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机械工程用电机减震底座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12:1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辅助底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机械工程用电机减震底座。


背景技术:

2.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如申请号为:cn201921284258.3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机减震底座,包括固定座和滑动设置在固定座上的滑座,固定座设置在地面或者工作台上,滑座上设置有电机;滑座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顶面和第一底面,第一底面上开设有滑槽,滑槽的槽壁和固定座的外侧壁接触使得滑座能够相对固定座上下滑动;固定座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顶面和第二底面,第二顶面上设置有导向部,导向部具有远离固定座的第三顶面;滑座上与导向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导向孔,导向部滑动穿设于导向孔内。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减震底座通过在固定座上滑动设置有滑座,在固定座和滑座之间夹设有弹簧,在滑座上设置有电机,从而电机在震动时,可以使得滑座相对固定座移动将弹簧压缩进行缓冲减震。
4.基于上述,现有机械工程用电机减震底座结构单一,只能够对电机产生的上下震动进行缓冲吸收,减震缓冲效果较差,容易导致电机损坏同时使电机产生较大的噪音,对周围人员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同时现有机械工程用电机减震底座的承载高度不能够进行调节,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工程用电机减震底座,以解决现有机械工程用电机减震底座结构单一,只能够对电机产生的上下震动进行缓冲吸收,减震缓冲效果较差,容易导致电机损坏同时使电机产生较大的噪音,对周围人员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同时现有机械工程用电机减震底座的承载高度不能够进行调节,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工程用电机减震底座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7.一种机械工程用电机减震底座,包括承载框架;
8.所述承载框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承载机构,承载框架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
9.载重底板,所述载重底板固定安装于承载框架的顶部;
10.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固定安装于承载框架的两侧;
11.承重板,所述承重板固定安装于载重底板的顶部;
12.装配板,所述装配板固定安装于承重板的顶部;
13.电机,电机固定安装于装配板顶部。
14.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框架包括:
15.贯穿开槽,贯穿开槽开设于承载框架顶部;
16.活动槽,活动槽开设于承载框架两侧;
17.安装槽,安装槽开设于承载框架两侧;
18.安装凸,安装凸一体式设置于安装槽内侧;
19.装配槽,装配槽开设于承载框架顶部。
20.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
21.安装柱,安装柱固定安装于装配槽内侧;
22.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固定安装于安装柱外侧;
23.安装滑块,安装滑块固定安装于安装柱外侧。
24.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25.安装板,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活动槽内侧;
26.升降螺杆,升降螺杆固定安装于安装板内侧;
27.固定块,固定块固定安装于升降螺杆底部;
28.传动蜗轮,传动蜗轮固定安装于升降螺杆顶部;
29.传动蜗杆,传动蜗杆固定安装于活动槽内侧;
30.手摇件,手摇件固定安装于传动蜗杆末端。
31.进一步的,所述载重底板包括:
32.装配凸块,装配凸块固定安装于载重底板顶部;
33.定位槽,定位槽开设于装配凸块一侧;
34.活动开口,活动开口开设于载重底板顶部;
35.支撑柱,支撑柱通过转轴安装于载重底板底部。
36.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器包括:
37.收纳筒,收纳筒固定安装于缓冲器内侧;
38.锁定槽,锁定槽开设于缓冲器一侧;
39.锁定件,锁定件设置于锁定槽一侧;
40.支撑杆,支撑杆固定安装于收纳筒顶部;
41.缓冲件,缓冲件固定安装于支撑杆外侧。
42.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板包括:
43.限位槽,限位槽截面形状为“t”字形结构,限位槽开设于承重板底部;
44.稳定块,稳定块固定安装于承重板底部;
45.定位凸,定位凸截面形状为“t”字形结构,定位凸一体式设置于稳定块顶部。
46.进一步的,所述装配板包括:
47.安装框,安装框一体式设置于装配板顶部;
48.滑动块,滑动块一体式设置于装配板底部;
49.承载柱,承载柱固定安装于滑动块内侧;
50.回位弹簧,回位弹簧固定安装于承载柱外侧。
51.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5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机构与承重板,手摇件的转动带动升降螺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安装板进行上升降低,进而带动装配板上升降低,使电机升降到合适的位置,方便后续对电机的使用,承重板能够对装置主体进行承重支撑,稳定块能够增加承重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装置整体的整体稳定性。
5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承载机构与缓冲器,承载机构的设置能够对电机使用时,产生的上下震动进行缓冲吸收,防止电机在长时间时因为震动而损坏,同时降低电机使用时因为碰撞发出的噪音,缓冲器能够进一步对电机进行缓冲支撑,在对震动辅助减震的同时,提高装置的主体的稳定性,防止装置零部件因为长时间的震动而脱落,导致装置对电机支撑减震效果降低,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载重底板的设置能够对装配板与电机进行固定支撑,装配凸块与承载柱、回位弹簧配合,使装置能够对电机产生的左右晃动进行缓冲吸收,防止电机因为左右晃动碰撞而损坏。
附图说明
5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5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5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框架主视结构示意图。
5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框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5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器结构示意图。
59.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板结构示意图。
60.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61.1、承载框架;
62.101、贯穿开槽;102、活动槽;103、安装槽;104、安装凸;105、装配槽;106、安装柱;1061、复位弹簧;1062、安装滑块;107、安装板;1071、升降螺杆;1072、固定块;1073、传动蜗轮;1074、传动蜗杆;1075、手摇件;
63.2、载重底板;
64.201、装配凸块;202、定位槽;203、活动开口;204、支撑柱;
65.3、缓冲器;
66.301、收纳筒;302、锁定槽;303、锁定件;304、支撑杆;305、缓冲件;
67.4、承重板;
68.401、限位槽;402、稳定块;403、定位凸;
69.5、装配板;
70.501、安装框;502、滑动块;503、承载柱;504、回位弹簧;
71.6、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7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7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同轴”、“底部”、“一端
”ꢀ

ꢀ“
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

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7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
ꢀ“
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75.实施例:
76.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7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工程用电机减震底座,包括承载框架1;
78.承载框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承载机构,承载框架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
79.载重底板2,载重底板2固定安装于承载框架1的顶部;
80.缓冲器3,缓冲器3固定安装于承载框架1的两侧;
81.承重板4,承重板4固定安装于载重底板2的顶部;
82.装配板5,装配板5固定安装于承重板4的顶部;
83.电机6,电机6固定安装于装配板5顶部;
84.承载框架1包括:
85.贯穿开槽101,贯穿开槽101开设于承载框架1顶部;
86.活动槽102,活动槽102开设于承载框架1两侧;
87.安装槽103,安装槽103开设于承载框架1两侧;
88.安装凸104,安装凸104一体式设置于安装槽103内侧;
89.装配槽105,装配槽105开设于承载框架1顶部。
90.如图4所示,升降机构包括:
91.安装板107,安装板107固定安装于活动槽102内侧;
92.升降螺杆1071,升降螺杆1071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07内侧;
93.固定块1072,固定块1072固定安装于升降螺杆1071底部;
94.传动蜗轮1073,传动蜗轮1073固定安装于升降螺杆1071顶部;
95.传动蜗杆1074,传动蜗杆1074固定安装于活动槽102内侧;
96.手摇件1075,手摇件1075固定安装于传动蜗杆1074末端;
97.承重板4包括:
98.限位槽401,限位槽401截面形状为“t”字形结构,限位槽401开设于承重板4底部;
99.稳定块402,稳定块402固定安装于承重板4底部;
100.定位凸403,定位凸403截面形状为“t”字形结构,定位凸403一体式设置于稳定块402顶部;通过升降机构与承重板4的设置,手摇件1075的转动带动升降螺杆107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安装板107进行上升降低,进而带动装配板5上升降低,使电机6升降到合适的位置,方便后续对电机6的使用,承重板4能够对装置主体进行承重支撑,稳定块402能够增加
承重板4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装置整体的整体稳定性。
101.如图3所示,承载机构还包括:
102.安装柱106,安装柱106固定安装于装配槽105内侧;
103.复位弹簧1061,复位弹簧1061固定安装于安装柱106外侧;
104.安装滑块1062,安装滑块1062固定安装于安装柱106外侧;
105.缓冲器3包括:
106.收纳筒301,收纳筒301固定安装于缓冲器3内侧;
107.锁定槽302,锁定槽302开设于缓冲器3一侧;
108.锁定件303,锁定件303设置于锁定槽302一侧;
109.支撑杆304,支撑杆304固定安装于收纳筒301顶部;
110.缓冲件305,缓冲件305固定安装于支撑杆304外侧;通过承载机构与缓冲器3的设置,承载机构的设置能够对电机6使用时,产生的上下震动进行缓冲吸收,防止电机6在长时间时因为震动而损坏,同时降低电机6使用时因为碰撞发出的噪音,缓冲器3能够进一步对电机6进行缓冲支撑,在对震动辅助减震的同时,提高装置的主体的稳定性,防止装置零部件因为长时间的震动而脱落,导致装置对电机6支撑减震效果降低,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111.如图2所示,载重底板2包括:
112.装配凸块201,装配凸块201固定安装于载重底板2顶部;
113.定位槽202,定位槽202开设于装配凸块201一侧;
114.活动开口203,活动开口203开设于载重底板2顶部;
115.支撑柱204,支撑柱204通过转轴安装于载重底板2底部;
116.装配板5包括:
117.安装框501,安装框501一体式设置于装配板5顶部;
118.滑动块502,滑动块502一体式设置于装配板5底部;
119.承载柱503,承载柱503固定安装于滑动块502内侧;
120.回位弹簧504,回位弹簧504固定安装于承载柱503外侧;通过载重底板2与装配板5的设置,载重底板2的设置能够对装配板5与电机6进行固定支撑,装配凸块201配合承载柱503与回位弹簧504,使装置能够对电机6产生的左右晃动进行缓冲吸收,防止电机6因为左右晃动碰撞而损坏。
121.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稳定块402能够更换为固定钉,使装置能够稳定安装到较为松软的地面,防止装置因为震动而发生侧翻,从而对周围然预案产生安全隐患。
122.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123.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将装置放置到合适的位置,通过转动手摇件1075带动升降螺杆107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安装板107进行上升降低,进而带动装配板5上升降低,使电机6升降到合适的位置,承重板4对装置主体进行承重支撑,稳定块402增加承重板4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装置整体的整体稳定性,承载机构对电机6使用时,产生的上下震动进行缓冲吸收,同时降低电机6使用时因为碰撞发出的噪音,缓冲器3进一步对电机6进行缓冲支撑,在对震动辅助减震的同时,提高装置的主体的稳定性,载重底板2对装配板5与电机6进行固定支撑,装配凸块201与承载柱503、回位弹簧504配合,使装置对电机6产生的左右晃动
进行缓冲吸收,防止电机6因为左右晃动碰撞而损坏。
12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