动挤压机构包括,与两块楔形活动块712相配合的挤压块714、丝杆716和导向伸缩杆715;
61.丝杆716的一端沿圆筒711轴向贯穿圆筒711朝外的一端并位于圆筒711 内部,丝杆716的一端穿过挤压区域并且通过轴承与圆筒711内远离贯穿处的一端连接,丝杆716的另一端位于圆筒711外部并连接有转动盘717,丝杆 716上螺纹套接有挤压块714,挤压块714的厚度小于楔形活动块712的厚度;
62.导向伸缩杆715的方向与圆筒711轴向方向平行,导向伸缩杆715设置在圆筒711内,导向伸缩杆715的一端与挤压块714连接,导向伸缩杆715 的另一端与圆筒711轴向的一端连接。
63.本方案的工作原理:
64.操作转动盘717,转动盘717带动丝杆716转动,丝杆716带动螺纹套接的挤压块714
转动,因为挤压块714上连接有导向伸缩杆715,所以挤压块 714朝向挤压区域运动,当挤压块714到达挤压区域后,便可以将两块楔形活动块712从圆筒711中挤出,从而完成卡接固定;
65.当需要解除固定后,继续操作转动盘717,让挤压块714从挤压区域运动出并且让其向导向伸缩杆715运动,从而让楔形活动块712会受到圆筒711 中,解除卡接固定。
66.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需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前提下,作出的若干变形和改进的技术方案应同样视为落入本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